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病防治中需要遵循的几个基本方法

2012-04-11巩丽娟

黑龙江水产 2012年5期
关键词:鱼病鱼类水产

巩丽娟

(泰来县水产总站 黑龙江 泰来 162400)

从事渔业技术工作十几年,发现鱼病每年都给渔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水产事业要发展下去,我们从事水产技术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去研究探索有效的方法去打破这个制约水产事业发展的障碍,只要我们深入下去,拿出足够的细心,付出足够的辛苦,就会不断探索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如何有效预防疾病,尽早科学地对疾病予以施治,将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在水产养殖和水生动物疾病防治中需要遵循以下方法。

一、追本溯源法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就是说凡事都会有一定的原始起因。当我们的养殖水域发生或者已经出现了发病的征兆时,我们不要单纯只是针对出现的病症去想办法,而要学会追本溯源,找到引起鱼类疾病的根本原因。例如生产中出现的氨氮中毒、缺氧,如果我们只是从表面去增氧,而没有消除水体中主要的消耗氧气的诱因,尽管我们通过各种增氧方式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可是一旦终止解救措施时,类似的症状又会出现,而且会更加严重。多年的水产工作经历告诉我们,生物在一种不适的状态下生存,是非常不利的,会使养殖者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且还会时时潜伏着疾病暴发的危险。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从根本上实施解救,就是通过清除底泥、杀灭浮游动物、进行水质改良等方法消除或者有效减少水体中的耗氧因素。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水体通过自身的产氧机制和生化平衡就会使已经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目前的情况是大家都是以传统的方法来对待鱼病,就是只看鱼,不看水;只看产量、效益而不看池塘条件、不看管理措施;只看鱼病而不看根源。这种想法和做法就是显著的养殖生产中的“短期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们通过施加高强度、高频度的人工的措施可以使一定时期内的产量效益得到维持、甚至提高,却为将来种下了深深的隐患。因此,一旦发生鱼病或显现鱼病的征兆,一定要通过请专家并参考历史资料、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方法,来分析引起鱼病的根本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二、综合治疗法

鱼病一旦发生往往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如饲料方面(饲料质量、投喂量、投喂方法、保存方法)、日常操作的规范化程度(给鱼类造成的损伤程度和损伤后的恢复措施)、苗种的质量(所购进的苗种的性状、健康状况、肥满度、完好程度)、水质(水体自身污染的产生、释放、转化,外来污染物的入侵,水质的调节)、鱼类自身的变化(由于鱼类自身生长而产生的密度变化,野杂鱼类的进入和繁殖造成的密度变化,种内种间关系引发的变化)。所以当发生鱼病时,我们绝对不能只是看到一个方面而就盲目地进行用药,一时看不到效果就擅自加大剂量,增加使用频率并擅自进行药物配伍,这样既可能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还有可能由于我们施入药物使得水体发生巨变,给其它在塘鱼类造成危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地观察、抽样、水质化验等措施结合一段时间(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内的生产情况,认真分析找出造成鱼病的各个方面的原因,然后综合施治。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又可以有效避免用药或者其它措施的不当而对水质造成进一步的污染。采用综合治疗法还有另一个方面的意义,那是就是通过改变我们的生产理念改进生产措施,在养殖水体中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让物质和能量在水体内部就可以实现循环,为水产养殖动物保持一个相对稳定而且良好的生态状况,既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有效减少养殖场废弃物的排放量。

三、未雨绸缪法

水产养殖业中有一句谚语,就是“无病先防,有病早治”。这也是我国渔业生产者数千年来总结出来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水产养殖生产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当地的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鱼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我们在生产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早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的预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切不可以没有病时,疏于防范,出现鱼病时又茫然不知所措,有病乱投医。虽然进行鱼病的预防也会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药物,可是相对于治疗所用的药的数量和种类,是明显减少的。实践已经证明,生产过程中常年不发生任何疾病是很难做到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把疾病的预防工作提高到足够的高度,予以足够重视,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我们生产单位的议事日程上来、生产计划中来,不要心存侥幸,只顾眼前,埋下隐患。

四、头痛医头法

这是以上几种方法已经失去作用或者由于错过了有效预防的时间,必须进行药物治疗时所必须技术采用的方法。那就是将鱼类拿到技术部门通过仪器进行诊断,同时必须将自己养殖场所内的情况做一定简单调查,或者将技术人员请到池边进行实地观察和现场诊断,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然后进行尽早药物救治,将鱼病有效控制,将因此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这种方法只要我们应用得恰当及时,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方面需要纠正几个错误的观点:1、就是不出现死鱼,不用治疗;2、不用诊断,随便用点药就可以;3、用药,会影响鱼类的吃食、影响垂钓;4、是对养殖水体的情况不了解,药物使用剂量不正确,过小或者过大。鱼类是生物,出现了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病情就会恶化、就会蔓延,最后就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数倍于前期用药量的药物去补救。

五、强化内因法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1、通过强化育种学的工作培育抗病品种,使之适应能力大大增强;2、提高我们的养殖技术,使大家日常应用的养殖技术,符合渔业行业规范;3、就是加强鱼类的锻炼,这是我们生产计划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当鱼类体质大大提高后,同样生产环境下,就可以少生病,不生病。

猜你喜欢

鱼病鱼类水产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加油!水产人!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鱼类运动会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