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国际儒学论坛·2011”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04-12罗祥相
张 城,罗祥相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
——“国际儒学论坛·2011”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 城,罗祥相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2011年12月3日至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国际儒学论坛·2011”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洲、巴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60余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儒家的修身处世思想。围绕会议主题,与会专家从儒家思想传统、儒家修身理论、儒家精神追求、儒家政治哲学等四个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儒家思想传统
自孔子创立儒家开始,修身处世问题一直就是儒学最核心的议题,因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都有修身以处世的问题,因此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自然有其深厚的思想传统与历史渊源。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认为,“生生”是儒家思想的灵魂,其张合、进退、通阻,都在“生生”二字,因而其不仅隐含了儒学诸多的理论课题,而且关涉到儒学的现实走向。中山大学学报杨海文编审从思想史的角度提出,陆贾的历史贡献在于“在文化上启汉室统治集团之蒙”,这一贡献惠及了儒学在西汉的整个发展进程。韩国高丽大学李承焕教授从朱熹理气论的两种模式出发探讨了朝鲜儒学之分岐,即退溪(李滉)与栗谷(李珥)学派分别继承了朱熹理气论之两种模式,即“性向论”与“乘伴论”。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刘宗贤研究员提出,人文教育和人格培养是社会留给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必须建议高等院校增加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致力于“人文教育”的普及。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则以宋明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发挥与思想分歧为核心,认为在程朱看来,人身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通过格物──穷理──致知──反省自身,从而达到心灵的冥识契悟。而在陆王看来,修身的功夫就是反思去蔽、恢复本心的过程。朱熹强调通过“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强调依照良知去做事。朱熹的“格物穷理”是由外而聚于内,王阳明的“致知格物”是由内而发于外。而“致知格物”实则即是“致良知”。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副教授提出,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和“文化中国”两个重要论说,以文化影响历史为基调,本质上是一种“儒家文化归谬主义”,其把文化放大为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力量了。湖南农业大学李长泰教授认为,儒家君子思想的形成除了天道根源外,还有地道根源。中国古代的地道柔顺思想对儒家君子思想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以清华简《保训》为例,认为《保训》的“中”是指中道。通过舜与上甲微的故事,《保训》表达了儒家的中道政治理念。中国社会科学院邢东田研究员认为,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智慧远胜于西方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势而为,和而不同等思想,都是值得当代学习与继承的宝贵经验财富。
二、儒家修身理论
儒家十分重视修身问题,《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围绕着儒家的修身理论,与会的学者专家从道德教育、人格培养、身心兼修等不同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认为,虽然刘宗周没有建构出新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没有提出新的理论思维方法,没有开出新的理论思维核心话题,也没有转换其理论思维所依傍的经典文本。但其所创建的蕺山学派,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特别在浙东学术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对浙东以后学术发展起着推进作用。黑龙江大学魏义霞教授认为,儒家之仁与墨家之兼爱的基本含义和中心思想都是爱,并且都是以天为立论根基,而两家的区别则在于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功利主义之分、别与兼之殊、人生目的与获利手段之差、内在本性与外在约束之异以及主体自觉与上者威慑之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儒、墨两家为何会有悬殊的历史命运。韩国江原大学校高在旭教授认为,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是一种作为修身与处世的结果而显现的理想的人格。但是,这却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达到的。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教授从关于儒学分类的视角出发,认为在儒学的古典教义中,对修身问题的关注正是其核心的思想主题之一。山东大学蔡德贵教授认为孔子和由他创立的儒学遵守的是一套良知——德治的修身路线。四川师范大学蔡方鹿教授则探讨了朱熹的修身理论,认为朱熹通过注解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把修身与穷理联系起来,使整个社会在一个有序的、理性世界的指导下正常运转。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认为,“以和为贵”是儒家处世之道的核心理念。“以和为贵”是“以人为本”的引申与展开。“以人为本”是安顿个体价值的理念;“以和为贵”是安顿群体价值的理念。上海师范大学方旭东教授认为,王阳明的知行说是一个人对于道德修养以及道德教育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林坚编审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讲究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日本家庭教育振兴协会永池荣吉先生认为,现代社会中,人生的真正的胜利只给予以人性的成长为目标的人。儒教作为终生教育的存在意义在今后占有更重要的位置。韩国岭南大学崔在穆教授以“灵明”概念为核心,探讨王阳明修身处世之能动性根据的“良知”问题。中巴学术交流中心西蒙娜·德拉图尔与凯文·德拉图尔把墨子的兼爱观与偏见或偏爱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要达到体验兼爱的境界,需要进行知识探询,这种知识探询最终需要由清晰地说明并矫正知识架构的个人经验才能完成。华东师范大学宋锡同博士则探讨了邵雍的修身处世之道,提出了“观物”穷理以体认此圣人境界的方法。
三、儒家精神追求
儒家不仅有着积极入世的现世情怀,还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从《论语》的“三知”为中心,认为“三知”的目的在塑造君子人格。“三知”在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的基础上可以统一起来。台湾元智大学詹海云教授从中国哲学史中的快乐、幸福与恐惧出发,系统阐释了快乐和幸福为何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美国夏威夷大学田辰山教授从中西比较哲学的角度对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做了比较全面解读。上海师范大学郭美华教授在道德—生存论立场上重释了孟子不动心境界,认为孟子不动心的境界以心气一体的整体性世界为本体论基础,并强调此一整体性世界以具体行事作为根据。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李哲承敎授认为,儒家思想与其说与积极提倡利己心的资本主义理念相和解,倒不如说在治愈资本主义文明产生的问题方面发挥作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梁世和研究员认为,儒家人伦体系的重建是当代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四、儒家政治哲学
儒家修身问题的落实处就在于处世,而处世的一个核心途径就是进入政治,儒家从来都是关心现实的政治问题的。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价值是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法生研究员在以生论性的向度下肯定了人性中的自然性,在仁学的向度下肯定了人的道德性,在天命观的向度下肯定了人的超越性。自然性、道德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才构成了孔子完整的人性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志宏博士认为,“民本”和“仁政”的本质在于“以民为本”本身。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柳河东先生以政治儒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脉络为出发点,对董仲舒在政治儒学发展中的理论创化进行分析,探研了董子政治儒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历史贡献和现代意义。苇杭书院杨汝清山长认为,儒家之学的核心是修身、为人、处世,其所设定的终极目标就是——君子之道、圣贤境界。修身、为人、处世都要落实在日常,落实在当下。中国人民大学彭永捷教授认为,在中国古代政治语汇中,相当于“正义”一词的是“中”。“中”是儒家传统政治的根本原则和宏观方法论。儒家以维护周礼来维护“分配正义”,并从周礼中提炼出以“仁”为根本精神的民本思想传统,贯彻到解决“校正正义”的君民关系中,由此形成了中国政治正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思想。
B5
A
1007-4937(2012)03-0019-02
2011-12-23
张城(1986-),男,重庆人,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罗祥相(1980-),男,福建永安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先秦哲学研究。
姜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