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及对其世界历史观形成的作用

2012-04-12官翠娥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历史观生产力时期

官翠娥

(1.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2.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430011)

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及对其世界历史观形成的作用

官翠娥1,2

(1.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2.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430011)

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人类社会历史起初并不具有世界性,它是在生产力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并由于世界性交往的普遍发展得以形成的。马克思正是在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交往、大工业时期的交往的不断反思中孕育、萌生并最终形成其世界历史观的。

马克思;交往;世界历史观

人类社会历史起初并不具有世界性,它是在生产力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并由于世界性交往的普遍展开得以形成的。人类社会历史起初是氏族性质、部落性质的,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与交往的不断扩大才突破自身的地区性和狭隘性,从而具有了世界性趋势,并逐渐形成世界历史。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个世界历史观的科学命题是在其交往思想这一理论基点上形成的。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是其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和阐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但有助于我国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的学科发展,也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一、马克思的交往思想述要

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是其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是基于实践来谈交往的,并在多处阐释其涵义。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的信中,在批判蒲鲁东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时也指明了交往的涵义:“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1](p43-44)“交往(Verkehr)这个术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含义很广。它包括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指出: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这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2](p808)

马克思阐述的交往类型,主要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大基本类型,“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p524)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密切相关的,其中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和依托,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反映和表现。他还根据人的主体形式把交往分为个体交往和群体交往、特殊交往和普遍交往。发端于原始社会,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个体之间、家庭之间的交往是人类最初最普遍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既有自发性又有社会性。随着生产力和交往的发展,才出现了普遍交往与特殊交往等形式。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也有其基础,主要包括物质基础和经济前提两个内在统一的方面:一是物质基础,这就是物质生产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到:“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2](p568)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物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人们形成普遍交往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前提。马克思指出:“货币使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为对个人来说是偶然的东西。因此,货币就是产生下述现象的根源:迄今为止的一切交往都只是一定条件下的个人的交往,而不是作为个人的个人的交往。这些条件可以归结为两点:积累起来的劳动,或者说私有制,以及现实的劳动。如果二者缺一,交往就会停止”。[2](p579)这就是说,货币的出现,特别是私有制产生后的“现实的劳动”使交往由偶然走向必然,并由此进一步强化着私有制和现实的劳动这个交往的经济前提。

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在其世界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马克思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2](p541)从这段论述中可看出,正是基于实践活动与交往实践的发展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还指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2](p520)反之“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2](p538)因而物质生产与生活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动力,而人类交往实践则是人类社会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重要前提或重要途径。不仅如此,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决定着人们交往的方式、规模、范围,“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2](p560)这说明了交往反过来又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物质生产力,同时交往实践的发展程度还对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哺作用。马克思还有一段对此更为精辟的概述:“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p540-541)关于这一思想关系,以下从纵向上分两个层次加以具体阐明。

二、马克思在对15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两大时期的交往”的反思中孕生其世界历史观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不仅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还在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世界历史观是在其对人类社会历史最近300余年的“三大时期的交往”的逐步反思过程中形成的。这“三大时期的交往”先后为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交往、大工业时期的交往。本节先从前面“两大时期的交往”说起。

首先看马克思在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的反思中孕育其世界历史观。

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是受历史发展本身制约的。在地理大发现以前的人类,不同文明与不同洲际之间尚未建立经常的稳定的经济与文化的交往,人类不可能了解世界的真实面貌,根本不可能形成世界历史观。15世纪,欧洲人开始了一些海上短途航行,然后开辟了到遥远神秘的东方的新航路,特别是发现了美洲这个新大陆。因为海路漫漫且艰险,这种航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探险式交往。但是,这种探险式交往活动却把人类相互隔绝的几大文明区域之间连接起来了,人类文明进程由此明显加快,甚至有人说全球化时代应从大航海时代算起。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家、地区和洲际的商业交往和城市繁荣,以市场需求为目的的商品经济逐渐替代了自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在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进行反思时,曾敏锐地指明:“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3](p371)同时,地理大发现使西方找到了通往富裕东方的航道,开始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优化了人类的生产结构与知识结构,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世界本来相互隔绝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特别是使在东西双方对抗中长期处于劣势的西方从此开始占据优势,并转而奴役东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必然联系,使世界许多民族、许多国家、许多地区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得到了经常的稳定的交流,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初步开拓出世界性交往的历史新图景。主要表现为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改变了人类交往的方式、范围和规模,使其突破国家间和区域间的限制,这对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形成起到了第一波的作用即孕育作用。然而,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还只是一种契机,主要起催化或助推的作用,只有生产力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扩大再交往,这是深化世界性联系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其次看马克思在对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交往的反思中萌生其世界历史观。

马克思在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之结果的进一步延伸作反思时又指出:“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2](p562)工场手工业一方面消除了手工业行会制度上的各种宗法关系,以人身自由为基础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代替了宗法关系,促进了人类交往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工场手工业扩大了社会分工的范围和程度,促进了交往的急剧扩大,也促进了比较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初步形成;工场手工业还拓展了区域性的国外市场,此时的交通工具大大改进,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推动了商业和航海业的迅速发展。到18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已发现全球除非洲内陆、南极地区之外的各个地区和全部海洋,知道了通往全球的各条航路,新航路发展成为经常性的商路,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正是在对其反思中,由前期的孕育又在此期明显地萌生其世界历史观的思想。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言:工场手工业“仍然是手工业性质的,因而仍然取决于每个工人使用工具时的力量、熟练、速度和准确。手工业仍旧是基础”。[4](p393)另外,很多地区和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实行贸易垄断,同时对殖民地的残暴统治大大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工场手工业一般离开保护是不行的,因为只要其他国家发生任何最微小的变动都足以使它失去市场而遭到破坏。只要在稍微有利的条件下,工场手工业就可以很容易地在某个国家建立起来,正因为这样,它也很容易被破坏”。[2](p564)这时“虽然资本的运动已大大加速了,但相对来说总还是缓慢的。世界市场分割成各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由单独一个国家来经营;各国之间的竞争的消除;生产本身的不灵活以及刚从最初阶段发展起来的货币制度,——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地妨碍了流通”。[2](p565)工场手工业时期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这个时期的生产力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大部分的商品贸易、流通和人们之间的交往都仅限于本民族、本地域内,还没有完全突破国际市场、世界市场。由此可以说,如果把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交往之反思看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孕育期,那么对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交往之反思,就可看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形成过程的萌生期,当然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过渡期,是由前期转向形成或成熟的重要思想中介。

三、马克思关于大工业时期的交往的反思对其世界历史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说马克思在大工业时期的交往的反思中对世界历史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呢?这是因为,在工业化之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发展了外部市场,有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大大刺激了生产,驱动了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革命的到来。“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5](p32)工场手工业创造了相对的世界市场,也造成了对产品需求的急剧增加,它们引起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世界经济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18世纪下半叶,由英国率先并使欧洲许多国家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一个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2](p565)这时的生产由自然状态下的小生产发展到了社会化大生产,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生产的全面依赖关系。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原料已经不是本地的而是来自非常遥远的地区的;同时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也供世界各地消费。

正因为大工业时期的交往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创造了多种条件,从而对马克思在形成世界历史观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阐明:

其一是大工业时期由于机器的发明采用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工业革命亦或产业革命是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操作,是现代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是由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力的一场大革命,它使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可以英国为例:“‘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靠农业生存。’工业革命也使英国顺利登上了世界工业霸主的地位”。[6](p156)这其中必须看到,工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物质生活,特别是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正是基于此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5](p36)随着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日趋紧密,从而促进了分工,分工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并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同时也为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得以形成的第一波或首要因素。

其二是大工业时期造就了世界交往普遍发展所需的先进交通与通讯体系。

马克思对大工业时期的交通工具与通讯手段的发展变化作过这样的描述:“近50年来,交通方面已经发生了革命,只有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才能与这一革命相比。在陆地上,碎石路已经被铁路排挤到次要地位,在海上,缓慢的不定期的帆船已经被快捷的定期的轮船航线排挤到次要地位,并且整个地球布满了电报网”。[3](p84)工业革命时期,首先造就了蒸汽机、海运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先进的交通运输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因此“建立工业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交通的改善”。[2](p104)由于美国人富尔敦和英国人史蒂芬孙先后制成汽船和火车。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譬如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蔓延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以及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造出了第一辆由马达发动机驱动的三轮汽车。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大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拓宽了商品市场。连接各大洲与大洋之间的海路的开通,使海上运输网和陆上运输网互相衔接,形成全球性的交通运输网络,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1844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支配。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5](p691)交通工具的巨大发展,电报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世界各地区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先进工具。大工业为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大大推动了世界交往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得以形成的第二波或第二因素。

其三是大工业时期真正开辟了世界性质的全球市场。

世界市场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纽带或策源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先进交通体系与先进通讯体系的出现,资本的本性驱使人们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促进了世界性质的全球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商品销售的需要,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的掠夺,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是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的互补性,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三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使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堡垒。“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5](p32)世界市场和便利的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把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的发展都纳入到统一的世界体系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5](p35)因此,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人们所需生活条件的发展突破了个人之间交往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形成了世界交往。世界交往使各国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出现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原来相互分割的人类社会历史也就成为了世界历史。这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得以形成的第三波或第三因素。

大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世界交往和世界市场的普遍发展,最终使真实存在着的人类社会历史已经转变成世界历史的画面,成为理论、成为科学历史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7](p34)而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正是大工业时期“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p566)应当说这三波或三大因素是同时存在或三波连涌、三者互动的,为了叙述之便只能分列逐述。当然,这都属于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外在的客观因素,为什么当时的仁人志士或众多思想家与历史学家未能作出像马克思这番反思与洞见,这只能归结于马克思本人内在的主观因素,正是他独具慧眼才成就了他这一划时代的伟大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唐晋.大国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A81

A

1003-8477(2012)06-0009-04

官翠娥(1974—),女,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 张晓予

猜你喜欢

历史观生产力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习近平的历史观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