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大鼓兴盛考之女大鼓的繁荣

2012-04-12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奉天大鼓曲艺

王 辉

(沈阳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东北大鼓兴盛考之女大鼓的繁荣

王 辉

(沈阳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在广泛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东北大鼓黄金时期的盛况,认为随着演出市场的不断繁荣,奉天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演员,其中女演员占据了大半,她们为东北大鼓在曲坛地位的确立及曲种的繁荣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东北大鼓;兴盛;女大鼓

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东北各地的一种鼓曲艺术,最初产生于农村,以后逐渐进入城市。由于一度集中流行于东北比较繁华的大城市—— 奉天(今沈阳),所以又称“奉天大鼓”“奉派大鼓”“奉调”和“辽宁大鼓”,解放后通称为“东北大鼓”。

清末民初是东北大鼓的黄金时期,经常有演出信息见诸报刊,如1910年(清宣统二年)5月18日,《盛京时报》就曾刊载一条东北大鼓在铁岭“大鼓何其多”的消息:西关三道街,日来说大鼓者不下七八处。往听者、闻者均不少,以外复有西洋景等种种游戏,游人如织,计每日耗费金钱不知凡几云[1]2。又如,1923年(民国十二年)3月15日,《盛京时报》还刊载了一条东北大鼓在沈阳受欢迎的报道:“三道街三盛茶园为发达营业计,新由外地将书女张云卿聘来,每日客满,热闹非常,以致戏园之观戏者减少。”[1]2

由此可见东北大鼓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之景象。随着演出市场的不断繁荣,奉天城当时涌现出大批优秀演员,仅经常见诸报刊的名家就有刘问霞、刘筱霞、霍树棠、朱玺珍、朱士玺、朱俊山、陈桂兰、刘桂荣、黄彩金、李宝珍、傅凌阁、傅紫云、傅翠云、宋玉珍、董小霞、孙云卿、齐素云,等等。其中女演员占据了大半,当时称其为“女大鼓”,如刘问霞姐妹、朱玺珍姐妹、傅紫云姐妹等,她们台风大方,着装入时,站在台上歌喉婉转、声情并茂,为“奉天大鼓”当时这个新兴曲种,赢得了更多的观众:很多富贾豪绅、社会名流,每晚都去茶社“捧”女大鼓,有的一掷千金,走红的演员每晚要跑几个茶社赶场演出,才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她们为东北大鼓在曲坛地位的确立,以及这一曲种的繁荣发展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一、精益求精,名家辈出

东北大鼓的女演员,若从师承关系推断,第一代当属黄小朵、金蝴蝶等,主要活跃于清末时期;第二代有尹莲福、侯莲桂等,活跃于清末至民国初期,如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9日,《盛京时报》就曾报道侯莲桂在铁岭演出的消息:“南门外三道街有刘茶馆毓友轩者,由奉(今沈阳)邀到女大鼓小莲桂演唱。”[2]59这些“女大鼓”当时的演唱水平,一般说来比不过男演员,有的还是男演员的徒弟,如金蝴蝶就是光绪年间号称“关外叫天”的东北大鼓名艺人梁福吉的徒弟,因此名声也不显赫。到了刘问霞、朱玺珍等这一代,出师登台已是第三代女艺人了,主要活跃于20世纪20—40年代间,这一时期,伴随东北大鼓城市化的加剧繁荣,其整体风貌也较以前大不相同。如在唱腔上,由于大多数女演员专门演唱短段儿,又因男女嗓音条件上的不同,使女演员们更加追求东北大鼓唱腔的精致细腻,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唱腔更加规范。此外,在表演上,女演员们突破了早期时“目不斜视”的表演规矩,大胆地用表情动作来传情达意,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可以说东北大鼓当时的繁荣是与这一代“女大鼓”们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分不开的。

如被誉为“鼓界大王”的刘问霞,经常在沈阳小河沿的凝香榭、鸿泰轩、万泉等较大的茶社演出,专攻小段,特别擅长演唱“子弟书”中的抒情小段。由于“子弟书”的文学性很强,所描写的又多是才子佳人的故事,迎合了当时一些文化修养较高听众的口味,这样一批听众成年累月地追随着刘问霞,她唱到哪里,这些人跟到哪里。1930年左右,刘问霞在朋友的资助下,于中街广生胡同开设了“公余茶社”,这些热心的听众便成了这个茶社的常年茶客。当时,有一位名叫马玉书,号“二琴”的听众,人们都称他为“马二琴”,刘问霞每次唱完下台之后,马二琴总是留下来对她的演唱的优劣作一番评价,告诉她哪个尖团字咬得不准,哪一处语气不恰当。而刘问霞不论什么时候,都是虚心听取他的意见,并且马上改进。这样,促使她在艺术上不断提高。为了能随时得到马二琴的帮助,她给予马二琴“免费茶客”的优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马二琴愿意,都可以进来免费喝茶、听鼓曲。刘问霞演唱的东北大鼓,能做到依字行腔,感情细腻真挚,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盛京时报》1月8日7版载有《古书场的姐妹花》一文,评论说:“刘问霞演唱之《黛玉望月》,抑郁悲凉、缠绵委曲。其嘱托紫娟、雪雁一段,不忍卒听,而问霞也将有不忍卒歌之情。”[2]518可见,刘问霞能驰誉鼓坛30余载,是与她这种虚心好学、精益求精的精神密不可分的。

这一时期,在奉天及其周边地区,还活跃着诸多女演员,可谓名家辈出。如被称为“九岁红”的朱玺珍,《盛京时报》曾载文评介她:“年仅十余岁,会曲三十之多,三国段常唱,子弟书通熟。珠喉宛转,字句清锐,喉音洪而不放,高而不暴,低而不靡,细而不断,腔调则尽而不滞,速而不追,抑扬得法,顿挫成宜。”她和妹妹朱士喜被誉为鼓书场上的“姊妹花”。

在小演员中还有“那氏姊妹”也颇受戏迷的追捧。“那氏姊妹”是指那月林和那月朋,这对姊妹均在十二三岁即能登台献艺。特别是妹妹那月朋,嗓音清脆,吐字清晰,表演朴实细腻,稳重大方,声情并茂,长于演唱《刘金定观星》等段子,不仅书艺高超,而且鼓套子打得十分精采,音美、韵足,能巧妙地表现东北大鼓各种曲牌。通常在书场演出,她打过一通鼓就能叫来“满堂彩”。

二、博采众长,远播关外

除了在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精益求精,这一时期的女演员们还善于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姊妹艺术的精华。20世纪30年代初,东北大鼓女演员们纷纷远走关外,使得东北大鼓这一东北地区唯一的鼓曲曲种关外飘香,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如1931年刘问霞到天津演出,由于唱做皆有独到之处,被称为“嘟哝派”和奉天大鼓“鼓界大王”,誉满津门。上海百代公司为她灌制了《红娘下书》《大西厢》《金定观星》《小拜年》《宝玉探病》等6张唱片,成为东北大鼓第一个灌制唱篇的女演员。

再如前文提到的朱玺珍,是继刘向霞之后的又一名杰出的东北大鼓女演员。她九岁登台演唱,因而被称作“九岁红”。演唱时,经常扎一条小辫,因而又被称为“朱小辫”。朱玺珍擅长演唱子弟书段《黛玉望月》《双玉听琴》《黛玉悲秋》。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朱玺珍闯关内,在天津驻足。天津素有“曲艺之乡”之称,曲艺名家辈出。在这之前,先后有过几批东北大鼓艺人闯进京津,但谁也没站住脚,朱玺珍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登上了天津曲坛。尽管她在沈阳已享盛名,但到了天津,作为一个外来年轻艺人,只能在道外一个名叫“东南轩”的园子寻求一席之地。朱玺珍到天津不久,便引起了天津曲坛许多听众的注目,行家们交口称赞她“嗓子好,玩意儿绝。”并领她拜识了鼓界大王刘宝全。刘宝全对这位来自关外的年轻艺人很为赏识,在一次聚餐会上,刘宝全把朱玺珍介绍给曲艺界同行,并对大家说:“这是我干女儿,请大家多关照。”从此,她一直和刘宝全同台演出,逢到刘宝全“压轴”时,她总是排在“贴轴”的位置上。刘宝全还对她耐心地指导,她学得也认真,进步很快,在较短时间内就克服了“音裹字”的缺点,掌握了刘宝全开口发音的方法,学习他如何使用轻重音,严格区分平仄字。此外,在表演动作上也吸收了京韵大鼓的长处。经过名师的指导,朱玺珍的演唱技艺大有长进。她在演唱中大胆地吸收京韵大鼓、河南坠子的唱腔,丰富了东北大鼓音乐,达到唱腔、表演、鼓板浑然一体的境界,被誉为“三绝”,从而有了“东北大鼓鼓皇”这一美称。1932年,胜利唱片公司更是以高价为朱玺珍演唱的《密建游宫》《宝玉哭黛玉》《黛玉葬花》等曲目灌制了唱片。

除天津外,这一时期东北大鼓女演员的足迹遍及关内很多地区。如1930年,在河南省开封“相国寺”,有奉天大鼓女艺人红牡丹、绿牡丹二人献艺。同年,著名东北大鼓老艺人傅凌阁领着7个女儿:傅凤云、傅紫云、傅翠云、傅桂云、傅慧云、傅小云、傅艳云等组成傅家班进入北京,专唱短篇段书,演出连续两年之久,誉满京城,为奉天大鼓在京城曲坛扩大了影响。

总之,在20世纪20—40年代东北大鼓兴盛的20年间,东北大鼓的众多女演员,从唱腔到表演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在东北大鼓发展史中书写了极为绚丽的一笔重彩,她们的出现,是东北大鼓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之一。

[1]《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编辑部编.中国曲艺志:辽宁卷:曲艺志资料:第二辑[Z].沈阳:内部资料,1988.

[2]《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编辑部.中国曲艺志:辽宁卷[M].北京:中国ISBN出版中心,2000.

【责任编辑:张跃双】

Prosperity of Story-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in Northeastern Region of China-Prosperity of Actress

WANG Hui
(School of Music,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data,the grand occasion in the golden era of the story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in northeastern region of China are introduced.With the increasing prosperity of the performance market,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actors emerged in Mukden,more than half of which were actress;they made a contribu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sition of story-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in northeastern region of China in the folk art community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ng’s prosperity.

story-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in northeastern region of China;prosperity;female drum

J 826

A

1008-3862(2012)04-0057-03

2012-03-20

王 辉(1957-),男,辽宁鞍山人,沈阳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猜你喜欢

奉天大鼓曲艺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大鼓声声
影像志
奉天设计师沙龙
大鼓声声
大鼓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奉天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