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发展史上牧师型校长的领导过程与特征
2012-04-12王向华王福友
王向华 王福友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上海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44)
美国大学发展史上牧师型校长的领导过程与特征
王向华 王福友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上海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44)
牧师型校长是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美国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鲜明治校特征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历史使命和美国大学发展历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治校手段、方式不同于其它历史时期的校长治校.在筚路蓝缕的开拓进取中,他们用独特的领导智慧维系并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宗教色彩与学生关怀成为牧师型校长领导院校发展的主要特征.
美国;大学校长;领导;特征
作为个体,大学校长在一所院校的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群体,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发挥着引领作用,肩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大学校长会因此面临不同的历史使命.对一个国家的大学校长而言,不同时代的校长都有他们独特的历史责任.美国大学发展史上出现的牧师型校长可以说是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牧师型校长的那种开拓进取精神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态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精神引领和矫正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本文旨在论述美国大学发展史上牧师型校长的领导过程、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治理大学的特征,以引发我们对当前大学校长使命的思考.
一、美国大学史上的牧师校长时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许多校长由牧师担任.美国学者佛里德里克.鲁道夫(Frederick Rudolph)指出,这一时期校长中普遍的是牧师型校长(the clergyman president).①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70.在促进大学与环境相适应方面,他们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满足社会对宗教信仰的需求.为此,在保障学院生存下来的同时,通过教学、布道等方式将宗教信条传授给学生是他们的主要使命.由此可见,"内战之前的绝大多数校长的责任就在于传播宗教信条".②W.H.Cowley.Presidents,Professors,and Trustees: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Academic Governme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80.53
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宗教是一种与圣物(也就是说,与截然不同、禁用的东西)有关的信仰和仪式连在一起的体系.这些信仰和仪式把所有对之赞同的人团结在一个叫做'教会'的同一个道德共同体内."③爱米尔.迪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巴黎法文版,第65页.转引自宋全成:《社会是宗教的本质---爱米尔.迪尔凯姆宗教社会学理论评述》,《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宗教能够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基本规范加以神化,使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在不违背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取得一种共识,从而增强社会的内聚力;同时,宗教能够引发和强化人们对整个社会的尊重,从而使宗教具有维护社会机体存在的积极功能."④宋全成:《社会是宗教的本质---爱米尔.迪尔凯姆宗教社会学理论评述》,《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法国政治哲学家托克维尔(Toc-queville)指出:"在美国,宗教是同整个民族的习惯和它在这个国土上产生的全部情感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宗教获得一种特殊的力量."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21页.关于宗教对殖民地时期的教育所起的作用,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 A.Beard)和玛丽.比尔德(Mary R.Beard)论述道:"使知识明灯得以在各殖民地点燃是各宗教教派的热情而不是政府官员的开明."②[美]查尔斯.比尔德、玛丽.比尔德:《美国文明的兴起:第一卷农业时代》,许亚芬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86页.来到北美新大陆的清教徒有不少人在宗主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拥有知识,在殖民地的荒野中,只有他们才能成为社会智慧力量的代表.因此,他们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到殖民地学院的组织和运行.
虽然美国高等教育根源于英国,但它在形成初期就有别于英国.这表现为,在当时美国高等院校中的控制力量不是学术人员,而是在荷兰和苏格兰大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组织形式---由外行组成的董事会,它是最高权力机构."校外董事会的成立是教会帮助学院牢固地控制学校生活及其课程,从而保证它们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传统的一种手段."③[美]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吴元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2页.牧师型校长得以产生并担当起领导社会精神生活的重任,主要是由于学院时期④本文的学院时期主要指从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到19世纪后期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兴起之前的这段历史.就美国历史而言,这段历史从殖民地时期开始一直到美国内战结束为止.宗教力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支配地位.神职人员拥有知识,他们的职业及其地位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重要性,使董事会自觉地选择了他们.这个时期的董事会主要由教士、牧师等神职人员构成,负责聘任校长.因为学校是由宗教团体出资建立的,他们有理所当然的控制权.所以,任命牧师作为他们的代理人来治理学院就顺理成章,结果出现了"在美国内战之前,十二个学院校长中有十一个是牧师"⑤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70.的现象.对此,乔治.施密特(George P.Schmidt)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内战前的288个校长中的262个,即超过十分之九是被任命的牧师.26个世俗人士校长都是1776年之后上任的."⑥George P.Schmidt.The Old Time College Presiden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0.184.
二、牧师型校长的领导过程与影响
牧师型校长这个特定的称谓反映了在学院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美国高校校长职业和身份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能够被历史学家记叙并在当代留下广泛影响的著名校长不多.本文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牧师型校长的领导进行初步的概括和分析,大致展现出他们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领导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许多院校在艰难曲折中生存下来并得到了发展.以哈佛第一任校长邓斯特为例,他在哈佛处于危难之际用自己的领导智慧和才能成功地使学校摆脱困境,为哈佛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他的努力下,哈佛于1650年从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最高法院获得了特许状(the Charter),⑦Samuel Eliot Morison.Three Centuries Of Harvard 1636-1936.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17.即对哈佛大学的发展起保障作用的法定宪章,这对哈佛大学几百年来的稳定与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斯特的成就是如此显著,以至于莫里森(Samuel Eliot Morison)对他作出极高的评价:"在哈佛校长长长的行列中最年轻的一个,他证明了自己是最伟大的校长之一.如果不是他的信念、勇气和惊人的精力,哈佛学院可能会变成一个只是提供膳宿的学校或者在新英格兰萧条中彻底关门.……然而,在这些(不利的)条件下,邓斯特信心十足地勇往直前,不仅建设了一所学院,而且使其达到牛津和剑桥的高标准."⑧Samuel Eliot Morison.Three Centuries Of Harvard 1636-1936.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11.邓斯特的成就说明校长领导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就十分重要,处于高等教育组织运作过程的核心.
牧师型校长领导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殖民地时期九所院校的幸存与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随着宗教宽容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在1819年著名的达特茅思学院(Dartmouth College)案例判决后出现的大量私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这些学院的校长不仅要为获得特许状,建立学院而努力;而且面对当时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学院发展所需的资金极其缺乏的现实,他们不得不为了学院获得足够的物质基础而奔波.对于那时的学院情况,鲁道夫研究指出:"经常会出现一所学院只有一幢建筑物,但没有学生.如果有学生,可能会没有建筑物;如果两者都有,可能没有钱,也可能没有教授;如果有教授,可能没有校长;如果有校长,可能没有教授."⑨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47.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到内战前美国幸存了两百余所高等院校,这与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作为筚路蓝缕的开拓者的领导是分不开的.
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在获得资源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面对学院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困难,校长们通过演说或其他方式向政府表明资助学院的重要意义,从而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适当赞助.换言之,私立院校受到公共资助这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就存在了.这就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在公立院校兴起之前就出现了私立院校享受公立院校待遇的特征.这对以后美国高等教育公私立院校之间界限不太明显或混合状况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牧师型校长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对学生的伦理教化方面.在学院时期,学校规模很小,校长本人亲自参加教学活动,讲授伦理课程,与学生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使校长们能够体现出关爱伦理的领导和教育行为.牧师型校长担当着父亲般的责任.这种责任对校长来说是繁重的而且很花费时间,但又是值得的.有位校长这样描述他的责任:"我带过的班级中,都或多或少包括由于难以管教的本性、坏习惯或遗传的邪恶而处于堕落边缘的年轻人.这些人必须被看护、培育,如果可能的话,从这个社会和他们的家庭中拯救出来.……这项工作必须主要由校长来做.当明智地做出那些私下的、秘密的谴责、建议和劝告时,它们会非常有助于礼貌和品格的养成,校长必须注意到这些."①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69-170.这一点在邓斯特的领导过程中体现得比较明显.他首先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的精神领袖.关心学问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是他领导哈佛学院的重要实践.他要做到"关心所有神的和仁慈的学问(learning)之进步;使每一个学生信任你的监护;……尤其是要关照他们的行为和礼貌,使之正直和没有过失".②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6.邓斯特虽然不可能达到现代大学校长关于大学的理念以及对大学发展进行战略构想的水平,但作为学院的精神领袖,足以体现出他所代表的学院的愿景和追求.他要建构的愿景符合当时美国社会的宗教氛围与要求.同时,他对学生生活的关怀和对学生个体良好德行养成的重视也体现出牧师型校长领导的伦理维度.
可见,对学生和社会承担道德教化的责任,是牧师型校长领导的重要使命.之所以如此,除了校长作为牧师具有教化学生的自觉的责任感外,还在于"旧式学院是一个家长制的组织机构.学生的年龄与其说相当于今天大学生的年龄,不如说相当于高中生的年龄.一个男孩十四五岁进入学院,四年后,在他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就毕业了".③George P.Schmidt.The Old Time College Presiden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0.78.因此,学生的身心特征也是使校长承担这一责任的重要原因.
三、牧师型校长治校的主要特征
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必然会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选择以及对社会实践所能产生的影响都取决于其背后的社会需要.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的领导同样不能超越社会条件的制约,因而,也必然反映着当时高等教育的现实.
首先,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领导表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他们比较关注学校内部的事务,这体现在校长们重视对学生进行精神引导与品格教育.这一点在殖民地学院时期的牧师型校长领导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时校长领导学院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为了"'明确地教导'并恳切地敦促学生认识到,他们生命和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去了解作为永恒生命的上帝和耶稣基督,基督是所有真正知识和学问的惟一基础';……每个学生要认真参加所有的讲课和辅导,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远离渎神的行为,不与放浪不检点的人交往".④[美]劳伦斯.A.克雷明:《美国教育史1:殖民地时期的历程(1607-1783)》,周玉军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之所以会具有这种特点,是由于当时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得牧师型校长从内心的宗教诉求出发,担负起了从精神上领导学院的责任.同时,学院时期的美国高校规模都很小,以哈佛为例,"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毕业时的1755届只有24个毕业生,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毕业时的1821届有59个毕业生,艾略特(Charles W.Eliot)毕业时的1853届有89个毕业生".⑤W.H.Cowley.Presidents,Professors,and Trustees: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Academic Governme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80.52.这样的规模是有利于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领导的,为他们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精神教养提供了独特的历史条件.
其次,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在领导实践中具有较高的自觉的伦理遵从.这可能根源于校长牧师身份的社会要求和自我规训.他们认识到,从事学院领导工作是一种需要高度责任感和精神诉求的实践活动,因而把接受这种工作视为从事一种要求很高的高尚事业.对此,佛里德里克.鲁道夫在其著作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明旧式学院的校长在接受校长职位时强烈的真挚情怀和奉献感."1844年,朱利安.斯特提文特(Julian M.Sturtevant)面临着是否接受伊利诺斯学院(Illinois College)校长一职的艰苦抉择."①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71.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但愿上帝给我智慧.如果我成为这所学院的首领,但愿他将其精神浇铸(pour out)到我的身上;直到我完全有资格从事这项神圣的、负有责任的工作---变得明智、坚定和谦逊;使这所学院受到虔诚的神圣影响,并领导后续的学生到达救世主那儿.我怎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格完成这些事情呢?为我祈祷吧!"②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71.这种责任感使学院时期的牧师型校长领导表现出较高的伦理遵从.
再次,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领导的特征(或任务)具有双重性.校长既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又要关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这些任务往往由校长一人去完成.这首先表现在校长和学生保持着紧密联系,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鲁道夫认为:"旧时代校长与19世纪末的校长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住在学校里,不会长时间离开学校,可能教高年级的每一个学生,且知道大多数学生的名字;还可能经常到学生家里拜访.因为这些原因,他在本科生的生活中具有影响力和权威力量,而这些是后来的校长所做不到的."③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65.学院时期牧师型校长在承担着父亲般的道德教化责任的同时,还不得不为了学校的生存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因为当时的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团体用于办学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牧师型校长把他们的时间"花费在奔走于财富和上帝之间(between Mammon and God)".④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68.
最后,牧师型校长在领导过程中运用的权力主要是来自其职位的合法权利.美国学者博耶(Ernest L. Boyer)指出:"从理论上讲,董事会处于院校权利的中心.但在实践中,早期学院的思想(mind)主要是其校长的思想.一般来说,由董事会选举且没有任期限制的校长作为它的行政代理人."⑤Ernest L.Boyer.College:The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in America.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Inc.,1987.236.另外,学院时期多为由校外人士组成的董事会成员是不住校的,而且当时的交通很不便利,使得他们无法直接作用于学院的运行.校长作为住校代表承担起了领导学校的责任并拥有相应的权力.从校长与教师、董事会的关系来看,学院时期的牧师型校长作为学校中最有学问的人,他"可能领导或支配着教师,甚至可能与教师分享权力;但校长越来越变得不是教师的领导者,而充当了不住校董事会的发言人和代表."⑥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65-166.由此可见,美国大学校长的领导过程从学院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校长权力受制于董事会的局面.两者关系如何会直接影响校长的有效领导水平.与此同时,美国人所特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又允许大学校长在领导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总而言之,牧师型校长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满足当时社会对宗教信仰的需求,考虑学生品格成长的需要,使学院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为此,他们所要建构的愿景就是致力于使院校发扬光大他们的宗教信条,并努力使学院与当时社会环境相适应.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他们对权力的使用与资源的获取,同时,关注学生的品格成长也反映出牧师型校长领导对伦理的自觉遵从.虽然美国大学发展史上的牧师校长在治校实践中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且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亲历亲为,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巨型大学的校长了,但是牧师型校长关爱学生内心世界和道德养成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因为"道德和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个体和群体的塑造,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再生,保持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⑦董海霞:《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大学校长要完成引领高等教育与社会变革的使命,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精神生活是他们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
(责任编辑:周文升wszhou66@126.com)
G51/57
A
1003-4145[2012]08-0119-04
2012-06-04
王向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研究.王福友,上海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大学的道德责任及实现策略研究"(CEA10013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