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初探

2012-04-12湖南商学院图书馆湖南省长沙市410205周芳笃龙艳军

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6期
关键词:三网数字图书馆

湖南商学院图书馆〔湖南省长沙市 410205〕 周芳笃 龙艳军

一、引 言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层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业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一致。

三网融合的实现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信息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克服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共享的弊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必将给数字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理念、技术、模式、内容等各方面带来突破与创新,所产生的影响必将是深远的。

二、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的创新

(一)构建“主动服务”理念

图书馆主动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其核心理念是读者至上。在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主动的、全方位的,利用服务平台和技术,把信息服务主动地送入到用户的学习、生活、科研和工作中,极大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现今网络信息浩如烟海且极速增长,用户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有了更多的选择,但要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不容易。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可以突破图书馆的馆舍限制,通过数据挖掘工具,主动帮助用户从大量的原始资料数据中挖掘、萃取隐性信息,帮助他们构造个性化、动态灵活的信息资源[1]。图书馆可利用数字电视频道多、分类细的优势,将特定的信息向特定用户群定时或滚动发布;利用网站为用户提供书目查询、预约续借等个人图书馆服务,并主动提供馆内活动信息、国内外文化资讯查询服务,以及涵盖多学科的数据库资源服务;还可以利用手机携带方便、互动性强的特点,除主动提供个人图书馆服务外,还可为用户提供众多的在线阅读[2]。

(二)构建“平等服务”理念

平等服务是数字图书馆服务实践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图书馆平等服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地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区别,都能就近获取其需要的知识、信息、文化资源以及其他图书馆服务[3]。三网融合后,图书馆的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终端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用户数量将会大幅增加,特别是对因信息不畅和文化落后而导致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4]。如农民朋友可以借助三网合一系统在乡村互联网不发达的情况下,依靠电视、手机等工具登陆数字图书馆,从中可以方便地了解农村政策、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新技术使用、农产品销路,甚至投资与融资信息。

(三)构建“开放服务”理念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正成为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以往用户享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需要凭借借阅证或读者证进入图书馆才可做到,并且还需要接受图书馆有限制的开放时间和开放条件。随着三网融合的实现,用户可无需凭借任何证件,也不受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等限制,普遍地享有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全民全时空开放服务。数字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更大程度地发挥信息传播、社会教育的职责。

(四)构建“人性化服务”理念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部门,引入“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是数字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三网融合后,这一理念将始终贯穿于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把用户的满意度作为服务追求的目标,使其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如三网融合可以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弱势群体带来极大的方便,图书馆可以在时间、体力、行动等诸多方面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他们坐在家里就可以操控手中的遥控器畅游互联网,享受各种信息服务。

(五)构建“泛在服务”理念

“泛在图书馆”是国外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理念。其重要意义在于它突破现有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藩篱,遵循用户新要求,适应用户的行为变化,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嵌入到用户的科研和学习中,模糊和淡化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边界,为用户提供一种到身边、到桌面、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5]。例如,上海交通大学面对学生借不到热门经济参考书、要选修最喜欢的老师的课程却经常排不上队等难题,图书馆、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合作与开发,首创“智慧泛在课堂”。针对每位学生所选修的课程,上海交大图书馆主动推送与课程对应的电子教参资源,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教参资料。师生只需手持一台电子教参移动阅读器,便可进入“智慧泛在课堂”,随时随地查看教学课程与参考书籍。同时,“智慧泛在课堂”还将不断丰富教学教参资源,涵盖图书、论文、开放课件、视频、多媒体资源等各种类型,逐步形成无所不在、泛在智能的“移动课堂”[6]。

三、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一)基于数字电视,用户可享受到电视频道带来的自主服务

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采集、制作、传输直到用户端都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它不但可以开展数字声音广播、数字视频广播和高清晰度电视业务,还能开展图文电视、高速多媒体数据广播、电视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电视购物、视频点播、电子商务和数字图书馆等业务,以及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服务、IP电话等电信增值业务。此外,数字广播电视可以拓宽服务领域,用户能够享受到如股票、生活服务、市政公告、天气预报、交通信息等各种资讯信息的服务。数字电视能极大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使用户就像操作计算机一样,拿着鼠标主动选取自己所喜爱的信息。

数字电视的出现使图书馆传播人类文化的基本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深化。三网融合后,利用数字电视这个新平台,图书馆可以实现的服务有:查询服务、导航服务、预约续借服务、预览服务、光盘点播服务、新书通报服务和支付服务。此外,数字电视的频道数量和内容分得很细,数字图书馆可以将特定的信息向特定的用户群进行定时或滚动发布,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针对文学历史爱好者设立“文史读书频道”,针对戏曲爱好者设立“地方戏曲赏析频道”,针对青少年设立“青少年频道”[7]。

(二)基于通信媒介,用户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移动服务

以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流的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媒体形态的变革,网络媒介和移动通信媒介的出现使图书馆在三网融合环境下使用范围扩大,为它搭建了一个新的服务平台。

由于手机、掌上电脑、PAD等手持式移动设备具有移动性、便携性、灵活性等特征,用户在哪里,图书馆的服务就在哪里,通过网络通信打破馆内和馆外用户的界限,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用户的物理环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1)短信通信服务。图书馆通过手机短信为用户提供图书到期提醒、续借、预约、新书公告、公共信息发布等服务。(2)信息咨询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向图书馆咨询部门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主要方式有短信咨询、视频咨询、在线咨询等。(3)WAP服务。WAP服务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用户通过手机登录到图书馆网站,进行馆藏目录查询、文献检索、用户信息查询和图书馆信息查询等。(4)阅读和下载服务。用户通过手机登录到图书馆的主页,浏览数字资源,阅读相关文献,进行视频点播等[8]。

移动通信设备的出现也使“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学习者在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景可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图书馆的学习资源,自由地学习。图书馆应该主动为用户移动学习、终身学习提供虚拟的学习空间,随时随地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解答用户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图书馆可以在各个教育领域开展移动服务。在中小学教育领域,采用远程教育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能进一步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在高等教育领域,可以提供能广泛浏览、短小精悍且方便观看下载的学习资源,并提供最新的资讯,还可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的点对点服务,支持学生移动学习。在社会教育领域,结合成人学习的需求和特点,运用移动学习技术,针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人群适时推出相应的服务内容,如精品课程、名师讲坛等视频及相应的文本学习资源下载,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职业培训领域,促进基于工作的学习,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三网合一后,农民工可以随时登陆图书馆,查阅相关现代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电子书,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也可以了解城市和产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职业规划,了解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政策信息,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信息需求。

(三)基于网络,用户可以享受完善的虚拟图书馆社区在线服务

虚拟社区是一种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兴起的新型人类社交形式,为用户在互联网世界中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进行主题交流,同时也可以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传播。虚拟社区服务具有用户的平等性、知识的共享性、地域的无界性、虚拟服务与真实服务结果之间的同效性等特性,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收藏、整理、传播、利用的重要部门,建立虚拟社区更有利于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自身作用,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三网融合后,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应该构建图书馆的个性化门户,实现图书馆提供的各类型服务的全面集成。

1.馆藏资源统一查询系统。在图书馆的虚拟社区中,应集成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方便用户进入数据库的虚拟社区,体现OPAC带来的各种个性化功能。

2.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参考咨询服务始终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虚拟社区中建立虚拟参考咨询系统,让用户可以在虚拟空间内,随时向馆员提问,馆员通过在线交流系统为用户解答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图书馆BBS。BBS是一个可供社区成员发起话题、参加讨论、交流思想的论坛系统。图书馆BBS可以按照图书馆部门设立不同的讨论区,馆员和用户可以在不同主题下讨论相关问题。

4.图书馆博客圈。博客圈是有着共同目的或主题的博客集合。博客不仅是一种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也是一种知识共享工具。图书馆博客圈可以由馆员、用户的博客共同组成,在博客中发表个人对相关主题的不同见解。

5.图书馆百科。图书馆建立百科能够很好地运用众人的智慧,既能促进已有资源的使用,又能为图书馆增加新的资源。wiki的应用为图书馆的业务活动与信息服务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除了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图书馆保留核心数据建设外,其他如读书心得、推荐购买、图书排行等都可让读者用wiki的模式参与,这样读者既能和图书馆合作共建独特的资源,又能增强自身的体验感。

6.图书馆RSS订阅。RSS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通常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上使用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图书馆RSS信息聚合内容可包括馆内新闻公告、专题信息导航等内容。

7.图书馆QQ群。QQ是国内最为流行的即时通讯工具,具备“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等网络社区所需要的基本核心功能。很多图书馆都提供QQ群交流形式,既有馆员内部的QQ群,也有馆员与用户共同参与的QQ群,用以交流并解答信息服务问题[9]。

[1]张芳宁.新媒体视角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11,(8):45~48.

[2]傅晨琦.杭州图书馆的数字革命[N].光明日报,2011-02-11(5).

[3]于良芝,邱冠华,许晓霞,等.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4(3):31~40.

[4]周婉萍.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0,(17):36~38.

[5]初景利,吴冬曼.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8,(4):62~65.

[6]周凯.上海交通大学整合信息资源首创“智慧泛在课堂”[EB/OL].(2011-11-10)[2012-08-20].http://www.chsi.com.cn/jyzx/201111/20111110/255756265.html.

[7]夏年军.数字电视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06,26(3):25~28.

[8]刘云英.泛在图书馆与移动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280~283.

[9]孙莉群.图书馆虚拟社区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9):52~54,80.

猜你喜欢

三网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
答数字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数字看G20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
“三网三联动”创出新风景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