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012-04-12潘海平
□潘海平
坚定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潘海平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了9个涉及“三农”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显示了我们党对“三农”问题重视的坚强决心;2005年岁末,免除农业税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农业税,开启了中国农业历史的新篇章。如今在中国广袤的农田上,农业机械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中国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 622元增加到2011年的6 977元,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然而,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农业投入品、劳动力和物价的飞涨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和危机,中国农业的下一步又应该怎样发展呢?
翘首以盼的十八大在北京的深秋隆重召开,它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吹来了一股强劲的暖风。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我们农业工作者指出了旗帜鲜明的道路——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建立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它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目标是集约化,途径是产业化、规模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就要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要用现代科技和设备装备、提升农业,严格坚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以保护基本农田为前提,以自愿合法有偿为原则,建立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要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调了四位一体同步发展、统筹发展、充分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因此,我们发展农业现代化还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发展。
(本文作者系四川省农业厅总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