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亲证的角度再思考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2012-04-12毛天虹
毛天虹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思想和政治理论教育部,上海201209)
从人生亲证的角度再思考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毛天虹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思想和政治理论教育部,上海201209)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面对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高校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切入点进行?文章以传统文化的精髓“道”为切入点,以“人生的亲证”为体道悟道的实践方式,研究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新道路,以期为高校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的参考。
亲证;道;传统文化;高校
0 引言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无论是学术界的传统文化热还是民间不时见诸报端的读经运动等等,都显示出学术界和民间共同的对传统文化缺失的担忧和呼应。那么在以培养高等人才为己任的高校,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呢?面对广泛的传统文化内容,我们是否应该探讨一个适当的切入点,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模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呢[1]?
1 “道”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当我们在寻找这个“切入点”时,“道”不可回避地来到我们面前。哲学家金岳霖曾指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思想与感情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它内涵幽深、包容万有,指示出一种无限的、生生不息的、本质的存在。它地位崇高,无以尚之;可体而不可说,可求而不可离;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中国哲学以道为宗,它贯通百家,兼用士庶,故言中国哲学不可不论道,发扬中国哲学精神不可不体道[2]。可以看出,金岳霖先生认为“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追求,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汉语中“道”有多种含义,主要有四个层次:一为道路;二为道德;三为道理;四为道境。其层次由具体到抽象,由有形到无形,是逐层升高的。在最低的层次上,“道”是道路的意思,是有形可见的。而其他三个层次都是无形的范围,但层次有所不同。其中第二层次“道德”离社会实践较近,有很强的现实感,其核心是善。第三层次“道理”较为抽象,不易直观把握,其核心是真。第四层次“道境”是最高层次,是指在之前“德”和“理”的层次上再上升而达到的一种真善美统一的更高境界,其核心是美。而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道,虽然与道路、道德、道理三个层次都有联系,但并不是这三个层次能包括的,它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之道,是指通过对宇宙人生的整体领悟从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3]。
2 “道”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道”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点,这启示着我们可以以“道”为切入点,从上至下,高屋建瓴,积极探索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路径。
刚才文中分析了“道”的最高点为境界之“道”。所谓境界之“道”,其实是一个无法言传的整体,古人称之为“一”。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然而道的整体境界虽然难以用语言表达,但却是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实践中感悟体验其真知妙义。这给我们以“道”为切入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极大的启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
说明大学之道是以达到人生最高的善的境界为终身修习的目的,这是一个高尚灵魂的本质。“小道”和“大道”有大小的区别,但是在认识领悟的方法上是相通的。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遍布着“小道”。初学者很容易通过实践的把握而达到内心的体悟。而“大道”涉及宇宙人生“天人合一”的高境界,对初学者来说很深很困难。所以古人很睿智的用“隐喻之旅”带领初学者通过周围的智慧之门的启示从而通达“大道”。例如,在《庄子》一书中,寓言、神话、典故等比比皆是,引导大家由体“小道”进而悟“大道”[4]。
因此,我们可以以“道”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以觉悟身边生活中的“小道”为起点,在实践中体道悟道,从而觉悟人生“大道”,以此为目标建构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路径。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道”的实践途径问题。
3 道的实践途径——人生的亲证
在体道悟道的过程中,核心是人生亲证。印度学者泰戈尔的名著《Sadhana》(梵文)的涵义是将人生引向正确的道路,译成中文为“人生亲证”。其实包括印度在内的东方文化,其核心焦点都在于达到人生的自觉和亲证。泰戈尔说:“源于伟大心灵体验的有生命的语言,其意义永远不会被某一逻辑阐释体系详尽无遗地阐释清楚,只有通过个别生活的经历不断予以说明并在各自新的发现中增加它们的神奇。”[5]
这就是说,要想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靠学习典籍知识,更要去身临其境,去实践体验,去亲身领悟。换言之,领会传统文化真髓、深化人文素养教育的关键,不是在于知识多寡,而是重在实践亲证。可是,纵观当前的国学普及热和背诵经典热以及文化讲座热,人们往往从知识学习与兴趣爱好等各种角度各取所需,真正重实践亲证的却很少。可以说,“人生的亲证”是在方法论意义上领悟、修习并践行传统文化的一种境界。
庄子说:“道,行之而成”,真正的“道”体现在实践亲证中。传统文化教育要把重点落在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实践亲证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仲林教授在《中国创造学概论》一书中说道:“有的人觉得能谈几句孔孟格言、老庄语录,就可以表现出一些人文雅而有修养,就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有的人觉得文化经典都是文言古文,时代久远,学这种知识难度太大,畏难而远之……把传统文化看成与人的心灵无关的身外之物,离开了心的自觉和人生的亲证来谈传统文化,就如同在岸上游泳,永远得不到其中的实感和真谛。”[3]纵观普通百姓的日常用语,不论哪行哪业,都在日常生活中把“道”作为最高价值尺度,于是“道”成了我们心目中真理的代名词。凡探求宇宙奥秘、人生真谛的努力,称之为求道、学道;有所收获,称为闻道、悟道、体道;有所推动发扬,称为弘道、行道。中国人大都相信宇宙虽无主宰神,却存在着最高真理的道,有理想的人应该修道,勤奋有方则可以得道[6]。由此可见,“道”在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体悟“道”,然后写下对“道”的感悟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可行而新颖的途径。笔者曾帮助导师整理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821名研究生对“道”的感悟文章,第一批430篇,第二批391篇。文中研究生们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体道、悟道,领会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所在。这些感悟文章篇幅长短不一,内容宽泛,其“悟道”足迹,几乎遍及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821篇感悟文章大都写的真实感人、有一定的领悟。可见,探讨尝试通过“道”作为切入点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领悟是对大学生们一种既直指传统文化核心又不晦涩难懂的路径。这不仅能够传播传统文化的内容,还能够通过“亲证”的方式,使学习者达到方法论上的高度。
4 新型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可以探索开设新型的传统文化教育拓展课程,以“道”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悟学习传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绝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是有的学生又担心这类课程晦涩难懂,不容易学习。因此,我们直接以传统文化的精髓 ——“道”作为切入口,使课堂中的悟“道”和课堂后的体“道”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程中,可以引领学生在人生的路途中不断进行自我亲证,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与自身联系起来,在体道、悟道的途径上不断攀登,直至传统文化的最高峰。
这种“新型”,不仅表现在内容、方式上的“新”—— 以“人生的亲证”方式来体道、悟道,还表现为境界上的“新”——“人生的亲证”方式不仅对外表现为对传统文化内容上的领悟,还表现为对内的学习者自身境界的提升。在“亲证”的过程中,对文化、人生有了更多的体会领悟,对自己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有了更多的思索,从而不仅“成物”、同时“成己”,在“成物”、“成己”的过程中达到境界的提升。
这种教学模式既能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又可以与现实、自身相结合;既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感悟人生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使学生们感受到“道”其实遍及我们的生活中,所谓圣人不曾高,凡人不曾低。
据说从前有人问慧海法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慧海答:“用功。”求教者又问:“如何用功?”慧海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求教者说:“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慧海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可见,最高深的道理,恰恰就寓于最平凡最普通的事物之中。禅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性,就是强调深切体验内心的静穆、充实、自由,从而直接把握人的生命内核。
在这个意义上,正如《管子·下篇·内业》中说到:“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老子也说过“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备。“道”不是虚无缥缈、凡人所不能及的东西,也不是只会存在于哲学家的头脑中想象出的东西。禅宗也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也就是说一切世间的事物、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悟道。悟道的本身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明白真理,获得顿悟。也即是“平常心是道”。而我们所说的“道”也是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悟起,最终通达“大道”的境界。
正如王艮曾说:“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他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泰州学派主张:“百姓日用即道”。换言之,即每个人都能通过生活小事来悟“道”、体“道”,在这个意义上正是“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6]。
第二,体悟传统文化中顿悟、直觉等思维方式,可以在学生体道、悟道的过程中感受锻炼,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现在一提到创造、创新,就会说起国外的一些创造技法等等。而大家是否重视过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呢?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是否有创造的种子、创新的萌芽思想呢?一些人一提起传统文化就觉得是落后的、和现代化不相符的,这其实是一种误区。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和创造是有很大渊源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创造的萌芽思想。例如《易传》中就有:“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日新”就是指事物产生后不断发展并且到一定程度就发生质的变革,又产生出新事物。众多学者把“生生日新”精神理解为一种创新精神,如张岱年先生就指出,作为“天地之大德”的“生”的本意是创造;承认“生生之谓易”就是把世界和人生都看作不断创新的过程;“生生日新”的思想使人们比较容易接受进化和变革的观念,相信推陈出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对创新是极为有利的。大学生作为今后国家各方面建设之栋梁,在修习传统文化时若能汲取其中一些对创新有利的思想,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传统文化中的直觉思维对创新更有着深刻的意义。直觉体悟即未经充分逻辑推理过程而凭直觉直接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与把握。这种思维方式现在看来虽然存在许多弊端,但它对创新却具有逻辑思维无法取代的产生创新火花的作用,这已为古今中外众多发明创造的事实所证明。这种对创新有着不可磨灭作用的“顿悟”,其实正是传统文化的强势所在。
创新需要灵感,灵感就是在长期沉浸其中之后的直觉体悟。创新思维是以想象、灵感为先导,不采取概念、判断、推理形式,不遵循任何逻辑规则的“顿悟”。直觉体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思维方式,体道、悟道也讲究“顿悟”二字。如果在上课时老师能引导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体道、悟道的途径中培养了创新、顿悟的素养,那么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是极为有利的[7]。
当然,本文只是提出一个方向,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在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1] 毛天虹. 理工科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以430份研究生对“道”的感悟文章为例[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3): 43-45.
[2] 金岳霖. 论道[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
[3] 刘仲林. 中国创造学概论[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4] 刘仲林, 葛朝鼎. 聚中华文化精髓 拓人文素养新境——提升素质教育层次的探索[J]. 教育与现代化, 2010(1): 66-71.
[5] 泰戈尔. 人生的亲证[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
[6] 牟钟鉴. 论道[J]. 中国哲学史, 1996(3): 9-10.
[7] 毛天虹. 创造视角下的两种文化交融[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The Rethinking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 Based on“The Practice of Life”
MAO Tian-hong
( Depart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P. R. China )
College is the base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t ha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iteracy of students. With a lo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tent, what kind of entry point to select to the college?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 “Dao”as an entry point , “the pro-life” practice for “Dao” as enlightenment for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is discussed. The new and effective way for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to the college is researched and the college with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e mode reference is provided.
practice; Dao;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G643
B
1001-4543(2012)04-0331-04
2012-10-15;
2012-11-7
毛天虹(1978-),女,江苏扬州人,副教授,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文化、科学创造学,电子邮箱rainbow057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