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文学实践功能

2012-04-13孙少华

关键词:孔子文学文献

孙少华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孔子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1]《孔子家语·正论解》也有相似记载:“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王肃注解认为,“言以足志”乃“言以足成其志”之意;“文以足言”为“加以文章以足成其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为“有言而无文章,虽行而不远也”。[2]王肃显然将这里的“言”称为言辞、文辞,“文”即文章。后人对此争议颇大。阮元、章太炎、刘师培等人皆有驳难。“言”、“文”之辨,不仅涉及先秦文学的形式理解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当时文学的生成、接受与传播问题。尤其是与当时流行的“语”类文献的传播及接受方式——“闻”有关。“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中国古代“文”与“文学”概念生成的思想基础。而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相关的文学的生成、保存、接受、传播诸问题,则体现了古代文学在文学实践中的不同功能。

一、“言”、“文”之辨

言,许慎《说文解字》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郑玄注《大司乐》则曰:“发端曰言,答难曰语。”又注《杂记》称:“言,言己事,为人说为语。”[3]东汉时期,大致将言、语并列称呼,且以“言”为一人独言、“语”为多人问答。

文,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韦昭注《国语》:“经纬天地曰文。”《广雅·释诂》:“文,释也。”文,应该有纵横纷杂的意思,与今天我们所说的“修饰”比较接近。但王肃注《家语》解为“文章”,似与“文”的原意较远。

章,《说文解字》:“章,乐竟为一章。”段玉裁:“歌所止曰章。”由此看来,王肃似乎是将“文”理解为众多乐章的汇集。这种认识,也是有来源的。《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文”、“章”二义,比较接近。刘熙《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这与其本义并不相悖,故刘师培称“文以藻缋成章为本训”。[4]183这样看来,至少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将“言之无文”之“文”,解释为“文章”之意了。但对于这个“文”具体是什么形式,阮元与章太炎的认识有所不同。阮元《文言说》将其解释为“俪词韵语”:

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愆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此孔子于《易》所以著《文言》之篇也。古人歌诗、箴铭、谚语凡有韵之文,皆此道也。[5]

但是,章太炎并不赞同阮元的这种说法。他认为写在竹帛上的都可以称为“文”:“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其后,他又举《论衡·超奇》“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之言,以及司马迁、扬雄、桓谭之说,认为:“所谓文者,皆以善作奏记为主。”[6]刘师培则从阮元说:“文也者,别乎鄙词俚语者也。”虽然《史记·太史公自序》有“《春秋》文成数万,论次其文”、《论衡·超奇》有“文以万计”之说,但“不得据是以非阮说”。[4]183

黄侃先生认为阮元的说法有道理,同时他又认为,章太炎之说也并非谬误。他说:“凡书以文字,著之竹帛者,皆谓之文,非独不论有文饰无文饰,抑且不论有句读无句读,此至大之范围也。”他认为:“若夫文章之初,实先韵语;传久行远,实贵偶词;修饰润色,实为文事;敷文摛采,实异质言;则阮氏之言,良有不可废者。”[7]黄侃先生的说法,比较符合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学形式的产生与衍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成熟、定型后的意义,要比萌芽时宽泛得多。

综合以上诸说,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先秦时期,文学的最初形式是一人独说的“言”或两人以上答辩的“语”。古人为传播与接受的需要,逐渐将“言”进行润色、修饰,这就产生了“文”的概念。最初,“文”是一个内涵单一的概念,仅仅是指“言”的修饰,与“文学”、“文章”的概念没有关系。当时这些“文”之形式还没有诉诸文字,即没有书于竹帛;且为了传播与接受的需要,多以韵语形式存在与传播。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歌诗、谣谚或以韵语形式流传的传闻,都与这种文学形式有关。后来,在流传过程中,有些文字开始书于竹帛。抽象的“文”,逐渐被文字、书籍、图形等形式具象化。“文”有了看得见的物质形式。这样,“文”的内涵与外延就都逐渐扩大了。这就是黄侃先生所说“经传诸子,皆在其笼罩”之意。“文学”、“文章”的概念由此而生。《国语·周语》有“文章比象”之说,韦昭注:“黼黻绘绣之文章也。比象,比文以象山龙华虫之属。”根据韦昭所说的“黼黻绘绣之文章”,当时“文章”的含义,不仅仅指削刻的文字,还包括与当时书于竹帛的文字相配的“比象”之图像。胡应麟《四部正讹》引朱熹之语,称:“《山海经》记诸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云东首,疑本因图画而述之。古人有此学,如《九歌》、《天问》皆其类。”朱熹所举的这两篇文章未必真是“图像之学”,但“古人有图像之学”,应合事实。另外,《九歌》是在楚人歌舞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我们推断,战国秦汉时期的“文”,既包括韵语俪词,也包括书于竹帛的文字,还包括与韵语俪词相配的音乐或舞蹈,以及与竹帛内文字相配的图像等等。鲁迅先生认为:“然汉时已并称凡箸于书帛者为文章(《汉书·艺文志》);后或更拓其封域,举一切可以图写,接于目睛者皆属之。”[8]355这是一个泛“文”的概念,其形式与内涵的逐渐外延,与当时文学传播与接受形式的不断变化有关。古人既然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思想,必然对能使“言”“行之”更远的“文”的形式不断更新并之衍化。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不是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而是说不借助《诗》这种“文”,所说之“言”就没有流传的生命力。古人的交际活动,显然是通过“《诗》以谕志”的形式完成的。《诗》成了古人“言语”活动的媒介。班固云:“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孔子于《乾》、《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也。”[9]183根据阮元的认识,《文言》,似乎是孔子为阐释“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而作的范例。如果说“言”是文章的内容,则“文”就成了它的形式。孔子“文言”并用,一方面体现了对文章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表明,文章要“行而能远”,必须将二者完美结合。

“言”、“文”之辨,不仅涉及“言辞”与“文”的关系,而且具有自己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就是“辞尚体要”、“文尚精理”。孔门弟子非常重视“言语”。《论语·先进》:“言语:宰我、子贡。”《孟子·公孙丑上》里说:“宰我、子贡善为说辞。”朱熹注:“说辞,言语也。”[10]说明孔门弟子中,二人以“言语”见长。但二人对“言语”也各有所长,《孔丛子·嘉言》记孔子云:“吾与予取其言之近类也,于赐取其言之切事也,近类则足以喻之,切事则足以惧之。”[11]冢田虎认为,二人皆以言语见长,但宰我之言,“近取比类以喻人”;子贡之言,“切于事理善惧人”。宋咸解释孔子的观点则谓:“喻谓若此具之言,惧谓若强直之谏。”他们的“近类”、“切事”之言,似乎就是“文”的不同表现方式。对如何为“文”,宰我曾向孔子有所求教:

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以理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辞富说,非所听也。唯知者不失理。”(《孔丛子·嘉言》)

《礼记·表记》也记有孔子“事君不下达,不尚辞”之说。可见,孔子对言语的要求,就是“尚理”不“尚辞”。何谓“理”?扬雄称:“君子事之为尚。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足言足容,德之藻矣。”李轨解释道:“夫事功多而辞美少,则听声者伉其动也。事功省而辞美多,则赋颂者虚过也。事、辞相称,乃合经典。”[12]显然扬雄将孔子的“理”释为“事”,与宰我的“近取比类”、子贡的“切于事理”是相合的。这也是“文”的基本要求。这种文学观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如陆机《文赋》有“理扶质以立干”之论;刘勰《文心雕龙·征圣》申“辞尚体要”之义,倡“精理为文”之说;文中子则有“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之议;至韩愈,则称“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刘熙载针对“辞不足不可以成文”之说,认为“此‘辞’字大抵已包理事于其中”;又称:“文无论奇正,皆取明理”;“明理之文,大约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13]这说明,先秦孔子提倡的“尚理”观念,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进一步规范化,是先秦文学生产与传播的思想基础,也是后世文学实践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言”、“文”与语类文献的产生与保存

“言之有文”命题的提出,必然带来“行远”的问题,这就涉及文学的传播与接受问题。“言”最初为“直言”,要实现对它的传播与接受,还需要第二方的参与。在古代,“直言”的数量应该是相当大的,但无“文”的“直言”,包括有“文”但没有参与传播与接受的“直言”,就逐渐在流传中被淘汰了。有“文”的“直言”,在传播与接受中,成了“语”的独立单位。“语”是“论难之言”。两方各自的“直言”,在互相辩难中,或者说在互为对方论辩材料的同时,就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直言”,而成了具有一定方向性与目的性的“语”。并且,有时候,“言”直接出现在双方的对话中成为谈话的主题。如《孟子·公孙丑上》记孟子与告子谈话,孟子有“我知言”、“难言”或“齐人有言”之语,这说明“言”已经融汇在“语”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种材料的大量积累,就成了先秦时期的“语”类文献。

“语”类文献最初是以韵文形式存在的。《诗经》、歌诗、箴铭、谣谚这些韵文,起初只能算“直言”,但它们在人们的引用与传诵中,逐渐具有了“语”的性质,从而成为语类文献的一种。应该说,这类语类文献,往往被我们忽视,因为据一般认识,语类文献主要是“诸子百家语”。但根据“语”的本义,作为韵文的“言”,也应该属于“语”的范畴。这些材料的大量积累及其在流传中的反复引用,也逐渐归入“语”类文献了。如《左传》、《国语》等书,存在很多韵文形式的谣谚、歌诗,并且在行人、贵族的互相辩难中,不断被引用、被复述,成为人们的主要“谈资”。这显然是“语”的主要特征。当然,语类文献的主要形式还是诸子书,即“诸子百家语”。有的被称为“春秋”,都是“文”的表现形式,这也是黄侃先生所说的“经传诸子,皆在其笼罩”之意。李零先生认为,先秦的“语”类文体与“史”、“书”关系十分密切,诸子百家都以“语”记录自家学派的学说。[14]这就涉及诸子文学的生产与创造。

在此基础之上,大量语类文献产生之后,以什么形式保存下来,以便流传“行之更远”,古人也是有其考虑的。韵文形式的语类文献,因为“远近易诵,古今易传”(阮元),再加上大多篇帙短小,有的甚至只有数字,口耳相传便足以完成对它的传播与保存。而要完成文字较多的诸子百家书,尤其是儒家经艺典籍的传播和保存,口耳相传就难以胜任了。因此,儒家学者对这类文献书于竹帛的要求,要比对韵文的书写要求迫切得多。

一般说来,口耳相传或后来书于竹帛的“经传”,收录的语类文献比较集中,性质也比较单一,因此不必以其他名目作为保留语类文献的方式。《诗经》、《左传》、《尚书》等,都是语类文献的专门保存者。这种保存方式的单一性与纯粹性,必然使“经传”典籍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与学术价值。而诸子之书,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战国中期以前的诸子之书,有的也以全书形式保存语类文献,如《老子》、《墨子》等。《论语》,更是直接以“语”为名。但这些书籍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其中保存的文献性质特别复杂,不仅涉及的人物更多,故事也更加曲折。很多诸子语类文献,大多需要借助其他典籍得以保存和流传。即如孔子的《文言》,也是藉《周易》得以保存的;《论语》,也并不完全是孔子之言的记录,还有不少孔子门人的事迹记载。从这一点来看,“语”的保存,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诸子百家语,借助师友、同门甚至其他诸子的书籍,才得以保存与流传。起初,诸子书中还没有将不同材料加以区别著录,所以很多材料杂糅其中。但随着语类文献的逐渐增多,不源流条目,语类文献的性质就会发生歧义,于是人们就采用区别篇名的形式,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语”类文献分门别类地加以著录。这就是先秦时期“说”、“林”、“丛”、“语”等名目出现的因由。《韩非子》中的《说林》,《说苑》中的《谈丛》等等,皆是。“说”、“林”、“丛”、“语”,皆是保留“语”类文献的特殊载体。它们产生自战国,至汉代仍然存在。从文学的文体功能分析,它们之间没有很大区别,都是因“文”的保存、流传之需要而产生的。但就不同时期的文体性质而言,它们在文献保存与传播方面,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具体说来,先秦的“林”、“丛”多记事,汉代多记言,如《韩非子》、《淮南子》和《说苑》中的“林”、“丛”,就有记事记言的区别。《尚书》记言,《左传》记事,先秦与两汉在记言、记事上的差异,反映了当时学术风尚的不同。①参拙作《〈孔丛子〉的编纂与撰写体式及其刊刻变化》,《文史》2010年第2辑。

与“无文”之“言”相比,“有文”之“言”保存下来的几率更大,传播的距离也更远、传播的速度也更快。但同为“有文”之“言”,其保存与传播也有不同。口耳相传的“言”,方式简便,速度较快,但文字的准确性就不如有“文”之“言”,文学性也不是很强。书于竹帛的“有文”之“言”就不同了。除了文字的固定化,这种形式对“言”施加的“文”类修饰也更多,文学色彩更加浓厚。这类文献的保存问题解决了,传播方式也多元化了。口耳相传的文献之所以被书于竹帛,大概还是为了“行远”。鲁迅先生即称:“独恃口耳之传,殊不足以行远或垂后。”[8]353如此一来,这些文献的流传过程,除了原来的口耳相闻形式,还有直接阅读即“观(读)”。如《国语·周语》:“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也。”“观”当然有观看、阅读的意思。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无疑使其流传更加便捷与迅速。文学传播形式的演变,一方面体现了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技术进步的表现。竹帛的产生,增加了文学载体的种类,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三、先秦“言”、“文”之“行”的主要方式

书于竹帛,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思想的客观发展,是文学载体的进步与衍化。这个时期,阅读经典成为可能;竹帛的流传,又促进了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但是,并不是说竹帛的产生,完全取代了文学的口头传播功能。相反,在科学技术手段并不发达的战国时期,书于竹帛的“文言”,主要还是以口头传播的方式,来完成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任务的。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竹帛的体积、重量大,造成了书于竹帛文献传播的极大困难,也造成了先秦文学作品传播的有限性,是以阮元有言:“古人简策繁重,以口耳相传者多,以目相传者少,是以有韵有文之言,行之始远。”二是,竹帛的数量有限,造成了书于竹帛的大部分作品还是以读诵、记忆与口耳相闻为主,是以阮元又云:“古人简策,在国有之,私家已少,何况民间?是以一师有竹帛而百弟子口传之,非如今人印本经书,家家可备也。”[15]“口耳相闻”这种学术传授形式,最大的学术贡献,是使得贫困者不必为买不起书籍而烦恼,能够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当然,它还有一个令后来学者始料不及的重要学术继承与传播功能:“焚书坑儒”中被焚烧的竹帛,其文字与思想由于“口耳相闻”这种形式得以在汉代重现。《汉书·艺文志》在记载《诗》的流传时说:“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姚明煇《汉志注解》称:“古之学者幼而讽诗,皆能背诵,不必藉竹帛而传也。”[9]41“口耳相闻”,应该是先秦学者保存、接受、传播文献资料的主要方式。《春秋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是“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孔丛子》记子思语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于人者。”这里的“闻”,体现了战国学者获取文献、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但也说明,当时的文学,也是以这种方式来实现它的传播功能的。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存在很多“闻之”、“闻”的文献。尤其是《国语》中,“闻”类文献更多。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说话者的一种谈话方式,应该还体现了当时“语”类文献的传播体式。《战国策·秦策》有“公闻东方之语乎”的说法,“语”类文献,显然是通过“闻”这一方式得以传播的。从《国语》的记载看,当时文字书于竹帛的现象比较少,口头传播更多。所以《国语》中的“闻之”文献,多为谚语、成语、六经、传闻或历史掌故。但是,这些文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大多数还是借助“言”的形式出现。这里有几种形式,首先是直接有“言”字出现,有时与“闻”字结合,如《国语》中转述时经常出现的“古人有言曰”、“先人有言曰”、“人有言曰”、“昔管仲有言曰”、“《郑诗》有言”、“吾闻之外人之言曰”等等,都是在转述中出现的,说明了它们的传播渠道与“闻”有关。其次,仅仅出现“闻”、“闻之”等,其内容当然也是“言”或“语”。第三,以“《诗》曰”、“谚曰”、“《书》曰”、“西方之书有之曰”、“《训语》有之曰”、“祭奠有之曰”、“谚有之曰”等等形式出现,后世出现的“子曰”、“《诗》云”,就应当与“言”之“文”的形式要求有关。这些材料由于出现在不同人物的引用、转述之中,无疑成为“有文”之“言”。同时,这些材料能出现在不同人物之间的谈话之中,本身就说明了它们“文”的性质、“语”的特征与“行”的状态。比如,“言”与“闻”,实际上体现了先秦时期文学由产生、接受、传播的一系列复杂过程。《国语·楚语》记载,左史倚相曾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闻”是学习(口耳相传)的过程;“一二之言”是学习的对象即文学客体;“诵志”包括诵读与记忆,是主动的接受过程;“训导”则是转化、吸收以利于传播的目的。在这些过程中,“诵志”是“言”进一步“行”的重要环节。

“闻”类文献开始书于竹帛,应该发生在战国时期。这里有两个证据:第一,这个时期,“曰”一类的文献已经被书于竹帛,如《左传》存在大量的“君子曰”。吕思勉先生认为:“《左氏》之称‘君子曰’,盖当时记事之文,有此一体。”[16]既然“曰”一类文献可以被视作“记事之文”之“一体”,则这些文献被书于竹帛,是肯定的事情,而这类文献在传播上正与“闻”紧密相关。从这里推测,“闻”也应该是当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记事、记言之固定文体。第二,《战国策》记载战国历史,已经有“闻”类文献,如《战国策·秦策》所记“范子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明主莅正’”云云。这里“献书”之后为“曰”,显然是将“闻”之文献,书于“书”内。与口头文献相比,这显然是一个变化。其后,就出现了大量以“言”为名的书籍。《汉书·艺文志》著录了很多战国晚期至汉初的书籍,如题名孔穿的《谰言》,儒家的《儒家言》,道家的《道家言》,法家的《法家言》,杂家的《杂家言》,还有河北定县出土的竹简有《儒家者言》等等,都是直接以“言”名书的“有文”之书。而其他题名“说”、“铭”、“语”、“训”、“事”、“论”、“书”者,则是“言”一类书籍的变体,如《汉志》道家的《老子傅氏经说》、《周训》、《黄帝铭》、《臣说》、《解子簿书》等,法家的《燕十事》等,皆是。以“书”为例,《文心雕龙·书记》称:“圣贤言辞,总谓之书,书之为体,主言者也。”其他以人名为书名者,更是对其言辞的记录与保存。但是,当时六经文献的传播,恐怕还是主要以“闻”的方式为主。《战国策·楚策》虞卿对春申君曾云“臣闻之《春秋》”,可证。这主要是因为,口耳相传的“闻”之“言”,省略了识字、诵读的步骤,可以直接进入记忆环节。书面文献就不同了。古人要将竹帛上的“言”转化成自己的“言”,需要一个非常麻烦的学习“读”的过程。因此,《国语·晋语》记载:“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以待能者,不犹愈也?”[17]

当然,这类文献,无论是口头传播,还是书于竹帛,有一个特征是不变的,即以“闻”的方式传播。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种情况:一是大量材料的雷同,二是这些材料在流传中产生了表述差异。如《孔丛子·记义》记载的“颜雠善事亲”故事,《吕氏春秋·察微》、《淮南子·道应》、《说苑·政理》、《孔子家语·三恕》皆有记载,但各不相同。赎人者,《吕览》、《说苑》、《家语》为子贡,《淮南子》为子赣,且四书所记以金赎人为“鲁国之法”;四书记赎人后,子贡(或子赣)“取其金于府”而“而还其金”,孔子对此予以批评。《孔丛子》此处不同者,一乃赎人于卫国,二乃“二三子纳金于子路”。有人质疑子路“受人之金,以赎其私昵”是否合“义”,孔子以《诗》“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作了解释。《孔丛子》似乎与四书的材料毫无关系。《吕氏春秋·察微》记子贡赎人之余,另记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事,对此,孔子评论道:“鲁人必拯溺者矣。”先秦恐怕流传着子贡赎人还金而孔子评“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救人而受其牛且孔子评“鲁人必拯溺者矣”二事。《淮南子》、《说苑》既然皆用《吕氏春秋》之说,证明《孔丛子》对此事的记载,可能是将《吕氏春秋》的二事混淆了。《吕氏春秋》与《孔子家语》孔子评论未称引他书,《淮南》、《说苑》孔子评论之后,增加了作者引《老子》“见小曰明”,证明二书采先秦材料时有加工。这里出现的记载差异,就是对先秦流传的“语”类文献,在以“闻”的形式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并不是谁传抄了谁、或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先秦语类文献在传播中的常事。

这种材料差异的产生,有多种原因,首先,与口耳相传中产生的舛误有关。其次,不同编者为了渲染说话气氛或增强谈话的感染力,有时候故意对自己使用的材料进行虚妄的改造。再如关于“公父文伯死”之事,《孔丛子》、《孔子家语》、《国语》、《战国策》、《礼记》、《韩诗外传》与《新序》等书,都有记载,但表述各异。我们认为这种表述差异,不是各书在互相传抄过程中产生了变化,而是不同复述者在复述时的故意改编。对于这一点,先秦时期的人早有认识。如《战国策》记载的“公父文伯病死”一事,出于楼缓复述,但虞卿却称楼缓之说为:“此饰说也。”“饰说”,显然具有故意虚造的成分。当时的人,使用传闻材料,恐怕不计材料真伪与是非,纯为渲染己说而已。这应该是“闻”类文献的一个材料特征。①参拙作《〈孔丛子〉的编纂与撰写体式及其刊刻变化》,《文史》2010年第2辑。

另外,有的差异是由于传闻者为迎合时代思想的变化,有意对传闻材料作了文字处理。如《战国策·赵策》记载,赵武灵王曾经批评当时“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沉于所闻”的现象,并指出当时“知学之人,能与闻变”。这说明时代不同,“闻”的内容也有变化。这种变化,当然有新的“闻”类材料产生,但也有“不沉于所闻”的学者,故意将以往流传的“闻”变化改造以适应时代变迁的可能。②参拙作《〈孔丛子〉的编纂与撰写体式及其刊刻变化》,《文史》2010年第2辑。此处的“闻”,其含义已经与“文言”比较接近了,也就是成了“有文”之“言”。“闻”,本来作为传播“言”的形式,一变而成了“言”的内容之一;并且,很显然,这种“言”,已经是“有文”之“言”。这说明,“言”之“文”的形式功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为了解决文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学材料的大量雷同;文学传播与接受的口耳相闻形式,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文学材料的表述差异。这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给文学生产带来的副产品。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思想,体现了先秦文学产生、保存、传播、接受的各种实践功能,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言而有文”,在当时及以后,都是比较流行的思想,刘勰《文心雕龙》“辞欲巧”的提法,即来源于此。南朝以后的文论家对这种观念也多有推阐与发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对先唐文学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逐步催生了“文言”、“文章”、“文学”、“文笔”、“辞笔”、“诗笔”的概念。“文”最初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的交错,“章”亦为此义。“言之无文”,使人们懂得了“言”必须有“文”才能有生命力。“文”成为“言”的附庸,一变而有“文饰”之意,从而产生了“文言”之说。孔子《文言》之篇,或由此生。何谓“文言”?《周易音义》称:“文言,文饰卦下之言也。”“文”,即“文饰”的意思。刘勰则云:“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18]“文言”即“文饰之言”。这是对“文”比较早的定义。

“文章”的概念,也与孔子有关。《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朱熹注:“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19]将“文章”解释为“威仪”、“文辞”等外在的东西,这与后世“文章”的概念,截然不同。但西汉初年,已经出现了与后世“文章”相近的说法。董仲舒《春秋繁露·郊语》:“旧章者,先圣人之故文章也。”[20]这与《考工记》中的“文”、“章”和《礼记·月令》中的“黼黻文章”或《论语》中的说法,差别很大,已经具有了“文饰之篇章”的意思。孔颖达认为,“篇章”的概念古已有之:“自古而有篇章之名,与《诗》、《礼》俱兴也。”[21]274其实,据我们观察,“篇章”的概念产生,可能是战国末年或者入汉以后的事情。东汉时期的“文章”观念,继承了西汉董仲舒的思想,如班固《两都赋序》称:“至于武、宣之世,崇礼官,考文章。”“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22]阮元称:“元谓古人于籀史奇字,始称古文,至于属辞成篇,则曰文章。”[23]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燔灭文章”,当然是将所有书于竹帛的都称作“文章”。这里的“文章”,显然包含汉代诗赋等“文学”体式。三国时期,“文章”的含义更加接近“文学”的范畴,并且初步具有了“文化”、“文学”的意蕴,如曹丕即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24]因此,汉魏时期,应该是“文章”涵义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

“文学”一词的出现也比较早,《论语·先进》有“文学:子游、子夏”之说,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这里的“文学”,具有历史文献的含义,与后世所说的“文学”概念有差异。汉代的贤良文学,是就经学而言。东汉以前,“文学”大多指的是文献、经学或学术。《后汉书》设文苑列传,表明文学家已经进入南朝史家的视野,被认作社会文化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魏晋时期,随着“文章”概念的不断进化,“文学”思想也逐渐细化,并逐渐从当时学术部类中独立出来。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之间,与文学有关的社会思想,主要有四个重要变化:第一,东汉章句之学兴起,“章”,成为解读“经学”的重要方式。据孔颖达:“章,明也,总义句体,所以明情者也。”“句则古谓之言。”[21]274东汉之后,“章句”之学虽然与“言”也有关系,但“章”与文学的涵义渐行渐远,而与经学的关系更为接近。第二,魏晋时期出现了明确的四部分类观念,从而将“文学”单列出来,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大事件。《隋书·经籍志》:“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25]四部之中,第四类即为诗赋、图赞等。第三,“文学”的观念深入人心,直接以“文”名题的作品开始出现,标志着“文学”概念的最终定型。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都直接以“文”为名篇,说明“文”之观念在当时非常流行,且成为当时文人思考、讨论的重要话题。同时,时人对“文”的理解更加纯粹,如萧绎称:“止于辞赋则谓之文”、“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26]“文”“笔”之对,即由此而产生。可以说,魏晋时期,是“文学”概念生成并独立于其他科目的重要时期。第四,齐梁时期,“文学”分类观念更加明确,“文学”开始脱离对经、史、子学的附庸,正式以独立的“文学”面目出现。这个时期,有两件大事对“文学”思想影响很大。首先,南朝宋文帝,在儒学、玄学、史学三馆外,别立文学馆。这是“文学”从形式上正式脱离传统经、史、子的开始,也是从概念上独立于经、史、子学之外的必然发展,大大增强了文学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其次,在这个基础之上,萧统编选《文选》,将经、史、子三家之作排除在外,鲜明地表达了他们“文学”观念的纯粹性认识。阮元称:“昭明所选,名之曰‘文’。盖必文而后选也,非文则不选也。经也,子也,史也,皆不可专名之为文也,故昭明《文选序》后三段特明其不选之故。”[27]可以这样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成熟、“文学”概念生成与定型的重要时期。其后,“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科目,正式进入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唐朝初年,唐太宗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士,唱和咏诵,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此时出现的“辞笔”或“诗笔”之说,较其前的“文言”、“文章”、“文笔”说,更加深入到文学创作的本质问题。此后,中国文学迅速达到了巅峰。

但是,“文”的概念,仍限于诗、赋、词、论、记等纯文学范畴。这些“纯文”门类,也就是《文心雕龙》论列和《文选》诠选的三十几类文学体式,经、史、子以及魏晋以后兴起的小说,则被排除在“文”外。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将“小说”长期冷落于“文”之外,造成了与西方文学在“文学”门类认识上的差别。其实,中国“文”之概念,并不晚于西方“文学”概念的发轫,只不过在“文”之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文”之门类越来越褊狭,与西方的“文学”范畴产生了认识差异。

古人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深刻的体察和感悟,这种体察和感悟对文学创作与传播,有导向意义。他们认为,这种思想具有很好的文学指导作用与文学实践价值。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称:“某闻传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君子之所学也,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诗》、《书》、《易》、《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传尤远。”[28]644在此基础之上,他们进一步将这种观念应用在自己的理论表述与创作实践之中。“言”之有“文”,“文”亦有“道”,成为一时共识。宋濓《徐教授文集序》称:“传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此则文之至者也。文之至者,文外无道,道外无文。”这种“道”,宋濂认为:“灿然载于道德仁义之言者,即道也。”[28]692这种认识与当时的封建礼教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文”的内涵与外延,就是随时代发展不断衍化的。并且,这种观念,显然与文章的立意与主题思想有关。至于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与文学创作方法的思考联系起来,应该是明清文人的事情。公安派反对模仿、反对剿袭、主张通变,并且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因此,袁中道《答须日华》就称:“至于诗之一道,未必有中郎之才、之学、之趣,而轻效其颦,似尤不可耳。何者?‘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情虽无所不冩,而亦有不必冩之情;景虽无所不收,而亦有不必收之景。色泽神理,贵乎相宣。”[28]163这种认识显然已经深入到了文章创作方法的领域。清人对此认识更加深刻,他们认为,“言”之有“文”,“文”自有“法”。汪琬《答陈霭公书二》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夫有篇法,又有字句之法,此即其言而文者也。”[29]这就为“言”之“文”法,提出了具体的理论规范,即文有文法、篇有篇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其后,还出现了“修辞”的概念。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修辞》:

典谟、爻象,此二帝三王之言也。《论语》、《孝经》,此夫子之言也。文章在是,性与天道亦不外乎是。故曰:有德者必有言。善乎!游定夫之言曰:“不能文章而欲闻性与天道,譬犹筑数仞之墙,而浮埃聚沫以为基,无是理矣。”后之君子,于下学之初即谈性道,乃以文章为小技,而不必用力。然则夫子不曰“其旨远,其辞文”乎?不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乎?曾子曰“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尝见今讲学先生从语录入门者,多不善于修辞,或乃反子贡之言以讥之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可得而闻,夫子之文章不可得而闻也。”[30]

这就使得原来具有“修辞”意义的“文”,逐渐被“修辞”一词所替代。而“文”旧义,则完全被“文学”、“文章”所替代。现在我们所说的“文”,虽然还保留了某些本义,但是已经不如“文学”、“文章”的意义那么明显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启发了古代文学“文质”观念的产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古人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方面涉及文学的“文质”问题,另一方面也与文学的“理”、“义”密切相关。孔子强调“尚理”不尚“辞”,反映在文学观念上实际上也就是先“质”后“文”。《论语·雍也》记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文质彬彬”说,对后世文学思想影响深远。孔子明确反对“博而不要”和“繁辞富说”,实质上也就是提倡“尚质”。唐人则将“文质”理解为与“理”、“义”并列的文学概念,认为文、质同义。李翱《答进士王载言书》称:“故义虽深,理虽当,辞不工者,不成为文,宜不能传也。文、理、义,三者兼并,乃能独立乎一时,而不泯灭于后代,能必传也。仲尼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子贡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鞹,犹犬羊之鞹,此之谓也。”[31]这就是说,文章之所以能够流传久远,首先与文学的“文质”问题有关,文辞不工,就称不上优秀文章。但同时还要兼顾文章的义理问题,这样才能使文章自成一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产生的“文言”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不仅在文学方面。据黄侃先生考察,它还具有复杂的社会与政治功能:“‘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此以文言治化也。‘文王既没,文不在兹’,此以文称政典也。‘余力学文’,此以文目学艺也。‘文以足言’,此以文表辞言也。”[7]14“文”,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学术的重要思想观念。它是“言”得以“行”之更远的重要形式,也是“闻”得以产生的重要媒介。中国古代文学,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完成了它的生产、保存、接受与传播,进而推动了现代“文学”概念的萌芽、生成与发展。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5.

[2]王肃.孔子家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70.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9.

[4]刘师培.广阮氏文言说[M]//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阮元.文言说[M]//揅经室三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605.

[6]章太炎.文学总略[M]//章太炎学术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3.

[7]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8]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朱熹.孟子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233.

[11]孔鲋.孔丛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

[12]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7:60.

[13]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6-39.

[14]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04-205.

[15]阮元.数说[M]//揅经室三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606.

[16]刘知几.史通[M].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9.

[17]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359.

[18]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8.

[19]朱熹.论语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79.

[20]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1]毛诗注疏[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274.

[22]班固.两都赋序[C]//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1-2.

[23]阮元.与友人论古文书[M]//揅经室三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609.

[24]曹丕.典论·论文[C]//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720.

[25] 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906.

[26]萧绎.金楼子[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4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853.

[27]阮元.书昭明太子文选序后[M]//揅经室三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608.

[28]贺复徵.文章辨体汇选[C]//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40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29]汪琬.尧峰文钞[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1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534.

[30]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461.

[31]姚铉.唐文粹[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孔子文学文献
我们需要文学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我与文学三十年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