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文化建设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
2012-04-12李梅
李梅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陕西 西安 710077)
如何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是目前班级管理的新焦点。对于小学生来说,班级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场所,是他们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人生观的主阵地。针对“如何优化班级文化建设”这个问题,笔者在常年小学班主任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构建班级文化、提升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一、优化班级制度文化
孟子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班级制度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对小学生的学习、思想等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师生共同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明确小学生基本常规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1.突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民主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其著作《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中就提到了关于小学生的民主:“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末,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这就充分说明培养孩子民主意识对提升班级管理实效的重要性。在人类文明越来越进步、思想感情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民主”已经逐渐成社会文明的象征。因此,我们要努力把握所有可能的机会去进行积极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有时候可能比单纯的教他们文化知识更为重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提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班队会,公开向全班同学征集班级管理制度,如:“班规”“班级宣言”“班级口号”“每月(周)班级养成教育目标”等等,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如,班级的图书角,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去打理,让学生自己制订需要遵守的“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管理员职责”等等。
在民主化的制度建设中,学生在编定班级制度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为小主人的自豪感。实践证明,让学生去践行自己制订的制度,会减少许多抵触情绪,结果会比教师想象得更好。
2.突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它不仅包含对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更要体现易于学生接受的亲和力,因为只有当制度不再让小学生害怕,不再和学生有距离,学生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尊重它,去维护它的尊严。班主任要敢于打破传统,敢于突破原有的那些说教性的枯燥的制度、条例。在班级中通过过师生思维交流碰撞去征集新制度,对所征集上来的“新制度”再次经过师生的筛选、修正和补充,更加符合班级同学们的身心特点,最终基本达到以下特点,保证班级制度的科学性:(1)语言简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乐读,易于接受 (如: “上下楼,靠右边,不推不挤不抢先。”选自一年级《安全教育拍手歌》);(2)便于记忆,易于小学生理解和执行(“铃声响,应心安,坐座位,摆文具。”选自二年级《班规之课前准备篇》);(3)内容全面,涵盖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如:《上课歌》《课间游戏歌》《文明歌》《小学生一日常规三字经》等等)。
当然,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班级制度文化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进行逐步修正,优化,使班级制度有鲜活的生命力。
二、优化班级宣传文化
各级校园里、班级内的评比宣传栏以及丰富的少先队活动是小学校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向很受学生喜爱,如果把班级评比宣传栏充分利用起来,增加班级文化宣传、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就可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促进班级管理。
1.确立班级宣传主文化。
即确立班级宣传文化的主基调。主基调的确定需要前期的观察和研究,需要教育者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根据本班学生的性格、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为班级确立适合本班级的一个宣传文化总体目标,并初步制定出六年的整体规划,再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出各学段阶段规划,以及学年、学期的分层次规划,最终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六年生活中身心得到更大发展。如,班级宣传文化主基调如果确立为“中华古训——美德伴我成长”,就可以从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这些方面去总体把握,在教育学生传承祖国经典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忠者,热爱爱国,忠于职守;孝者,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者,富有爱心,宽厚待人;义者,坚持正义,保持节操;礼者,注重礼仪,敬人敬己;智者,提高素质,服务社会;信者;诚信守法,一诺千金。这些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古训,也是社会、时代对下一代的要求。分学段的规划是:在不同的学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不同要求,低年级的“儿歌童谣——让好习惯进教室”;中年级的“一本好书——童年的路灯”;高年级的“理想——让我飞得更远”。
2.强化班级宣传主文化。
在确立班级主基调,学段、学年、学期宣传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事或学校活动,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确立不同的月主题或周主题,从而进一步强化班级宣传主文化。如:三月份的“我是文明小使者”“我帮妈妈干家务”,四月份的“我是环保小卫士”;五月份“唱响金色童年”“孝敬老人”;六月份的“快乐的六一”;九月份的“我给老师送祝福”;十月份的“我爱祖国”;一月份的“迎接新的一年”等等。利用好班级的各种宣传栏、评比栏、光荣榜等作为班级文化宣传的主阵地,让班级的宣传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宣传、激励、教育的作用。
三、优化班级精神文化
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能反应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而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班级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东西,也正是班级精神文化表面化的呈现,班级精神文化的实质是学生,是学生整体精神文化的体现:积极向上的劲头,团结协作的意识,自信乐观的态度,谦虚文明的举止……这些才是班级形成向心力,形成良好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
1.积极培养班级精神文化。
第一,要努力使班级形成“人人平等,没有歧视”的平等氛围。“不以成绩论高低”,因为成绩并不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这样就可以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班级充满活力。第二,要努力培养班的级凝聚力。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学生情感的就是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班主任要尽可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劲头,要给那些想参加却参加不了的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组成宣传组、后勤组、清洁组、安保组等等,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自己也为班集体出了一份力。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展示给我们乐观自信,团结向上……
2.巩固发展班级精神文化。
(1)要在班级逐渐形成正确舆论,使班级精神文化得到巩固。如;班里不允许再有“差生”“后进生”“待优生”之类的称谓,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特长生”,如:“环保卫士”“文明使者”“爱心天使”“识字大王”“朗读明星”等等。教师首先要做到,平等看待每一个孩子。还要努力引导所有学生去全面地看一个人,去发现每一个同学的特长,让所有同学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有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从而树立“我能为集体增添光彩,我会做得更好”的思想和努力方向。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遏制班内随时可能会出现的不平等和歧视,并发现那些被歧视孩子的优点并在班内大力宣传。另外,在班级班务管理上,要秉承“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能否胜任是能否当选的唯一标准。(2)要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最终,使班级精神文化转化为自觉行动。因此,班级的管理也要能听到不同层面学生的声音,能照顾到不同层面学生的感受,只有这样,班级精神文化才能真正调动起所有孩子的积极性,提升班级学生的向心力,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3)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为,班级内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会使学生们有话敢说,有话能说,说了也有人听,好的意见或建议还会被采纳。这样学生们会真切的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体会到自己和班级密不可分的关系,才会急班级之所急,想班级之所想。
[1]张仁贤总主编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M].天津:教育出版社。
[2]魏书生漫谈班主任工作
[3]班主任创新工作100招[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