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以……为”类习惯说法的来源及其异同

2012-04-12杨尚贵

关键词:句法结构省略语气

杨尚贵

(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何以……为”类习惯说法的来源及其异同

杨尚贵

(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何以……为”类说法曾因所用虚词用法被误解而发生过结构的变异,由“宾·介·宾·动”式变异为“状·动·宾·语气词”式。变异前后表示的意思大致接近,但有区别。“奚以……为”、“何以为”“奚以为”等是由变异前的“何以……为”通过虚词替换或成分省略而形成的。“恶用……为”、“安以……为”“何……为”等则是由变异后的“何以……为”通过虚词替换或成分省略而形成的。所以“何以……为”类习惯说法其来源及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何以……为”类习惯说法;来源;异同

“何以……为”类习惯说法有“何以……为”、“奚以……为”、“恶用……为”、“安以……为”、“何……为”、“何以为”、“奚以为”等,都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表示反问语气的习惯说法。例如:

《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孟子·滕文公下》:恶用是鶃鶃者为哉?

《庄子·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史记·项羽本纪》:天之亡我,何渡为?

它们都来源于“何以……为”。

关于“何以……为”这种说法的内部结构,王力先生分析说:“这种句子,实际上是‘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1](P283)个分析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第一,“一个疑问句,如果把句末的疑问语气词去掉,句子一般还是能成立的。但如果把”何以文为“中的”为“去掉剩下的”何以文“就不成话了”[2](P221);第二,根据实词虚化的原理,“为”字应该是在这种语境中由动词逐渐地虚化为表示疑问的句尾语气词的。所以像“何以文为”中的“为”字应该是动词,充当全句的谓语,后来才虚化为表示疑问的句尾语气词。因此“何以……为”应该是上述习惯说法的初始格式。接下来王力先生又说:“在‘何以……为’这个格式里,‘何’字可以用别的疑问代词如‘奚’、‘恶’、‘安’等来替换;‘以’字也可以用‘用’字来替换”[1](P283),并举了“恶用是鶃鶃者为哉”等例子。很明显,按照王力先生的说法,“奚以……为”和“恶用……为”等是由“何以……为”经过语词的直接替换衍生出来的,它们的句法结构关系与“何以……为”完全相同。

它们的句法结构果真与“何以……为”完全相同吗?我们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诚如王力先生所言,“恶用……为”等确实是由“何以……为”变化来的,但第一,变化并不是那样简单的虚词之间的替换;第二,替换后产生的“恶用……为”“安以……为”与原来的“何以……为”的内部结构并不相同。

关于第一点:为什么不是虚词之间的简单代替?这主要是因为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系统中“何”与“安”、“恶”的用法完全不同,“安”、“恶”的主要用法有二:一是用作宾语询问处所,例如:

《战国策·赵策》:梁客辛垣衍安在?

《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

二是用作状语表示反问,例如:

《战国策·赵策》: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孟子·滕文公上》: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而且“恶”字一般只作动词“在”和介词“乎”的前置宾语,不作其它词的宾语。既然用法与“何”完全不同,怎么能够简单地代替“何”字呢?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怀疑“恶用……为”和“何以……为”是不同的句法结构。而用“奚”字代替了“何”字后而形成的“奚以……为”则与“何以……为”完全相同,因为疑问代词“奚”用作宾语时,与“何”的用法完全相同,都可以询问事物。例如:

《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孟子·滕文公上》:曰:“奚冠?”曰:“冠素。”

这些例句中的“奚”字都可以换成“何”字,意义不变。《论语》中既有“子将奚先”的说法,也有“于斯三者何先”的说法,所以“何以……为”又可以说成“奚以……为”,两者结构和语义都完全相同,没有变化。而且从时间上看,“奚以……为”产生的时间也比较早。例如: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

《庄子·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这些例子按“何以……为”的格式理解为“还用它做什么呢”“用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做什么呢”都很通顺。而“恶用……为”、“安以……为”则不然。所以王力先生说“何”字可以用疑问代词“奚”字来替换,是正确的;而认为也可用“安”、“恶”来替换,则不正确。

关于第二点:为什么用“安”、“恶”替换了“何”字后,说成“恶用……为”、“安以……为”就与“何以……为”的句法结构不同呢?

由“何以……为”演变为“恶用……为”,最初很可能是由于“何以……为”这种结构被误解:把用作前置宾语的“何”误解为用作状语的“何”,把介词“以”误解为动词“以”,把作谓语的动词“为”误解为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尾语气词“为”。经过这样的误解后,全句的意思就不是“用……做什么呢”了,而是变成了“为什么要……呢”了。

“何以……为”为什么会发生上述这样的误解呢?主要是由于古汉语虚词用法具有复杂性而导致的。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何”有两种最基本的用法,一是询问事情,当“什么”讲,用在动词或介词前作宾语。例如: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

《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德报德。”

二是表示反问或询问原因,当“为什么”讲,用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例如:

《论语·先进》:夫子何呻由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何不试之以足?

对“何”字产生误解的诱因主要在于:“何以……为”原本是疑问代词“何”作宾语而前置的句法结构,但它和一般的前置有所不同——宾语“何”不是前置于动词之前,而是前置于动词前面的介词结构状语“以……”之前。由于人们只习惯于前置到动词之前,因而就对这种宾语提得太靠前、宾语和动词之间隔了一个介词结构的句法结构产生了误解,把用来询问事情、当“什么”讲的前置宾语“何”误解为询问原因或反问、用作状语的“何”。

对“以”字的误解是由对“何”字的误解而引起的:“以”本来是动词,当“用”讲,后来虚化为介词,虚化的痕迹很明显。在“何以……为”中,一旦“何”字的用法被误解为作状语表示反问,也就决定了“以”字必然跟着被误解为动词,因为状语是用在谓语前面的,“以”字用在状语“何”的后面,就只能是动词作谓语了。

有了上述两个误解,也就决定了整个句子必然会被误解。因此,整个句子就被误解为表示“为什么要……呢?”误解形成后,用在句尾的“为”字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表示了,而全句又是显示反问语气的,于是人们就赋予“为”字表示反问的语气,这样,它就虚化为一个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尾语气词。“何以……为”发生了上述变化后,人们根据其被误解后表示的语义,对它的结构进行了重新分析组装,把它理解为一个“状·动·宾·为”表示反问的句子:原来询问事情的前置宾语“何”,被理解为用作状语表示反问的“何”;原来介进工具的介词“以”被理解为动词“以”,并让它做谓语;原来用作谓语的动词“为”,被理解为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尾语气词“为”。这样就演化出了与原来的“何以……为”同形而内部结构却完全不同的新的“何以……为”。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误解前的“何以……为”称为“何以……为”(1),误解后、经过重新分析的“何以……为”称为“何以……为”(2)。

“何以……为”(1)和“何以……为”(2)不仅句法结构不同,所表示的反问语气的来源也不同。“何以……为”(1)表示的反问语气并不是由用作宾语的“何”字本身表示出来的,而是由本句及上下文语境共同体现出来的;“何以……为”(2)表示的反问语气则是由用作状语的“何”字和用在句尾的语气词“为”字共同表示出来的。这是它们在反问语气表示来源上的差别。

“何以……为”(1)和“何以……为”(2)发问的目的也不相同。“何以……为”(1)的发问目的是强调介词“以”所介绍的工具没有什么用,不需要、用不着它;而“何以……为”(2)的发问目的是询问做事的原因。《论语》中既有采用“何以……为”(1)的“何以文为”“奚以为”的说法,也有采用“何以……为”(2)的“何以伐为”的说法,结合上下文语境可以看得出来,“何以文为”、“奚以为”是说话人强调不需要那些文采、不需要那些诗,所以理解为“用那些文采干什么呢”、“用那些诗干什么呢”就很通顺;“何以伐为”是说话人询问“伐颛臾”的原因,即为什么要讨伐它,所以下文中孔子的学生冉有就讲了“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话来辩护,因而理解为“为什么要讨伐它呢”也很通顺。

明白了“何以……为”内部结构的变化之后,也就可以分析“恶用……为”“安以…为”等的形成了。“恶用……为”、“安以…为”正是由误解后的“何以……为”(2)经过虚词的直接替换而形成的。诚如王力先生所言:在“何以……为”(2)这个格式里,“何”字可以用别的疑问代词“恶”和“安”等来替换;“以”字也可以用“用”字来替换;替换后,就产生了“恶用……为”、“安以…为”等新的说法。这些说法中,疑问代词“安”、“恶”与误解后的“何”一样,都表示反问的语气用作状语;“用”和误解后的“以”一样,是动词用作谓语;句尾的“为”字则由原来的动词虚化成为真正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尾语气词。例如:

《孟子·滕文公下》:恶用是鶃鶃者为哉?

《三国志·温恢传》:世方乱,安以富为?

《三国志·是仪胡综传》: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因此,我们说替换后产生的“恶用……为”“安以……为”与原来的“何以……为”的内部结构并不相同,因而并不是简单的虚词替换。

关于“何……为”“何以为”“奚以为”等说法的形成:

古书中还有“何……为”、“何以为”、“奚以为”等说法,它们都是怎样形成的?

1.关于“何……为”的形成

关于“何……为”的说法,王力先生以为是由“何以……为”(1)省略了介词“以”字而形成的。其实,“何……为”的说法是在误解后的“何以……为”(2)的基础上省略了动词“以”而形成的。在“何……为”(2)中,当动词“以”的宾语是名词时,“以”字不能省略,必须存在。例如:

《荀子·议兵》: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

《史记·孝文本纪》: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而当句中动词“以”的宾语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由于语境的作用,动词“以”的动作意义就大为弱化,变得可有可无。例如:

《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何以伐为?

句中的“以”虽然形式上还是动词谓语,但在语义表达上却可有可无,甚至成为累赘,所以最终被排挤省略,而形成了“何……为”这种新格式。例如:

《国语·楚语》:对曰:亡人得生,又何不来为?

《庄子·外物》: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荀子·成相》: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

《韩非子·内储说上》: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韩诗·外传》卷二:有臣不用,何书其言为?

《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为什么“何……为”的说法只能由“何以……为”(2)形成而不能由“何以……为”(1)形成呢?这是因为,在“何以……为”(1)中,“以……”是介词结构用作状语;而上古汉语中“以”字介词结构用作状语时介词“以”字一般不能省略(其宾语倒往往省略),用作补语时,介词“以”才字可以省略(而其宾语却不能省略),所以“何……为”的说法只能由“何以……为”(2)形成。

2.关于“何以为”、“奚以为”等的形成

古书中还有“何以为”“奚以为”的说法,表示“用…做什么呢?”例如: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

《法言·渊骞》:秦将白起不仁,奚用为也?

《史记·伍子胥列传》:胜自砺剑,人问曰:“何以为?”

这些说法是由“何以……为”(1)、“奚以……为”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演变来的。因为在“何以……为”(1)、“奚以……为”中“以”是介词,其宾语可以省略;而在“何以……为”(2)中,当动词“以”的宾语是动词或动宾短语时,这个宾语非常重要,绝对不能省略,而动词“以”字则因其意义已被弱化而往往省略,所以“何以为”“奚以为”只能由“何以……为”(1)演变而来。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奚以……为”、“恶用……为”、“安以……为”、“何……为”等确实是由“何以……为”演变而来的,但是演变的情况及顺序却并不相同。首先是由“何以……为”(1)经过疑问代词的直接替换产生了“奚以……为”的说法;“何以……为”(1)“奚以……为”中,介词“以”的宾语省略后又产生了“何以为”“奚以为”的说法。后来“何以……为”(1)演变为同形的“何以……为”(2),其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后,又经过疑问代词或动词的直接替换,又由“何以……为”(2)产生了“恶用……为”、“安以……为”等说法。“何以……为”(2)中的动词“以”字被省略之后,又产生了“何……为”的说法。因为“何以……为”(1)与“恶用……为”或“安以……为”是两个外形结构式相同而内部结构不同的同形结构,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同时也可以看出,由于语境的作用,“为”字是由最初的“何以……为”(1)中的动词而虚化为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尾语气词的。

因为上述句法尽管在结构形式上不相同,但表示的语气相同,意义也大致接近,没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从语气和意义上说,把“恶用……为”、“安以……为”等理解为没有误解前的“何以……为”(1)或者误解后的“何以……为”(2)都可以;但是若从渊源和结构上说,那就必须弄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及结构上的异同,这才是研究语言、分析句法结构应有的正确态度。

[1]王 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An Analysis on the Origi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He Yi…Wei"Categories'Idiomatic Usage

YANG Shang-gui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origi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he yi…wei"categories'idiomatic usage.And Point out that the structure's variation of"he yi…wei"was owing to the Function words usage misunderstood,It varies from the format"O·preposition·O·V"to the format"adverbial·V·O·modal particle".The former's meaning is quite the same as the latter's,but they have some differences."Xi yi…wei","he yi wei","xi yi wei"and so on are formed by the"he yi…wei"which is not varied via the function word's substitution or the constituent's omission."Wu yong…wei","an yi…wei","he…wei"and so on are formed by the"he yi…wei"which is varied via the function word's substitution or the constituent's omission.Therefore the origin and structure of the"he yi…wei"categories'idiomatic usage is not exactly the same.They can not be lumped together.

the"he yi…wei"categories'idiomatic usage;origi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H109.2

A

1674-0882(2012)06-0063-04

2012-08-23

杨尚贵(1956-),男,山西应县人,教授,研究方向:古汉语语法。

〔责任编辑 冯喜梅〕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省略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中间的省略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