APP下载

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旋切术治疗的并发症防治

2012-04-13米文宁亓广伟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麦默通刀头B超

米文宁,董 燕,潘 鑫,亓广伟

麦默通系统是Burbank等在空芯针活检技术基础上研制而成,1994年由美国强生公司推出,初期用于乳腺病灶的活检诊断,后因其能够切除较小的乳腺病灶而达到治疗目的,故近年来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更大作用。笔者所在医院2010-02~2011-08对126例乳腺肿块患者施行了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其中10例(7.9%)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经处理后均痊愈,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7~62岁,平均34岁。单侧乳房病变115例,双侧乳房病变11例,共有病灶239个,最大直径0.5~3.0 cm。术前均常规行B超检查证实为乳腺占位性病变,96例临床能够扪及肿块,30例未能扪及肿块。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并予以B超定位。

1.2 仪器设备 美国强生公司的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真空辅助抽吸旋切装置由8G、11G旋切刀真空抽吸泵,控制器及相关组件组成。GE公司LOGIC-BOOK-XP彩色超声仪器。

1.3 操作方法 患者根据操作需要取仰卧位或侧斜卧位,常规超声检查双侧乳腺,明确肿块部位、大小、数量及血流特征等,并妥善标记。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B超引导下,对穿刺点、穿刺针道、病灶周围及基底部用0.75%利多卡因(加入肾上腺素少许)局部浸润麻醉,以尖刀片在穿刺点皮肤做3~5 mm长切口,超声切面与针道平行,关闭麦默通刀头凹槽,自穿刺点刺入刀头至乳房后间隙,在超声引导下缓慢插至病灶后方,在声像图监控下将肿块逐条切割、取出,直至超声下肿块完全切除,抽吸残腔积血。封闭刀槽,退针。局部压迫止血10~15 min,小切口无需缝合,无菌敷料覆盖,弹力绑带加压包扎48~72 h。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本组126例共239个病灶均一次完全切除,单个肿块切除时间5~32 min,平均11 min;旋切次数 5~29次,平均12次。操作过程顺利,术中B超均证实肿块被完整切除。

2.2 病理诊断 乳腺纤维瘤147例,乳腺增生伴纤维腺瘤形成54例,乳腺腺病20例,乳腺囊肿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

2.3 并发症 本组中10例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占7.9%。其中术中出血4例,切破皮肤1例,术后乳腺内局部血肿形成3例,皮下瘀斑2例,经处理均痊愈。未发生感染、血气胸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

3 讨论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具有美容效果好,术后瘢痕极小,病变切除确切,乳腺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易行等优势[1]。本组126例,共切除肿块239个,绝大多数顺利完成,仅10例发生术中出血、术后局部血肿形成等并发症,讨论分析如下。

3.1 术中出血 本组术中出血4例占3.2%。术中出血系穿刺或旋切时损伤血管所致,此外服用抗凝药物,月经期以及紧张所致的血压升高也构成影响因素。防治措施:做好术前心里辅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手术尽量避开月经期,术前应嘱患者停止服用抗凝或活血药物;穿刺时注意保持刀头在直立位,尽可能减少对血管的横断性损伤并避开大的血管;多个乳腺包块者依次切除,应注意对先行切除的肿块残腔压迫止血,然后再行余下肿块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小时常可利用麦默通系统负压吸引作用清除积血并完成操作,如出血较多影响病灶切除时应暂停手术,局部压迫止血5~10 min,待出血控制后继续完成操作。本组4例术中出血经上述处理均获得可靠止血,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改行开放式手术。

3.2 术后血肿 本组发生术后血肿形成3例占2.4%。术后血肿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残腔止血不彻底,术后绷带压迫不准确,或因患者肥胖、活动过大等造成术后绷带滑落、移位,或过早拆除绷带,对术区没有起到压迫止血作用[2]。防治措施:肿块切除后应局部压迫5~10 min后再行加压包扎;加压包扎要定位准确,确实可靠,时间以48 h为宜,对肿块较大,术中有出血者可适当延长加压包扎时间;向患者交代清楚压迫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术后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径<1 cm的血肿多可自行吸收,较大者可用20 ml注射器抽吸积血后加压包扎,如有明显活动性出血、血肿迅速增大者可局麻下适当延长切口,负压吸引器吸出积血后再加压包扎并配合止血药物治疗。

3.3 切破皮肤 本组1例因肿块表浅贴近皮肤,旋切时因负压作用将皮肤吸进刀槽造成皮肤损伤。此并发症常与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者操作熟练程度、术中观察是否细致有关。防治措施:严格掌握适应证,对紧贴皮肤的肿块应慎重选择麦默通手术;可于皮肤及肿块之间注入麻醉剂,以增大间隙,防止误伤皮肤;穿刺点距离肿块应在5 cm以上,使刀头有充分活动空间,可将刀头置于肿块侧面完成旋切;术中注意观察,如B超监测到皮肤被吸入刀槽或于表面见到皮肤被吸引内陷,即应停止操作,重新调整刀头位置后完成手术。

3.4 皮下瘀斑 本组发生2例占1.6%。皮下瘀斑多为创面少量渗血或绷带加压包扎后致局部皮下出血所致,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消退,必要时可给予红外线理疗、局部热敷等以利瘀斑消散。

3.5 病灶残留 MMT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最大的不足是易发生病灶残留,Plantade等[3]报道乳腺纤维腺瘤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无肿瘤残留的比例为93.7%。本组126例共239个病灶术后随访复查未发现病灶残留,笔者的经验是:①掌握好MMT手术适应证:国外研究显示,对于<3 cm的肿块行MMT手术多能顺利切除,但是对于直径超过3 cm的病灶仍以传统手术方式切除为可靠[4],国内涂巍等[5]的研究也认为麦默通适用于最大直径<3 cm的肿块切除,否则由于肿块直径远大于刀槽长度(2.3 cm),较易发生肿物残留;②提高B超技术:术中准确判断肿物是否完全切除,特别是创腔内气血混合存在,干扰较重时更应仔细判断;③提高手术技术:穿刺进针时应将刀头置于肿物基底部,勿穿入肿瘤组织,在肉眼判断切取的组织条已达到肿块边缘时应旋转刀头方向,在周边切几刀正常组织,以保证切除完全。

3.6 感染问题 本组126例中未发生一例感染。麦默通装置在手术过程中只需单次置入穿刺针,故减少了感染机会。同时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刀头均一次性使用,超声探头及连线、麦默通刀头连接线均以一次性保护套套好并妥善固定。术毕酌情应用抗生素2~3 d。

综上所述,MMT手术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优点,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均可防可治,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其并发症可显著下降甚至完全避免,故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1]Povoski SP.The utilization of an ultrasound-guided 8-gauge vacuum-assisted breast biopsy system a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accomplishing complete eradication of multiple bilateral breast fibroadenomas[J].World J Surg Oncol,2007,5(1):124.

[2]Ceccarelli G,Casciola L.Non Palpable lesions of the breast:the Mammotome-biopsy in th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J].G Chir,2005,26(5):187-93.

[3]Plantade R,Hammou JC,Gerard F,et al.Ultrasound-guided vacuum assisted biopsy:review of 382 cases[J].J Radiol,2005,86(9 Pt 1):1003-1015.

[4]Fine RF,Boyd BA,Whitworth PW,et al.Percutaneous removal of benign breast masses using a vacuum-assisted hand-held device with ultrasound guidance[J].Am J Surg,2002,184(4):332-336.

[5]涂 巍,曲文志,赵 曼,等.麦默通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体会[J]. 中华乳腺病杂志,2008,3(2):48.

猜你喜欢

麦默通刀头B超
采煤机镐形截齿仿真受力强度分析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乳房活检与旋切对乳房活检及肿瘤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性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术中高频电刀刀头放置架的设计与应用*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边疆某院开展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的护理体会
川剧《打神告庙》的祭祀语言——兼释“打牙祭”和“刀头”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