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革命资源的考察

2012-04-12李俊群

关键词:道统王权孟子

李俊群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2)

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革命资源的考察

李俊群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2)

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在这种转化过程中,观念的转化无疑为现实的转化奠定了思想基础。不过,观念的转变必须在传统思想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近代知识分子对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的接受与转变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从道不从君”和“爱国主义”这两大思想资源基础上进行的,这正是传统儒家思想中所蕴涵的革命资源。

儒家思想;革命资源;从道不从君;爱国主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希尔斯教授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了深入的考察,他告诉我们,尽管现代社会充满了变化,但“现代生活的大部分仍处在与那些从过去继承而来的法规相一致的、持久的制度之中;那些用来评判世界的信仰也是世代相传的遗产的一部分”。[1]用他的话说,我们处在“传统的掌心”中,即使是新事物新观念,也必须要在传统的基础上理解。希尔斯说:“征服者的语言和宗教可能被搬了过来,但在同化过程中,它们……与被取代和压制的传统交织在一起。”[1]如果用他的观点来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的接纳是在传统思想资源基础上进行的,传统思想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可能,那么中国传统思想中到底准备了什么样的资源,让近代知识分子能够接受西方的这些观念呢?在中国传统中占主导的文化是儒家文化,下面我们就以儒家思想为例,考察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革命因素。

一、儒家“从道不从君”的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王权专制的社会,关于这点,刘泽华在《中国的王权主义》一书有详细的阐述。王权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作模式,它在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可以讲,它之所以在中国存在几千年而没有遭到否定,这一方面与我们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它的长期存在也与来自思想文化方面的支持有很大关系。试想,若是它得不到话语权力的支持,那它的历史合理性也就失去了。作为中国古代的主导文化,儒家政治思想中其实就包含了对王权本身的肯定,他们希冀着圣王理想的实现,也就是圣王在位而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圣”与“王”同时成为人们思想上认可的统治形式,虽然历史上许多作为个体存在的君王遭到了儒家知识分子和人民的否定,但王权主义这一统治模式一直是人们认可的,从先秦儒家到后来的知识分子都存在这种倾向,这才有了“胜者王侯败者寇”的王朝更替。然而,虽然诸子对君主制本身持肯定态度,但这并不是说这种肯定是无条件的。与“王”在一起的毕竟还有一个“圣”,王权的光辉要靠“圣”来点燃。我们可以发现,在诸子的思想中,与王权在一起的,始终有一些价值上的要求,用传统的术语讲就是“道”、“德”、“道统”等。在这里,“王”与“道”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王”是对现实的权位的指称,而“道”是一种对某种精神性的价值要求的称谓。

早在政治观念萌发之时,已蕴涵了“王”与“道”的二分,《尚书·盘庚》就已露出了这一端倪。盘庚虽然以天命的化身来发号施令,但同时也讲“德”和“重民”。盘庚反复讲他自己一切遵奉“德”,事事“积德”,不敢动用非德,显然“德”已悄悄站在了王权之旁成为一个独立的能够对王权形成制约的政治伦理要求了。到殷周之变,周武王、周公等用“以德配天”和“天以德择之”来为自己的王权的合理性辩护,天命是根据是否有德来授予王权的,王权若是没有了“德”的支持,就要被另一个有德的王权所取代,这样做实际上就否定了王权本身无条件的合理性。因此,“德”与“王”的二分更加明朗化了,并且已经明白地点出了“德”高于“王”的意蕴。不过从这时的话语者来看,说话者是王权持有者本身,是王权自己要对自己进行道德约束,这说明了这时的“德”与王权还没有发生分离,至少在后人看来是这样的。然而,到了先秦时代,情况发生了改变,礼崩乐坏,“道术将为天下裂”,道统与王权、“德”与“位”发生了分离。王权依然是现实的存在,不过已经物是人非了,因为三代之王身上所秉有的道统已经在礼崩乐坏中失落了,这也是圣王理想在现实中的破灭。那么,失落了的道统哪里去了呢?

从先秦诸子的话语来看,诸子力图规劝君王们应该如何如何,从价值上来要求他们,显然在他们看来,现实中的君主们已经不是合格的君王了。这实际也就是说,诸子秉有了王权身上失落的道统(德),他们是道统的代言人,从而可以对君主提出道义上的规约。虽然各家之道统是不一样的,但是无疑都设想了一个圣王在位而天下大治的美好图景。先秦知识分子的这种以道自任的心绪,我们可以在作为主流文化的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孔子的身上看到。孔子说:“天生德于予。”[2](《述而》)以道自任的心态表露无疑。孟子在描述了尧、舜、禹、文、武、周公之“王”天下的历史过程后,以孔子著《春秋》而继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3](《滕文公下》)这里的“知我”与“罪我”,体现了孔子的一种复杂心境:无可奈何与惴惴不安。按理说,治《春秋》本是天子之事,孔子作为一介平民是没有资格治《春秋》的,但是现实的政治是天子已经失德了,已经远离了《春秋》中的精神,怎么办呢?为了让道统能够传承下去,孔子只好违背礼的要求来治《春秋》。不管孔子的心绪如何的复杂,但是他已经把道统自觉承担了下来。到了孟子,则比孔子在心态上少了那份惴惴不安,多了一份理直气壮。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若欲平治天下,当今天下,舍我其谁也!”[3](《公孙丑下》)孟子区分了“王者”和“名世者”,担当天命的应该是王者,但是那些君主们若是想要平治天下成为王者,那么就必须依靠他这个名世者。孟子的以德自任的语气是何等清晰明了!在现实政治中,“德”与“位”实际发生了分离,这种分离也就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张冲突,那么先秦儒家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呢?

前面已经讲到,“道高于君”其实在三代之王的话语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到了先秦时代,王权与道统发生了分离,王权只能由一个人占有,这一点诸子事先就承认了,因此它是可遇不可求的,诸子能够占有的就只有道统了。以道自任的士人,秉承着三代之王的“德高于位”的话语模式,当“德”与“位”发生冲突的时候,在价值上一般会选择以道为上。孔子温和地提出了“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2](《卫灵公》)他还为大臣下了定义:“所谓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2](《先进》)孟子则更进一步,以一股少年人的勃发英气,立志要做王者之师。他找出古籍为证:“《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3](《梁惠王下》)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是君师一体,而孟子却从中发挥出了君、师二元论。君即位,师即德,它们同出于上天。但在现实中,“师”与“君”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紧张,怎么办呢?师道发展到极端便是与君分庭抗礼:“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3](《万章下》)尖锐的对抗在这里突显出来了:“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3](《公孙丑下》)在孟子看来,对君王一味阿谀顺从而不讲道义,乃是“妾妇之道”;而那“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才是贤士应该有的形象,乃至于应该做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3](《尽心上》)孟子更进一步,得出了足令儒家彪炳千古的惊人之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诸侯危社稷,则变置。”[3](《尽心下》)“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3](《万章下》)荀子也极力推重“能抗君之明,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的“拂臣”,誉之为“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因此,士人应该以道自重,当“道”与“君”发生矛盾时,要“从道不从君”。[4](《臣道》)

以上我们考察了先秦儒家对“道”与“君”之关系的看法,知道了先秦儒家以道自任,以抗君势的心态,尤其是孟子的“变置”、“易位”等语词,更是把“道高于君”的价值选择推向了极致。尽管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先秦儒家确立的“从道不从君”这一价值选择在现实王权的威慑和利用之下被压制得扭曲变形了,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士人的高贵还是可以存在的,“大人则藐之,无视其巍巍然”。[3](《尽心下》)余英时对这点作了分析:“在传统中国,只有‘士’阶层所代表的‘道统’勉强可以与‘政统’相抗衡,但由于‘道统’缺乏西方教会式的组织化权威,因此也不能对政统发生决定性的制衡作用……中国的‘道’则自始即是悬在空中的。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只有尽量守住个人的人格尊严才能抗礼王侯。”[5](P39)也正是这种精神上的高贵性,为历史上的革天子之命做了铺垫。虽然在几千年的历史上,这种高贵性也只是在为“胜者王侯败者寇”的伦理政治作辩护,使得中国历史在旧的圈子里徘徊不前,但是它与王权之间的紧张性同时也蕴涵着否定王权本身之历史合理性的可能。如果条件允许,这可种能性就会变成现实性,这就是历史的辨证法,也是思想的辨证法。正是它驱使着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向了反传统,转而接受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的道路。

二、儒家知识分子强烈的忧世情怀和参政热情

我们前面讲到了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两个特点,第一是对王权的肯定,也就是说“道”的秉有者对王权这一载体的认同,“道”的施行是要靠政治权力推动的;第二就是士人“以道自任”,他们坚持着“从道不从君”的价值立场。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也就滋生出了士人强烈的忧世情怀和参政热情。

“忧世”一词出自《庄子·骈拇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主张保生养命,反对儒家为仁义而牺牲生命。“蒿目忧世”的形象从反面描写了儒家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而“忧世”一词也就具有了儒家入世的具体内涵。

儒家政治是入世的伦理型政治。《礼记·大学》篇开首即云:

“古者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路线。以“修身”为起点,形成一个个向外辐射的同心圆,从而使伦理亲情推演为政治运作,治国平天下才是真正的目的。家国一体,在宗法家庭中表现为孝悌,在社会政治中表现为忠义,儒生所担负的责任就从家庭推广到国家和社会,这种伦理型政治规定了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入世思想。“以天下为己任”或“以道自任”的儒家士人无疑会产生强烈的参政热情,这种参政热情在遭遇挫折时更能显示出来。孔子本来想坐在家里修业,待价而估,后来看年齿日长,终于忍不住而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只是因为他的主张不能取悦当时的诸侯,所以到处碰壁。《论语》中《阳货》一篇集中表现了孔子急于求仕的心态。他对阳货本来是非常厌恶的,但阳货劝他出仕时,他居然答应了,他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2](《阳货》)另外,“日月逝矣,岁不我与”、“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等语句都反映了他对政治的关切和跃跃欲试的心理。当然,他的出仕是与实现其治国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热衷出仕的心理,同样在孟子那里表现了出来。孟子曾说:“士之失位,犹诸侯之失国也。”[3](《滕文公下》)先秦儒家的这种热衷政治、关心国事民瘼的态度,无疑奠定了后世士人的情感价值取向。这一心态一直延伸到了近代,甚至当代。

然而,展现在先秦儒家士人面前的则是战乱频仍,政权倾覆,民不聊生,这更使得这些心怀天下的儒者始终朝乾夕惕,不敢懈怠。这样就会由心怀天下演变成心忧天下,由入世衍化成忧世。从儒家文化的特质来看,“忧世”包含有忧君、忧国、忧民的内容。忧君忧国思想出自周初,代商而立的周初君臣表现出对天道的敬畏,对君位及政权倾覆的戒惧,以至于《易系辞传》的作者问道:“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后出的孟子在其中加入忧民的内容,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梁惠王下》)表现了可贵的民本思想。后世儒家倾吐忧世之情,常常说“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或者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忧世”就有了忧君、忧国、忧民三位一体的内容。这里我们且把“忧君”这一内容舍弃,因为我们前面讲到,在儒家看来,“君”是与“道”相对的一个存在,它只是“位”的象征,若是失德之君,那也就失去了价值的正当性,那又何忧之有呢?即使真的是忧君,那也是忧“君”所代表的天下、国家、民族、百姓的命运。因此可以讲,在有些士人的眼里,真正值得“忧”的是国事民瘼,“君”只是表象而已。由对国家、民族、人民命运的担忧,衍生出了中华民族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也是我们所要努力发扬光大的。

以上通过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分析,我们揭示了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政治文化土壤特点,了解到传统中国知识界既有对君主制度肯定的一面,又有对君主实施道德约束的一面,在“道”与“君”发生冲突的时候,会选择“从道不从君”。正是这一“从道不从君”的价值取向,为否定王权本身的历史合理性埋下了伏笔,如果条件具备的话,否定王权的历史合理性的事情就会变成现实。不过,也只是如果而已,这一条件实在是很难具备。很多学者都认识到,若没有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中国很可能会继续在旧圈子里徘徊,很难走向现代社会。近代西方文明的东渐,正好提供了实现这一转变的条件。从此,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话语取代了传统的围绕君权而展开的政治话语,中华民族走出了千年的往复,走向了现代,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虽然一路走来非常艰难,以后无疑还要经历许多的坎坷,但前途是十分光明的。

[1](美)希尔斯著,傅 铿,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杨伯俊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杨伯俊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张法祥,柯美成编著.荀子解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5]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Revolutionary Resources in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s

LI Jun-qu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Ningxia,750002)

China is right in the track of transforming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which began one century ago.In this process,the change of reality is based on the change of ideas.However,the change of ideas has to be based on idea resources.Intellectuals accept the ideas of"freedom,democracy,and fairness"exactly because they have found support in the revolutionary resources in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s,one is"follow the reason rather than a monarch",and the other is patriotism.

Confucian Thoughts;revolutionary resources;follow the reason rather than a monarch;patriotism

B222

A

1674-0882(2012)06-0023-04

2012-10-05

李俊群(1975-),男,江西高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思想史。

〔责任编辑 赵立人〕

猜你喜欢

道统王权孟子
Dynamic development model for long gap discharge streamer-leader system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浅析赫梯国王维护王权统治的监管措施
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
张东荪道统论刍议
道统的重建——二程“道统论”的政治自觉及其限度
论《一代宗师》中的“道统”、 “政统”与“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