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视角下英汉词义的非对等性

2012-04-12杨艳蓉

关键词:福德卡特词义

杨艳蓉

(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视角下英汉词义的非对等性

杨艳蓉

(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卡特福德认为两种语言间不存在实体特征完全吻合的对等词。英语与汉语在一定语境中的对等词,其概念意义并非完全对等。正确区分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语境对等词是准确翻译的关键。

卡特福德;概念意义;语境对等词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于上世纪80年代由包振南先生介绍到我国。卡氏的理论建立在韩礼德的语言学模式之上,并借用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及其对语言“层次”实体的分类来说明翻译转换现象。系统语法理论有三套基本层次(形式、实体和上下文)、四个基本范畴(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和三个阶(级阶、说明阶和精密阶)。[1](P152-153)卡特福德之所以强调翻译需要转换,是因为他认为意义在两种语言间是无法完全转移的。本文探讨了卡特福德理论中这一观点,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说明,英汉翻译中误译的重要原因是译者没能正确区分词语的概念意义以及语境对等词。

一、词语的意义

(一)词语意义的分类 每个词语有不同的意义,而词语意义可以下分为指示意义(denotative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及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指示意义也被称为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它是言语交际中的核心要素。通常,英语原文词典能给出词汇的准确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指一个词的隐涵意义或联想意义。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言里有着不同内涵意义。比如在汉语里,“红色”让人联想到“幸福、吉祥、喜庆”,而在英语里则让人联想到“血腥、暴力、赤字”等。社会意义是社会环境作用于词语而赋予它的意义,传递了社会信息。情感意义是指一个词所表达的说话人或写作者的感情或态度,与感情色彩相关。具有情感意义的词语一般在词典里都有标注。比如某词为贬义词,则在词后标注derog(=derogatory);同样,如果某词是褒义词,则在此后标注apprec(=appreciatory)。根据词义的分类,我们发现,指示意义,也称概念意义,是词汇意义的核心部分。情感意义在词典中也有标注。至于词的内涵意义及社会意义,则要根据语境而定。

(二)英汉词语意义的不对等性 卡特福德继承了弗斯(Firth)关于“意义”的认识。他认为意义在两种语言中是无法完全对等的,因此意义无法完全转移。“意义在我们看来,是某种语言的特性。始发语有始发语的意义,目的语有目的语的意义。”“认为始发语与目的语文本有着‘一样的意义’的观点,或在翻译中发生了“意义转移”的观点是无法成立的。”[2](P35)。首先卡特福德提出了翻译中的“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两种语言在“形式意义”(formal meaning)上只能对应(corresponding),而完全对等(equivalent)则是不可能的。比如英语中的“a student”与汉语中的“一个学生”也只是形式上的对应,英语中不存在量词“个”,汉语中也没有冠词的概念。因此,它们的形式意义是不同的。即使始发语和目的语有着完全对应的词类,如英语、法语都有冠词,两种语言间形式意义的完全对等也是不存在的。卡特福德给出这样一个例子:

SL Eng.My father is a doctor.

TL Fr.Mon père était docteur.

在这个例子中,看似英法两种语言在形式意义上完全对等了,其实不然。英语用了不定冠词a,而法语则没用冠词,或者说用了零冠词。因此,所举例子中的两句话,也只是形式意义对应。

其次,卡特福德认为,目的语和始发语的所谓翻译对等词只能拥有一部分共同的实体(substance)特征。所谓的实体(substance)特征指词的概念意义及语法意义。即“对等词”不可能在概念意义和语法意义上都对等。英语法语是较接近的两种语言,但它们之间的“对等词”也只能对应,而非对等。例如:le petit village与the small village。在这两个词组中,分别用petit和small来表示“小”。但法语中的petit用了它的阳性形式,意味着它所修饰的名词是个阳性名词。而英语中的small则不包含这样的实体特征。这说明petit和small这两个翻译对等词并非完全对等,它们不具有共同的语法意义。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英汉双语的翻译对等词中。林克难教授曾给出了一个关于book的很经典的例子。查阅原文词典我们发现book的定义即它的概念意义是“number of sheets of paper,either blank or printed,bound together with a cover”。而汉语对等词“书”的定义,即它的概念意义却是:用文字、图画或其它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知识、表达思想并形成卷册的著作物(辞海)。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中文的“书”必须是印上字的,而英语的“book”,既可以是印上字的,也可以是空白的。因此,“book”指称的实体除了“书”之外,还可以是“本子”。[3](P2)也就是说,“book”和“书”在概念意义上所指称的实体特征并非完全重合。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眼里,“book”的意思就是英汉双语词典所给出的“书”,如果出现了其它意思,比如“本子”他们认为是由于新的语境使得词义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书”只是“book”的语境意义,即其语境对等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把词的语境对等词混同于概念意义,因此有了很多误译。

(三)文本等值 卡特福德在书中对“翻译”进行了如下定义: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TL)。[2](P20)用一种等值的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textual material)。他之所以使用 textual material,而非 text,是因为text作为整体无法完全被转译过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对等词不对等”的观点。卡特福德把文本材料(textual material)分为四个层面,即音位层,字型层,语法层和词汇层。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能做到一个层面上的对等(equivalent),其它层面上只能对应(corresponding)。比如汉语当中的“丁字路口”,英语的对等词就是“T Road”。译者把“丁”翻译成“T”,只做到了字型层上的对等。

二、实例分析

一个词语的语境意义是指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也就是语境对等词,翻译对等词。双语词典里给出的解释通常是词语的语境意义。很多英语学习者固执地认为词语的语境对等词就是其概念意义,并且不加考虑地套用于所有语境,造成很多误译。

例1:…It was she who,with a lavish display of charm,with irresistible rolling of the eyes,expatiated on the merits of the place,sang the praises of the electric pump,glorified the bathroom considering which, she insisted, the rentwas remarkably moderate…

这句话是在描述一位夫人在出租自己的房子过程中夸赞房子如何好,句子当中的insist最常见的意思为“坚持”,因此笔者原来把它译作“她坚持说”。仔细斟酌后发现这样的翻译并不准确。在这句话的语境中,租房人并没有还价,因此这位夫人也用不着“坚持”她的说法,她只是在强调她的房子优势。查阅原文词典后发现它的概念意义为“to be emphatic,firm,or resolute;dwell with earnestness or emphasis”。因此这里面应该取“强调”的意思,使用“再三强调”能生动地体现这位夫人比较强势的性格特点。

译文:就是这位夫人,一面做出种种媚态,眼睛勾魂似地不停转动着,一面大谈房子的优点,电泵是如何好,浴室是如何漂亮。她再三强调,有这么些优点,租金实在是相当便宜的。

Insist的常用意义是“坚持”。事实上只是这个词在通常语境下的语境意义,即语境对等词。但这个“对等词”显然不适用于这句话所提供的语境。因此译者需要查阅原文词典,寻找与句子语境相符的词语的概念意义。

例 2:Thenceforward he came every afternoon.Very soon he knew all my library of records,had his preferences and dislikes,and could ask for what he wanted by humming the principal theme.

Know最常见的语境对等词就是“知道”,多数译者不假思索地把它翻译成“很快就知道了我收藏的唱片”。但这样的译文明显不够贴切。原文词典中know的概念意义是“If you know something such as a place,a work of art,or an idea,you have visited it,seen it,read it,or heard about it,and so you are familiar with it.”即熟悉了某物。该句的语境是文中的主人公很喜欢“我”收集的唱片,于是每天下午都来听。全部都听完之后自然就都熟悉了。因此,这句话可译作“他很快就熟悉(听完)了我收集的唱片”。

译文:打这之后,他每天下午准来。不久以后,他就熟悉了我收藏的所有唱片。有的他喜欢,有的他却不欣赏。他想让我放哪张唱片,就哼它的主旋律。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类似的例子。在《综合教程1》的第一单元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When I was ten I was suddenly confronted with the anguish of moving from the only home I had ever known.

学生想当然地把know翻译成“知道”:

我10岁那年,突然要搬家,从我唯一知道的家搬走,心中万分痛苦。

笔者认为,“know”的常用意义,即语境对等词“知道”同样不适用于这句话的语境,翻作“熟悉”则更为恰当。

例 3:…the fact is that she likes this sort of thing,even when she knows that she is in the wrong and must lose.And besides,she hoped,I dare say that you'd get tired of asking and have the job done yourself.

Dare的常用语境对等词是“敢于”,因此笔者起初把I dare say翻译成“我敢说”。查阅英语原文词典后,发现“I dare say”是一个词组,其概念意义为“to indicate it is probably true.”因此“我想,很可能”这样的翻译更合适。

译文:问题是她喜欢这种事情,就算她明知自己不对,而且肯定会输。还有,我想她很可能希望你们会问烦了,然后自己把电泵修好。

例 4:Slavishly imitating his elder comrade,Robin had also taken up his stand in front of the gramophone, and in exactly thesameposition,glancing at Guido from time to time to make sure that he was doing everything,down to plucking at his lip,in the correct way.

“position”最常见的语境对等词是“位置”,因此笔者之前译为站在完全相同的“位置”。结合上文,笔者发现“Robin”和“基多”都站在留声机前,意味着他们不可能站在完全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这句话当中的position不能当“位置”讲。查阅英语原文词典,“position”有这样一个概念意义:“the way in which somebody is sitting or standing or the way in which something is arranged”,即姿势,姿态,与下文谈到的“罗宾不时地看基多以确保自己做的对”正好相符合。

译文:罗宾一板一眼地模仿着他这个大伙伴,也在留声机前站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姿势,时不时地瞥基多一眼,看看自己做得是否全对,连拽下嘴唇的动作也不放过。

例 5:If someone is sensitive to language as well as his own language and pursue facts as well as words,he can do without translation theory.

这是纽马克在其《翻译问题探讨》中说过的一句话。其中的facts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fact”的常用语境意义,即其翻译对等词就是“事实”。于是有人这样翻译:

一个人若对本族语与外语同样具有鉴赏力又尊重事实,且肯在词语上下功夫,不学翻译理论,他照样可以做翻译。

查阅原文词典后,我们会发现,“fact”的一个概念意义是“detail”。显然这个解释更符合这句话的语境。

参考译文:一个人若是对外语和母语都感觉敏锐,对细节和词语都能寻根究底,那他无需翻译理论也能做好翻译。[4](P87)

以上的实例分析告诉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把某个词语的常用语境对等词生搬硬套地应用于所有语境。很多所谓的英汉对等词只有一部分相吻合的实体特征,所以对等词往往不对等。负责任的译者应该查阅原文词典,找出适合新语境的词义。很多时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在双语词典中找不到贴切的翻译对等词,于是译者们开始通过语境进行猜测。以下的实例对比分析告诉我们猜测词义得到的译文往往是错误的。

林克难在“论翻译中词义与语境的关系”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

Beg quickly returned to his office and filed an urgent story to his newspaper in London-the editor on duty read the story-once,twice and then a third time.And then he spiked it! “Damn fool Beg,”he said,according to the legend,“That block must be drunk.Really Kissenger goes off to China! Ridiculous.”

这段话是关于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新闻。他在登机之前,被记者Beg认出。于是Beg把这则极有价值的新闻发给了值班编辑。编辑再三看过后,“he spiked it”。

查阅双语词典,我们发现这个词动词形式的翻译对等词有:“用大钉钉;阻止;用尖物刺穿”。译者们似乎找不到相匹配的字眼,于是凭借语境猜测。当时值班编辑没有理会这条极有价值的新闻,人们就把“And then he spiked it!”翻译成“把新闻稿‘扣下了’,‘撕掉了’,‘踩在脚下’”,[5](P14)这从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但是查阅词典后发现“spike”名词形式的定义是“pointed metal rod standing upright on base and used e.g.to hold postponed matter in newspaper office”。即尖的金属物,用来放置延期发表的稿件。根据这个定义,林克难把它翻译成“他把稿子插到了废稿签上。”

针对这个例子,吴霞辉在其2002年发表的“论翻译中的词义与语境”中谈了她的看法。她完全赞同这样的译文,并且同时列举了New Lexicon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中关于“spike”这一词的所有用法,其中没有一个用法和林克难给出的词的定义相符。于是她的结论是林克难教授正是“凭借语境——上下文,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以及自己的期待、设想、信念、记忆等等方面的知识,使得spike一词在头脑里的概念不再是抽象和宽泛的”。[6](P115)因此没有语境,任何人给不出那样准确的定义。

针对这一提法,笔者也查阅了关于“spike”一词的用法。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给“spike”下了这样的定义:

spike:to reject sth.that a person has written or said to prevent sth.from happening or being made public.

这样的解释正符合原文的语境。这说明英语原文词典给出的这个词语的概念意义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译者给出正确的译文。当然笔者也发现在柯林斯英语词典中,就没有这样类似的解释,难怪吴霞辉认为连具有权威性的Webster都没有给出合适语境的词义,那么想要得体地翻译出那段文字,只能靠语境来推测。但我们不能因为在某本词典中查不到符合语境的词义就肆意猜测,影响译文的准确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卡特福德在《语言学翻译理论》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对等词所指称的实体特征不完全吻合,即“对等词”不对等,因此意义是无法转移的。译者们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避免生搬硬套词语的语境对等词,查阅英语原文词典中词语的概念意义,才有可能得到精准的译文。

[1]穆雷·卡特福德与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首届(1989)全国青年翻译理论研讨暨翻译出版交流会会议论文[C].1989(5):152-153.

[2]J·C·Catford,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Oxford:OUP,1965.

[3]林克难.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1-4.

[4]曹明伦.谈词义之确定和表达之得体[J].中国翻译,2009(4):86-88

[5]林克难.论翻译中词义与语境的关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Z1):14-16.

[6]吴霞辉.论翻译中的词义与语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114-116.

[7]何兆熊.综合教程1[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On the Non-equivalence of Mean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tford's Translation Theory

YANG Yan-r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Catford proposed that words with equivalent substance features didn't exist between two languages.The equivalents in a given contex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annot be completely equivalent in their conceptual meanings.The key to have exact translation is to distinguish the conceptual meaning from contextual equivalents.

Catford;conceptual meaning;contextual equivalents

H313

A

1674-0882(2012)06-0073-04

2012-08-23

杨艳蓉(1983-),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 冯喜梅〕

猜你喜欢

福德卡特词义
卡特智讽记者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目眩神迷的色彩表达——贝尔纳·卡特林
安吉拉·卡特:重返灰姑娘的故事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克利福德恋母情结的研究
民间文学
勇于自嘲的美国总统卡特
泰斯福德防爆轮胎
字意与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