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田农业机械作业操作技术运用方法

2012-04-12张利英1赵振芳2王晓峰2

时代农机 2012年9期
关键词:钵苗种量插秧机

张利英1,赵振芳2,王晓峰2

(1.榆树市环城农机站,吉林 榆树 130400;2.榆树市农机推广站,吉林 榆树 130400)

水田机械作业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人畜力水田作业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质量差,根本无法保证水稻的稳产和高产。采用水田机械化作业,可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工效和作业质量,充分保证了水稻的稳产和高产,增加农民的收入,从根本上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安全性。

1 水稻钵盘育苗机械化技术

(1)秧盘规格:58cm×28cm×2cm的软盘,每公顷最大用盘量405个盘。使用水稻专用播种机。

(2)顺次铺盘:秧板上平铺软盘,每块秧板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正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

(3)匀铺盘土:铺撒准备好的土,土层厚度为2~2.5cm,厚薄均匀,土面平整。盘两侧铺同盘同厚宽15cm的土护盘。

(4)补水保墒:播前用喷壶洒水,要求播种时土壤饱和含水率达85%~90%。可用95%绿亨一号与水配制成3000~4000倍液,对床土进行喷浇消毒。

(5)精量播种:播种时按盘称种,以每平方厘米2.5~3粒计算,每盘播种粒数为4060~4872粒,用天平称出芽种千粒重,计算出每盘用种量。一般常规稻千粒重在 27g左右,每盘用种量在110~132g,选定每盘用种量后,制做一个量具(容量为每盘用种量),量出每盘播种量进行均匀播种,播种后均匀撒素土盖籽,覆土厚度为0.3~0.5cm,以盖过芽谷为宜,不能过厚。每100m2可用19%秧草灵可湿性粉剂 75g掺过筛细土20kg封闭405个盘,进行封闭除草。施药后床面覆地膜,做到保湿、保温,防止水滴浇露种子。

2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由高性能插秧机及其配套育秧技术组成。

(1)机械整地、耙地。整地要平、耙细、泥烂、无杂物,泥脚深度不超过30cm,不得有4m2以上的田面露出水面;耙田后要视土质情况沉淀一段时间,再插秧;一般砂土需沉淀0.5~1天,黏土3~4天,有的泥浆田要沉淀7天左右;插秧时水深保持在2cm左右,插秧后立即灌水保苗,防止秧苗生理失水。

(2)插秧机用的秧苗标准。插秧机用的秧苗只能是大棚培育的中苗和小苗,且要符合机插用秧苗的壮秧标准。高性能插秧机要求育出标准化、适龄的、带土的壮秧。秧苗标准是:土块规格(长×宽×厚)28cm×28cm×2cm,苗高12~20cm,秧龄20天左右、叶龄3~4再者要求是带土秧块,均匀度达到80%以上。

(2)机插秧质量指标。漏插率不大于5%,相对均匀度合格率要大于85%,伤秧率不大于5%,作业时要求临界行距一致,不压苗、不漏行。在进行水稻机插秧时,水深保持在2cm左右,插秧后立即灌水保苗,秧苗采用工厂化培育的中秧和小秧,要求苗齐苗壮。机插作业时,漏插率、伤秧率不大于5%,要求行距一致,不压行,不漏行。

3 水稻抛秧机械化技术

水稻抛秧机械化技术是在人工抛秧基础上实现机械抛秧。使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育成秧后把带土钵苗从秧盘内提出放在锥盘内,靠离心力作用把钵体苗抛入水田中、抛秧机具有抛得匀、效率高的优势。

(1)抛秧前要求大田平整、泥要烂,表层有泥浆,即要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地表无石块、根茬及其他杂物,同时要施足底肥,每公顷施有机肥30m3以上,并配合化肥深施。

(2)抛秧机对钵苗的钵土的干湿度要求较严格,钵土含水率35%左右,钵苗不互相粘连,以利于抛撒的均匀度提高。有序抛秧机对钵苗育苗技术要求较高,钵体软盘上每一钵体上都必须有苗,否则抛栽时就会缺苗。

(3)运秧时,可采取卷盘运的方式,要防止曝晒。

(4)机械抛秧时,确保秧苗均匀一致,抛秧量一般每公顷抛30万穴左右。

4 水稻机械收获技术

水稻机械收获技术是以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作业的技术。

(1)机插秧质量检查。在满足插秧机土块规格、播种均匀、出苗整齐的情况下,插秧机作业质量指标为漏插率<5%,相对均匀度合格率>85%,伤秧率<4%。

(2)水稻机抛秧检查。采用机播来保证播种均匀度,抛秧机的作业质量指标是:抛宽≥6m,抛高≥1.5m,抛距≥4m,入土深5~20mm,密度20~45穴/m2,密度变异系数≤25%,倒秧率≤20%。

5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的检查

联合收割机一般收获条件是泥脚深度不超过20cm,作物高度不超过100cm,倒伏角(穗头根部和茎杆基部连线与地面垂直线间夹角)小于60°的水稻。全喂入式收割机在最大持续喂入量,切割线以上无杂草,作物直立,草谷比1.0~2.4、籽粒含水率为15%~28%的情况下,其作业性能指标为总损失率≤3.5%,含杂率≤4%,破碎率≤2.5%,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穗幅差不大于25cm,籽粒含水率15%~26%条件下,其作业性能指标为:总损失率≤2.5%,含杂率≤2.0%,破碎率≤1.0%。通过性能:自走式地隙不小于25cm、背负式不小于20cm。

综上所述,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机械技术时应按照作业质量标准实施,对于水稻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钵苗种量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油菜机械离心式集排器排种量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塔河地区钻天柳营养钵苗生长情况分析
水稻钵苗移栽直立度试验研究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水稻气力有序抛栽钵苗运动过程研究
基于钵苗运动动力学模型的鸭嘴式移栽机结构优化
超智能插秧机
临川区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不同用种量试验初报*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