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色经济区战略下海陆产业劳动力流动的就业效应分析*

2012-04-11赵领娣

关键词:陆域劳动生产率劳动力

赵领娣 晏 辉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引言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近几年来大量国内学者展开了对海域经济、陆域经济的研究,一些学者以海陆经济一体化为突破口来研究这一问题:如栾维新、王海英从技术条件和陆域产业向海洋延伸的可能性等方面分析了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间形成差异的原因,并从发展临海产业、海陆统一规划和协调海陆生态系统等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1]和他们研究方向相同的学者还有李靖宇、于良巨;[2]戴桂林、刘蕾等。[3]还有一些学者以一个地区为例来研究海域经济和陆域经济的关系:如董楠楠、钟昌标分析了宁波市海陆经济关系,计算出宁波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以及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产值拉动效应。[4]李文荣、郝瑞彬以冀东经济区发展路径为例,[5]范斐、孙才志以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为视角展开了对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6]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从国家构建蓝色经济区战略角度对山东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如赵昕、王茂林以山东省为例,通过测算主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揭示了海陆产业的关联关系;[7]刘晓华,徐家明、王亚丽等认为建设蓝色经济区必须以产业统筹为基础,推进海陆统筹,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8][9]

在劳动力要素流动问题上也不乏学者:刘晓翠考证了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10]刘冰以中国实际为例,对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性结论;[11]周井娟以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就业弹性和单位岗位贡献两个角度出发,对主要海洋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做出分析。[12]赵领娣、于乐研究发现: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还会为陆域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刺激其对劳动力的需求。[13]

纵观以上学者的观点,他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海域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另一部分是研究劳动力要素的流动。而对于这两者的结合——即劳动力要素在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间流动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正是研究蓝色经济区战略下劳动力要素流动问题,最终论证了国家构建蓝色经济区的必要性。

二、劳动力流动关联模型的构建

根据劳动力流动理论及模型对劳动力流动整个过程的认识以及有关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影响因素和效应的分析,并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各种经济活动和行为开展的基本目的,我们建立起海陆产业间决定劳动力流动性关联模型。

作为劳动力流动这一经济行为的各个个体,都是以效用最大化为基本目的来支配其行为。劳动力是否流动,首先取决于他在本地与流向地可能获得报偿(包括现在与将来)的现值差异,其次是这种迁移带来的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大小程度。假设劳动力流入产业的预期收益为Rt*,人才流出产业的预期收益为Rt,C1表示流出产业从业人员个体流动本身的经济成本,C2表示流出产业劳动力个体向流入产业流动的非经济成本。则促使个体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流动的充分条件,可用以下目标函数来表示:

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流动人员在一定时期的总收益就是其工资报酬,在流出产业为 W,在流入后的产业为W*,则上式可以表示为:

式中r为折现率,T为该流出人员可工作年限。从上分析可知,由于年轻的人员有较长的工作时间,其流出所获得的报酬现值大。因此,年轻人员流出的可能性要比年长的人员要大。

假设一定时期的个人在流出产业的边际生产力为MP,在流出产业边际生产力为MP*,而其报酬等于其个人的边际生产力,则有:

假设个人的边际生产力与其所处产业资本存量成正比。所以,个人边际生产力又取决于其在所服务产业能利用的资本设备数量与质量构成,也就是说个人边际生产力又与其所能利用的资本设备成正比。

其中:k为流出产业的资本存量,即与个人边际生产力相关的资本存量;k*t为流入产业的资本存量,即与个人边际生产力相关的资本存量;s为决定个人生产力的技能;β为常数,表示个人边际生产力与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其大小依其所具有的技能种类不同而不同,并假定各个产业的β系数相同(因为β系数会因管理技能、政府服务水平与政策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而在同一区域内这种差别不是很明显,可以视为不变)。把式6、式7代入式4、式5,所得结果代入式3可得:

从海陆产业劳动力流动性关联模型式9可以看出:

第一,在(k*t-k t)的差异不变的情况下,流出产业的从业人员是否流动取决于其技能的高低,技能越高,其流动性的可能性越大,而技能的提高说明其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第二,在劳动力技能存量(s)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是否流动取决于产业间的资本存量差异的大小,差异越小,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越弱,正是资本差异,导致同一个从业人员在流出产业的边际生产力普遍小于流入产业的边际生产力,从而使得流出产业从业人员的报酬低于流入产业的报酬。

第三,在劳动力的技能存量(s)、产业间资本存量(k*t-kt)差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流出产业从业人员是否流动取决于流动的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C1+C2)之和,这些成本则包括就业政策、流动信息等方面。

三、山东省海陆产业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

(一)海陆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

产业内部的从业人员结构是影响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海陆产业从业人员现状的考察就十分必要,整个海陆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山东省海陆产业年末从业人员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山东省海陆产业年末从业人员状况(单位:万人)

在整个山东省的劳动力分配中,从图1可以看出,陆域产业占有绝对优势,这一方面说明陆域产业在整个山东省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也说明陆域产业存在较多的传统产业,偏重于劳动密集型,而随着传统产业的淘汰或者是技术革新必然会产生剩余劳动力,产生向外输出劳动力的动力。从质量上看,山东省既是人口大省又是人才大省,目前山东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0多所,拥有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多,有15处海洋科技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因此,海陆产业都具备相当数量的优秀人才,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及流动关联性。因此,劳动力的流动也就相当活跃。

(二)山东省海陆产业的劳动力吸引力

所谓的产业吸引力是指一个产业吸引或促使生产要素由其他产业向本产业转移的能力,其中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称之为产业的劳动力吸引力。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决定了劳动力流动的强度和规模,使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具有显著的产业特点。下面以山东省7个沿海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滨州)的海陆产业为例,介绍影响产业劳动力吸引力的几个显著因素。

1、海陆产业的发展水平

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吸引劳动力流动的基础因素。产业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的规模就越大,关联产业也就越多,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就相应越大,对比分析山东省海陆产业的发展水平,见表1:

表1 山东省海陆产业发展水平对比① 表中的海洋产业指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油气与天然气、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水利用、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

2001-2008年以来,山东省主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由840.58亿元增加到5346.3亿元,平均增速达到30.3%;而同期山东省GDP平均增速18.9%,陆域产业平均增速为16.9%。由表1数据可明显看出,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同期整个区域增长速度,也高于陆域经济发展速度。这种情况十分符合现实国情,山东省海洋产业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劳动力奠定了基础。

2、海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的总产值与该产业的劳动力数量的比值,其大小反映了一个产业的内部结构、管理水平、技术进步、科研实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配置。在衡量某一产业的劳动力吸引力时,不仅要考察劳动力的绝对数量,还应考虑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以牺牲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就业人数的绝对数量是不可持续的,只会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人浮于事,对于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根据2001-2008山东海洋产业总产值、山东省海洋涉业人员数据,可计算出山东省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如表2所示:

表2 山东省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②由于涉业人员自2006年以后调整统计口径,故与以前数据不具可比性,下同。

同理可以计算出山东省陆域产业劳动生产率,如表3所示:

表3 山东省陆域产业劳动生产率

根据以上计算所得的海域产业、陆域产业劳动生产率数据,可作出图2:

图2 山东省海陆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从表2及图2可知,山东省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2002到2005期间是稳步增长的。2006-2008年山东省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66828元/人、96550元/人、109170元/人,也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表明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正在稳步上升。而由表3及图2可知,陆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呈现出总的趋势,一方面取决于就业人数波动较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陆域产业在产业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同期陆域产业相比,山东省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未显现出明显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海洋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历程短,在短期内还未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但是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的趋势却表明,海洋产业正日趋完善,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也在日益体现。

3、海陆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产业的产值与总产值之比,与该产业的劳动力与总劳动力之比的比值。一般来说,当比较劳动率生产小于1时,会存在劳动力外流的现象,相反,当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时,存在劳动力的流入。同样,当某一产业的劳动力向另一产业转移时,要素流出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低于要素流入产业。利用上面两个表数据计算得出山东省海陆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见表4:

表4 山东省海陆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根据上表可知,2001-2008年山东海洋产业的平均比较劳动生产率为1.17,陆域产业为0.96。当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时,说明该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还拥有较大的就业空间,能够继续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反之,当比较劳动生产率比值小于1时,说明该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慢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会减少本产业原来吸纳的部分劳动力。[14]山东省海陆产业的平均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说明两类产业都具备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山东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产业发达,本身就具备吸引劳动力的优势。然而,海洋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陆域产业,说明了海洋产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继续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强于陆域产业。

(三)山东省海洋产业对陆域产业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

在上文中我们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的劳动力吸引力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海洋产业在吸引劳动力方面较陆域产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下面将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海洋产业在吸引劳动力方面对陆域产业的拉动效应,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海洋产业对海陆巨系统平均就业增长率的就业弹性Ⅰ。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其经济意义表现为,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率的变化。其公式表示为:

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我们以山东沿海地区为例,就业弹性Ⅰ=山东省沿海地区平均就业增长率/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第二步,计算海洋产业自身就业弹性Ⅱ。我们仍以山东省沿海地区为例,就业弹性Ⅱ=山东省海洋产业就业增长率/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利用上面的表计算得出山东省海陆产业就业弹性,见表5。

表5 就业弹性

通过表5可以看出,海洋产业对海陆巨系统平均就业增长率的就业弹性要大于计算海洋产业自身就业就业弹性,这一结果很容易理解:因为海洋系统是海陆巨系统的一部分。

第三步,计算海洋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为沿海地区海陆巨系统创造的就业机会Ⅰ,计算公式为:

就业机会Ⅰ=1%×就业弹性Ⅰ×基年海陆产业就业人数

结合上面计算公式,利用第一步计算结果以及表1数据计算可得就业机会Ⅰ为45829。说明山东省沿海地区,海洋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海洋产业总共能创造45829个就业机会。

第四步,计算海洋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为海洋系统创造的就业机会Ⅱ计算公式为:

就业机会Ⅱ=1%×就业弹性Ⅱ×基年海洋产业就业人数

结合上面计算公式,利用第二步计算结果以及表1数据计算可得就业机会Ⅱ为4333。说明山东省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海洋产业在海洋产业系统内部将吸纳劳动力4333人。

第五步,最后用45829减去4333,也就是海洋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为沿海地区海陆巨系统创造的就业机会Ⅰ与海洋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为海洋系统创造的就业机会Ⅱ之差,即得当海洋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时,海洋产业可拉动陆域产业增加41496个就业机会,拉动效应为1:9.6。

四、结论及建议

陆域产业的发展远远长于海洋产业的发展,相对海洋产业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即便如此,海洋产业仍可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将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以陆域产业为基础,以海域产业为导向,建立一整套生态、经济配套产业,为扩大就业提供机遇。海洋产业系统中新兴产业多于陆域产业系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相对于陆域产业而言,海洋产业以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依托,与科技结合得更为紧密,可以吸收和应用海洋科技新成果,发挥海洋高新技术的导向带动作用,更好地开拓新兴海洋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扩大就业需求。[15]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正是充分挖掘海洋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栾维新,王海英.论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J].地理科学,1998,18(4):342-348.

[2]李靖宇,于良巨.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6,31(2):78-90.

[3]戴桂林,刘蕾.基于系统论的海陆产业联动机制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7(6):87-92.

[4]董楠楠,钟昌标.宁波市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18(4):119-122.

[5]李文荣,郝瑞彬.基于海陆互动的冀东经济区发展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27(4):111-113.

[6]范斐,孙才志.辽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2):59-63.

[7]赵昕,王茂林.基于灰色关联度测算的海陆产业关联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5(576):150-151.

[8]刘晓华.山东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8):47-48.

[9]徐家明,王亚丽.论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陆海产业统筹发展[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26-29.

[10]刘晓翠.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70-74.

[11]刘冰.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0(3):43-47.

[12]周井娟.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3):46-51.

[13]赵领娣,于乐.海洋经济发展对陆域经济收入的拉动分析[J].现代渔业信息,2008,23(8):7-10.

[14]宋薇.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15]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4):529-533.

猜你喜欢

陆域劳动生产率劳动力
中国陆海经济发展水平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方法研究
码头后方陆域软基处理施工要点探析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