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
---"隐逸派"

2012-04-12许海丽宋益乔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周作人

许海丽 宋益乔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济南250013;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
---"隐逸派"

许海丽 宋益乔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济南250013;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隐逸派"是"五四"落潮后,在周作人退隐实践的引领下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以周作人为主将的"隐逸派"文人都经历了由"入世"到"出世"的心理转变,他们在隐逸道路和隐逸人格上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创作出了具有隐逸味的文学作品.

隐逸;隐逸派;周作人

隐逸,是许多知识分子渴望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审美主张,是追求优雅、安静、平和的文人精神的表现,是边缘的、独立的、审美的境界的体验.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潮流,还首先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把一些作家用一个无形的标准归类,隐约地标明了一种独特的风格."隐逸派"即是"五四"落潮后,在周作人的退隐实践的引领下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

一、"隐逸派"的形成与发展轨迹

"五四"时期,在中西文化碰撞、对比、汇合的背景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之初,各种主义、思潮、学说蜂拥而入,知识分子共同致力于西洋文明的输入,致力于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没有出现明显的文化立场的对峙和交锋.但"五四"文学革命的高潮消退之后,潜隐在文学世界的分歧渐渐凸显出来,文化阵营出现了分化重组.鲁迅依然坚守文化的激进主义,而曾和他并肩作战并在文坛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弟弟周作人却向着文化的保守主义退去.①许海丽:《中国现代隐逸文学体系初建》,《语文学刊》2009第11期.周作人的这一退隐姿态和退隐而作的大量闲适小品文,引发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流派---"隐逸派".

"隐逸派"文学发韧于1920年代.从周作人1920年代初提出"美文"的概念并孜孜于"美文"创作,到《语丝》后期周作人作为"叛徒"的浮躁凌厉之气渐渐消退而作为"绅士"的隐逸之风日渐抬头,许多充满闲适味的小品文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来.在周作人的影响下,许多作家纷纷开始了冲淡平和之文的创作."周作人的小品文,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是成了一个很有权威的流派.这流派的形成,不是由于作品形式上'冲淡和平'的一致性,而是思想上的一个倾向.那是必然的,在新旧势力对立到尖锐的时候,就是正式的走向肉博的时候,有一些人,虽也希求光明,但怕看见血腥,不得不退而追寻另一条安全的路.这是周作人与鲁迅思想所以后来分裂了的原因,也是周作人一派的小品文获得生存的基本的道理."②阿英:《俞平伯小品序》,载《无花的蔷薇---现代十六家小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阿英曾把这一"很有权威的流派"命名为"田园诗人派",这一命名并没有流传开来,可见还是有它的不全面之处的.笔者尝试从"隐逸"角度来审视这个流派.当然,把周作人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定义为"隐逸派",恐怕会面临许多质疑."任何一个文学史研究或书写的新学科从提出到确立,都会在理论上受到质疑甚至斥责"③朱德发:《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再探索》,《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文学流派亦是如此.文学流派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过程,离不开社会、政治、文化对它的催生作用.有时是文学家们自觉地组成社团,形成流派,比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有时是文学家不自觉地形成流派,这就需要后人对他们的思想倾向、美学立场、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的相似性进行分析,把他们划归到合适的派别.要界定一个流派,需要考虑到许多要素,比如人物要素、风格要素、交往行为要素、报纸专栏要素等等,进行严密的论证.但笔者所提出的"隐逸派"这一概念,其基础是感觉的,周作人本人不止一次提到了自己的"隐逸"倾向,从周作人的人生历程和闲适小品的创作里我们也不难感受到他的"隐逸"之味.杨义把文学流派的出现当做一种文化现象来对待,认为可以从个案研究入手进行现象还原,从而进行文化定位.笔者也想借用这种方法来建构自己所认定的"隐逸派"文学体系,通过对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有着隐逸倾向的诸多文人的个案分析,来考察"隐逸"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隐逸派"文学的发达期是在1930年代."五四"运动落潮后,革命陷入低谷,尤其是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使许多文人对现实极端失望,他们躲进山林、庙堂以及书斋,用手中的笔追忆着久已失落的传统理想,泼墨于自我的性灵与情调.周作人、林语堂、陶亢德、废名、俞平伯、毕树棠、老向等创作了一大批平和冲淡、悠然闲适的散文小品,由此出现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闲适小品高潮.①许海丽:《中国现代隐逸文学体系初建》,《语文学刊》2009第11期.就这样,"隐逸派"文人以周作人所住的八道湾苦雨斋为中心,以《骆驼草》、《宇宙风》、《人间世》等杂志为阵地,带着冲淡、闲适的趣味主义姿态和隐逸文化气息开始了他们的散文创作,并不断向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其他体裁渗透. "隐逸派"逐渐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隐逸派"文学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

二、"隐逸派"文人的隐逸之路

首先来谈一谈"隐逸派"的重要代表周作人.在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算得上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他曾经因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杰出贡献备受赞誉,也曾经因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落荒变节而备遭谴责.他的一生,有过光辉灿烂,也有过寂寞荒凉.他的为人,有过浮躁凌厉,也有过冲淡平和.他既是流氓、叛徒,又是隐士、绅士.他在风雨飘零的十字街头建造着自己的塔,在世事的变乱与内心的矛盾冲突中挣扎了一生.辉煌过,落魄过,屈辱过,冷漠过.但不管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他始终不遗余力地追寻着他理想中的生存状态:隐逸.②许海丽:《论周作人的隐逸倾向及其影响》,《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五四"时期,周作人与其兄鲁迅一起"呐喊"于文坛之上,寻求启蒙救国的途径,其激进程度比鲁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鲁迅选择了在绝望中抗战,而周作人在经过了痛苦的彷徨之后选择了黯然退隐.1921年的一场大病成为他隐退的契机.在西山养病期间,他重新思考了许多问题,对过去的生命以及生命的存在方式、价值进行历史的反思.真正使他失望的是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革命青年被屠杀,给周作人很大的刺激,他更加不愿也不敢从塔里走出来.1928年11月,他写了《闭户读书论》,为自己找到了在乱世中消遣的最好办法.③许海丽:《论周作人的隐逸倾向及其影响》,《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周作人的这种思想状态,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有着某种代表性的."五四"落潮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使很多知识分子产生了浓重的幻灭感和末世感.而且,中国千百年来的封建制度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影响着人们,在生活情趣、艺术爱好等方面,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许多叱咤风云的"五四"闯将往往在灵魂深处保留着一块士大夫的领地,一旦在前进中遭遇大的挫折,这种封建传统所带来的惰性力就会占上风,促使他们向后转.

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干将的刘半农、钱玄同,也因为对现实的失望,由消沉而至于遁却.文学革命之初,刘半农和钱玄同一起并肩战斗过,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与激进姿态,曾让身穿长袍马褂的遗老遗少们胆颤.他们合作"双簧信",有效地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声势;他们勇敢地向"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出击,在与论敌的针锋相对中嬉笑怒骂、从容自信、锐不可挡.但"五四"落潮后的刘半农,特别是1925年自法国留学归来之后,竟与从前判若两人,一头埋进书斋,潜心于实验语音学、语法研究、汉语工具书的编纂、敦煌学研究、太平天国史研究等,不再关心窗外喧嚣的时代烟云.同样,"五四"时期思想激进、猛烈抨击孔教、主张废除汉字并与刘半农亲密合作过的钱玄同,在"五四"高潮过后,也退回书斋,潜心学术.

另外,林语堂也经历了由激进到退隐的过程.早期,他是以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身份出现在文坛上的.他以勇猛的姿态向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开战,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叛逆精神.可是随着社会政治斗争的日益尖锐和复杂,林语堂的政治态度和创作倾向都发生了变化.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使他感到困惑和茫然,他逐渐退出了进步的文化阵营,躲进了他的"有不为斋",成为消极退让的隐士.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则是改变了浮躁凌厉之气,打出了"幽默"和"性灵"的旗号.①方忠:《周作人与台湾当代小品散文》,《江海学刊》2003年第8期.

俞平伯也是一位较多地保留着绅士气质的知识分子.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到古典文学的熏染,"五四"运动时,在新思潮的激荡下,他曾经呐喊过,歌唱过,用诗歌和杂文参加讨伐封建旧制度的战斗,追求个性的解放.他经受过"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也曾经到美国游历过,作为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第一批尝试者,他为新文化运动作出了贡献.但他的思想深处,并未与旧的文化一刀两断,这使他常常追念往昔的温馨生活.《月下老人祠下》这篇小品,描述他从北美回到杭州,从异国他乡回到西子湖畔的情形,那种对故土和旧友的依恋之情融化在一种今日得宽裕的闲适心情里.俞平伯在1930年代中后期,就专注于《红楼梦》和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由一个诗人、散文家,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学者.

"隐逸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作家是废名.1927年,张作霖解散北京大学,驱逐原北大教员,废名的老师周作人被辞退,废名忿然退学以示抗议.这一选择使他成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浪汉.后来他隐居于京郊西山正黄旗农舍达一年多的时间,他的《莫须有先生传》就是根据这一经历写成的.除此之外,废名还有一次隐居的经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废名携全家回到故乡湖北黄梅县,在那里教书、写作,平静地度过了十年的光阴,直到日本投降.

"隐逸派"文人几乎都经历了和周作人一样的由"入世"到"出世"的心理转变,他们在隐逸道路和隐逸人格上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创作出了具有隐逸味的文学作品.周作人、俞平伯的闲适小品文,废名的隐逸小说是"隐逸派"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隐逸派"文学创造的审美之境

对于隐逸文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为自己的审美观写作,而不是为他们所属的时代写作.他们的"隐逸人格",普遍有着疏离主流文学阵营的倾向,以一种出世的姿态坚守自己的纯艺术追求.这种人格精神使他们在艺术创作时向内转,回归田园,回归内心.这些生性敏感、心思细腻的写作者,当内心世界面临着被现实的灰暗切割的危险时,就会迫不及待地逃离现实,隐遁到个人的审美世界里.这种向内转的姿态,有利于审美观照,因此现代"隐逸派"文学在审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创造出了多维审美之境.

(一)自然之境

这里所说的"自然"并不仅仅是指现代汉语中的"自然界"或"大自然"这一含义.胡适曾对《老子》一书中的"自然"做过解释:"自是自己,然是如此,'自然'只是自己如此."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我们据此可以重新理解老子的那句经典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中的自然就是"自己如此",并指出:"《老子》一书提出'自然',从来没有把它看成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运用自然一语,说明莫知其然而然的不加入人为任其自为的状态,仅为《老子》全书中心思想'无为'一语的写状而已."③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2页.自然内蕴了自由的内涵,"自然"因此也就成了古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自然"并不仅仅指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它还是一种任物之性、自然而然的审美之境.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④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人有情为自然,应物而感为自然,感于物而吟也是自然.

周作人等隐逸文人把传统的审美理想作为自己艺术创作和人生理想的追求目标,讲究艺术创作的"自然之势",在风格上追求一种平和冲淡的自然之境.1923年周作人在《玩具》一文中说:"仙人掌似的外粗厉而内腴润的生活是我们唯一的路,即近于现在为世诟病的隐逸".同年在《雨天的书.自序一》又表示:在阴沉的细雨天"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1924年的《北京的茶食》,亦流露出冲淡闲适的意味.1925年又在《雨天的书.自序二》中声明:"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乌篷船》写坐船游水乡的"理想行乐法",让人联想到那种与自然交融、与万物合一的逍遥境界,处处流露出文人士大夫的雅趣:"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景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蘋,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茶喝喝."《故乡的野菜》描绘郊外吟唱歌谣、采摘野菜的田园之乐,有质朴的乡野之趣.至于《喝茶》中所蕴涵的优雅情调更是让我们低徊、神往:"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废名的小说《菱荡》、《竹林的故事》、《桃园》、《桥》等也具有浓重的隐逸味,在对冲淡自然的审美之境的营造上更为明显.他以恬淡的心情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凉风习习的夏夜摇扇清谈,安静、谐和、闲适.在他的长篇小说《桥》里,充满了风景的描写.黄昏时河边的柳枝,夜晚时窗外的寒星,玄想中古诗里壁上的花……这些风景由一个个具体的物象构成,组成了一幅幅水墨山水画.一亭一水、一石一木、一缕云烟、一片雾气,都成为废名笔下的风景,显示出或风姿楚楚或气象磅礴的别样境界.在《金银花》一章中,浣衣妇的捣衣声,树林里的蝉鸣,古藤虬枝的老树上或黄或白的金银花,摘花的少年与树下的小姑娘……废名创造出的自然之境饱含了恬静悠长的意味和清新纯朴的情韵,如同温润柔和的流水和淡雅的乡间小调,轻轻拂过了读者的心灵.

(二)闲适之境

周作人在《〈文载道文抄〉序》中把古代闲适分为两种,"一是安乐时的闲适,如秦观、张雨、朱敦儒等一般的多是;一是忧患时的闲适,以著书论,如孟元老的《梦华录》,刘侗的《景物略》,张岱的《梦忆》是也."安乐时的闲适是闲中求闲、身心俱闲的真闲适,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这其实是很难达到的.周作人自己也说过"闲适亦只是我的理想而已".处于"五四"落潮期的隐逸作家们更多的是一种"忧患时的闲适",这种闲适恰恰是乱世中文人的典型心态.周作人在《〈风雨后谈〉序》中说"闲适原来是忧郁的东西",在《〈药味集〉序》中也提到自己的小品只是"貌似闲适",其实是有很多"苦味"的.在这种情形下,"隐逸派"文人营造出的闲适之境,也就包括了"闲境"和"涩境"两方面内容.

"隐逸派"作家以悠然闲逸的心境追求、体验、品赏生活中的乐趣和诗意的美,营造出了一种让人心闲意适、从容自由的境界,谓之"闲境".周作人的小品文,或讲茶道,或行酒令,或谈菱角,或记鸟声,或赋草木,或写鱼虫,在日常琐碎事物的描叙中涉古猎今,贯穿着一种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和闲适隐逸的生活情趣.

林语堂在"闲境"的把握上可以说深得周氏神韵."智慧的人决不劳碌,太劳碌的人决不会成为智慧的人,所以最善于优游岁月的人便是真正有智慧的人."①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因此,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广泛论及人生、生命、家庭、大自然和文化等方面的享受,倡导人们悠闲地享受现世人生.林语堂讲求"顺世",提倡以闲适享乐为主调的快乐人生哲学.在他眼里,雪可赏,雨可听,风可吟,月可弄,山可观,水可玩,云可看,石可鉴,还有养花、培兰、泛舟、临碑、吟诗、品茗等等,事事都可乐,处处都可乐.与周作人宁静淡远的"闲境"相比,林语堂的"闲境"则炽热、活跃、天真烂漫.他的小品散文欢快、奔放,像辽阔草原上的万马奔腾,像幽深森林中的百鸟鸣唱,充满了轻松闲适的韵味.

"隐逸派"作家不仅追求"闲境",也追求"涩境".他们认为包含有"涩味与简单味"的文字,才耐读.平直的文字一览无余,如同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只有那种带涩味的文章,才有回味的余地.就像饮浓茶,嚼青果,初觉苦涩,但慢慢品味,却觉余味无穷.周作人的作品在闲适之余,就有着浓浓的苦涩味,他常用"苦雨"、"苦茶"、"药"这些带有苦涩气息的意象表达人生的痛苦与孤寂.废名、俞平伯也是"涩境"的追求与实践者.周作人曾在《志摩纪念》中概括他们的作品风格是"涩如青果".

即使倡导快乐人生哲学的林语堂,在貌似快乐的文字背后,也隐隐透出悲伤与无奈的情愫."我们的生命总有一日会灭绝的,这种省醒,使那些深爱人生的人,在感觉上加添了悲哀的诗意情调,然而这种悲感却反使中国的学者更热切深刻地去领悟人生的乐趣.我们尘世人生因为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必须趁人生还未消逝的时候,尽情地把它享受.如果我们有一种永生的渺茫希望,那么我们对于这尘世生活的乐趣,便不尽情领略了."②梅青苹、竺燕选编:《林语堂人生哲语精选》,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71-172页.

"隐逸派"文人这种"闲适"中略带"苦涩"的现象几乎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惯性.他们既崇尚向往闲适、隐逸,内心又无法真正超脱社会现实.儒文化中的入世激情与佛道文化中的出世超然呈现出对立的矛盾.既苦苦追求人格的自由独立,又难忘政事,依附于权威之下.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们的闲适具有了"闲境"与"涩境"的二重性,丰富了文学的审美情调.

(三)趣味之境

周作人讲究趣味和知识,他在《〈燕知草〉跋》中谈到了文字技巧,"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揉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他的散文旁征博引,探幽究微,古今中外的典故资料、人文风习、历史时事,无不汇集笔下,带有浓浓的知性和趣味.①方忠:《周作人与台湾当代小品散文》,《江海学刊》2003年第8期.《苍蝇》一文不足两千字,引了希腊路吉亚诺思的《苍蝇颂》、处女默亚被变成苍蝇的传说、河美洛思的史诗、法勃耳的《昆虫记》、小林一茶的俳句,还有中国的《诗经》以及绍兴小儿的谜语歌等,把一个原本令人讨厌的小东西,赋写得饶有情趣.周作人在《鸟声》中,借外国的生物学著作、中国记写鸟禽的典故,把平凡的鸟声写得趣味盎然.

趣味总是和幽默联系在一起的.周劭说:"幽默犹'趣'也!""趣与幽默,固为一家."②周劭:《读中郎偶识》,《清明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所以,二者常常并称为"幽默趣味".林语堂提倡"幽默",认为幽默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自然活泼的人生观",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林语堂的小品文大多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以趣味横生的笔调引起读者的微笑,从中受到启发.如《我怎样买牙刷》写一个相信广告的人在买牙刷、买牙膏时受骗上当的曲折经历,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作者信手拈来,写得活泼有趣,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读者会心一笑之余也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思考.

(四)超尘之境

隐逸文学标举超尘出世,因此营造出了最具"隐逸"特色的超尘之境.

"隐逸"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时,人们将天地万物视为神灵,亲近自然便是对"神人以合"境界的倾慕.后来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对自然的崇拜转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在他们看来,与自然相融的"天人合一"境界不仅仅是解脱的途径,更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文人们一旦从纷扰的社会走进清静的大自然,面对山峙水流、日升月落、春荣秋谢,就会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律动中体悟到生命的自然性、短暂性与唯一性,从而使精神腾飞,超脱世俗功利,达到一种超尘出世之境.后来,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入儒、释、道等学派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隐逸"理论.儒家倡导"以天合人",在礼、仁等正统法则的正常运转中实现人的价值,是积极而入世的,即便是隐逸,也不忘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儒家讲求"隐居以求志",讲求"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道家倡导"以人合天",强调人的天性自然,所以才有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观和"独化于玄冥之境"的隐逸观.佛教禅宗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包括一花一木,皆可以成佛.佛与天同,人与佛同,"天人合一"的思想可见一斑.所以,禅宗讲求"顿悟"之隐,人与佛仅一步之隔,人与天地万物亦是天然一体.

事实上,隐逸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兼容了儒道释思想,而以道禅思想为风骨的文化.③徐清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论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这种调合了古朴的自然观和隐逸观的道禅思想构成了隐逸文人的传统心理机制.隐逸文人对自然之境、闲适之境和趣味之境的追求,都与这种调和性的传统心理有关系,都带有一点超尘出世的气息,都有着或隐或显的道禅色彩.

比如废名的隐逸小说以隐含禅趣的笔墨,写自己领悟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了"拈花微笑"的境界.《菱荡》从多方面渲染了一种亘古的宁静,陶家村深藏在茂密的树林之中,一道河水,一个菱荡使它远离县城的喧嚣与热闹.在这宁静中,四季交替,林木荣枯,花草变换着颜色,鱼声唧唧说着菱荡的深浅,茂密的丛木藏不住陈聋子、张大嫂们那些似断非断的调笑打趣声……一切生命活脱脱,水灵灵,又那样自然和谐,妙悟与诗情如山涧的流水一样汨汨流出.我们仿佛是走入远离尘嚣的仙境,悠然不知日月了.

中国文化具有突出的审美特征④高旭东:《论中西文化的泛审美主义与泛科学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现代"隐逸派"文学创造出的多维"审美之境"对中国文化史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美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人们的'出世精神',满足人们的形而上学的需求.……美育与宗教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在否定此世基础上肯定来世,而是在肯定现实世界同时追求理想世界,所谓'出世精神'就是超越有限自我与有限世界的精神,这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无疑,在物欲横流、享乐主义至上的今日,讲一点'出世精神',让人们心中系着一个崇高的境界,哪怕是'乌托邦',也是十分必要的."⑤阎国忠:《中国需要美学》,《中华读书报》1999年10月13日.因此,中国现代"隐逸派"的审美表达对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责任编辑:陆晓芳sdluxiaofang@163.com)

I209

A

1003-4145[2012]08-0051-05

2012-03-15

许海丽,女,齐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馆员,文学硕士.宋益乔,男,聊城大学前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51093)"和齐鲁师范学院院级课题"现代'隐逸派'初探(课题代号:2011W1418)"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周作人
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
鲁迅 周作人 兄弟反目,都是女人惹的祸?
论张铁荣的周作人研究
——以《周作人平议》为例
《周作人传》
周作人之死
不说穿
周作人和他曾经迷恋的女人们
周作人住在后面
周作人、鲁迅与李慈铭
周作人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