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 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田心铭教授商榷

2012-04-12伍志燕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克思主义

伍志燕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当代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着尖锐复杂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坚持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六个“为什么”》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3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的,是因为它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一种思想或一种理论是否科学,主要是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1]6。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马克思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433恩格斯也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68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最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理论,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理论。说马克思主义是“善”的,是因为它具有价值合理性。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否具有最广泛的价值合理性,要看它所追求的是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合理性,主要在于它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一种理论,它“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1]5。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代表了世界上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它才经得住时代的考验,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说马克思主义是“美”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既是“真的”,又是“善的”,它更体现了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美。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一种理论,它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世界和美的生活;它立足于“人”,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凸显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人的活动的创造性。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源于实践又是由实践进行检验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引领当代中国人民前进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它是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近代以来,为拯救民族危亡,许多思想家、革命家尝试过、寻觅过西方的各种思想武器,西方的改良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各种思潮,都在我国先后出现甚至流行过,然而最终还是没有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才找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方针,从而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国后,他又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找到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开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正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复杂化、社会结构多元化,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这种复杂情境中保持先进性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成为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时期的党建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确定为当今主题,进而把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挥着巨大指导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指导思想多元化是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谋略,它实质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其他思想理论特别是从西方搬来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取而代之。我们之所以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首先是因为“指导思想多元化”的提法本身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虚假命题。就“指导思想”本身而言,它意味着一个社会在思想上的某种统一,意味着用一定的思想理论统一人们的思想,达成某种共识,以便规范人们的行为,采取共同的行动,否则它就不是指导思想;而“多元化”意味着不同的思想并立,甚至相互对立,谁也不能把其他思想“统”进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将“指导思想”和“多元化”二者拼凑在一起,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思维、一种逻辑上的混乱。科学中从来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某种“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就如同不存在“方的圆”、“铁的木”一样。所谓“多元化”的理论,实际上是把相互对立的思想观点拼凑在一起的混合物,是一种折中主义的杂拌。因此,马克思主义“多元化”或“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发展”,这种提法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的否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对马克思主义多样化发展的曲解。

同时,“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的“真理多元论”,而“真理多元论”本身就是错误的。按照真理多元论的观点,各种观念都是人们制造出来的,相对于人来说,它们仅仅是一种工具。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需要,因而各人就有各自不同的真理,这样就产生了多元的真理。这种“多元真理论”不承认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不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决定了建立在它基础上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会把真理与谬误混同在一起,是非不分,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赞成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为哲学理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真理一元论”认为,真理只有一个,人们对同一个现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只有一个和它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正如田心铭教授所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虽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也可以在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上具有某种真理性,但是就其整体而言不是真理性的思想体系,所以不能把它们同马克思主义一起当作我们的指导思想。

此外,“指导思想多元化”的主张也违背了意识形态运动的客观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98任何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思想体系的反映。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社会当中都可能有多种思想,但是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而不是各种思想处于相同的平等的地位平起平坐。所以,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这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是社会发展当中的一条普遍规律,并不是当代的中国社会才特有的社会现象。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是普遍规律的具体体现,体现着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不会影响我们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会影响我们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1]13-15其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文化多样性发展是并行不悖的。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可以在借鉴、吸收、发展各种文化时能保持正确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另一方面,坚持“双百”方针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可以避免思想停滞、观念僵化、声音单调,增强社会主义学术和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本身是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所以,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必须坚持文化发展多样性;惟有这样,方能避免文化建设上的专制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的出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外来文化论”、“实践否定论”、“非学术论”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一种以时间尺度来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一种比较温和的理论。该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马克思主义过去是真理,现在不是真理,过去有用,现在没有用,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建设的理论,是计划经济的理论而不是市场经济的理论等。此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一是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批判的、发展的理论,它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空界限混为一谈,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二是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思想,而不是将它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其实,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不在于产生的时间长短,而是决定于它正确与否。也就是说,知识的现实价值并不以提出时间的长短为转移。就知识的真理性而言,只有真理与谬误之分,绝无新与旧之分。譬如,牛顿力学、欧式定理等比马克思主义的岁数还大,难道他们就过时了吗?新与真、老与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又如,近年来,在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评选中,马克思名列第一,其著作《资本论》现在在西方成了畅销书,还成了圣诞节的最好礼物。这些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相反,还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赞同和拥护。

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指的是它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而不是指它的某些具体的结论不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做某些修正和改变。而这与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少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虽然承认马克思主义曾经是真理,只不过现在“过时”了,其实质还是要彻底否定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对这种错误的理论,我们必须予以批判。

(二)“外来文化论”。“外来文化论”是一种从空间角度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此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发源于欧洲,是一种非我族类、入主中国的外来文化,这种超地域、超时空的文化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持此观点者大部分是自诩为“儒家”或“新儒家”的学派,他们的典型言论是“要马统则不能有儒统,要儒统则不能有马统,两者不可得兼”。还有人提出“鹊巢鸠占”说,意思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本来应该是儒学的,现在被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占领了,所以他们极力要恢复儒学在古代的那种“王官显学”地位,希望重新回到“独尊儒术”的时代。“外来文化论”的错误在于:一是从文化观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归入西方文化,抹煞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文化的区别;二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事实。

相对于中国本土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的确是一种外来文化。但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永葆生机与活力,是因为它能够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与中国的优秀本土文化相结合。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来,它就将自己固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时,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纯粹的欧洲形式,而具备了中国特征、中国作风。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已经发生了中国化的演变。

(三)“实践否定论”。“实践否定论”是以社会生活中的个别问题或失误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少数学者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证明了共产主义是“乌托邦”,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这种说法更是荒唐至极。它的错误之处是没有看到理论和实践之间也存在矛盾和不一致性。这种矛盾和不一致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理论脱离实际,即“教条主义”;二是实际脱离理论,即“经验主义”。

当然,我们历来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苏东演变一百多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些事实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就是错误的理论。因为任何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转化为实践,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除了理论本身要完善以外,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其中往往有多种复杂的因素起作用。首先是各种主客观因素。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它需要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果我们在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面对新情况、新规律仍然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或书本上的知识,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就可能导致社会主义实践的暂时失败。显然,这种失败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正确。其次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复杂性、特殊性。马克思主义要转化为实践,必须要与本国的国情更好结合起来。由于各个国家的情况千差万别,如果照搬照抄某个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特殊情况相结合,这往往会导致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遭到暂时的失败。这显然也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正确。

(四)马克思主义“非学术论”。此观点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学术地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学术、没有学问,将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社会科学中剔除出去。其实,这种“非学术论”纯粹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偏见,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不属于学术领域因而根本不是科学,那就谈不上它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当然是更加彻底的否定马克思主义。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诸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中的一个学派出现的,经过工人运动及工人阶级领导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检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方面内容,世界上流行的其他任何哲学社会科学学派,其中有的虽然也包含着某些真理性的因素,但就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都不可能真正实现阶级性和真理性的高度统一,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证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因此,马克思主义不但是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同时本身也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在其中占有崇高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和学术地位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又跨越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马克思主义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指导,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除了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外来文化论”、“实践否定论”、“非学术论”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以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

首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必须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467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所谓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紧密联系起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能局限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等狭小的圈子或者少数人的认同,而要和人民大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理解、认同,成为人民大众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让人民大众自觉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去增强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信仰,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

其次,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必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说到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

最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报告这样的概括,深刻具体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历史定位以及它与这个理论体系中其他科学理论的内在联系,既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中的科学理论,同时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起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中的逻辑序列和递进关系。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一方面,它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贯要求。科学发展观既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在当代中国具体化,又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要环节。

总之,认清“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克思主义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