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公共性建设中的知识分子作为
2012-04-12宫承波范松楠
宫承波 范松楠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北京100024)
网络文化公共性建设中的知识分子作为
宫承波 范松楠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北京100024)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在提升网络文化公共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知识分子不仅积极关注各类公共事件,而且以其解释力在多种网络交往空间中赢得了"意见领袖"的地位.知识分子话语背后体现的理性思考、权利意识和匹夫责任等公共性成分在开放、互动的网络空间中实现了对公众的直接动员,有助于唤醒公民意识,有助于鼓励公民政治参与.
知识分子;网络文化;公共性
一、网络文化中的公共意识
何谓公共性?汉娜.阿伦特把公共性看作是世界本身,她的比喻也许能够恰当地表达"公共"的含义:共同生活在世界上,这从根本上意味着,事物的世界处于共同拥有这个世界的个人之间,就正如一张桌子被放置在围着它坐在一起的人之间一样;世界像每一个中间事物一样,都同时将人联系起来和分离开来.①旺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3页.在阿伦特看来,一旦这张桌子(即公共性)消失了,将人们聚集、联系和分离开来的力量也就消失了,人们进而会变成原子化、浮萍状的大众成员.公共性的存在依赖于无数不同的观点同时在场,并且彼此之间存在关联---正如围着桌子而坐的一圈人因同时共享这个空间而建立联系.但是,当只存在一个人或者丧失桌子的一圈人的时候,公共性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观点的单一化或者相互关联的消失都会导致公共性衰微.另外,哈贝马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是解释公共性的另一个重要工具.他的公共领域理论以18世纪的欧洲为历史背景,认为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沙龙、咖啡馆、报纸、杂志等成为公众就公共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和社会批评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带有批判色彩的理想模式.但正如许纪霖所言,这一概念最关键的意义在于突显了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②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按照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逻辑,我们欣喜地看到: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正在成为一个可以聚集各类人群、各种观点,并提供彼此间沟通交流渠道的公共性空间.互联网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潜质,与它的技术特性是分不开的.与传统媒介的线性传播不同,互联网利用网络技术形成的是类似于"渔网"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任何一个结点在理论上都是均势的,这一方面实现了"去中心化",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各个结点之间的信息互动.所以,传统的线性结构或层级结构中的"权力"势必被打破并分流.
如果说网络媒介的技术DNA中已经蕴藏了对公共性的诉求因子的话,那么网络与中国社会亲密接触的十几年中出现的以言论力量关注公共话题的上升态势自然就可以理解了.厦门PX事件中,居住空间受到潜在的生态威胁,涉及每位市民的切身利益,该事件将市民们聚集在一起,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并最终促使项目迁址;陕西华南虎事件在激烈的网络争论中,关注的焦点从最初的老虎真假之争转向对政府部门实事求是与公开坦诚的态度质询上;面对某些西方媒体针对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广大网民以互联网为阵地以真实的信息为武器与其展开论战,迫使多家知名媒体道歉;汶川地震两分钟后,网友就在网络上发出质疑并在随后的救灾活动中积极建言,提出诸如设立全国哀悼日、加强心理干预等意见.此类活动中,除群体的光彩外还有个体的力量.2003年,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上万字的帖子惊现强国论坛,引起热议,最终时任深圳市市长与作者展开对话;"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中,独自走访的卖菜青年周曙光被网友称为"中国第一个通过博客关注并参与公共事件的公民记者".这些可以浓墨重彩地记录在中国舆论史上的事件表明,网络媒介环境中文化建设的公共性提升是一个必然趋势.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与西方理论中以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相分离为逻辑起点的公共性不同,由于历史、文化和国情的原因,目前中国语境中的公共性还涉及民众权益和民意表达层面的内容.这里涉及多方面因素:中国的民意表达渠道有限且成本高、效率低;中国正在经历关键的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中的绝对君权制度与儒家民本思想的深远影响等.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公共性建设的另一个必要性是它有助于唤醒公民意识,鼓励公民政治参与,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表示:"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①2008年6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做客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谈及.
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之一是独立思考、理性协商的公共意识.而目前网络文化中这种公共意识尚显薄弱,各种非理性行为以污言秽语、人肉搜索、情绪宣泄等方式遍及各类网络文化空间,其中尤为明显的是民粹主义倾向.民粹主义表现为无原则地顺从、迎合大众,为讨好大众不惜挑战程序尊严,否定精英原则在现代民主政治中的地位.②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当前网络文化中的民粹主义倾向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突显有直接关系.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加剧了贫富分化.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社会中下阶层的某些合理诉求迟迟难以兑现,越来越显著的权力与资本的合谋和腐败不断形塑且印证着民众消极的集体无意识和刻板印象.这突出表现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仇富仇官心理.互联网时代,这种情绪在各类公共交往空间,如BBS、博客、微博等中找到了发酵的空间与发泄的出口.无疑,民粹主义与网络文化公共性建设是相悖的,因为它持简单地否定一切的态度,明显缺乏理性思考与客观表达的姿态.更重要的是,如果任民粹主义在网络空间中肆虐,不仅会激发越来越多的极端、武断的声音,而且会挤压网络中公共文化的生存空间,甚至会通过打击精英阶层而造成民族凝聚力的瓦解.
综上,出于现实考虑,无论是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出发,还是从推进民主化进程的现实需求,抑或是改善网络文化中的民粹主义倾向出发,网络文化建设都应当自觉自主地加强公共性提升.而在这一方面,知识分子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知识分子对网络文化公共性的影响力
将知识分子视为文化资本家的观点来自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古尔德纳.他在《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1979年)一书中,以相对乐观的笔调宣告了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复兴.古尔德纳敏锐地观察到文化资本在历史长河中忽隐忽现但却始终不失为推动力之一的重要价值,并认为占有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可能是历史迄今发给我们的最好的一手牌"③[美]阿尔文.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部分..他将知识分子分为兴趣有别的两类,分别是热衷于"技术"方面的知识匠和崇尚批评、解放、解释等价值理性的人文知识分子.④古尔德纳将这两类合称为"新阶级",鉴于在中国语境下的使用习惯,本文还是使用"知识分子".他们的共性之一是占有大量的语言、技能与知识,他们通过占有文化---历史演进中由全人类创造出来的智慧,并将其作为资本在社会生产与交换中获得财富收益或增强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古尔德纳称其为文化资本家.
古尔德纳还提出,批判性言论文化是知识分子共享的关于言论的意识形态.它的核心规范是反对权威,通过论证来表明自身的合法性与严肃性.批判性文化的逻辑对象是没有禁忌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讨论和质疑;它要求重视言论而非言者,认为不能因为言者的社会地位或者权威性而影响对言论本身的判断;它提倡通过论据而得以确证的言说方式,而非因情景或对象而有弹性变化的表达;它珍视明确而公认的意义,具备自我反省、谨慎批评的提升能力.
如果说文化资本令知识分子能够以精英身份参与网络文化建设,那么批判性言论文化则是他们能够提升网络文化公共性的思想预设.以这一视角关照中国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性的关系时,不难发现,无论政治地位如何变迁,他们始终处于文化核心地位,并且拥有以公共交往和公共舆论参与政治合法性建构的传统.但是与西方建立在市民社会基础上的公共领域不同,受儒家民本思想和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等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参与文化公共性建构是以政治内容为起点的,其言论始终带有政论式的急峻.
在古代,这体现为一种一脉相承的清议传统,例如汉朝的公众批判和"党锢事件"、宋朝的太学生运动和明朝的东林党运动.到近代,在"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知识分子逐渐完成了从士绅阶层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他们以新式学校、社团和传媒作为公共交往的阵地和平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传媒,因为它不仅提供了分散各地的知识分子相互交往和发挥批判言论文化的场域,更是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实现了知识分子对公众的直接动员.这是以往仅限于士大夫阶层内部的清议所不能比肩的.许纪霖就曾提出,1896年侧重舆论的《时务报》的诞生可以视为中国公共领域出现的标志性事件.①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这点恰好印证了查尔斯.泰勒提出的跨区域公共空间的逻辑内涵.查尔斯.泰勒认为公共领域有两种形态:主题性公共空间和跨区域公共空间.其中,跨区域公共空间是指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在内的公共传媒,它们是一个无形的、想象性的舆论共同体,以共同的话题将分散在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陌生人结合为现代的公众.②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0页.
古尔德纳也认为,知识分子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惟一能依赖的便是他们能够不断地使用媒体,特别是公共媒体的权力.③[美]阿尔文.古尔德纳著:《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但是在中国目前的语境下,知识分子与传媒都出现了显著变化.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以天理观和伦理道德为中心的规范知识让位于以公理观和科学技术为中心的自然知识,知识分子内部除了传统的人文知识分子以外,不断地裂变出注重科技与管理知识的知识匠.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这部分人以他们的文化资本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文化公共性建设方面的优势不仅仅是以往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更拥有对公共事件解释力极强的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这种文化资本有助于形塑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舆论领袖地位,并以此将他们所秉承的批判言论文化转化为网络文化公共性提升的动力.
另一个变化,则是互联网的出现对于舆论主体表达权和舆论生成环境的巨大影响.在网络媒介广泛应用之前,民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被"代表"的,所以才有知识分子"为民请命"、"为民代言"的传统.那么,互联网提供民众自由讨论的空间是不是意味着知识分子可以下野了呢?当然不是.目前,我们更愿意将知识分子利用其文化资本和批判言论文化参与网络文化公共性建设看做是近代以来一直在进行的启蒙运动的一部分,只是互联网改变了知识分子对公共空间的介入形式和言论表达的传播路径罢了.
三、网络文化公共性的提升与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
知识分子能够提升网络文化公共性,首先在于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与他们立足专业、放眼天下的责任感有关.无论是涉及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诸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议题,还是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现象,如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一旦成为公共事件后,知识分子都会迅速地在网络媒介中发声,成为网络舆论中不可小觑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可能会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公共话题或事件,也可能以其相对理性深刻的思考影响民众态度,还会因其专业的见解和独立的立场与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展开对话.这些,正是网络文化公共性建设所必需的环节.
其次,知识分子要想与网络成功联姻,就需要在互联网中找到合适的依托空间,如在论坛、BBS、社区中发言,为知名新闻网站撰写评论,开博客或微博等.就论坛而言,早在1999年创办的北京大学教育网论坛"一塌糊涂"在永久关闭之前,曾聚集了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人士,形成了一个文化上兼容并蓄且理性思考的公共空间.如今许多论坛中尽管充满了庞杂的声音,但依然是知识分子和公众参与讨论的重要平台.这里以华南虎事件为例回顾一下知识分子对该事件所施加的影响.
华南虎照片疑似作假的消息最早由一个名为"色影无忌"的摄影专业论坛爆料,随即各大网络论坛如天涯社区、凯迪社区以及主要门户网站开始跟进.之后的两个多月中,除了广大热心网民以外,来自动物学、植物学、摄影学、刑侦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分子纷纷参与讨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植物分类学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傅德志,称自己以一个从事植物研究二十余年的权威专家的身份,"敢以脑袋担保"照片有假;美国著名华人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也在福建的一场专题演讲中否认了照片的真实性,并说"照片后期处理的相当好,我只能说咱们中国农民很不错,PS水平太高了."如果说这些还只是知识匠从其专业知识角度进行技术性质疑的话,那么随着人文知识分子的介入,如因打公益官司而闻名的青年法律学者郝劲松多次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从而把关注焦点引向公众知情权和政府部门的诚信问题上.这些知识分子的言与行不断地深化网络论坛中讨论的方向和内容,其意义不仅促进了该事件的最终解决,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一次具有公共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普及教育.
另外,如今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选择用博客来参与网络文化建设.这是因为博客具有明显的自媒体属性,不仅便于知识分子自主、随时写作,还能够在知识分子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及时、高效的互动关系,并在这种互动行为中广泛地传播知识分子言论中的公共理念.知识分子开设的博客具有公共性、权威性和思辨性的特点.在话题选取上,他们多关注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在文本写作上,他们则以专业化视角进行评论或批判,体现公共层面的表述而鲜有私人情感的抒发.譬如,茅于轼、郎咸平等对于经济领域问题的解读,贺卫方等针对法制问题的批判,熊丙奇等对于教育领域问题的发问,李银河、薛涌等对文化领域问题的表达等等.①贾佳:《试论公共知识分子与博客的影响力》,2010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因创建博客而在互联网上享有盛名的知识分子多半来自与文字创作有关的领域,如自由撰稿人、作家、专栏作者、记者、编辑、学者、研究人员等.这里,不妨以韩寒的博客为例来对知识分子言论的影响力略窥一斑.韩寒的博客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语言时而诙谐幽默,时而辛辣讽刺,既能针砭时弊,又给读者以阅读快感,因此受到80后、90后的热烈追捧,点击量已愈3亿.在他的博文中涉及近些年的各类社会热点,如华南虎事件、火炬传递风波、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事件、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事件等等.在"钓鱼"事件中,他仅因转载事件当事人的博文就引起了一场舆论风暴,从而直接促进了该事件的解决.
此外,两会期间记者与代表开博客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如小丫跑两会、柴静观察、小崔会客等.这些博客既能将被传统媒体版面或时间挤压下来的有用信息传达给民众,也能形成民众与代表们的公共交往.再者,知识分子的经典博文也会在一时间引起网络热议,促进民众思考.如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博文《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发表的《请星巴克从故宫搬出去》,财经记者时寒冰的《邓玉娇案背后藏着多少秘密》等.
另一个知识分子可以提升网络文化公共性的渠道就是微博.它与博客一样是典型的自媒体,但是140字的限制和多终端应用的特点使它更适合移动互联状态下的碎片式交流.2011年春节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仅仅开通10余天,就吸引了57万多网民.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拿起相机,将街头乞讨儿童的照片发到网上,网民的支持己经不仅仅限于围观,而是用行动证明"支持你的观点"②张佳:《网络民意表达的公共性研究》,2011年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这一案例中,"通过内容生产与关系生产的深度卷入和关系网络的扩展来刺激内容生产报偿的方式,为微博提供了社交圈,更提供了社会公共信息的生产与分享平台,"③何国平、何瀚玮:《内容-关系的组合界面:微博传播力考察》,《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广大网民,对公共性的理解都已经从关注公共议题、讨论公共事件,上升到以行动保护公民利益的层面.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论坛、博客还是微博中,这些积极的知识分子都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意见领袖".他们的言论在吸引更多眼球的同时,也影响了更多的大脑.而在每一次公共事件中,知识分子话语背后所体现的理性思考、权利意识、匹夫责任等公共性成分都不仅仅是影响了一时的舆论那样简单,它必然会影响到平民话语甚至政治话语,从而带动更多行为主体从提升公共性层面出发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中来.换言之,知识分子的公共言论及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是这一群体在网络文化公共性建设中最显著的作为.
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知识分子作为信奉批判言论文化的文化资本家具备提升网络文化公共性的能力,并且也身体力行地付诸于实践,但是实现网络文化公共性的提升却并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单一群体就能够实现的,况且该群体内部也有分化,会不时地受到来自商业利益和市场逻辑的诱惑.因此我们认为,网络文化公共性的提升应当是一种知识分子话语、平民话语以及政治话语在不断碰撞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责任编辑:蒋海升)
G206.2
A
1003-4145[2012]08-0090-04
2012-02-20
宫承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松楠,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媒法规与伦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0BXW01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社会稳定视域下的网络推手现象研究》(批准号11BXWJ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