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译者的纯语言——以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为例
2012-04-12潘丹丹
潘丹丹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236041)
一、问题的思考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很多年的旧话题,而每一轮争论似乎都没有一个定论,究其原因应该是对翻译活动中理论与实践不能进行一个高度的、全面的梳理,从而无法给人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角度。翻译理论能否指导翻译实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是一一对应的?翻译活动中什么样的理论称之为翻译理论?什么样的翻译理论是经过科学验证能说服大多数人成为翻译理论并且可以在翻译活动中得以传承并应用?如此诸多问题的解决,我们认为,还需从 “理论”“实践”这两个概念的源头说起。“理论”就是在某个 “定位基准”之上建立起来的对众多的 “物质构成体”的 “现象与现象”、“现象与本质”、“本质与本质”之间联系和未来发展状况的总和表述。也就是说:“理论”是对众多 “相互联系和未来发展状况”的“思想”的概括和总结。[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其三个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二者的概念明了简单,然而,究竟该怎么样概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不是陈述概念这么简单。穆雷老师在2012年第二期 《中国翻译》杂志开篇 “也论翻译研究之用”一文中,谈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时,首先从哲学根源剖析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肯定了这一哲学角度对翻译活动的适用性。与此同时,她解释了理论的功能,认为 “单纯用理论能否直接指导实践作为衡量理论是否 ‘有用’的标准未免过于简单,以偏概全,这种实用主义的看法未免失之狭隘和短视”。因此,她总结的概括,“翻译理论并不完全来自于实践,…纯翻译理论并一定能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直接一一对应的关系,中间可能隔着翻译经验… (翻译经验)缺乏系统性…不具有普遍意义。[3]”穆雷老师简短篇幅却道破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为我们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二者关系的研究指明了道路,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
二、译者的任务
我们题目中用 “再议”一词明确说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大家对许渊冲的唐诗英译的谈论已经很多,对于他翻译实践的成功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对于再议,我们将从穆雷老师最近的 《也论翻译研究之用》一文中得到启发,重新审视许渊冲对诗歌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及他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实践。
许渊冲对翻译方面的成就主要在于诗歌方面,他自己概述他的文学翻译观为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他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对严复、鲁迅、林语堂、郭沫若等翻译经验加以总结,尤其对傅雷的神似及钱钟书的化境等翻译理论进行继承和发扬,认为诗歌翻译是翻译出诗歌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和诗歌本身的矛盾,诗歌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是矛盾的,承认其艺术性就是否认其科学的方面。[4]在翻译诗歌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语言相互竞争的过程,用英语/法语最大限度重现汉语语言美的过程。他提出了为了诗歌翻译的 “三美”(音美形美意美)原则,就是说当诗歌进行不同语言的翻译时,要注重诗歌本身音节韵律,形式表达和诗歌本身描述意境的美,需要运用 “三化” (深化等化浅化)手法,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译文需要,运用加词、解释、减词、弱化、找出对等词等等手段,达到语言的转化。而美也好,化也好,最终目的是让译文读者达到 “三之”(知之好之乐之)的目的,即理解诗歌,欣赏诗歌,赞美诗歌的目的。他的这一翻译观备受翻译界关注,也饱受争议和质疑,引起了多次讨论。当然,在他人争议许渊冲诗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不统一时,他重申 “实践第一,理论第二”,[5]强调 “忠实是译者的天职”。[6]
本雅明在 《译者的任务》一文中,认为当遇到翻译情况时,“要解放他自身语言中被流放到陌生语言中的纯语言,在对作品的再创造中解放被囚禁在那部作品中的语言。[7]”在本雅明看来,原文的语言和译文的语言存在不对应,译者要通过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不统一进行互补,语言之间的互补不仅仅是原文与译文两种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相似,而是,基于语言间意指方式在相互补充过程中达到 “纯语言 (pure)”层次上的统一。译者将异质 (alien)的原文语言引入陌生的译文语言中,找到两种语言的差异,并认可两种语言中的差异,通过再创造,找出异质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互补,从而用自己的语言将原作囚禁的 “纯语言”解放出来,赋予译文纯语言意义。
根据本雅明的观点,上帝的语言 (词汇)是纯粹的,具有全然的创造性和认知性,上帝没有用词语创造人也没有给人命名。而人类用自己的语言对事物各自命名,带着人类摆脱不了的偏见,所以是不纯粹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当两种语言相互转化时,原文中的事物、情景、句子、文本是已然定名的,而翻译就是用另一种语言重新给这些已经定名的事物,情景,句子,文本定名,而这次定名仍然属于人类语言,仍然是不纯粹的。译者的任务是尽量使用上帝的纯粹的语言达到两种不同定名的统一,实现两种语言的互补和融合。
三、译文的定名
朱纯深认为翻译的本质可以用中国传统智慧“橘逾淮而为枳”来形容,[8]“橘”和 “枳”相当于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有了翻译行为,因而有了不纯粹的两种定名;而两者在本质层面上还是属于同一物,故而在纯语言层面上仍是有希望达成统一的。带着本雅明对翻译的解释与期待,在尽量达到上帝使用纯语言层面上对翻译进行定义和操作,我们对许渊冲的诗歌翻译重新思考。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SEEING MENG HAORAN OFF AT YELLOW CRANE TOWER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
For River Town veiled in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X.Y.Z.2001[9]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黄鹤楼是送别的地方,据说在这里有仙人曾乘鹤升天,这里又是诗人聚会之处,而故人孟浩然去的扬州是个繁华的地方,是当时年轻的诗歌作者李白所向往之处,他眼里满是对朋友去繁华地的羡慕。原文中有表示地名的黄鹤楼和扬州,有表示离别环境的烟花三月,有偏正结构的孤帆,远影,碧空,还有动词尽和流。我们看到译文中对这两个表示地方的定名 “黄鹤楼”“扬州”做了处理,黄鹤楼根据诗中联想意义浅化翻译成了 “Yellow Crane towers”,联系到仙人鹤升天,“鹤 (crane)”也在译文中有了体现。而相比之下,“扬州”则没有在第二句中出现,而是和离别时间 “烟花三月”一起,浅化翻译成 “在绿柳红花的映照中去了江边城镇”。“烟花三月”意思是盛春花开树茂的繁华景象,所以译者把这一时节具体化为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这样更方便理解。第三句诗中形容词加名词形成的偏正结构 “孤帆”一词,因为诗人没有离别伤感之意,“孤”译者并没有翻译出alone或lonely等词,而是译为“lessening sail(变小的一个船)”,表达出 “因远去而船变小”这一动态离开之意。 “碧空尽”则按照原意,参照等化的翻译策略译文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消 失 在 无 边 的 碧 空中)”。在最后一句译文中,许渊冲添加动作的施事者 “I(我)”。从整个译文来看,一共两句话,第一句主语是 “My friend”,句子出现了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表示离别之地。第二句主语是“His lessening sail”句子仍然用 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表示船消失的地方。两句话中同时出现了where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表达相似的两个并列句,译者应该考虑了译文读者的感受,让读者知之 (comprehension)并乐之 (appreciation)。
译文句子的韵律为 “towers” “flowers”“sky”“by”押韵aabb,是英语诗歌很常见的韵律,对照原文 “楼 (lou)” “州 (zhou)” “流(liu)”押韵 “ou”。译文黄鹤楼 “Yellow Crane towers”烟花三月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运用浅化策略,把意象具体化,而孤帆“lessening sail”运用深化策略,把意象模糊化。“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翻 译 碧 空 尽,运用等化的翻译策略。“lessening”一词的-ing是进行时态,表示船的远去动态过程,而“boundless”一词的-less表示缺少之意,恰好也表达了原文中 “尽”之意。
“橘为枳”这样的形容是因为翻译行为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翻”和 “译”这些行为只是一个沟通联通方式,联通的存在也证实了两种定名在纯语言层面上的不统一,揭示了语言的本质。我们用许渊冲的唐诗翻译作为例子,不是要讨论其翻译水平的高和低,也不是探讨他译文的好和坏,相反,按照本雅明对翻译的理解,打破诗歌原文各种定名与译文各种定名的外在联系,重现翻译背后本质存在的纯语言。他认为每一次翻译,将两种语言中过分定名的评判带到一起切磋协调时,都是迈向人类语言全部互补的微小一部。[10]
四、结语
穆雷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的论述直达问题根源,她从哲学视角剖析理论与实践关系时,把翻译活动中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联系用翻译经验作为分析的中间状态,对中国翻译界不断出现的各种理论或经验做出中肯的辨析论证。以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中一个译文为实验,探讨本雅明的上帝语言的纯粹和人类各种定名的不纯粹,解释语言的本质。严复根据自己的翻译经验提出信达雅三难,曰 “一名之立,旬月踌躇”,[11]那种境界是译者在亲身实践中才有的感想。
我们再次回看穆雷的看法,她借用霍跃红的言论作为结语 “最近有人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第四次翻译高潮中的三位文学译者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在文学翻译领域,兼顾翻译理论发展和翻译实践的译者比只从事翻译实践的译者具有更大的影响力’”。[3]许渊冲名片上印着 “书销中外四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让人觉得有点夸张,然而,这样的翻译硕果加上自己的翻译理论让人不能不赞叹和侧目。
[1]什么是理论 [EB/OL].(2009-12-09)[2011-07-12].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96343343.
[2]中国大百科全书 (精粹本)[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300.
[3]穆雷.也论翻译研究之用 [J].中国翻译,2012,(2):6-7.
[4]许渊冲.关于翻译学的论战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19.
[5]许渊冲.实践第一,理论第二 [J].上海科技翻译,2003(1):2.
[6]宋学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 [J].中国翻译,2000(6):49.
[7]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A].陈永国译.本雅明文选 [C].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279-290.
[8]朱纯深.一 “名”之立 [J].中国翻译,2012 (2):21-22.
[9]许渊冲.唐诗三百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42.
[10]Benjamin,Walter.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A].Walter Benjamin(ed.)by Hannah Arendt.Trans.By Harry Zohn.Illuminations[C].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74.
[11]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 (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