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中温暖的空白记忆”
——解放军309医院多位专家齐心协力共创生命奇迹

2012-04-12刘百元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心源性奇迹医护人员

文◎刘百元

前不久的一天,北京武警某支队19岁新兵章宗宪突发“心源性猝死”,20分钟后,心肺被神奇复苏。昏迷中,解放军309医院6位医生接力坚守,10名护士轮流看护,军地专家3次会诊,72小时成功实现脑复苏。据国际统计数据显示,在社区发生的急性心脏停跳,抢救成活率不足8%,成活者60%大脑神经损伤不可逆转,成功脑复苏案例更是微乎其微。然而,面对病床上人事不省的小战士,309医院的多位专家勇担风险,集智攻关,最终赢得了这场拯救生命的接力赛,让年轻的生命在爱心和希望中延续下去……

多科专家合作应对疑难病情

清晨,刚刚出完早操的新兵章宗宪,突然肢体僵直,呼吸微弱,心跳骤停,晕倒的一刹那被战友抱住。随后,队医赶来,立即将他送至附近社区医院抢救。

经过15分钟的不懈努力,医护人员神奇般地将心跳、呼吸停止20分钟的小章从死亡线上拉回。但小章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心肺复苏只是基本生命支持,若想让小章恢复到正常状态,必须立即接受高级生命支持,如果错过救治时间,大脑中枢神经将因过度缺氧而损伤,后果不堪设想。“立即送309医院!”队医果断决定。

上午10点左右,接到转诊请求的309医院,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开辟急诊绿色通道,小章被直接推入重症医学科。

“病情危重!扩容补液,气管插管,持续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医护人员忙而有序,一系列治疗次第展开。10分钟后,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等13位专家展开床旁会诊,闻讯赶来的刘希华院长、马凡政委坐镇指挥。

“患者深度昏迷,抽搐,出现角弓反张,显示大脑皮层缺氧后有损伤。”

虽然心脏停跳20分钟成功复苏是个奇迹,但若想成功完成脑复苏,让患者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如正常人一样的生活,那就等于说是要再次创造生命的奇迹,困难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困难,专家们却丝毫没有退缩,各抒己见,急中生智,在层层剖析中拨云见日,研究最佳治疗方案。

“抢救的重点,一是心脏,二是大脑,心脏是基础,大脑是关键。他现在心肺功能储备不足,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迹象,因此,必须立即恢复心脏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脑充足的供血供氧,为后续脑复苏治疗打好基础。”急救部主任马朋林判断后分析。

经过一番讨论,初步诊断为突发“心源性猝死”。随后治疗手段确定:加大基本生命支持,保持体内循环畅通;深镇静降低代谢,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动态变化;实施头部亚低温治疗,减缓大脑氧耗;加强精细化护理,防治次生损伤。

主治医师再次创造生命的奇迹

夜深了,寒风呼啸,重症医学科灯火通明,医护人员繁忙的身影往来穿梭,室外零下5℃,小章的病床周围却温暖如春。

24小时过去了,小章病情稳定,仍无苏醒迹象,但心电监护仪上的数据还是让医护人员看到了希望,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均恢复正常水平。第一阶段目标已基本实现,如果能够顺利实现大脑中枢神经复苏,再次创造生命奇迹就将成为可能。

相信奇迹,就是尊重生命。3日,刘希华院长组织军地医院数十名专家展开联合大会诊,确诊“心源性猝死”病因,达成促进体内循环、药物减轻脑水肿、加大升压药物剂量等相关共识,并讨论了高压氧舱治疗介入时机。

时间在满溢着爱的病房里悄悄流走了,清晨的阳光温暖和煦,一缕晨曦洒在小章的病床前,轻轻柔柔地摩挲着小战士渐渐红润的脸庞。正在会诊的专家,用饱含深情的呼唤声叫醒了已经昏迷3天的小章,他慢慢睁开双眼惊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医护人员随即对他进行了一系列检查:

“对光反射存在,肢体活动正常!”

“意识、记忆力、定向力恢复,中枢神经没有后遗症”……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人员激动不已,如此严重的病情,恢复时间之短,效果之良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堪称史无前例的奇迹。

为深化恢复效果,在后续治疗中,医护人员又对小章进行了音乐减压、心理护理和高压氧治疗。四天后,小章被转入普通病房。

此时,他的身体已恢复了很多,他说,他很想念自己的战友们,希望能够尽快出院参加新兵训练。当笔者问起小章自己生病的感受时,他激动地说:“在这险象环生的三天里,我的记忆虽然是一片空白,但我的心却被填的满满的,正是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是他们用无私的胸怀和精湛的医术延续了我的生命,并使之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强大,更加有信心地面对以后的人生。我会永远记住他们。”

猜你喜欢

心源性奇迹医护人员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勘 误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什么构成了奇迹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奇迹并不存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