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地套种早春马铃薯的经济收益研究初报

2012-06-24余显荣李艳邹洪珍潘俊锋刘忠华李明春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6期
关键词:宁南县经济收益宿根

□余显荣,李艳,邹洪珍,潘俊锋,刘忠华,李明春

/1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2宁南县葫芦口镇政府3会东县农业局

甘蔗地套种早春马铃薯的经济收益研究初报

□余显荣1,李艳1,邹洪珍2,潘俊锋1,刘忠华3,李明春3

/1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2宁南县葫芦口镇政府3会东县农业局

本试验对宁南县甘蔗地套种早春马铃薯与甘蔗净作模式的经济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该模式提高了光温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收益,在宁南县甘蔗产区可适当推广甘蔗地套种早春马铃薯的种植新模式。

甘蔗;套作;马铃薯

宁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南部东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达320d,年均日照时数为2 257h,年平均气温19.3℃,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长。该县甘蔗主要种植模式为一年一熟的宽窄行净作。由于甘蔗前期生长缓慢,在甘蔗地宽行间套种1行冬马铃薯,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和土地资源,增加田间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

1材料和方法

套种试验于2011~2012年在宁南县葫芦口镇武星村一组进行。试验地海拨902m,土层深厚、肥力适中、水源方便。供试马铃薯品种为“会-2”,甘蔗品种为“新台糖16号”。

试验设4个处理:A新种植甘蔗地套种马铃薯、B新种植甘蔗地净作、C宿根甘蔗地套种马铃薯、D宿根甘蔗地净作。

甘蔗地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20cm。A和C处理在甘蔗地宽行中套种1行马铃薯。A处理中,马铃薯于2011年2月7日播种,6月26日收获,种植密度为37 500窝/hm2,每公顷用22 500kg农家肥和150kg尿素作底肥,中耕培土结合追肥两次,每次追施尿素112.5kg/hm2;甘蔗于2011年3月19日播种,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每公顷施甘蔗专用肥750kg作底肥,尿素225kg/hm2作提苗肥,尿素600kg/hm2作拔节壮秆肥。C处理中,马铃薯于2011年2月21日播种,7月13日收获,其他栽培措施同A处理。C和D处理甘蔗为3年以上的宿根甘蔗地。所有处理甘蔗均在2012年2月10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新种植甘蔗地套种马铃薯扣除成本后总经济收益为36 081.6元/hm2,新种植甘蔗地净作扣除成本后总经济收益为23 595.15元/hm2,套作比净作每公顷增收12 486.45元,增收幅度为52.92%。

宿根甘蔗地套种马铃薯扣除成本后总收益为51 907.65元/hm2,宿根甘蔗地净作扣除成本后收益为37 995.3元/hm2,套作比净作每公顷增收13 912.35元,增收幅度为36.62%。

3结论

从试验结果来看,宁南县的生态气候条件能满足甘蔗地套种早春马铃薯后两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且不影响茬口衔接。新种植甘蔗地套种马铃薯和宿根甘蔗地套种马铃薯分别较甘蔗净作每公顷增收12 486.45元和13 912.35元,增收幅度分别为52.92%和36.62%。在金沙江一带甘蔗主产区,可适当推广甘蔗地套种马铃薯模式,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优势,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收益。

表1甘蔗/马铃薯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宁南县经济收益宿根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宁南县2021年晚秋季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初报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竞争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调研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政府经济行为弥补道德缺位
新引进果蔗品种宿根矮化病菌检测
宿根花卉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