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英译文的关联理论评析
2012-04-12陈彦会1颜静兰2
陈彦会1,颜静兰2
《天净沙·秋思》英译文的关联理论评析
陈彦会,颜静兰
(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5;2.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7)
运用关联翻译理论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四种译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环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等概念在诗歌翻译评论中的可行性,尝试在诗歌文本翻译的多元阐释中为诗词翻译评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天净沙·秋思》;关联翻译理论;最佳关联对等;诗词翻译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问题。纵览中外翻译史,翻译的标准历来是层出不穷、琳琅满目。无论是我国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如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直译说”,林语堂的“美学说”,钱钟书的“化境论”,许渊冲的“优势竞赛论”,还是西方翻译理论家推崇的翻译标准,如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卡特福得的“话语对等”和“功能对等”,奈达的“动态对等”,以及早期翻译研究派利维的“忠实与创造统一说”等,从某一角度、某一历史时刻以及学科立场上来看,都或多或少对翻译实践起到了有益的促进和衡量作用。
对于诗词的翻译,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是从翻译研究的四大流派(语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交际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还是从传统的文学、文艺学角度,以及后来兴起的文体学、修辞学角度,乃至最近出现的语篇学、系统功能角度,都对诗词翻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研究和指导。而诗词本身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最富有想象性和多元阐释性,文本的特征使得诗词翻译的评论成为最具开放性的领域之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小令中的代表作,也是脍炙人口、历代传诵的名篇,此诗有好几种英译本。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关联翻译理论标准,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四种译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以论证关联翻译理论在诗词翻译批评中的可行性,为诗词翻译评论开辟新的视角。
一、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标准
关联理论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的语用学理论。自1986年斯波珀伯和威尔逊(Sperber & Wilson)联名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标志着关联理论的正式诞生。关联理论把读者纳入语境研究范畴,分析强调了听、读者促进语义连贯和语篇展开的作用。这项研究也为翻译批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从此关联理论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Sperber & Wilson、何自然、冉永平、侯国金、王惠玲等对关联理论都有过突出的成绩和详尽的论述。随着关联理论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先后又将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何自然、Gutt、赵彦春、周红专、王斌等学者的研究。其中,Gutt更是力图建立一个系统的关联理论模式。笔者则在运用关联理论的同时,做了不同于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将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标准运用到诗歌翻译批评中,着重考察关联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是跨语际交际行为。在关联理论的指引下,寻求话语的关联性成为翻译理解的重要方式,交际意图或者信息意图成了翻译的内容,最根本的是,是否传递了最佳关联性成了翻译批评的标准。Gutt应用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关联理论有两个最突出的论点:即语言交际是一种演绎推理过程,而不是解码过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总是希望用最少的努力来获取最多的信息,即最佳关联性。Gutt基于关联理论,则移植了“解释相似性”(interpretive resemblance)这一概念,认为译文应是与原文释义相似的语篇,并以此为基础对译者意图、译文读者的语境构想(contextual assumption)、认知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解释性阐释。他的移植活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关联理论还特别强调信息接受者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以及语境(context),这对翻译研究是十分有用的。按照关联理论中的概念,认知环境是指由逻辑、词汇及百科知识等组成的储存在读者/译者大脑里的信息。而语境则是指用来解释话语的一系列前提条件,换言之,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语境是一种心理构成,是听者对外部世界的一系列假设子集”。在关联理论中,不论是认知环境还是语境,强调的都是听者/读者对话语/语篇进行解释的心理能力,而不是指交际参与者的外部环境。因此,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批评标准,不拘泥于字词的对等,不讨论直译、意译的短处,而注重功能的对等,即在交际的功能上,原文与译文应取得某种相似的语境、语义和文化交际效果。在关联理论参照下,译者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根据自己对原文读者的表达方式来示意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根据关联理论的标准,交际的成功是由两个条件决定的,即交际双方的“互明”和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因此我们评判翻译的标准,依照关联理论,就是译语读者在多大程度上明白了译者传达的意图。所谓“每一明示交际行为都传达了它自己最佳关联的假设”。因此,关联翻译理论,译者依据的最主要标准是“最佳关联性”。可以说,关联性是语境效果与认知努力的函数,可以用直观的公式来表达这一层关系:
(语境、语义、文化)关联性=语境效果/认知努力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都是变量的,因此语境、语义和文化关联性也是一个变量。它依赖于语境,依赖于交际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就是一个保持原文最佳关联性的问题,亦即:译者从原文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在语境、语义和文化上的最佳关联性,再在译语文本中保持这种最佳关联性。因此,关联理论的翻译评判标准的实质就是最佳关联性的传递,而影响最佳关联性的因素,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则是实现最佳关联性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二、《天净沙·秋思》原作的关联理论分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这首小令在关联理论参照下的意思。
(一)认知语境
按照关联理论,人的认知语境包括逻辑、词汇及百科信息。对于地道的中文读者来说,这首小令并不陌生。这是一首描述羁旅游子的极品,以其意境高远而为千百年来传唱不朽。整篇二十八字,由十一个意象构成,篇幅虽短,看似杂乱,实则经过精心布置排列在一起,孤立的景物构成有机整体,显现出一派萧瑟与黯淡。前三句十八字之间无任何动词连接,前两句写的是眼中所见,第三句乃游子自身描述,这三组意象组合到一起,勾勒出旅途中的孤单与寂寥;后两句写游子的心理感受,夕阳独立,寂寞无言,恍若日暮途穷一般。如果说前面三句还只是烘托了一种悲伤、萧瑟的氛围,那么后两句则把这种氛围推到了极致。古代诗文在铺排多种意象时有两种写法:一是平行,二是加倍,这首小令可谓兼而有之。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到夕阳等意象的形状、色彩来看,无不渗透着天涯浪子悲凉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意境悠远。这一切可谓是寄情寓物、物即为人;物发人情、情现于物。其内在包含的种种意象和关系,对于诗词英译是一道难题。
(二)意图
此曲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起首三句为鼎足对,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这多重信息组成的信息意图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浓烈的羁旅愁怀。这可以说是整首词的交际意图所在。
(三)关联性
关联性是针对话语在语境中的语境效果而言的。尤金·奈达在翻译等值方面提到过读者反应问题,认为译文对其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应与原文对其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基本一致。从关联理论的视点出发,这种效果实际上就是语境效果。语境效果是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是否产生语境效果取决于听、读者就该话语提出的假设是否能与语境建立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与说、写者所期待的假设是否一致。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各种词语信息所引发的意象,在整首小令的认知语境中带给读者的关联是漂泊天涯的游子凄苦的思乡之情;古道、西风、瘦马引入的新信息强化旧信息,体现了旅途中的孤单与寂寥;夕阳则激起了游子的心理共鸣,夕阳独立,寂寞无言,恍若日暮途穷一般,这就再一次引入新信息,把一种悲伤、萧瑟的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强化了天涯浪子悲凉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意境悠远,突出了游子的思乡关联。
以上分析了原小令的认知语境、意图、关联性,下面比较一下各译文(选自邵志洪的《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是如何传译的。
译文一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译)
译文二 Tune to “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Schlepp 译)
译文三 Tune: Tian Jin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荫、Burton Raffel 译)
译文四 Nostalgia
Above the age-old trees entwined with rotten vine,
Crows are hovering as the sun is on the wane.
Over a murmuring stream is a tiny wooden bridge,
On the far bank of the brook stands a retired little village.
The west wind keenly blows as the sun goes below,
A skinny jade limps along the ancient road.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The lone traveller has to go!
(卢思源译)
三、译本的关联理论分析
我们逐句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译文的长短。先看标题,原文为《天净沙·秋思》,其中“天净沙”为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名字。四种译文的翻译各不相同。译文一的“Autumn”与译文二的“Autumn Thoughts”相比,前者是“秋天”的意思,没有准确传达整首曲的意象和感情,其认知语境发生了偏离,给人产生的关联就是仅仅写秋天,其认知环境并未产生相应的语境和语义关联效果;译文二“Autumn Thoughts”给读者的认知空间要比译文一更大,但“Thoughts”读者也可能理解为“思绪、思想、想法”等,很难与原文中“断肠人”浪迹天涯浓烈的羁旅愁怀和悲凉的思乡语境关联起来,这种翻译很难传达整首词的交际意图。译文三只译出了曲牌名,指明了原文的题材,但是没有突出原文的主题思想,没有产生相应的语境和语义关联性。译文四“Nostalgia”是“思乡;怀乡病”的含义,这里可以指“断肠人”在天涯怀念昔日居住在“小桥流水人家”时的幸福时光。翻译紧紧扣住主题“思”给人呈现了秋天悲伤的、萧瑟的氛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译文比较准确地传达了整首曲的认知语境,其揭示的语境和语义关联比较明显,即思乡之情。相比之下,前三种译文的读者需要较多的认知努力来获取相应的语境效果,因为译文与“思乡”的关联不太明显。而译文四的读者只需要花费较少的认知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语境效果。因此,从关联理论的翻译标准看,译文四较之其他译法,在信息传递上,在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方面都比较适当,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这几种译文中最为成功的。
四种译文勾勒了四种不同的图画,都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夕阳,精心布置排列在一起,各个孤立的景物构成了有机整体,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在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中,呈现出一派萧瑟与黯淡的气氛。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原文出现多种译文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经验以及观察事物方式的不同。因为认知语言学是把语言看作一种认知活动,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以及规律的科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感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作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就是让读者在不看原文英译的情况下,让不同的读者根据原文的描述,试图以曲临摹作画,结果各个读者所画的都大不相同。尽管都是熟知这首曲的中国读者,一样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但是其原文所传达的内容和意境却通过不同的画面表达出来了,达到了交际的目的。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这主要是人类具有相似的认知语境。认知环境不仅包括交际双方在某时、某地,关于某人、某事实的了解,而且还包括三种信息:词语信息、关于世界的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这些信息再加上人们的认知努力才实现原文与目标语之间的对等。
为了评论方便,我们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合为一句,这样原文分成四句。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给读者铺陈的是浓厚的乡间气息,秋色正浓,但还流露出几分萧瑟与黯淡,“枯”、“老”、“昏”是传递原文关联的关键。译文一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但没有顾及原文的韵律问题。译文读者易于直接体会到原文的意境,仿佛读者身临其境似的,但仔细推敲译文后会发现一些欠妥的地方。虽然译文一用了“rugged,old,wreathed,rotten”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来表达原文的意境,仿佛达到了与原文相同的认知语境效果,但从整句话来看,译文所表达的意义与原文的意义相差甚远。如果把译文一的第一句回译过来,就变成了“乌鸦在盘旋着枯藤的老树上翱翔”,这就使译文难以向读者传达出最佳语境和语义关联性。译文二用“dry,old”来修饰“藤”和“树”,它与其他两种译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原曲的九个名词词组分别译成九个英语名词词组。“文字上,静态的名词及附饰语,互有关联又很疏散地构成一幅静态图画。译者故意不用定式谓语,通篇不用英文句子形式,有含原作情味处,代表一种译风。”但是考虑到英(形合语言)汉(意合语言)两种语言的特征,在英汉互译时,应力求动态对等,不要形式对等。汉译英时,宜用增词法去化隐为显,把无其形而有其意的连词增译出来。由此来判断译文二虽注重形式对等,但译文很难向读者传达出原词中传达的萧瑟和凄凉的意境。因此,译文二的语境和语义关联都有待商榷。译文三与译文一在对原文的形式处理方面,有相似之处,都把原文事物的静态转化成了动态的情形。译文添加了不少原文没有的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如:hanging,returning,croaking等,这就与译文二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同样表达了原文的认知语境,只不过表达的程度不同而已。译文四改变了原作的形式以符合译作语言的表达习惯,向读者传达了“枯藤老树昏鸦”的萧瑟凄凉场景。译文不仅在艺术效果上达到与原文的统一,而且在认知语境上也等同于原文,符合了英语语言注重形式对等的特点,这些互有关联的事物构成了一幅动态画面。相比之下,译文四的读者无须花费过多的认知努力,就能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达到译文与原文在语境和语义的最佳关联性。
再看第二、三句,这两句中六种事物表达了昔日熟悉的情形中天涯游子的思乡意境。这两句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原文静态的事物在译文中的表达及要表达的意境。在译文一中暂且不说个别词语翻译上的问题,根据译文的意思就可判断原文的语境效果是否表现出来,把译文一回译过来,那就是:“那边闪闪发光的小溪上有一座小桥,再远处的河边有个小村庄。”这与原文的语境所要表达的意境相差甚远,从关联理论翻译标准来看,译文读者无法实现与原作的最佳语境和语义关联效果。译文二只注重了与原作的形式对等,在意境表达方面读者很难获取与原文相同的关联效果,因为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缺少了话语和语篇衔接、连贯的手段,译语接受者很难解读译文所传达的天涯游子思乡的意境。译文中表现的静态的意义疏散孤立,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语境和语义关联效果。而译文三“小桥流水人家”被译成为“窄小的桥后面有几间房屋,桥下面有条静静的小溪流着水。”此译文中原文的三种事物变成了两个情形。“古道西风瘦马”在译文中变成了“一匹瘦马在西风中行动缓慢地在一条磨损的路上行走”,同样,三个事物变成了一种情形。这显然与原文中的语境不大相符,译文读者在阅读时需要花费很大的认知努力来获取相应的语境效果,在最佳关联性的传递上也不太理想。相比之下,译文四从英汉各自的特征入手进行翻译,注重了翻译中功能的对等。译文不但保留了原文中的六种事物,将语境和语义的关联性都传递出来了,而且还把原文的隐性、静态关联通过显性的形式勾勒出一幅动态的图画传递给了读者,意境深远,给译语接受者以充分的想象阐释空间。原文中的断肠人浓烈思乡之情和秋天萧瑟之情完美融于一体。原文的关联表达出来了,译文读者以最少的认知努力就能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达到了与原文在语境、语义和文化的最佳关联效果。
来看最后一句。译文一原文中有些描述并未译出,把“断肠人”译成the traveler显然未能表达曲中人物的身份及其思乡之情,虽然表达了原文的意象,但没有传达出整首曲的主题思想,其最佳关联性就差一些。译文二中几个孤立的意象与原文的意境和思乡之情相差甚远,“太阳西落”与“一个在天边的伤心人”很难形成某种语境和意义的关联。英语读者很难对其原作中表达的“夕阳激起了游子的心理共鸣,萧瑟氛围烘托天涯浪子悲凉的心境”这种情景交融、意境悠远的思乡关联联系起来。译文三中“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被译成两种情形,其中用了lovesick 修饰“断肠人”来传达原文的思乡之情。传递了原文的关联,但在语境效果的表达上还不够到位。译文四则比较准确地译出了原文的意境和思乡之情,译者以化静为动、化隐为显的手法从动态形式上刻画出旅行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从关联理论的翻译标准来看,比较准确地译出了原文的语境和语义关联性。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结合关联理论评析了《天净沙·秋思》的四种译文。相比之下,译文四比较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语境,译文读者无需花费很多的认知努力就能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实现了与原作的最佳语境、语义和文化关联。在关联理论翻译标准参照下不同译文的优劣就凸现出来了。
四、结束语
关联理论的引入给翻译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关联理论使我们认识到翻译的认知角度,尤其是心理构成的语境——认知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评论翻译的时候应从多个角度出发,不仅要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还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指引下,人们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去寻求交际中的最大关联,从而避免落入误解、误译的圈套。关联理论的引入,使译者明确了关联在翻译中的作用,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须考虑字词句乃至段的关联,以及它们在各自文本中的语境、语义和文化关联对等、认知努力等问题。但是关联理论并不能涵盖翻译研究的所有层次,如果将它用于翻译衡量,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关联理论对翻译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它是理解翻译语用与认知问题的利器,我们可以尝试将其运用于各种翻译批评活动之中。
[1] 徐莉娜.试论翻译分析与批评的依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3(3): 210-215.
[2] 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95.
[3]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 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 2004(2): 28-33.
[5] 侯国金.关联的是非和交际中的意义虚实——与何自然教授商榷[J].外语学刊, 2004(2): 39-43.
[6] 王惠玲, 王振环.语境效果对附加义翻译的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7(4): 93-96.
[7] 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1991.
[8] Gutt E A. Translation as interlingual interpretive use[C]// Lawrence V.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2000.
[9]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22(3): 273-295.
[10] 周红专.古汉诗词英译的关联观[J].外语学刊, 2002 (1): 102-104.
[11] 王斌.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J].中国翻译, 2000, 20(4): 13-16.
[12] 孙昂. 《送友人》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20(6): 125-128.
[13] Wilson D.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14] 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M].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15] 卢思源.形合与意合[J].大学英语, 1988(2): 54-58.
[16] 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89.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s of·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Chen Yanhui, Yan Jinglan
(1.,,,;2.,,,)
Criticisms on·have been mostly d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English-Chinese studies.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can serve as a useful tool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four translations of the poem, in the hope of testifying the feasibility of cognitive environm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 and equivalence of optimal relevance in appraisal of poetry translation.
·;;;
H315.9
A
1009-895X(2012)02-0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