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研究

2012-04-12胡俊峰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1期
关键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

胡俊峰

(南通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简称,是依托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依靠科技与经济实力,吸收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与管理手段,通过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集中区域。以江苏省为例,其有6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1个省级高新区。2010年,全省高新园区实现GDP占全省18%,集中了全省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高新区已成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集聚区,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与创新动力源①。

当前,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性日趋严峻以及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表现为: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如正在兴起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传统产业推动向新兴产业推动转型(包括新能源产业、智能产业、低碳贸易、文化产业等新型产业)。创新型经济的概念由此而生。高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知识、技术等集聚地,无论从其本身功能的发挥,还是其具有的良好软硬件环境基础,都决定了其必须在发展创新型经济方面起先导作用。

一、江苏高新区发展现状

江苏拥有国家级高新区6个,包括南京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常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以及11个省级高新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居全国第一。它们已成为聚集创新要素、转化科技成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高新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近1/5的生产总值、1/4强的工业增加值、近1/6的财政收入、1/3强的出口创汇。高新区培育了光伏、风电、生物医药等9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近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09年,高新区共完成GDP6451.57亿元、财政总收入1078.7亿元、出口创汇764.4亿美元②。2009年国家级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其中苏州工业园区、无锡高新区、南京高新区分别列全国57个国家高新区的第三、第五和第六;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还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园区。

截止2009年,江苏高新园区内企业数已达25099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0亿元,占全省35%,已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态势,电子信息、新能源、医药与生物技术、现代装备、新型环保等高成长性、高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高新区内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已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高新技术重点领域为主的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某一领域产品群为主的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模式,并成为江苏新兴产业聚集、聚合、聚变的重要载体③。江苏高新区在积聚创新资源、发展知识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创新要素集聚态势显著、要素互动耦合良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软硬件条件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为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有利条件。

二、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意义

创新型经济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知识与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作为标志的经济,经济增长是由物质投入的推动转向创新要素推动,并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明确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即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促进技术进步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1]。

高新区作为新兴产业空间,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正是将高新区的禀赋要素、功能定位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融合,使高新区成为促进知识创造、流动和价值实现的制度创新示范区;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引领产业技术突破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先行区;成为引领新兴战略性产业崛起和高科技产业优化升级的经济增长先导区;成为融科技教育、产业经济、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文明新城区(刘会武,2010)[2]。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将为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起到引导和示范效应,并探索出一条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有效路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发挥高新区集聚创新要素的功能,整合协同要素资源,促进高新区产业集群向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并使知识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②通过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使高新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载体的平台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缩小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③高新区创新推动、集约发展、政策引领与示范,带动江苏区域经济的整体转型,实现区域产业功能与空间结构的优化重组。④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把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使高新区产业集群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扩展,并在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构筑核心竞争优势。⑤按生态文明的要求,发挥生态城市功能,实现低碳排放,突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集聚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素,构筑高新区人、自然和社会的全面和谐。⑥对于高新区所在城市,特别是二、三线城市,还可带动、倒逼其城市功能发展,由此形成具有特色的新兴城市发展模式。

三、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一)禀赋科教资源优势明显

江苏省是全国科教大省,截止2010年底,全省有普通高等院校124所,在校大学生177万人,职校生219万人,均居全国第一;高水平科研机构密集,科研水平较高,产学研合作成果显著,在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中,江苏创新能力排名连续2年位居全国第一④;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第一。在中国经济年会发布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中,江苏在“提高较快”的省区中排名第一。丰富的人才、科教资源将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广阔的田地,为科技自主创新打造了高效的平台。

(二)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愿望强烈,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已经形成

我省高新区已从初始开放性优势推动,向科技创新优势转变,技术、知识产业迅猛发展,已经初步构筑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体系和发展平台,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在内的高端产业已形成聚集态势。高新区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在科技发展水平方面,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在某些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新区的创新体系已经从原来的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演进[3]。

高新区的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初步形成,提升高新区对知识、技术的吸收能力,促进科技型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从而初步形成了高新区较强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苏州高新区为代表,通过高技术龙头项目的集聚、引领、辐射和带动效应,拉长和完善了产业链,带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自有品牌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另一种形式是以泰州高新区为代表,区内医药企业、研发机构、高校通过正式协议,如战略联盟、技术联盟或非正式合作,形成创新网络,建立园区共性技术平台,如新药创制综合平台体系,疫苗工程中心等,开展自主创新并实现技术成果实行共享。

(三)高新区创新氛围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已基本具备,向高端、新兴产业转型趋势基本形成

高新区将引入外资作为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源,注重引进的高技术新兴产业和外资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通过项目入驻,带动人才引进,以带动创新氛围营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据最新统计,高新区研发人员的比率占到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58.3%;2007—2010年,江苏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557名,组建创新创业团队1980个,且大多数都在高新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与高新区有着密切联系。园区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近年来投入年均增幅超过30%,并带来丰厚的高科技产出。高新区企业的各种技术性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率逐年提高;2009年,高新区专利授权数占全省专利授权总量的6.65%;江苏省支持企业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80%建在高新区,覆盖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高技术船舶、能源环保等重点产业领域,使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高新区产业发展趋势正在从原来的出口为主的外加工、代工等中低端生产性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现代高端服务业延伸。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已成为高新区的发展支柱。

(四)高新区所在城市的迅速发展与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

高新区所在地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为高新区向城市功能区演变提供新空间,也为高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4]。所在城市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为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平台;随着所在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对高新区基础设施投入、科技创新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增加,推动高新区产业优化与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高新区创新氛围与创新文化培育,并使高新区与所在城市在产业转型、产学研合作、空间布局等方面形成联动发展、互为驱动的良好格局。

我省高新区管理体制已从原来的招商引资、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推进等政府主导方式向增强引导、整合与服务功能的工作模式转型。高新区加强与企业互动,提升对企业的服务功能;注重管理体制创新,基本形成园区以土地和综合资源环境为依托,以企业化方式全面实施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本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与服务、高科技产业引导领域进行高强度投入的格局,从而保障了园区硬件环境的持续完善和对高科技战略性产业的引导作用。

四、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障碍分析

(一)高新区对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的过度偏好,极易形成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壁垒,阻碍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进入

目前,各类高新区都将吸引大项目入驻当作招商工作的重点,一些属于世界五百强之列的企业仍然是高新区发展的中流砥柱。大项目落户高新区,固然能带来丰厚的税收与财政收入,能形成良好的品牌示范效应,并与完成考核绩效挂钩,但其占据了包括土地在内的大量物质资源,在资源约束背景下,势必形成阻碍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进入的壁垒。在某些高新区,由于土地价格太高,一些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根本不能入驻;或即使中小科技型企业进入高新区,但由于缺乏培育,企业融资难、经营环境恶劣等影响,导致生存困难。另一方面,大企业、大项目由于机构庞大、机制复杂,与处于竞争压力下中小企业相比,创新的热情与动力要小得多,不利于创新成果的出现与转化。对大项目过度偏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使高新区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功能混同,导致各园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形成高新区与项目方的博弈,使宝贵的政策资源和物质资源被无谓地消耗和抵消,并有可能使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地,导致生态和环境危机。

(二)高新区内以外资企业为龙头的集群网络,影响高端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导致本土科技型企业价值链低端锁定,从而影响高新区的转型升级

江苏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在高新区得到集中体现,以2009年为例,在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0.0%以上,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落户在高新区。尽管外资企业促进了高新区的税收和就业,带动本土企业发展等,但大多数外资企业只是将高新区变成了其代工厂,而围绕外商投资的本土企业仅在其产业链低端进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受到限制。近年来,外资研发机构入驻高新区有增加的趋势,但外资研发机构是以利用本土低成本人才资源,实现产品研发设计本地化为目标,其研发方向主要是中低端技术,如软件业的软件代码编写等,而核心技术的研发则仍在其母国进行。由此可见,以吸引跨国公司入区建立生产基地,或进行低端研发的模式在新形势下越来越明显表现出其弊端:集约化程度不足;技术对外依赖度过高,技术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外资为龙头的产业链集群网络,使本土企业规模和实力受到限制,并容易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形成技术锁定等。

(三)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含金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功能需要完善,协同效应有待提高

2010年江苏省共计有2689户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涉及通信软件、医药化工、设备制造等不同行业,其中超过1/3落户各级高新区。但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有一些被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存在造假问题,其实际从事的只是一些劳动密集性的加工组装工作,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即使一些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含金量”也较低,许多关键技术、零配件主要靠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也较低,高投入高收益不明显;其申请高新企业认定是为了获取高新企业的荣誉及减税政策,一旦通过认定后,鲜有科技成果转化。

高新区在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等方面存在着不均衡问题。有些高新区企业扎堆现象严重,产业特色与关联效应不明显,缺少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与配套等,无法实现利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目标。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创新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机制效率不高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如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创新创业载体功能重复交叉,特色不明显,相互融合的协同效应不强,平台载体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国家级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科技进步模式落后,省级高新区技术升级瓶颈有待突破;智力密集度不高,人才网络尚未形成;南北共建园区的产业特色不明显

我省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链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高新区内60%本土企业虽设有研发机构,但企业R&D经费支出仅占高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5.42%⑤低于世界一流园区平均8%-10%的R&D支出比例。企业研发以逆向工程进行模仿研制居多,核心知识产权数量少,集群创新能力不强。省级高新区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型开发,使区内不关联企业“扎堆”现象严重,但真正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技术升级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尽管我省高新区企业现有就业人员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达到近30%,硕士以上及中高级人员占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6.2%,但与国内外发展领先的高新区、科技园区相比,差距依然教大。研究型大学在高新区内设立分部、研究机构的数量较少,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等,导致高新区智力资源密集度偏低;覆盖全球范围的人才网络与人才储备体系尚未形成。南北共建园区方面,还存在总体缺乏规划,产业层次不高,项目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缺乏特色等问题,影响苏南高新区的扩容效应。

(五)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滞后,城市要素聚集与供应不足,使高新区表现出过于明显的工业园区特色;无法体现经济、科技、生态人文三者和谐统一的环境;软环境建设滞后,高新区管理体制方面仍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

高新区将规划重点落实在产业分类和项目配套,而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高新区,为了节省土地资源,最大限度进行工业建筑的空间排布,绿地、公园等生态休闲场地的规划与工业建筑群分隔,生活配套区建设缺乏人本理念。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生态建设规划尚未落实到位。高新区城市要素聚集和供应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各项公共事业服务不到位;物流、金融等商务成本较高;人口密度低,中高收入群体常住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高新区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体制环境、法律环境、人才环境等软环境建设,导致企业家精神和员工创新动力减退,人才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等问题。管理体制方面,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高新区管委会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定位不清晰,行政与社会事务日益繁杂,运行机制不够优化,管理团队的能力与素质有待加强等问题。

五、推动高新区由开放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以世界一流园区为标杆,以培育创新型园区为目标,通过创意、创业、孵化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以实现高新区的内生增长

创意是创业活动起源,创业是高新区内生动力发展路径的起点,孵化为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孵化与加速体现作为高新区主体即高新技术企业的生物特性。良好的创新孵化环境将提高企业的存活率与成功率,支持创业企业的发展,并孕育新兴产业成长。而高新区产业集群形成,则说明高新区产业具备了一定的生态稳定性与进化基础,是产业价值环节在空间进行分解与集聚的结果;由此而形成集群创新网络,则实现创新的协同效应与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并具有持续吸收整合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新区内生式增长[5]。因此,高新区应培育创新文化,创造条件大力支持中小型创业企业,支持留学生、海外人士回国创业,支持高知识、高技术项目创业;加强对创业企业培育、推进孵化、加速服务;通过专业园建设、推动企业战略联盟、产业联盟发展,业态创新;加强设施管理,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互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

(二)进一步推动多种形式的专业孵化器建设,强化专业孵化功能和孵化器的资源整合功能;开展现代企业加速器的构建并与孵化器对接,促进高新区成长型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高新区应加强多种形式的孵化器建设,以满足区内企业差异化的孵化目标。在政府投资园区孵化器建设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建设私人孵化器,鼓励企业内部孵化器建设;推动各类孵化器在孵化空间、服务内容和管理队伍方面向专业化发展,建设专业化的实验室、检测平台、信息中心、技术交易中心等配套服务平台,形成专业孵化与联网孵化相结合的孵化机制,提升孵化功能;培育并引导创业辅导员、创业律师、创业会计师等孵化要素的介入,强化孵化器的资源整合功能和专业服务功能,引导创业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构建孵化器与加速器的对接机制,现代企业加速器(MEA)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而建立的专门为支持快速成长企业而设计和运作的完整网络,其将为孵化器毕业的成长型企业提供专业的、体系化的服务。MEA一方面为成长型科技企业提供基本保障,如开放的、可拓展的物理空间,优质、高品质的配套增殖服务,优惠的政策服务,还提供成长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平台和延伸性服务[6]。

(三)构建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研发平台为核心,产业化平台为主体的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与良性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中介组织,推动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是在政府引导下,在高新区内由市场、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而建立的多层次技术创新运作体系。它由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所构成。其中研发平台是以高新区企业为主体所构建,包括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产业化平台主要包括企业孵化器、产业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新提供服务支撑,其主要体现资源共享的特征[7]。如科研设备与仪器共享平台、行业共性技术研发、行业标准制订、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高效运行取决于各平台的联动发展与资源集成与共享,其良性运行机制可促进高新区对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综合利用。

科技中介组织在高新区创新平台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形成过程扮演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高新区应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市场,建立与扶持科技资产无形评估机构、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创新平台管理中介机构等。在政府引导下,积极探索新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科技中介服务,鼓励高新区企业参加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联盟,通过大项目合作带动技术联盟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四)高新区应与中心城区加强互动,集聚并提供城市要素;按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的要求,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生态环境共生的格局

高新区应与中心城区互动发展,建设快速交通系统加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城市品牌效应,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以打造高端人才与智力要素的集聚区。高新区应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充分体现高科技特色,建设智能化的城市社区,完善各类城市要素与配套公共设施,包括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中高档休闲娱乐场所、举办各种类型的产业博览会、论坛和研讨会等,以满足高智力人士的特殊需求并促进知识交流。立足生态文明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新区高科技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如高新区内建筑广泛采用节能环保技术与材料等;加强高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景观宜人的城市绿道等。产业发展注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以建设环境友好的生态园区为目标,实现自然—生态—经济—园区各系统协调发展[8]。具体措施包括:明确生态型主导产业选择;建设各种类型生态产业链;提出基于生态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生活便利、环境友好、文化丰富、宜居创业的科技新城是高新区的发展目标。

(五)推行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体制和政策措施,营造良好软环境,大力吸引创新资源,支持创新创业

高新区管委会要以营造良好软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关注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企业服务,优化组织结构,创新工作方式,实现精简高效的管理。如采取协同服务机制,建立以创新驿站为纽带的新型产学研机制,加强信息服务与专家咨询功能,保证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与科研资源密集区的技术与产业发展对接,实现技术的协同创新;构建企业、政府、中介机构高效互动的产业发展加速机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新区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叠加、资源共享和优势再造,推进区域联动互动等。此外高新区还要在构建公平竞争的诚信体系和培育持续创新的理念与文化方面发挥作用。

“一区多园”体制是高新区空间扩容拓展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重要环节,每个分园的特色产业集聚特征是其核心。通过发展专业园,促进细分产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促进高技术细分产业发展,避免各产业空间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恶性竞争,并保障高新区的集约化用地[9]。在一区多园、苏南苏北共建园区的实践中,要注重对新园区产业的整合,高新区转移出去的产业,应能够带动新园区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与拓展,促进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

政策措施方面,高新区应出台鼓励创新创业、吸引创新资源的各项措施。特别要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推出有利于成长性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体系。推出吸引高端人才的灵活园区人才政策,如高端人才的编制可落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而工作则在园区。在金融支持方面,高新区对中小高技术企业除了提供财政担保、研发补助等直接支持外,还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与风险资本的作用,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推行专利期货或期权交易,以参与出资、参与发起等方式筹建专业性风险投资公司;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的VC、PE等资金;积极申报“三板”市场建设,以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在技术方面,要切实落实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特别对创意类产品的保护;采用“第三方”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加强入园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审查力度,确保对高新区企业优惠政策能落到实处;进一步落实鼓励企业进行研发,从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各项政策;推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政策措施。

[注 释]

① 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2011年4月7日)。

② 江苏省科技厅网站(http://www.jstd.gov.cn/zwgk/tjsj/index.html)。

③ 江苏科技统计(http://www.jssts.com/)。

④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

⑤ 2009年江苏省高新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1] 滕堂伟,曾刚.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刘会武,王树海.国家高新区政策评价与发展建议[J].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9):497-504.

[3] 方建中.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江苏经济的重要增长极[J].唯实,2010,(8/9):113-118.

[4] 施凯华.长三角经济功能区能性转换与空间结构演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7-43.

[5] 马彦图,曹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网络构建问题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2):50-54.

[6]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 王国新.集群要素禀赋、集群间关系与集群成长——基于5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0,(9):131-140.

[8] 宋田桂.发展创新型经济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2010,(3):53-55.

[9] 焦爱英,马军海,王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竞合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50-54.

猜你喜欢

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企业
企业
企业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遂宁高新区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