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屯堡村寨“抬汪公”的传统哲学寓意探究

2012-04-12何小英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屯堡安顺活动

何小英

(安顺学院马列部,贵州安顺561000)

安顺屯堡村寨“抬汪公”的传统哲学寓意探究

何小英

(安顺学院马列部,贵州安顺561000)

“抬汪公”,是屯堡人祖辈传承的民俗盛典,具有深远的文化寓意。抬汪公活动凸显了汪华忠君爱国、保境安民、翊戴中央的形象,传承了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和尚德遵礼的儒家传统,弘扬了汪公保境安民的民本思想。

屯堡;抬汪公;汪华

一、屯堡人抬汪公活动的由来

“抬汪公”,本是明清徽州地区最为盛行的庙会活动之一,而在远离徽州的黔中地区,每年正月十六日至十八日三天,“抬汪公”活动也会在贵州安顺西秀区的狗场屯、鲍家屯、吉昌屯等屯堡村寨举行,是这些村寨的重要活动和文化盛典。

据有关史志及汪氏族谱资料记载,汪公即汪华(586~649年),字国辅,又字英华,隋末歙州人。汪华自少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失母,由歙县郑村的舅父收留,后拜师学艺,精通刀枪弓马,武艺超群。在隋末义军纷起的局势下,汪华响应号召,加入义军集团。因为人正直,勇猛善战,汪华渐得士兵拥戴,成为统兵将领,先后攻占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拥兵十万,自称“吴王”。汪华出生贫寒,深知百姓疾苦,在其据有六州期间,施政宽宏,辑和矛盾,百姓得以安宁。618年唐朝建立,汪华顺应民意,奏表归唐,使徽州之民免罹战乱之苦。汪华死后,受到历代统治者多次敕封。[1](p135-148)

汪公信仰盛行于徽州汪氏家族所居之地不足为奇,何以在黔中安顺屯堡村落也颇为隆重呢?据安顺屯堡人汪希鹏主编《汪氏宗谱》记载:明洪武间“调北征南”时,汪华后裔汪灿率部入黔,落居黔中安顺一带。汪灿秉承先祖遗风,奋勇善战,护民有功,深得百姓爱戴,声誉远传。汪灿定居安顺后,于青龙山(今安顺市辖区)建汪氏宗祠(已毁)纪念祖辈,汪公祠由此诞生,并以汪公生日农历正月十八日为纪念日。其乡百姓感汪灿护民之恩,也在汪公诞辰之日赶到汪氏宗祠向汪公神像上香磕头以表敬仰,年复一年,汪氏宗祠逐渐被习称汪公庙。[2]

徽州汪氏后裔在明初卫所移民的背景下以武职军官的身份迁至贵州安顺定居,随之也带来了汪公信仰。嗣后,吉昌屯、狗场屯、鲍家屯等也先后建起汪公庙,逐步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地域性的屯堡村寨的信仰现象。如今,“吉昌屯抬汪公”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徽文化和黔中山魂完美融合的民族瑰宝。国内外的一些人类学专家、民俗说专家都来参加并考查屯堡人抬汪公活动,认为屯堡村民的抬汪公活动是一项具有深层含义的人类文化活动。

二、屯堡人抬汪公活动盛典

吉昌屯是近年来“抬汪公”最热闹的村寨,每年的“抬汪公”活动,都要做近半月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组建活动筹备组,由寨子中村民推选能力强、无私心的人组成,分头担任各项事务,正月初三后开始工作。二是组成唱礼班,约十来人,由寨中德高望重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寨老参加。三是筹措活动经费,主要是村中人户、个人捐款和汪公庙的随喜功德钱。四是组织文艺表演队,即地戏队、舞狮队、跑行旱船队、秧歌队、腰鼓队、花灯队、彩亭队等以及以青壮年为主的服务队。五是制作彩亭,又叫扎彩车。昔时将铁杆绑扎在方桌上,以幼童绑于杆端,装扮成三国、白蛇传等故事人物,用人力抬着,随汪公的坐轿沿街巡游,现时已改用汽车代替。六是将存放于汪公庙的汪公座轿、仪仗道具等清洁干净。”[3](p189-195)

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后,“抬汪公”活动正式开始。正月十七日入夜人静之时是汪公圣像沐浴更衣的吉时。首先,沐浴更衣的司仪班先生“打素坛”进入汪公庙殿。“打素坛”,是把事先煎好的艾水倒入一个金属脸盆中,投入燃烧的红煤一块,在盆中浓浓蒸气散发之际,司礼班先生一个紧接一个跨盆面而过,让散发的蒸气从脚下往身上至头顶经过,寓意除掉身上晦气,不会有污殿堂。进入汪公庙殿后,到汪公神位前,将汪公圣像请下神座并为之淋浴,换上信众还愿送来的新袍。之后,将汪公圣像归原位,司礼班先生开始举行祭祀仪式。仪式分献祭和唱赞两步进行。献祭有燃烛、燃香、摆上祭品等步骤,祭品有“献帛(纸钱)、进爵(酒)、献食(米饭)、进羹(豆腐)、献糖果(水果、糖食)、献香茗(茶)等”。唱赞由主司礼领唱,次司礼随唱,众司礼跟唱。唱赞内容包括祭品名称和汪公功德赞辞。赞辞曰:“大哉汪公,辅佐皇唐,徽州显业,越国声扬。凤楼救火,赫面辉煌,乌聊山下,万古流芳。乃圣乃神,乃武乃文,丹心不昧,忠武将军。”唱毕,一司礼在殿前右侧跪读祝文:“龙旗飘荡招来甘雨和风,凤盖飞扬驱除魑魅魍魉。驱水火盗贼瘟疫而悉尽,佑士农工商老幼而咸安。”祭祀毕,鸣炮。

次日,即正月十八日是“抬汪公”最热闹的一天。清晨许,汪公庙内芒锣奏响,候在屯中大街的两名锣手遂沿街敲响手中铜锣,示告村民汪公将要出巡。是时,村民将宰好的肥猪佩戴红花,由腰鼓队敲着鼓送到汪公庙举行公祭,公祭由司礼班主持。按照吉昌屯的规矩,田、石、汪、胡、冯五大姓先抽签决定祭祀顺序,然后其他各姓村民才能自由祭祀。公祭毕,在香烛纸钱的烟雾缭绕中恭请汪公圣像入舆(轿子),将红面长须、身穿官袍的“汪公”从汪公庙大殿请出,披上红绸缎坐进轿子里,由公推的22位村老,分4人抬轿,18人手持炷香前后左右保护汪公出巡,并由全屯最有威望的老人引路。轿前有仪仗队鸣锣开道,轿后跟随着高妆彩车、莲船、地戏队、腰鼓队、秧歌队、龙狮队、花灯队、彩车队等。

中午时分,汪公在众首翘望中开始出巡。此时,大街小巷,阳台屋顶,人头攒动,人流似潮。铁炮声声,似地动山摇,锣鼓铿锵,人声沸腾,鞭炮脆响,烟雾弥漫。出巡的汪公端坐轿中,由龙凤彩旗导引,仪仗队高举着书有“肃静”、“回避”、“越国公爵”、“徽州府主”、“忠烈汪王”、“八九相公”的木牌及木制的斧钺、大刀、日月、狮印和布料与绸缎做成的葵扇、罗伞等开道。沿着汪公出巡路线,道路两旁三步一旗、五步一帜,沿街各户门前均摆放一张小桌,桌上燃香烛,摆糖果,房前挂鞭炮,迎候汪公经过家门前赐福。汪公每走到一户人家门前,随着一声“高升”轿子停下,主人家燃点鞭炮礼迎,烧起纸烛,虔诚祈祷。这家鞭炮刚停下,下一家响声又起。每户屯堡人家都希望汪公爷爷多在家门口前停留一下,让他保佑全家一年中平安大吉,万事顺意。由于汪公轿舆在缓慢挪动中不断“高升”,从屯中心到汪公巡游歇脚的“神台”,相距不到500米却要耗去三个小时。每年,“汪公”都要到学校门前停留,祈求吉昌屯的学子们文运昌盛。[4]

三、屯堡人抬汪公活动的哲学寓意

1.屯堡人抬汪公活动颂扬了汪华忠君报国事迹,激发了屯堡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精神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伦理哲学基础,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过程”,[5](p12)汪华亲历群雄割据,据有一方而能“归化”朝廷,维护国家统一。因此,从唐到清的近1300年间,多次受到中央王朝的敕封。从割据保民到翊戴朝廷,汪公忠君爱国的精神正是抬汪公活动所炫示的哲学内蕴。明清数百年来,“在屯堡这一社会领域里,通过抬汪公活动,使屯堡村民建立起对朝廷和国家的具体感”,[1](p135-148)通过这种形式凸显了地方与“国家”的勾连,表征着屯堡人的意识形态。“忠君爱国思想观念在一次次抬汪公的仪式中逐渐养成,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屯堡人心中。”[1](p135-148)抬汪公活动在屯堡社会持久深入地延续,不仅规定了村民的道德秩序,也强化了屯堡人的爱国观念,成为链接屯堡之家与中央之国的自觉行为。

2.屯堡人抬汪公活动传承了汪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在公祭活动中,司礼班要颂唱汪公的德政功绩。汪公的最大功绩就是保境安民、维护国家统一。当群雄割据、生灵涂炭时,汪华据地六州,辑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在战乱时代能保一方安宁。后来,唐统一天下大势趋定,汪华又放弃王位,主动奏表归唐,使徽民免罹战乱之苦。汪华乱世能安其民,治世能翊戴中央,其勋业与屯堡人特殊军事移民记忆相结合,加之汪氏后裔在当地的影响力,遂使汪公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精神象征,是屯堡人的重要文化资源。汪公“识机慕化”,维护国家统一的壮举和精神,通过每年一度的抬汪公活动,内化为屯堡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特质,也为多民族地区解决民族矛盾、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屯堡人抬汪公民俗活动传承了尚德遵礼的儒家传统。“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德是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周人制礼作乐,隆礼重仪,确立了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是周人基本的精神信仰。周人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德”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家族、国家有德,便能得到上天的垂顾,成为“受命之人”、“受命之族”、“受命之国”。西周文化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是对德的最好总结。《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礼记·大学》中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统治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孔子就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荀子云:“国之命在礼”。《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被誉为礼仪之邦。礼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维护了各个历史时期国家的稳定。屯堡先民入黔,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意识形态领域居统治地位的儒家尚德遵礼思想也就随之移植到了屯堡。加上明朝儒家理学思想繁荣,特别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由其弟子罗汝芳把它传播到屯堡,使之发扬光大。吉昌屯抬汪公公祭活动的唱礼班,仅十多人,个个都是众人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村老。由此看出,屯堡人的尚德遵礼,不仅为构建屯堡文化提供了保证,同时为维护屯堡地区的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的屯堡社会提供了保证。

4.屯堡人抬汪公活动弘扬了汪公保境安民的民本思想。“民本”概念源自《尚书·虞夏书》:“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敬天保民”、“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立君为民”等古训表现出对民众的重视。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从国家兴亡的高度阐述了“民”的重要性:“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爱民思想。《尚书》中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早期民本论的代表,以后从先秦一直到汉朝的陆贾、贾谊、王符、仲长统,到隋唐的王通、韩愈、柳宗元,到宋元的李觏、张载、范仲淹,到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中,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汪华出身贫寒,深知民本的重要性,才能在群雄割据,生灵涂炭时,做出发动兵变,实施“为政宽宏”,使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镇静地方,保境安民”的政绩,誉载史册。屯堡人先后建汪公庙祭奠、抬汪公巡游,反映出屯堡人崇拜汪公的民本思想,颂扬汪公保境安民,奠定了屯堡人以民本思想为渊源构建和谐屯堡的基础。

5.抬汪公民俗活动再现了屯堡人对和谐的向往,激发了屯堡人构建和谐村寨的不竭动力。明初徽籍汪氏后裔背井离乡,长途艰辛,领兵入黔屯田戍守。在异土他乡,四顾迷茫、瘴疠肆虐、土著族群不时抗争的恶劣环境下,他们亦兵亦农,改造自然,使安顺成为有类江南的鱼米之乡。屯堡人把能“保据州郡、镇静一隅”、“水旱疫疠、有祷则应”的汪公信仰带来贵州,通过抬汪公仪式,把保卫国土、巩固边陲与忠君爱国联系在一起,是屯堡先民移居黔中之后精神与情感的需要,也是他们对战争和生命的严肃体验,对艺术的朴素追求,对哲学的理性思考。“伴随汪公的崇祀,抬汪公仪式在屯堡移植和保存,官方的伦理道德也在屯堡深入人心,其思想潜移默化作用和社会有效掌控,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整合作用。”[1](p135-148)抬汪公活动表达了屯堡人崇仁向善、祈福祛灾的美好愿望,成为他们构建和谐村寨的精神动力,对当今乡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对内地迁徙而来代表王朝屯戍地方的屯堡人而言,抬汪公活动成为屯堡人寄托故土情怀、追求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出屯堡人对内地传统汉文化的坚守,对正统意识形态的涵化,对屯堡村寨之间凝聚力的自觉维系,通过对汪公的纪念,表达与强化了忠君爱国、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保境安民、尚德崇礼的中国传统精神内涵。

[1]万明.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的建构[J].中国史研究,2005,(1).

[2]汪希鹏.汪氏宗谱[M].安顺屯堡村民印制本,2001.

[3]帅学剑.敬神迎春事——屯堡人抬亭子[A].揭密安顺[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4]罗振璜.吉昌屯抬汪公活动记录[Z].2009年内部整理资料.

[5]周可真.顾炎武哲学研究活动之考察——兼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K892.1 G02

A

1003-8477(2012)06-0106-03

何小英(1966—),女,安顺学院马列部副教授。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GZYB36)《安顺屯堡文化的哲学底蕴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GH007)《中国传统哲学对屯堡文化的定位作用》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高思新

猜你喜欢

屯堡安顺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寻味贵州——安顺
安顺屯堡地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屯堡人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