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池养殖金鱼水质调控技术

2012-04-11梅肖乐冯冰冰方南娟

黑龙江水产 2012年5期
关键词:水泥池换水鱼苗

梅肖乐,冯冰冰,方南娟

(1.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南京 210036 2.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金鱼(Carassius auratus)是世界著名的观赏鱼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东方圣鱼”。金鱼是由野生鲫鱼“家化”驯养而来,远在唐朝时期便开始将野生金黄色卿鱼进行驯养,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逐渐培育出了现在的各类金鱼品种,并在不同时期传入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

我国是金鱼养殖面积和产量均较大的国家之一,目前金鱼主要养殖方式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而水泥池养殖具有占地面积小、利于金鱼的挑选和精养、便于养殖操作和管理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水质易发生变化等问题。为探讨水泥池养殖金鱼水质调控的技术方法,笔者在位于江苏省扬中市的观赏鱼养殖基地内进行金鱼养殖水质调控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条件

水泥池全部采用保水节水的砖混水泥抹面结构。养殖池面积为10~30m2,池塘形状以近正方形为宜,池深40~50cm,能蓄水30cm左右,池底向排水口稍微倾斜。池子布置以两排水池并列排布的方式,中央池埂埋设进水管和增氧管道,同时也作为日常管理的人行过道。每个池子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分别位于水池相对两侧,排水口设置一个Φ40~60cm的圆形集鱼坑。进排水管使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管或PVC管材,Φ75mm,进水口安装可调节水量大小的阀门或装置。水泥池安装钢架大棚,便于铺盖遮阳网和塑料保温膜。

1.2 养殖水源

养殖用水为地下水,这种水含氧量较低,水温通常在16℃左右,使用前须注入蓄水池或未放养鱼苗的水池,经过晾晒后再使用。

1.3 苗种放养

根据养殖模式的不同进行调整。一般刚孵化的鱼苗,放养密度为900~1200尾/m2。采取养殖小规格金鱼的模式,规格2~3cm的鱼苗放养200~250尾/m2;规格3~4cm的鱼苗放养150~200尾/m2;规格4~5cm的鱼苗放养100~150尾/m2;规格5~6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80~100尾/m2。采取养殖精品大规格金鱼的模式:规格2~3cm的鱼苗放养 100~200 尾/m2;规格 3~4cm 的鱼苗放养 50~100 尾/m2;规格 4~5cm 的鱼苗放养 30~50 尾/m2;规格 5~6cm 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15~30尾/m2。

一般金鱼的养殖不宜采用混养的方法,大多采用单一品种进行养殖。

1.4 日常管理

饵料投喂采取生物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相结合的办法。刚孵化的鱼苗投喂蛋黄水;约5~6d后,投喂“灰水”,即以轮虫为主的生物饵料;10~15d后以投喂“红虫”等枝角类生物饵料为主;鱼苗长至4~5cm后,逐渐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应在30%~35%,最好使用膨化饲料。投喂方法:每天投喂l~2次,时间为早上8:00和下午15:00。采取定点投喂,以1h吃完为原则,并且每天观察金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根据这些情况适量调整投喂量。

病害防治上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一是把好饵料关。生物活饵料投喂前须进行清洗和消毒;购买的饲料要新鲜、适口,营养配比相对合理,防止因霉变或营养不足导致病害发生。二是定期用药和检查鱼病情况。定期泼洒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二氧化氯等杀菌药等,同时投喂添加适量大蒜素的药饵,防止常见的寄生虫、细菌、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1.5 水质调控

1.5.1 合理使用地下水

通常金鱼养殖使用的地下水位于地下20m以下,使用前应先注入蓄水池曝气和晾晒,一般晾晒时间为1~2d。为能满足养殖过程中的水量需求,养殖池与蓄水池的面积比约为10:1。同时,为了不影响晾晒效果,蓄水池高度不宜超过2m。

1.5.2 科学换水

水泥池养殖金鱼中最常使用的水质调控方法,一般在金鱼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季节有不同要求。在金鱼繁殖阶段,即从鱼苗出膜孵化至鱼苗生长至2cm,不换水。以控制投饵量和采取药物控制的方法保持水质。其间可根据水体情况适量加水。2~3cm规格的鱼苗换水2~3次,即俗称的“脱水”。换水时,不断锻炼鱼苗的游动能力和形成向集鱼坑游动的习惯。在鱼苗培育阶段,即鱼苗2~6cm的生长期,根据水质情况换水,通常6~7d换水一次。进入夏季,水温较高,同时由于饵料投喂量加大和鱼粪的增加等,水质容易恶化,造成疾病的发生,需加大换水量,要求3d左右换水一次。尤其发现水色较浓、发白时,必需换水。进入秋季,大部分时间的水温都在金鱼的适温范围之内,是一年中金鱼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季节,换水间隔较夏季长,一般4~5d换水一次,采取“新水兑老水”的方法。同时,避免换水温差过大或使整个水环境变化过大而造成金鱼应激。入冬后,金鱼活动和摄食较少,过多的换水操作,容易使金鱼体表损伤而造成水霉病的传播,因此,换水量和次数都应减少,一般15~20d换水一次。

1.5.3 泼洒生石灰

主要在初孵鱼苗培育期使用。由于此阶段不换水,部分水泥池池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使绿藻和水绵等藻类的大量繁殖,一方面容易发生缺氧,另一方面大量的藻类挟裹在鱼苗上,造成鱼苗的死亡。当发现水体开始出现藻类大量繁殖,使用5~10mg/L的生石灰进行泼洒,能有效控制水质。

1.5.4 加盖遮阳网

主要在夏季的晴天中午使用。在养殖水泥池上的钢架大棚上安装可活动的黑色遮阳网,防止阳光直接射入而使池水温度过高。同时,可以减小光照强度,避免池水中浮游藻类大量生长和繁殖。一般在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后,其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氧气而在水中形成小气泡,当金鱼游动和觅食时,水中气泡就会粘附到金鱼尾鳍上,使得金鱼尾鳍浮于水面上,经烈日曝晒,使尾鳍受伤感染病菌,就形成通常所称的“烫尾”。遮阳网在上午10:00左右开始拉起遮盖,下午16:00左右收起。

1.5.5 使用生物制剂

主要在鱼苗培育初期和越冬期间使用,采取EM菌等生物制剂全池泼洒的方式,用量为2~4kg/667m2,20~30d使用一次。鱼苗培育初期由于不换水,而且大量蛋黄的投喂,容易恶化水质,生物制剂不仅能有效地去除池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而且也可以为鱼苗所摄食,利于改善金鱼的消化系统功能。越冬期间,金鱼池换水量较少,生物制剂的使用利于改良池底环境,也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藻菌平衡,较好的促进金鱼的生长和疾病的发生。此外,在养殖期间,可以采取将EM菌等生物直接按1~5%的比例拌入普通饲料或EM菌稀释液直接喷在饲料上中进行投喂的方法,对提高金鱼的免疫力有较好的效果。

1.5.6 加盖塑料薄膜

主要在越冬期间使用。当气温低于10℃时,即可加盖塑料薄膜对水泥池进行保温。采用透光性强的塑料薄膜作为围护材料,通过它们采光和保温的特性在冬季控制或稳定大棚内温度,这有利于在冬季维持水泥池水温,使金鱼在冬季可以适量地生长,延长其生长期,增加其规格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对翌年的提早繁殖有促进作用。

2 结果

通过采取上述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水泥池养殖金鱼的水质环境,营造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降低了疾病发生的几率,较好的促进金鱼是生长。此外,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养殖的劳动强度。金鱼养殖平均每平方米产金鱼20尾,平均规格11~12cm,5.5元/尾,每m2产值可达110元,利润87元,折合每亩产值73370元,利润58029元。

3 讨论

水泥池养殖金鱼养殖条件容易控制,摄食及活动情况便于观察,辅以科学的养殖管理和水质调节方法,使金鱼能够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适宜和稳定的环境中,生长快、体型好、颜色鲜艳。

使用地下水进行金鱼的养殖,由于地下水不含致病菌、寄生虫、鱼卵及其它敌害生物,不易发生疾病,利于金鱼的快速生长,尤其在鱼苗孵化和鱼苗培育这一阶段,鱼苗从孵化到生长至2cm一般不换水,因此,洁净的水源显得格外重要。

在水泥池养殖金鱼的水质调控的方法中,换水是一个主要的方式,换水关键在于不损伤鱼体和不引起金鱼产生应激的条件下,降低影响金鱼生长的各种不利的环境因子,同时,营造一个适于金鱼生长、生活的水体环境。

使用生石灰、生物制剂、加盖遮阳网和加盖塑料薄膜等方法在金鱼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应用,能较有效的改善水质条件。

猜你喜欢

水泥池换水鱼苗
水培植物霎换水
自动换水
鳗鲡水泥池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总结
南美白对虾尾水水泥池大棚控温高产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浅谈水泥池莲菜的栽培技术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日本沼虾水泥池育苗试验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