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郫县汀沙优质水稻基地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践纪实

2012-06-24黄文俊梁晓林鲁正坤成都市农业委员会郫县农村发展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6期
关键词:郫县规模化产业园

□黄文俊梁晓林鲁正坤/成都市农业委员会郫县农村发展局

郫县汀沙优质水稻基地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践纪实

□黄文俊1梁晓林2鲁正坤2/1成都市农业委员会2郫县农村发展局

郫县三道堰镇“汀沙生态农业产业园”是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后,成功流转86.67hm2农业生产用地,并重点从事水稻生产经营的一家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企业。该企业在生产经营初期,由于对现代农业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经营认识不足,对市场把握不充分,经营十分困难,曾经一度陷入拖欠农民土地租金的尴尬境地。自2011年起,该企业开始小规模试验优质水稻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即坚持以全程机械化生产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下大决心提高产品附加值,水稻规模化种植收益大幅提高,一举实现扭亏为盈,结束了负债经营的局面。2012年,该企业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将86.67hm2优质水稻全部按照标准化基地建设要求,全程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经济效益提高约2.5倍,摸索出了一条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替代传统农业的新路径。

1主要做法和成效

(1)坚持定位高端,品种优质。在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该企业认为郫县紧邻成都大市场,都市高端群体消费需求量大,发展优质水稻前景广阔。于是企业迅速调整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大力引进适宜于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并同时进行品比试验,最终筛选出了宜香优2084、宜香优305、宜香优2115、天优华占、内香优39等5个高产、抗逆性、适口性好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在基地大面积种植。这些优良品种经过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价格达到了16元/kg,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2)坚持育秧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目前在成都地区已趋于成熟的杂交水稻育秧技术,是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技和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单位联合,通过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支撑,结合四川省区域特点、茬口和杂交稻品种特性,通过反复实验、研究形成的一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该技术于2011年起连续被遴选为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在全省推广。2012年,汀沙生态农业产业园在积极引进推广该技术的基础上,还引进了全套水稻机械化播种流水线和先进苗期管理技术,将以前全部靠人工进行的粉碎筛土、铺土、播种、浇水、覆土等工序全部由机械化取代,实现了整个育秧过程机械化、苗期管理标准化,为保证机械适时栽插高质量、高标准的秧苗,奠定了基础。

(3)坚持“保姆式”技术服务,确保绿色安全。为全力支持汀沙生态农业产业园发展,郫县农村发展局专门抽派县农机、农技中心技术骨干组成技术小组,以三道堰农业综合服务站为主,对产业园的品种选择、技术人员培训、全程机械化生产、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产品精深加工等环节,实施全程“保姆式”服务。特别是在绿色食品技术规程、机械化防治虫害、减少农药对农作物和生产环境的污染,以及原始生产记录和技术档案建立等方面,对企业进行重点指导,以确保水稻生产质量可追溯。2012年,该产业园农田里的青蛙、蜘蛛、寄生蜂等害虫天敌数量不断增加,农田生态趋向良性循环,农产品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4)坚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械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产业园与郫县神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已先后投入拖拉机、耕整地、育秧播种、灭虫植保、排灌、联合收割、粮食烘干等各类农业机械32台(套),使水稻生产的拌种、育秧、耕作栽插、植保防治、收割、运输、烘干、加工等工序实现了机械化。产业园得到的最大实惠有:一是完全解决劳动力紧张问题。机械化作业可以节约大量劳动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完全解决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紧张问题。二是节约时间。园区水稻栽插面积达到86.67hm2,农忙季节用工量大、成本高、耗时长,而使用机械化全程作业,水稻在一周内全部栽插完毕。三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劳动力,而且在种子、秧母田、农药肥料、用水等环节降低成本1/3以上,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既能完成禁烧任务,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四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单产。由于机械化育秧,保证了秧苗的素质和及时栽插,同时,机械化栽插还保证了栽插的规格质量和深浅的一致性,提高了成穗率,产量比人工栽插提高600kg/hm2以上。五是基本实现粮食“不着地”进仓,使用烘干机械直接烘干进仓,解决了粮食晾晒场地问题,杜绝了随意性晾晒的污染和阴雨天霉变,稻米品质得到保证。

(5)坚持创新营销理念。高端品质、机械化生产、规模化运作的优质产品,要进入市场、产生效益,营销是关键。对此,产业园高度重视,并以公司网站为载体,建立“社区农场”及“高端农产品”营销平台,多方面细分目标市场,创新营销模式。同时积极与营销公司合作,将市场开发、营销策划、方案设计、网络建设、宣传设计和资料制作、全权代理销售优质成品大米等全部交给营销公司负责。2012年产业园86.67hm2基地生产优质大米约45万kg,按每千克16元的价格销售,已全部售罄,每公顷产值达68 700元以上,比相同品种水稻传统种植方式效益大幅度提高。

2“汀沙”实践的启示

汀沙生态农业产业园优质水稻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成功,不仅为传统粮油作物的生产经营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而且对整个成都地区如何充分利用良好的生产条件和便利的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倍增,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

(1)找准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都市农业如何满足大城市不同人群对农产品的需求,如何加快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者和生产者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务农收入微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价格低下。汀沙实践告诉我们:在收入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只有顺应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质的产品、现代的经营理念,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才能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比较效益。

(2)实现全程农业生产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分散的生产作业方式不利于机械化规模化集中连片作业。由此,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必然趋势。汀沙实践告诉我们:在农村劳动力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必须走机械化之路,否则在土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的双重压力下难以获利,甚至难以生存。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载体,更是解决“谁来种田”、“谁来种粮”的有效途径。

(3)创新理念,开拓现代营销渠道。农产品优质优价难以实现的根本障碍在于其特殊的物品属性所引发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往往看不见、感受不到优质农产品的优质特点到底在哪里,要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就必须充分考虑农产品的地区标签属性和一般消费属性。地区标签属性的“特产”思维往往将农产品营销引入“从我出发,而不是从顾客出发”的思维误区。在“渠道为王”的营销时代,实现销售真正的驱动力是渠道而不是产品,打通渠道才是产品价格提升、销路提升、品牌建立的根本保障。汀沙实践告诉我们:要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一方面是要建立农产品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尽力完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给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的制约;另一方面是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渠道差异,创新不同的营销方式和渠道。

下一步,汀沙现代农业产业园决定将2013年的优质水稻基地拓展到120hm2,继续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生产33.33hm2优质油菜。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种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走绿色安全的生产路子,同步做好田间生产记录,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并加强“三品一标”申请和监管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在销售渠道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的市场开拓功能,通过网络营销、订单生产、高端配送以及设立农产品社区直销点等方式加强与市场的衔接,满足都市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以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表1汀沙优质水稻生产用工及成本对比表

猜你喜欢

郫县规模化产业园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小豆瓣 大产业川菜之魂完美升华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