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杀虫灯对吸果夜蛾的防治效果调研

2012-06-24唐仁贵茂县农业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6期
关键词:罗山茂县杀虫

□唐仁贵/茂县农业局

杀虫灯对吸果夜蛾的防治效果调研

□唐仁贵/茂县农业局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农业,其主要特点是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其目标是有效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是茂县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要求,茂县确立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发展农业为手段,以品牌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战略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无害化治理;以“果+草+畜+沼”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为契机,全力推广和进一步拓展以生态控害为中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广泛利用物理、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病虫无害化治理。如:嫁接防病技术,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合理间(轮)作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目的;地膜、防虫网、遮阳网、套袋、黄板、防虫灯、糖酒醋液等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增强了示范辐射带动效果。至今茂县已安装杀虫灯350盏,年发放黄板6万张,套袋186.67hm2,地膜覆盖5 166.67hm2,建设沼气6 200口。

茂县耕地面积6 400hm2,其中水果2 733.33hm2、蔬菜3 266.67hm2,近几年,茂县在水果、蔬菜种植上运用生物、物理防治病虫草害,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笔者针对种植面积较大的羌脆李、脆红李的主要害虫吸果夜蛾、李子小食心虫、蚜虫、毛虫、刺蛾等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李子果实成熟期吸果夜蛾为害严重,此害虫成虫寿命较长,水果成熟期是成虫为害高峰期,为害症状明显,因成虫吸食果汁液后在果表留下针头大小刺孔,致使水果逐渐溶化腐烂,不利保鲜,并出现大量落果,常年最高危害率达35%以上,一般20%左右,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差,农药残留问题难以解决。我们利用吸果夜蛾成虫夜间活动有较强趋光性的特性,引进杀虫灯350盏分别安装在李子、枇杷、甜樱桃、葡萄、蔬菜种植园内,引诱成虫扑灯,通过杀虫灯高压电网触杀害虫,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广大农民普遍反映良好,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物理防治手段是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方法之一。为全面了解分析杀虫灯对李子吸果夜蛾的防治效果,笔者对茂县南新镇罗山村运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应用实况

作为现代农业基地核心区南新镇罗山村,茂县农业局购进杀虫灯37盏,应用于罗山村1组、2组、3组羌脆李和脆红李果园内,该基地面积101.33hm2,主要种植羌脆李、脆红李、甜樱桃、枇杷等名特优水果,树龄5~10年、树高2.5~3.5m、冠幅3.5m、株行距3×5m,每公顷825株。

(1)杀虫灯设置为单株杠杆式挂灯,灯较树冠高1m左右,太阳能充电,天黑后自动开灯,天亮自动关灯,罗山村1组28.33hm2安装12盏,2组22hm2安装10盏,3组34hm2安装15盏。由于果园地形复杂,有的背光果园因无灯光照射而成为对照区。

(2)控害基本原理观察,吸果夜蛾以蛹和幼虫越冬,发育进度不一,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开始出蛹,6月中旬至8月为成虫盛发期,8~9月份是成虫对各种水果特别是李子的主要为害期。杀虫灯是利用害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波、色信息特性,使光波设定在特定范围,引诱害虫成虫扑灯,灯外配有高压电网触杀成虫。

2应用效果调查

(1)调查方式。诱虫控害效果调查,分别在羌脆李、脆红李开始成熟期、成熟期、完全成熟期各调查一次水果受害率,分别选择距灯0~10m、30~50m、70~100m各调查一个点,同时在无灯光区果园内调查1个点作为对照,每点调查3株果树,随机调查100个果(包括:落地果),观察吸果夜蛾成虫危害症状。

(2)杀虫灯对果园益虫的影响。所诱的天敌种类有6目12科30种,其中以隐翅虫科、蜂科、步甲科等为主,占总量的98%,其他如螳螂、瓢虫、切叶蚁等天敌仅占2%左右,测算益害比为1∶50,由此可见杀虫灯对天敌有一定的伤害但影响不大。

3效果分析

(1)对羌脆李控害效果调查。罗山村1组、2组、3组羌脆李在成熟期(6月5日)、成熟期(7月5日)、完全成熟期(8月5日)各调查1次吸果夜蛾对果实的为害率,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距灯越近危害率越轻,而无灯光区危害严重。

(2)罗山村脆红李的控害效果。罗山村脆红李于开始成熟(7月2日)、成熟期(8月2日)、完全成熟期(9月2日)各调查一次,分别调查1组、2组、3组果实为害率,见表2。

从表2可知,灯下脆红李完好无损,距灯越远危害率越高。

表1杀虫灯防治羌脆李吸果夜蛾效果调查

表2杀虫灯防治脆红李吸果夜蛾效果调查

4经济效益

(1)在罗山村1组羌脆李园区进行调查。罗山村1组合计羌脆李面积17.33hm2,自安装杀虫灯后减少喷药2次,每次每公顷喷药需农药成本900元,每公顷每次需人工费150元,2次共节约农药成本、人工费投资每公顷2 100元,17.33hm2共节约36 393元。而每盏灯使用年限5年购置安装总费用为4 800元,按6盏灯计算成本为28 800元,1年收回成本。由于减少用药量真正达到了生态农业的要求,羌脆李品质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因减少农药污染2012年售价每千克8元以上,比未安装杀虫灯果园内产品价格高出30﹪以上。全部销往成都、重庆、武汉等地。

(2)在罗山村1组、2组、3组,对脆红李示范园区进行调查。三组共计示范脆红李面积33.33hm2,自安装杀虫灯后减少3次喷药,每次每公顷喷农药需农药成本1 200元,每公顷每次人工费150元,三次共节约农药成本、人工费33.33×3×(1 200+150)=134 986.5元,每公顷节约投资4 050元,用药量减少,果品达到名优特销售价达到每千克12~16元。罗山村1组组长张远德说:“新技术的推广使农民致富起来,真正达到费省效宏之目的。”

5生态效益

据收集灯下诱虫分类观察分析,杀虫灯诱杀害虫种类多,对天敌杀伤力极低,对吸果夜蛾类害虫防治效果好,同时对食心虫、刺蛾类、松毛虫、金龟子、棉铃虫、小菜蛾、地老虎、玉米螟等多数害虫的成虫有很好防治效果;减少了产卵量,降低了虫口密度,从而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特别是减少和杜绝了高毒、高残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对土地、水源、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环境,减少了对自然天敌的杀伤力,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发生,确保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社会效益

在果园内安装杀虫灯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预防了人畜中毒事件,减轻了农作物病虫害、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真正树立了绿色、有机、生态、品牌农业形象,起到了现代农业核心基地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罗山茂县杀虫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守护“平安罗山” 人大代表在行动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尕妹妹,哥哥在罗山上等你
父亲上法庭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