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陶行知的管理思想看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

2012-04-12弓巧平

关键词:陶行知校长师生

弓巧平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山西忻州034000)

从陶行知的管理思想看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

弓巧平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山西忻州034000)

三农问题,教育先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而农村学校实现民主化、科学化管理是顺利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力保证。以陶行知关于农村教育中的学校管理思想为理论依据,立足农村学校管理的实际,从校长为代表、多方参与的学校民主管理机制的建立,办学者的事业心与革新精神,规章制度建设,形成师生民主自治的校风,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以及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的创设等方面,做一些剖析和探讨。

陶行知;农村教育;农村学校管理

Abstract:Rural education is often given priority to among the issues of agriculture,farmers and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Presently,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ur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Democratic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rural schools is the great guarantee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urrent rural school management,this paper,taking Tao Xingzhi's management ideology about rural education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makes a profound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school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a)the establishment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taking school principal as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b)dedication to school and innovation spirit of people running schools:c)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 rules and regulations;d)the improvement of school spirit of teacher-student democratic autonomy;e)rational use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f)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academic culture.

Key words:Tao Xingzhi;rural education;rural school management

农村教育改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农村教育如何服务好农村,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各方面发展的大问题。在农村教育中,学校管理又是关乎教育教学过程顺利开展、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陶行知作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先后创办了多所学校,并且还曾参与了许多教育机关和社团的创办和管理工作。在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中,陶先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校管理思想。本文力图通过挖掘和梳理陶先生的学校管理思想,为改进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以校长为代表,多方参与,建立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机制

在办学过程中,陶行知非常重视学校校长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21年,他就明确指出:“一所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1]1924年,他又提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价他的校长”的观点,他认为南京燕子矶国民学校的校长是“教员的领袖,学生的领袖,渐渐地要做成社会的领袖”。[1]从学校管理机制来看,陶行知始终坚持把对学校进行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区分开来,不搞“一言堂”,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都是平等的同志式关系,学校的大事都要交由师生员工讨论,然后再作出决定。此外,陶行知还十分注意听取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批评意见,重视他们对学校工作的监督。这种管理机制让学校各方面的人员参与管理,有利于培养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对当前农村学校的科学化、民主化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从农村学校管理现状来看,一方面学校的监督机制作用欠缺。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建立校长的权力监督机制,许多学校校长兼书记,副校长兼副书记,实际上是党政一体,容易导致校长的“一言堂”,党支部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保证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学校的教代会并没有定期召开,从而使得教代会在农村学校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成为了校长的“传声筒”。[2]这样显然不利于学校的民主化、科学化管理的实现。因此,在当前的农村学校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的民主管理思想,实行开放性办学,使社会相关部门、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学校事务的管理,有效发挥监督体系的功能,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体制,在管理中凸显“以教育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服务为本”的管理理念,[3]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

二、办学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改革创新精神

陶行知认为,办学者应该有一种高尚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克服重重困难,把学校办好。他要求作为学校之灵魂的校长应该有追求真理,抱着理想为小孩、为国家、为人类服务的深远眼光;应该有对“毁誉之来,可不必计较。横逆之来,以慈爱、智慧、庄严、无畏的宽阔胸怀处之”[4]的胸襟。校长还要立志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敢于去开辟未来的教育事业。在管理实践中,陶行知十分重视管理者自身素质提高的问题,在他看来,作为一位有事业心和革新精神的领导者,他本人应十分重视自己个人的修养,重视用自己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来引导和激励师生。

从现实来看,农村许多校长由于任职受年限的规定,缺乏对学校的长远规划,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在学校管理中较安于现状。[5]只要在位时平安无事就好,没有考虑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使学校管理工作进展缓慢。不管改革的呼声多么高涨,许多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以“分数”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片面追求升学率,使教师工作蒙上了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再加之上级部门经常以政代教,忽视教育规律,而校长囿于权威,往往循规蹈矩,一切工作按上级指示办,久而久之便是因循守旧有余而改革创新不足。按照陶行知对校长任职资格的要求,校长要有农夫的身手、教师的头脑、社会改造家的精神。因此,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管理理念,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只有这样,才可能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民主的管理作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真正担负起对学校进行管理的重任。

三、重视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形成师生民主自治的校风

陶行知创办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订立规约,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用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比如1939年,陶行知制订了《育才学校公约》,要求育才学校师生在各种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随后又分门别类地制订了《育才十二要》、《育才卫生教育二十九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在他创办的学校中身体力行,还视具体情况不断地调整修正。这些规约,不仅从内容和执行对象上体现了广泛性,而且从实质上体现了依法治校的思想。在制订过程中,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在执行过程中,对学生实行民主与自治的管理,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在他看来,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管理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以达到促进学生进步的教育目的。为此,1923年秋,陶行知在《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一文中指出安徽公学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共生活、共甘苦”的主张。而要真正做到依靠教师,校长必须认真解决好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必须积极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除了生活上关心教师之外,他还把“培养在职教师”作为校长的四种任务之首。校长要给教职工留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人有向上之理智,故其作一事,决不愿终其身于此而无进步之望。为领袖者则当利其向上之心理,使做事有进步者得依进步渐升较优之职,则人皆努力于所做之事,而求以改进之。”[1]

目前,随着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农村学校的管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多数学校都制订了相应的校规校纪制度来指导调控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但仍存在问题:一是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问题。有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全面、系统,但具体落实起来则不到位,形同虚设。二是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制度的约束性和规范性、服从性和统一性,最终可能损害学校组织成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导致学校只重视眼前的“从严管理”,[6]而忽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必然影响教师主体精神与创造潜能的发挥,进而对教学效果的凸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陶先生的管理理念和做法,注重制度的长远建设,依靠师生,重视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民主自治,关注师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合理使用办学经费,注重办学效益

办学经费的匮乏是陶行知办学实践中常会遇到的一个难题。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经费的作用,陶行知以“可省则省”的原则,倡导以最小的开支换取最大的效益。他一生都在坚持勤俭办学,他所创办的许多学校都是靠他艰苦奋斗和克勤克俭办起来的,而且各有特色,卓有成效。比如创办山海公学团时,连一间茅草棚都没有,却把教育普及到周围25公里的农村,进而发动了全国的普及教育运动。[7]抗战时期的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在国民党的心脏地区创办并使之壮大发展。为了以有限的财力办好教育事业,陶行知非常重视对学校财务的管理。他要求,学校的团体活动必须有预算、有计划,组织成员对团体财产有知情权,管理人员对之有加以公开的义务;“支配经济的人,必须分别缓急,酌量进行”,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管理公有财产的人务必收支有据,对学校的一切账目,必须有专家的审查。

较之陶行知所处的时代,当前农村的办学条件已有了极大的改善。尽管如此,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经费仍不宽裕,有的地区甚至还很困难。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取消了收费,政府补助公用经费又有限,有些农村学校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基础设施大多数比较落后,不少学校的教学设备短缺或不配套,特别是理、化、生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电脑室等严重不足,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加之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比如在职称聘任、福利待遇、评先评优诸方面还没有完善的评估制度,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不能有效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造成了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涣散。借鉴陶行知的管理思想,作为管理者,仍需要厉行节约,重视合理的预算,实现以有限的资金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五、关注师生的健康生活,营造友爱和谐、追求真理的学问气候

陶行知认为,学校生活教育包含多个方面,其中师生的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校长若认真解决好师生日常的衣食住行问题,教师就可以安心于传道授业,师生就能够在学术的气候中长进。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8]陶行知还主张学校要“创造学问之气候”。育才学校除了向自然界和社会进行博观约取之外,还设立了自然科学馆、社会科学馆、艺术馆、图书馆等,为营造积极向上、追求真理之学术氛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对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来说,安全教育工作是关系师生健康成长的头等大事,因此,首先要抓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它涉及到校园基础设施安全、校园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学校应该从细节着手,排除校园各方面的安全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安全检查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安全教育常规化。另一方面,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味。[9]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虽差,但并不等于对此束手无策,学校要为师生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比如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疑难,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开设丰富多彩的论坛、辩论会、信息发布会等,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文化和学术气息,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对取得成果的教师实施奖励,树立先进的典型,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的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对其关注和了解,才能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教育工作的发展。而陶行知以农村教育为基点的学校管理思想,又为我国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与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因此,我们仍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其思想内涵,为追求农村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文化,为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1]陶行知全集(卷一)[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69,473,272.

[2]李祥功.农村学校教代会制度亟待建立[J].教育与职业,1993,(3):34.

[3]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9.

[4]陶行知全集(卷五)[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709.

[5]杨兴聚.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选聘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5,(2):102-103.

[6]程德富.刍议农村学校管理的弊端及几点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3,(6):12-13.

[7]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6.

[8]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7.

[9]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1.

(编辑:程俐萍)

On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o Xingzhi's Management Ideology

GONG Qiao-ping
(Education Department,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Xinzhou Shanxi 034000,China)

G521

A

1671-816X(2012)05-0465-04

2012-03-12

弓巧平(1975-),女(汉),山西原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史和教育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陶行知校长师生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麻辣师生
论校长的修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