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分析

2012-04-12李庆杨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经济区沈阳集群

李庆杨,陈 香

(沈阳大学a.政法学院;b.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分析

李庆杨a,陈 香b

(沈阳大学a.政法学院;b.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介绍了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对策:统筹协调经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优势,增强产业集群辐射作用;发挥政府作用,消除政策壁垒;实施沈阳经济区人才整体开发战略;给诚信示范企业优惠政策,创建企业健康人文环境。

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

一、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现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一般用产业集群的规模和产业集群的结构状况来反映。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周边8个城市,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批准的第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沈阳经济区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改革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任务。如何加快沈阳经济区发展,提高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则关系到沈阳经济区建设的成败。

1.产业集群的总体规模状况

产业集群的规模描述集群利用资源协同效应的广度。沈阳经济区自成立以来,无论是在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还是产值增长速度上都显现出极大地发展活力。在沈阳经济区8个市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及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70个左右,企业数量2万多个。其中包括:沈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沈阳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沈阳浑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抚顺新材料产业集群、本溪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集群、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阜新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10个主业突出、优势非常明显的重点产业集群。沈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产品竞争力堪与目前世界装备制造业同类产品相比;鞍本钢铁集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粗钢年生产能力处于全国同行业第一位;以抚顺石化公司为核心的“中国北方石化城”和以辽阳化纤公司为核心的“中国北方化纤城”在全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产业集群的总体结构状况

产业集群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有一个中心产业集群区,其他集群是受其主导的,称中卫型结构;另一种是集群之间按照市场导向形成网络式的平等关系,称市场型结构[1]。

沈阳经济区经过多年的建设,产业集群间的结构由中卫型过渡到了市场型。产业集群的建设也越来越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在整体上尽量达到优势互补。作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的阜新市,依托区域林业资源优势,培育林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鞍山依托鞍钢钢铁资源,重点发展精特钢等产业,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这些年辽宁省政府一直在努力推进集群城市间的协作,搭建了很多城市间的沟通与交流平台。其中包括:建立协调联络制度,加强各城市间政务信息交流;建立城市联席会议制度,探讨经济区合作的一些重大问题;建立落实制度,保证合作协议的实施。最近沈阳经济区还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同盟,各市在知识产权交易、转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促进专利技术异地转化;实现专利信息共享,进而实现“知识产权强区”的目标。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区域性的交通设施得到了迅速发展,环经济区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的修建为城市间的融合奠定了基础。现在,沈阳至抚顺、铁岭,鞍山至辽阳等城际公交,已实现了全面运营,沈阳经济区步入了“一小时经济圈”的时代。凭借这一经济圈,发展能量就能从核心城市沈阳,沿沈抚、沈本、沈铁、沈辽鞍营、沈阜5条城际产业带迅速向周围传递。有关部门表示,接下来沈阳经济区还会在公共事业资源、生产要素资源共享方面实施大胆的突破,重点对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广电、体育、信息、金融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制约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著名管理学家波特对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进行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相互关联的6个因素:①要素条件;②需求条件;③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④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⑤机遇作用;⑥政府作用。这6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分析制约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2]。

1.要素条件

沈阳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经济重要增长区,这需要完善的要素市场的支撑。虽然核心城市沈阳的要素市场比较发达,但其他7个城市的要素市场发育相对严重滞后,总体来看沈阳要素市场的集聚作用明显大于对周围城市的辐射作用。沈阳经济区的要素市场发育水平整体上要落后于南方沿海经济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从整个沈阳经济区来看,要素市场无法满足产业日益发展的需求。金融市场发育迟缓,企业主要靠银行来融资,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非常有限,资金短缺是大多数企业的难题。从人力资源市场来看,很多省内的劳动力由于待遇差别选择去南方或大连就业,来经济区内就业的各层次人才仍主要流向沈阳,其余7个城市的吸引力相差很多。虽然目前失业问题不是很严重,但高学历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短缺仍是不争的事实,辽宁省企业家资源更是无法和江浙地区相比。另外从技术市场看,虽然沈阳经济区科技资源雄厚,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5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7个。但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都比较低,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地形成产业转化。

2.需求条件

在沈阳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在集群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趋同,企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质产品产能快速提高,导致生产资源日益稀缺,市场需求必然也会相对萎缩,产品需求前景不容乐观。例如,阜新、抚顺、鞍山、本溪这些资源型城市,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丧失了比较优势,必然导致原材料工业越来越陷入困境,传统产品市场也就日益缩小。虽然汽车、钢铁、石化、装备等产业有生产优势,但在全国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市场,主要由企业自己远销产品。同时沈阳经济区的大部分集群企业主要还是贴牌生产,以低成本优势来谋求一席之地,缺少自主品牌,这也就削弱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致了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只能被买家牵着鼻子走,难以打败国际上强大的竞争对手。在知识经济时代,品牌体现了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资源和竞争优势,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性。

3.相关及支撑产业

上游产业的高效率会拉动中下游产业发展,而下游产业的跟进反过来推动上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沈阳经济区,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刚性生产的影响,政府用支柱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方法,造成各城市优先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和产业结构趋同化。这种趋同使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由于重视主导产业的发展而忽视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

4.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

目前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协作、产业整合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这可能使沈阳经济区在国际和国内产业分工与合作中失去竞争机会。在政府分治模式下,各城市在发展经济时,都把精力集中在高税收产业上,再加上鞍山、抚顺、本溪自然资源禀赋相似,产业同构现象明显。例如,鞍钢和本钢都发展钢铁行业,本溪和铁岭都发展能源等产业,其他城市有的也是规模上的差别,产业结构上却较为相似,这抑制了经济区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同时一些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主要以低成本生产要素、低成本型的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等作为支撑,也就是说现在的产业集群是处在“集聚而非集群化”“形聚而神散”的低水平状态。旅游产业整体开放已经运作4年,但是由于资源开发雷同、定位不清、规划不明确、特色不突出导致整体效益不高。

5.自主研发整体水平低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力量主导着一切产品的竞争力。沈阳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十五计划”期间,辽宁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仅为20%,省内有科研部门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3%,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同时虽然辽宁省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机构数量在全国排在第4位,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仅仅排在第10位。总体来说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基本上是“技术模仿-套利-低成本竞争”的运行模式。创新的企业还没有收回成本,大量扎堆模仿的企业就已经跟进了,这大大降低了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导致集群内企业陷入了“先创新找死,不创新等死”的尴尬境地。总之,持续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创新,集群内部学习与创新能力不足,仅有的学习也只是表面的模仿,缺乏成员间的协同学习、创新行为。

6.政府行为与人文环境

目前,沈阳经济区城市间协调仍停留在非制度化阶段,每年召开一次市长联席会议,签订了多项一体化协议,可是这些政策协议从某方面来讲,缺乏法律效力,犹如纸上谈兵,执行的力度不够,取得的效果也并不明显。某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领导政绩而实施的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外来企业和人口,阻碍了信息、资源的自由有效的流动和配置。同时沈阳经济区的集群内缺乏包容的人文环境,企业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敌意的心态,竞争多于合作,更甚者会出现恶意诋毁。现在经济区内的企业均可冠名“沈阳经济区”;一个企业在本地获得市级著名商标,在经济区内都会得到承认和保护。但是企业如果在本地严重失信,也将给整个经济区抹黑。

三、提高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对策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在稳步提高,但前景依然不容乐观,为了更快促进经济区总体实力的提升,很多方面还有待改善和加强。

1.统筹协调经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快建设多功能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以促进群内8个城市的相互联系,在加快实施沈抚同城化和沈抚城际交通设施建设,沈阳、铁岭、抚顺实现电信一体化的同时,进一步建设沈阳经济区内各个城市之间的一体化交通和通讯的基础设施,使核心城市沈阳的一部分功能和产业分散到区内的其他7个城市,承担核心城市部分功能,实现自我发展,实施城市管理社会化工程,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经济区内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础教育的区内规范和均衡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区内的资源共享,加快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和区内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通过全运会的举办推进区内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来拉动城镇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现代化设施建设,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3]。尽快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经济区内功能齐全、信息畅通、交通便捷、内外衔接、管理科学的多种方式,多个层次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2.发挥产业优势,增强产业集群辐射作用

沈阳经济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经济区内的各个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都已经初具规模,例如,以鞍钢为重点的精特钢产业集群,以本溪为重点的现代制药产业集群,以阜新为重点的现代农林业产业集群,以辽阳为重点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抚顺为重点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等。目前要大力推动各个产业的规模化,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为推进城镇化提供持久动力;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优先发展物流、会展、金融、计算机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餐饮,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为沈阳经济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就业环境;推动工业园区化与集群化,提高工业产业集中度、完整度和丰厚度,结合工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要统筹农业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化、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4]。与此同时,辽宁省委和省政府在努力推进集群城市间的协作,搭建城市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的同时,积极探讨发挥各个城市的产业优势,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作用的途径,诸如知识产权战略同盟,专利技术异地转化,专利信息共享等。

3.发挥政府作用,消除政策壁垒

辽宁省政府和沈阳经济区的各市政府要认真梳理各市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尽量消除各城市之间特殊优惠政策方面的差异,对各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条件、财政税收等方面,要对各城市的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实行没有差别的统一管理。在户籍、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也要联合统一制定一些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推进一体化进程,尽快实现经济区内社保转移与医保通用。加大招商力度,改进招商方法,八城市采取组团招商、网上招商、资产置换招商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吸引国内外厂商到沈阳经济区投资。要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证先行企业得到应有的回报,从制度上鼓励创新。要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推进国企改革重组,重点推进大型企业母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通过境内外整体上市、增资扩股、出让产权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5]。

4.实施沈阳经济区人才整体开发战略

人才是沈阳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条件,沈阳经济区要快速发展,必须立足于区域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战略,以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基础,以优化经济区内人才队伍结构为重点,以“两高”人才为核心,以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采取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充分开发海内外人才资源,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沈阳经济区开发建设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以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和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建设汽车生产、冶金材料、焊接技术、生物制药、数控机床、精细化工、电工电子等专业技工培训基地,为“十大产业集群”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为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

5.给诚信示范企业优惠政策,创建企业健康人文环境

为了加快推进诚信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社会环境,可以对获得诚信示范企业荣誉的国企,提高企业经营者年薪系数;对创建诚信示范企业做出贡献的企业人员,在评选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优秀企业家时可优先予以考虑;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诚信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等。通过以上这些优惠政策可以提高其他企业效仿的积极性,进而优化整个经济区内集群企业的社会人文环境。

[1]王缉慈.解读产业集群[M]∥顾强.中国产业集群:第一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13.

[2]王缉慈.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3-8.

[3]王艳玲,李庆杨.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N].沈阳日报,2012-02-11(A5).

[4]王越.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途径与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61-162.

[5]李威.沈阳经济区发展方式的对策和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2):93-94.

【责任编辑:刘晓鸥】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LI Qingyanga,CHEN Xiangb
(a.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b.College of Economics,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4,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is introduced.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are analyzed.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industry cluster are put forward:Coordinati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economic zone;play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dustry and enhancing the radiation effects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s;playing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eliminating the policy barriers;implementing the overall tal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providing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the enterprise with good faith,and creating a health humanistic environment for enterprise.

Shenyang Economic Zone;industrial clusters;market competitiveness

F 425

A

1008-3862(2012)04-0001-04

2012-06-09

沈阳市科学技术规划研究项目(f11-263-5-34)。

李庆杨(1961-),男,辽宁凌源人,沈阳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经济区沈阳集群
沈阳分店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