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发生放射性肠炎1例
2012-04-12张建民毕思强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9期
张建民,毕思强
患者,男,92岁。2010-08因左颊部疼痛不适就诊。曾于2007-01诊断为“左侧后牙区颊侧黏膜白斑”,局麻下行“白斑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检查:发现原手术区后方黏膜有白色病变并局部溃烂,给予行“左侧颊黏膜病变活体组织检查术”。术后病理:鳞状上皮细胞癌,建议行“左颊癌扩大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术”。因患者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差,手术风险大,患者家属拒绝手术,随决定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局部近距离治疗。于2010-10-30在全麻下按照TPS计划植入125碘放射粒子共计60颗,手术顺利。
术后1个月左右检查,见患者原口腔植入区局部组织呈糜烂坏死、出血和坑状缺损,并出现食欲下降,伴轻度腹胀,给予胃肠动力药,复方消化酶口服效果差,2个月后出现低热伴黏液血便,各种检查排除腹内脏器转移,实验室各种生化指标基本正常,给予消炎对症支持治疗,患者食欲一度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进食少量食物即出现腹胀,生命基本靠胃肠外营养维持,术后6个月最终因重度营养不良伴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于2011-05病逝。
125碘的半衰期为59.43 d,可在200 d内连续不断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使进入活跃期的肿瘤细胞被放射线抑制或杀死,局部肿瘤得到有效控制。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实体肿瘤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寿命。笔者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对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放射粒子植入造成放射性肠炎,出现纳差、腹胀、低热、脓血便等有报道,口腔癌放射粒子植入造成放射性肠炎鲜有报道。目前放射性肠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史、症状、X线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