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司裂变型创业研究综述*
2012-04-11李志刚孙秀梅
李志刚 刘 振 于 敏 孙秀梅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引言
公司裂变型创业是企业衍生的重要途径,这类创业活动以母体企业的资源传承为优势基础,以员工离职创建新企业为本质内涵。公司裂变型创业与新企业创建及成长密切相关,也与组织演化、竞争互动、技术变革和集群发展相互影响。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汽车、酿酒、软件、半导体、医疗器材、磁盘驱动器、律师事务所等产业的公司裂变型创业活动非常活跃,国外学者就此进行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理论成果。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献专门针对公司裂变型创业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和全面梳理。本文在研读国外公司裂变型创业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基本内涵、驱动因素、绩效源泉、母体影响和溢出效应等方面,归纳分析了国外公司裂变型创业研究既有成果,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展望。
二、公司裂变型创业的基本内涵
企业衍生的母体可以是大学、企业或其他组织,母体不同,衍生企业的性质、特征和影响也会不同。公司裂变型创业以企业为衍生母体,在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上具有独特性。
(一)公司裂变型创业的概念界定
从企业间关系角度看,企业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市场进入方式,[1][2]公司裂变型创业是从头创业这种市场进入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创业强调产业经验的重要性(参见表1)。
表1 基于企业间关系视角的企业市场进入方式
公司裂变型创业是个体或团队以离开母体企业的方式创建依托母体企业相关资源的新企业的一种创业活动,新创企业和母体企业没有所有权或控制权关系。[3]公司裂变型创业是从母体企业转移核心技术、创业者或其他资源的过程,也是机会识别和资源跨组织转移的有效机制。[4]当母体企业存在战略分歧或不支持新技术产业化时,公司裂变型创业就成为弥补母体企业战略及管理决策局限性的有效举措。[5]
(二)公司裂变型创业的主要特点
公司裂变型创业具有显著的遗传特性,基因遗传和组织演化是认识公司裂变型创业的重要视角。裂变新创企业类似但不等同母体企业,新创企业必须通过实现与母体企业差异化来取得成功。公司裂变型创业的动力是母体企业资源优势,决策焦点是如何使从母体企业转移的资源价值最大化,而一般创业活动关注市场机会,强调机会导向的资源整合。[6]由于转移和继承了母体企业相关资源,裂变新创企业往往具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和绩效水平。[7]不过,这也会导致新创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其绩效亮点主要表现在初期成长速度而非创新程度,[8]其中后期成长速度和创新水平趋于平庸。
(三)公司裂变型创业的类型划分
国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公司裂变型创业类型进行划分。例如,根据母体企业和新创企业之间资源转移的属性,提出资金型、技术型及创业者型裂变创业;[9]基于母体企业和新创企业的关系,将公司裂变型创业划分为竞争型(包括克隆型裂变创业和创新型裂变创业)、互补型(新企业是母体企业供应商或客户,或者是母体企业客户的客户、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发散型(裂变新创企业既不与母体组织竞争也不互补)裂变创业;[3]根据裂变型创业动力,提出需要型和机会型、母体组织主动型和母体组织被动型裂变创业等。[10]
(四)公司裂变型创业的过程阶段
Ragnar认为公司裂变型创业包含七个主要阶段,即意识到新商业机会、产生开拓新业务兴趣、遭遇在母体企业开展新业务障碍、分析创建新企业可能性、决定创建新企业、设立裂变新创企业、离职进入新企业。[3]Buenstorf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员工学习、触发事件和新创企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公司裂变型创业过程模型,并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的关键要素与相应结果(参见表2)。[10]
表2 公司裂变型创业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要素与结果
总之,从本质内涵来看,与依托大学科研成果创建新企业的大学衍生企业不同,公司裂变型创业强调新创企业的既有产业经验。公司裂变型创业的资源异质性和绩效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母体企业,尤其是资源转移流动和创业者在母体企业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国外学者已把公司裂变型创业视为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的学术领域,但从现有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公司裂变型创业是近些年才逐渐兴起并得到学术界关注的创业现象,在概念界定方面还存在某些争议,如在嵌入程度和资源转移方式上还没有达成共识;在特点与类型识别方面还不系统,如不同产业、不同经济模式下可能隐含着新命题;在创业过程研究方面还不深入,如缺乏系统的实证探究和深入的案例分析。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公司裂变型创业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有赖于将其与一般创业活动、其他衍生创业活动加以比较分析,有赖于在实证研究中不断提炼新结论和构建新体系。
三、公司裂变型创业的驱动因素
公司裂变型创业的驱动因素包含了社会心理、经济激励、机会识别和外部环境等方面,[11]但与一般创业不同的是,这些因素具有更多的母体企业痕迹。
(一)潜在市场机会
任何产业都由无数个成本-质量组合构成,如果在位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占满这些组合,那么就可能为公司裂变型创业提供了利基市场。[6]产品线较宽的产业会有更多的成本-质量组合,从而蕴藏着更多的创业机会,更可能裂变出新企业。在磁盘驱动器产业,新兴市场的早期进入企业以及拥有卓越技术的企业都有较高的裂变创业率。[12]裂变新创企业可以利用母体企业不愿追求的市场机会,这可能是母体企业并未认识到机会的价值,也可能是母体企业认为裂变新创企业不会利用这些机会,还可能是母体企业控制风险或厌恶变革而不愿或缓慢追求某些利基市场所致。[6]
(二)母体企业环境
当母体企业拒绝引入新产品、新流程,或者母体企业不重视新技术、缺乏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或与新技术市场化及现有业务冲突时,裂变创业活动就很有可能发生。[13]母体企业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绩效不佳、为生存而挣扎等危机时,裂变创业行为明显增加。[14]以上问题之所以出现,可能与母体企业的官僚化、组织惰性或被现有顾客锁定有关,[15]也可能仅仅是因为裂变企业和母体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或运用新技术方面的激励机制不同而已。同时,在位企业的良好绩效、员工与管理者分歧、高层领导变换、企业被并购、企业退出等,都可能会引发员工裂变创业。[16]公司收购增加了裂变型创业机会,部分原因是并购后企业原有的研发实力没有被充分使用,这些研发技术由于没有产业化机会而导致流向裂变新创企业。[6]
(三)生命周期规律
母体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裂变创业率,企业发展中期最有可能产生裂变企业,因为此时企业积累了较多知识,员工也掌握了较多可用于创业的知识。母体企业积累的知识会对裂变创业频率产生双向调解作用:企业成长导致的知识丰裕度会促进裂变创业,企业成长引发的有形知识大幅超越无形知识可能会阻碍裂变创业。如果历史悠久的成功企业主动调整战略,推动知识快速向有形模式转化,则其裂变新企业的机率会大幅降低。[6]与企业成长相似,产业市场一般也会按照生命周期规律演化,新兴产业的知识更体现在人力资本而非有形资本,[17]因此处于新兴阶段的产业更易孵化出裂变新创企业。随着产业成熟和集中,裂变创业的市场机会逐渐缩小。[18]产业内裂变企业数量会随母体企业及所在产业发展周期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而在产业发展中间阶段达到峰值。[7]
(四)裂变创业者
招聘了雄心壮志的员工却不善管理,这类企业最有可能产生裂变创业者。[19]Buenstorf研究发现,创业者在母体企业学习了包括技术、市场、流程及自我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引发和促进裂变创业行为。[10]裂变型创业者运用母体企业技术优势创建新企业更有利可图,或者裂变型创业者获得母体组织知识较容易时,裂变活动便极易展开。[7]裂变型创业者会起到示范带动或激励作用,也可能会引导或帮助母体企业内的早期同事开展裂变创业活动。[20]员工离职理论认为,当员工与母体企业管理者存在战略分歧或冲突矛盾时,通过离职寻找更好工作环境的动机就会增加。
与一般创业理论的动机研究相比,公司裂变型创业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由于研究者选取的创业类型、研究时点和产业结构等千差万别,公司裂变型创业驱动因素分析也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至今缺乏统一框架。未来研究可以继续寻找典型案例,基于实证分析和统计归纳进一步识别和细分公司裂变型创业驱动因素。同时,也可以识别区别于一般创业的独特因素,深入比较和挖掘不同类型公司裂变型创业驱动因素的异同,系统识别和构建公司裂变型创业驱动因素的概念框架和指标体系。
四、公司裂变型创业企业的绩效影响因素
影响公司裂变新创企业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创业者及其团队、母体企业特性、新创企业网络能力、产业集群和区域政策等。
(一)创业者及其团队
创业者将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传达给员工并协调员工各项活动的能力,是影响公司裂变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21]而且,裂变创业者在产业中的先前经验,例如在母体组织中的职位级别、工作类型、履职期限、经验积累和知识掌握等,[22][23][6]能够使其领先于其他创业者,[12]帮助其克服新企业的发展障碍,[24]从而影响公司裂变新创企业的成功发展。裂变型创业者在母体企业任职时间越长,裂变新创企业就越可能受母体企业组织常规及遗传效应影响,创业者也得以更好地调试、改善和运用在母体企业习得的组织常规。[25]此外,团队裂变创业具有更大的成长抱负、信任基础、角色定位和默契关系,从而可以带来更好的绩效。[3]
(二)母体企业特性
裂变新创企业越是有效学习母体企业,就越能更快地在新企业中形成知识积累,从而支持新企业良性发展。裂变型创业企业的学习效率与其和母体企业的知识重叠及关联程度有关,程度较低会阻碍知识同化,程度较高则会限制新知识引入。[26]母体企业绩效水平与公司裂变型创业频率、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密切,但尚无一致的研究结论。在美国激光产业,绩效优异的母体企业并未表现出更高的裂变创业率,母体企业与裂变新创企业的绩效也无显著关系。[27]然而,在美国汽车和半导体产业,优秀母体企业却表现出更高裂变创业率,并产生出绩效更好的裂变创业企业。[7]另外,母体企业影响裂变新创企业绩效还体现在母体企业价值网络方面,母体企业的供应商或客户可能是裂变新创企业的合作者、鼓励者或支持者,裂变创业者在母体企业的工作经历为其与这些组织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平台。[3]
(三)新创企业网络能力
公司裂变型创业基于人力资源流动而在企业间实现资源转移,包括产品、技术、常规、战略、市场和流程等不与知识产权发生直接冲突的知识资源。[28]公司裂变新创企业的网络能力是新企业开创、维持和使用与不同外部合作伙伴之间人际关系的能力,该网络能力越好则企业长期市场表现越好。[29]网络能力不但可以支持裂变创业者获取社会知识资源、识别和利用商业机会和进行技术创新,还可以推动裂变创业者吸引高素质创业合作伙伴、丰富创业资金融通渠道,并引导裂变创业企业逐渐形成合适的沟通机制和治理结构,维系网络关系的长期稳定。[30]网络能力有利于裂变新创企业有效建立和动态管理与供应商、顾客、投资者、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中介组织的关系,并通过这些关系的管理获得开辟新市场、生产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采用新流程或新技术等所需的资源。[31]
(四)产业集群和区域政策
集群内部的裂变新创企业更容易成功,原因是这些新创企业拥有更多的网络资源,如集群内部的沟通交流机制、区域内网络连接关系等,这些资源对裂变新创企业整合创业所需资源非常关键。[11]外部政策对裂变创业企业的影响作用不言而喻,[32]这种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更为突出,因为该类地区的裂变创业企业很多是依赖国家经费支持或资助创建的,还有一些是基于国家高科技发展战略等宏观政策来获取创业机会并有效运营的。
与创业驱动因素类似,公司裂变型创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研究的比较系统。未来研究有必要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归纳、细分、比较不同类型公司裂变型创业企业的绩效影响因素,并在各因素和新创企业绩效指标之间建立联系,构建作用机制和计量模型,从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度结合方面继续完善。同时,也可以从人员离职流动、母体企业和新企业互动,以及裂变新创企业中长期绩效及跨地区、跨产业比较、与一般创业企业比较等方面进行纵深研究。
五、公司裂变型创业对母体企业的影响
由于公司裂变型创业企业衍生自母体企业,因此国外学者非常重视新创企业对母体企业影响方面的研究。
(一)双方关系的一般描述
裂变新创企业倾向于与母体企业合作竞争以塑造良好环境,而母体企业往往对此不感兴趣。[20]根据裂变型创业过程中母体企业处于主动还是被动地位,以及母体企业对新创企业的友好程度,可以简单刻画两者的互动关系。当裂变活动由母体企业引起,或者母体企业发展良好时,双方的关系可能会比较和缓;当裂变活动由产业因素或其他因素引起时,母体企业的态度不容易确定。[3]一些学者运用统计数据研究了关键员工离职对母体企业生存状况、销售增长以及就业增长的影响。[33]研究表明,与进入竞争对手企业相比,关键员工离职创业会更直接更剧烈地提升产业竞争程度,原因在于后者不受既有企业组织结构和固有常规束缚,可以更好地复制、模仿或改进母体企业组织常规。[33]
(二)对母体企业的积极影响
公司裂变型创业有助于母体组织剥离缺乏战略共识、拒不认同组织文化、技能不够或供给过剩的人力资源,而且还能激励母体组织进行管理创新以应对裂变导致的资源流失、组织震荡、竞争加剧或产业演化。那些能够产生互补效应、完善产业链或构建集群网络的裂变型创业活动,能够为母体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离职的关键员工被新员工替代,那么新员工可能具有新知识、新社会关系等资源优势。[34]从这个意义上说,母体企业将裂变新创企业视为窃取理念和技术的掠夺者,并不惜一切代价加以阻止和报复是不明智的,因为这种反击不但会引起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阻碍母体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三)对母体企业的消极影响
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裂变型创业企业会给母体企业带来更大的威胁,因为裂变企业基于母体企业知识而创建,两者之间存在人员转移。[12]母体企业和裂变新创企业在产品和市场方面重叠程度越高,竞争威胁和消极影响就越严重。[33]关键员工离职创建新企业会增加母体企业的退出风险,团队裂变型创业由于更容易复制母体企业常规而更具成功性和挑战性。[33]即使关键员工不以团队模式裂变,其离职行为也会在较长时期内激发更多员工进行裂变创业。可见,公司裂变型创业不但会减少母体组织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产业竞争程度,还会打破母体企业组织常规,甚至导致母体企业内部动荡。[35]
(四)对母体企业影响的波动性
公司裂变型创业对母体企业具有动态、多维的影响作用,这不仅可以从积极或消极角度分析,还可以从过程和时间脉络探讨。Mc Kendrick等对美国硬盘驱动器产业研究发现,公司裂变型创业初期会对母体企业产生消极影响,但母体企业几年后会迅速恢复活力并产生新的发展动力,一些母体企业甚至会提高自身绩效水平。[35]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绩效方面,公司裂变创业初期会对母体企业技术绩效产生消极影响,但这种消极影响会逐渐消失,久而久之,母体企业会比其他在位企业获得更佳的技术绩效,原因是裂变创业激发了母体企业在创新领域的投资力度、关注程度和管理控制。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公司裂变型创业是把双刃剑,既可能促进也可能损害母体企业利益。公司裂变型创业对母体企业的消极影响一般大于积极影响,对技术变革、产业演化和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一般大于消极影响。公司裂变型创业对母体企业形成两种不同的作用力量,[36]在微观影响和宏观影响层面产生差异性,进一步趋向于复杂不确定化。从公司裂变型创业的类型、产业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是后续研究的可选方向。
六、公司裂变型创业的溢出效应
公司裂变型创业会产生有别于一般创业活动的外部影响,其创业溢出效应主要包含人力资源价值实现、区域创业环境优化、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进步四个方面。
(一)对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
公司裂变型创业与员工离职同时发生,创业者借此逃避不断恶化的工作条件,展示自己独特的机会洞察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从而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实现。一方面,裂变型创业有利于缓解母体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贬值,为那些具备一定能力但因被解雇或者母体破产而失去工作的个人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员工创意不能被母体企业采纳或者被外部其他企业接受时,[17]创业成为员工将创意商业化的唯一途径。
(二)对区域创业环境优化的影响
公司裂变型创业能够从产业进化、知识储备、机会创造、人力供给和网络构建等方面推动区域创业环境建设。公司裂变新创企业作为具有基因遗传特征的新创企业,其发展体现了进化过程,成为产业创新和产业多样化的重要来源。[6]公司裂变型创业可以有效推动基于人力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知识扩散和共同知识库建立。[37]公司裂变型创业可以从市场细分、产业互补和技术演进等层面提供更多创业机会,从而在人力资源转移、培育和吸纳过程中,不断提高区域劳动力储备水平。而且,如果多个裂变型创业者曾在同一母体企业供职,那么他们就能通过相互交往和联系来构建自己的区域社会网络,并通过该网络来获取成功创建和经营新企业所必需的关键资源。[38]
(三)对区域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
公司裂变型创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产业集聚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发端于核心企业的裂变活动,一旦某地区由于自然资源可获或历史偶然等原因出现了首创企业,该企业就可能会基于各种原因裂变衍生出新企业。[39]绩效较好的裂变新创企业,迟早会成长为能产生其他裂变新创企业的新母体企业。[2]公司裂变创业者喜欢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家乡创业,[40]以便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去识别创业机会和组织创业资源。公司裂变型创业具有的以上“黏连”效应和路径依赖效应,成为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公司裂变型创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能够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吸引优秀企业聚集,提升区域产业环境质量。意大利塑料产业案例研究表明,公司裂变型创业提高了创业者活力,推动了知识在区域内的快速扩散,促进了本地创新体系和知识扩散平台的完善。[37]Klepper在2007年完成的一项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案例研究表明,底特律地区汽车产业的公司裂变型创业活动为该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外地高水平专业人才和投资企业纷纷涌入。[7]与其他创业企业相比,公司裂变型创业企业通常具有更优异的发展绩效,能够创造更多的、更长期的社会福利。[24]
公司裂变型创业溢出效应的现有研究几乎都集中于正向价值方面,消极效应及其解决途径的研究不足。实际上,公司裂变型创业很有可能产生大量消极影响,比如在区域经济促进方面,公司裂变型创业导致的复制模仿和过度竞争,降低了区域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动力,损害了区域人际关系和信任体系。而且,公司裂变型创业者从母体企业转移与继承资源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公司裂变型创业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微观机理等命题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公司裂变型创业溢出效应的未来研究应该加大负面效应和解决方法的探讨,提高溢出效应研究的全面性。
七、研究展望
我国创业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公司裂变型创业已在高科技产业(如深圳华为公司裂变出港湾科技公司)、传统产业(如内蒙伊利公司裂变出内蒙蒙牛公司),以及区域产业集群(如青岛纺织机械集群、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出现,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外学者针对公司裂变型创业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对理解和把握我国公司裂变型创业规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为了更好地引导公司裂变型创业活动,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效应,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在未来研究中优先考虑:
第一,重视实证研究,基于现象提炼理论,夯实研究基础。公司裂变型创业研究理论成果还相对较少,急需从案例归纳和统计分析中构建基础理论体系。有必要在不同经济模式和产业背景下开展内涵、特点、类型和过程研究,系统识别和逐步构建驱动因素、绩效因素和溢出效应的概念框架、指标体系和作用机理,不断提升理论深度和量化水平。
第二,结合一般创业研究,在借鉴、比较、融入中深化。近年来,国内外一般创业研究发展较快,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裂变型创业是一般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裂变型创业研究可以借鉴一般创业研究的既有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与一般创业进行比较来发现裂变型创业的特殊性,在与一般创业研究的互动、互补中推动理论融合。
第三,开展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比较研究。现有裂变型创业研究缺乏比较分析,今后应该开展大学裂变型新创企业与公司裂变型新创企业、主动型裂变创业与被动型裂变创业、东方和西方裂变型创业,以及不同产业裂变型创业(如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比较研究。
第四,加大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力度,拓展研究范围。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裂变型创业在这些经济体将会变得更加普遍,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深入研究新兴经济体的裂变型创业活动,可以有效地丰富和发展裂变型创业的基础理论。
第五,探讨支持、引导和管控裂变型创业活动的政策与措施。裂变型创业既有利于知识转移、人才流动、技术产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集群形成,也可能会导致过度竞争、研发惰性及区域信用水平下滑等问题。未来研究可以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体制、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异同点,深入开展支持、引导和管控裂变型创业活动良性、适度发展的政策研究,力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1]Helfat,C E,Lieberman,M B.The birth of capabilities:market ent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ehistory[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4):725-760.
[2]Klepper,S.Employee Startups in High Tech Industr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3):639-674.
[3]Ragnar Ahlstr m S derling.Entrepreneurial Spin-offs-do we un-derstand them?[R]Paper prepared for the 44th ICSB World Conference in Naples,Italy,June 1999.
[4]Roberts,E,Malone,D E.Policies and structures for spinning off new companies fro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J].R&D Management,1996,26(1):17-48.
[5]Hellman,Thomas F.Enrico C.Perotti.The circulation of ideas:firms versus markets[R].CEPR Discussion Paper No.5469,2006.
[6]Klepper,Steven and Sally Sleeper.Entry by Spinoffs[J].Management Science,2005,51(8):1291-1306.
[7]Klepper,Steven.Disagreements,spinoffs and the evolution of Detroit as the capital of the U.S.automobile industry[J].Management Science,2007,53(4):616-631.
[8]Dahlstrand,A.Growth and inventiveness in technology-based spinoffs firms[J].Research Policy,1997,26(3):331-344.
[9]Carayannis E,Rogers E,Kurihara K,Allbrtton M.High-technology Spin-offs from Government R&D Laboratories and Research Universities[J].Technovation,1998,18(1):1-11.
[10]G Buenstorf.Opportunity Spin-offs and Necessity Spin-off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ing,2009,1(1):22-40.
[11]Christian Garavaglia.Clusters'Development:Spin-offs and External Economies[R].KITeS Working Papers,2008.
[12]Agarwal,R,Echabadi,R,Franco,A M,and Sarkar,M B.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Inheritance:Spin-out Generation,Development,and Surviv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4):501-522.
[13]Raymond W.Smilor,David V.Gibson and Glenn B.Dietrich.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Technology start-ups from UT-Austi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0,5(1):63-76.
[14]G.Buenstorf,D.Fornahl.B2C-Bubble to Cluster:the Dotcom Boom,Spin-off Entrepreneurship,and Regional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9,19(3):349-378.
[15]Christensen,Clay M.The rigid disk drive industry:a history of commercial and technological turbulence[J].Business History Review,1993,67(4):531-88.
[16]Klepper,Steven and Peter Thompson.Disagreements and Intra-industry Spinoff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0,28(5):526-538.
[17]Garvin,D A.Spin-Offs and the New Firm Formation Proces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3,25(2):3-20.
[18]Klepper,Steven.Firm survival and the evolution of oligopoly[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33(1):37-61.
[19]Cooper,Arnold C.Contrasts in the role of incubator organizations in the founding of growth-oriented companies[J].John A.Hornaday,Fred A.Tardley Jr.,Jeffry A.Timmons,Karl H.Vesper,eds.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1984.Babson College,Wellesley,MA,159-174.
[20]Lindholm,Åsa.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y-related Owner ship Changes-A study of Innovativeness and Growth through Acquisitions and Spin-offs,1994,PhD-Dissertation,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weden.
[21]Witt U.Imagination and Leadership-the Neglected Dimension of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8,35(2):161-177.
[22]Dahl,M S,Reichstein.Heritage and survival of spin-offs:quality of parents and parent-tenure of founders[R].Mimeo,2006,8:1-27.
[23]Deniz Ucbasaran,Paul Westhead,Mike Wright.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by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2):99-115.
[24]Dahl,M.S.,Jensen,P.G.,and Nielsen,K.Jagten p a fremtidens v kstvirksomheder.DJ Fs forlag.2009.
[25]Michael S.Dahl and Toke Reichstein.Are You Experienced?Prior Experience and the Survival of New Organizations[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7,14(5):497-511.
[26]Harry J.Sapienza,Annaleena Parhankangas,Erkko Autio.Knowledge relatedness and post-spin-off growth[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19(6):809-829.
[27]Sherer,Jeffrey.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the American laser industry[R].Manuscript,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2006.
[28]Shane,S.A General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The Individual-Opportunity Nexus[M].Edward Elgar,Northhampton,MA,2003.
[29]Achim Walter,Michael Auer,Thomas Ritter.The impact of network capabilities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university spin-off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4):541-567.
[30]Das,T.K.Teng B.S.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1):31-61.
[31]Omerzel,D.G.and Antoncic,B.Critical Entrepreneur Knowledge Dimensions for the SME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nagement &Data System,2008,108(9):1182-1199.
[32]Degroof,J.J.,Roberts,E.B.Overcoming Weak Entrepreneurial Infrastructures for Academic Spinoff Venture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4,29(3-4):327-354.
[33]Pennings,J.M.and Wezel,F.C.Human Capital,Inter-firm Mobiliy and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M].Edward Elgar Publishing,Inc.2007.
[34]Corredoira,R.A.and Rosenkopf,L.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The reverse transfer of knowledge through mobility 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2):159-181.
[35]Mc Kendrick,D.G.,Wade,J.B.,Jaffee,J.Good riddance?spin-offs and the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of parent fir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6):979-992.
[36]Michael S.Dahl Pernille Gjerl v Juel.The Effect of Executive Migration and Spin-offs on Incumbent Firms[R].DIMEDRUID Academy Winter Conference,2011.
[37]Patrucco,P.P.The Emergence of Technology Systems: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Case of Emilian Plastics District[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29(1):37-56.
[38]Sorenson O.Social Networks and Industrial Geography[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3,13(5):513-527.
[39]Ron Boschma,Ron L.Martin.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M].Cheltenham:Edward Elgar,2010.
[40]Figueiredo,O,Guimaraes,P,Woodward,D.Home-field Advantage:Location Decisions of Portuguese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2,52(2):34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