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生思政教学中的两法一化教学法

2012-04-12王光义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通俗化道德规范思维能力

王光义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学工部,陕西 西安 7101119)

高职教育是大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与大学本科学生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自控能力薄弱,感性思维能力强而理性思维能力较差,形象思维有余而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比较抽象和理论性较强的社科类课程,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当,经常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理论教学收效甚微。如何激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只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上做到历史法、对比法、通俗化,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历史法

所谓历史法,是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到所讲授问题的历史渊源,从源头讲起,对所讲授的问题必须做到简要的介绍其历史发展脉络,让学生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待问题。特别是思想修养类课程中的许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不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而且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渊源,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如果不从道德规范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讲,学生就很难理解。比如笔者在讲述公民的道德规范时将“节俭”这一道德规范是,谈了历史上儒家提倡的“厚葬”和墨家的“薄葬”,让学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派都是主张节俭,但节俭的美德却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有些问题,不从历史中去讲,就说不清楚。

历史法教学,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其追求的终极价值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厚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运用历史法教学的客观功效在于,一是客观上能够将知识讲解的有厚重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历史使人厚重”。二是有助于训练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许多问题,只有在其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才能从正反两面看出其本质,才能使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狭窄,不偏见;有利于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看望看问题不只看当下,而善于追根溯源,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开拓他们思维的深度。第三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和文化自豪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现代许多大学生对之了解不多、知之甚少,传统文化素养不够。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通过对道德规范的学习向传统方面的做些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感知和了解传统文化,就会激发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培育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许多学生对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很感兴趣,非常希望教师能够多讲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东西。如何才能将历史法运用到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呢?

一是要求教师备课时,客观上对要讲授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有明确的认识理解,主动加入历史和传统的元素,让传统元素进教案,主观上则要求教师要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传统的道德规范初步形成于此时。教师备课必须追根朔源至此,才能做到有历史感和厚重感。因此要求教师要加强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学会对知识点的追根述源和对传统知识点的现代化转化和解读。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将问题历史化,追根朔源,在许多问题上能够学贯古今,深入浅出,提升自己传统知识的转化能力。比如讲集体主义时,就可以从先秦荀子“群”这一概念的讲起,讲共产主义就可以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联系,讲“节俭”美德还可以和儒家的“厚葬”联系。只有有意识的将问题历史化,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才有可能上接传统文化的脉络,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主动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对比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要求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就问题的讲解能够做到在内容上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经常处理的一个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思修课就是在学生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价值鉴别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有着强烈的价值倾向,这种价值倾向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加深认知。所以,离开了对比,这门课程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运用好对比教学法,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可以开拓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对比使人深刻”。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对比使人明辨”;三是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价值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对比使人聪明”。比如,笔者在讲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就运用了对比法,先对比了封建社会的治国理论—儒家的政治思想,再谈了现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三权分立学说,再举出生活中的家庭管理理念。通过这些铺垫,再引申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这种纵向横向的古今中外对比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其次了解了国家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如果不做出这样的对比和迂回,直接去讲解这门课程的性质意义等,学生就会觉等高深、空洞、不好理解。如何才能做到恰当的对比呢?

一是做好正反对比。思修课是弘扬正面道德和规范的,许多美德的建立是要在对比的基础上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才会做出价值判断,起到道德自省的目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只有在对比中越辩越明,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笔者认为,一本思修课,如果不做好正反的对比,就没办法起到思想教育作用,起不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效果。

二是做好古今对比。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道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了政治理论课的单调,有利于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的素养。比如讲道德规范时,对比封建社会要求女人的“三从四德”和现在的男女平等,封建社会的“官德”的愚忠愚孝和今天社会社会主义“官德”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事业的忠诚。

三是做好中外对比。通过中外对比,特别是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和道德规范、社会制度的对比,旨在让学生在共时态情况下了解西方社会的优点和弊端,学习西方的长处,借鉴其不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社会主义的信念。比如在讲解西方的市场经济时,联系2008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让学生也看到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讲消费观念时,对比西方的寅吃卯粮的提前消费和中国人的量入为出,让学生明白西方倡导的提前消费不一定就比中国人的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优越。

四是做好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对比。政治理论课讲的都是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若不善于将这些大道理用小道理作出类比、对比来讲解,就很容易空洞化,变成纯粹的知识说教,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所以,讲大道理一定要从小道理的对比入手,要善于用家来对比国,用近来比远,用小来比大。

三、通俗化

所谓通俗化,就是要求教师能将深奥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事例讲解给学生,通俗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易懂。多数高职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较弱,许多理论性强的知识和问题,如果没用教师通俗化的讲解,他们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书本和学生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起到转化和引渡的作用。通俗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其价值追求一是减轻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使理论问题容易理解;二是培养学生通俗化类比思维方式。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或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对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能力。而对高职生来说,教师教授知识时通俗化讲解方式对他们思维训练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实指的就是通俗化讲解的效果。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基本的能力就是通俗化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才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容易,而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却不易。要做到通俗化,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在语言表达上做到学术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对比转化,将学术语言做出生活化的转化。书面语言的转化很重要,因为教材大部分是用书面性、学术性的语言来表达知识或问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这种语言内容,如果没有教师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转化,单靠学生读书理解,就会感到抽象和枯燥。中国人常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就是讲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运用不通的表达形式使对方容易理解接受。而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用一种书面化、学术化的语言在表述,很难做到“巧说”。教师的讲解,如果从语言表达上不能做到口语化和通俗化的转化,一味的从书面语言到书面语言,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就会出现听不懂、理解不了的现象,就会觉的这些课程高深枯燥,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要从内容上将抽象的道理和理论做出生活化的类比转化。类比的作用,可以拉近理论与生活的距离,让人不再感到理论的抽象,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活生生的存在。类比的原则,笔者以为《周易》中“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是最好的说明,就是用身边生活中的人、事、物来论证比喻。比如“治国”的道理可以用“齐家”的道理做类比。笔者在讲解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内容时,就是处处以每个人的家庭做比喻,从而将这些治国的大道理通俗化,落到实处,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因为学生毕竟没有走上社会,他们对国家机器、社会组织的感知和理解非常模糊,而家庭对他们却不陌生,他们的感知非常深刻,这时用齐家来比况治国,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要做到教学案例生活化转化。一是要求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尽量近距离化,就是用本学校的、教师本人的、学生中的某个人的、或与之相关的人事来举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加强实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人们的普遍心理是,比较关心自己周围的事物,而对远处的事物关注度不高,而事情一旦与自己有联系,他的关注度就提高,刺激就会加深,民俗所讲的“近处的鬼,远处的水”就是讲的这层道理。所以说,近距离的生活化的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影响课堂听讲的效果。二是案例要典型化。其实典型化的案例也是生活化的一部分,因为典型化的案例是大部分人都熟悉的,其实就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或知识储备库中。比如在大学生修养课程中,讲药家鑫、马加爵的案例就是典型化。但是这两个案例对云南的学生和对西安的学生的刺激强度不一样,在西安就要多以药家鑫案例证。这其实是关于如何筛选案例的问题了。

总之,在历史法、对比法和通俗化三者中,历史法侧重于教学内容的深度、厚度和量度,注重的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对比法侧重知识的理解,注重的是比较思维能力的训练,通俗化则侧重于学生接受的效果,注重的是类此思维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够处理好以上三个方面关系,在教学中能够自如的运用这三者,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通俗化道德规范思维能力
与秦志存先生《让传统诗词通俗化》一文之商榷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