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2017-01-07吴咏
吴咏
摘要: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产物,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切实需要。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更能有效的监督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保障企业合规经营。
本文以国内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理论实践为前提,与我们国家企业集团所独具的特征相融合,进而分析和研究我国企业集团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希望本文有助于促进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劳动生产率
企业集团是通过资本将母子公司连接在一起的,其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并且均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标准。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并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于是将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四个层次。
内部控制是受到公司内部人员影响的,但是为了实现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经营活动的效果效率等目的而设置的过程。现如今内部控制理论的重要性得到所有相关工作者的认可,所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已成为我国企业集团必要的程序。
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与国际上的企业集团相比都有一定差距。现代企业尚未制定出有效的企业制度;公司法人管理层制度仍不健全,权利分配尚不明确;内部控制执行现状也不乐观;在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给企业带来的财产损失、经营失败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因此,尽快建立健全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企业改革的必然条件。
由此本文就企业集团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以促进我国集团型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一、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发展特点及意义
(一)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特点
第一,企业集团的控制对象为多个独立法人。通过资本纽带将多个子公司联结在一起形成的经济联合体被我们称之为企业集团,以制约资的方式让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呈现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而在财务、管理、运营等方面母公司和子公司均保持独立,他们各自拥有有各自的责任和权利。由于子公司众多,所以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控制对象由多个独立法人构成。
第二,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内容复杂化。随着企业集团的日益发展,企业集团不断地在世界各国进行拓展、兼并、收购,由此企业集团内各个子公司在业务方面会跨越多个领域,甚至有些较为成熟的企业集团可以遍及全球,这导致企业集团的控制内容较为复杂。
第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形势多样化。企业集团靠自身独有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点不断地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开拓创新,这样不仅提升了原有产品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开拓其他产业,于是就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的经营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能防止不同市场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基于企业集团有多个法人构成,其控制内容就相对复杂,又因为企业经营的多元化,这也就导致企业集团的形式不得不趋向多样化发展。
第四,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以民主协商为控制原则。
企业集团由多个利益个体组成。虽然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核心层企业,但是各个主体拥有其各自的经济权益,他们的联合不是靠行政政策的压迫而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所有子公司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他们拥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因此特别是在对生产经营发展和利益分配决策时,就不光要考虑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也要考虑每个成员企业的利益。
(二)建立完善集团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集团型内控制度和管理流程,才能提高运营效率,保障经营成果。企业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完善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内控制度和流程,可以整合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大大提高运营效率。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趋紧张,所以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是企业集团必须考虑的必要问题之一。
二、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集团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大多数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并逐渐的完善和发展。但是诸多因素导致一些企业在内控制度的运用过程并不适用,理论尚且不够完善,由此,长期所形成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的特点。目前,内部控制虽然取得我国企业集团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内部环境、执行力度、信息沟通、企业隶属关系等几个方面。
(一)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建设面临的不利环境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和监管环境的制约,更与企业的内部环境密切联系。符合环境要求、适应环境变化、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分析并查找企业集团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存在的问题、缺陷,制定有效解决问题和缺陷的办法,至关重要。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约机制执行力不够
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是在改革进程中,由政府的行政管理手段推动之下形成的,不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在复杂的形成原因、过程、背景之下,大型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但依然在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内部控制能力。企业集团在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尝试着建立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制约机制,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正是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管理层级偏多、运营效率偏低等方面的存在问题,使得企业管理存在着浓厚的行政色彩,产生了官僚决策、短期追求利润目标影响长远利益最大化、激励约束机制缺失等现象。同时在改革过程中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及子子公司关系比较混乱、以资本为纽带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内外部长效约束和激励机制较差等问题普遍存在,企业集团内部从上层到下级,从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到一般员工,普遍缺乏执行内控制度和相互约束机制的意识和动力、也缺乏实施内部控制的经验和能力,并没有看到内部控制度和监管流程为国家管理机构、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所产生的长远发展效果。同时,行政管理体制对企业集团的制约已经远远超出市场监督机制的调节作用,个别企业为了在其内部实现高度集权,管理层有意识的弱化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机制的作用,出现了滥用职权的现象,这样在对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带来了消极影响,不利于企业集团长远发展。
另外,内部控制事后评价在我国企业集团长期得不到重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事后评价制度。内部控制事后评价是企业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部控制事后评价机制对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完善内部控制自我修正、加强流程约束的相互监督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检查、评估和监督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监督内部控制要做到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企业集团未对内部控制事后评价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未设立内部监审部门对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事后评价工作;而那些设立内部监审部门的企业集团,也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事后评价的作用;内部监审部门在开展事后评价过程中,总是处处受到限制,并且由于内部监审人员不具备内控事后评价所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内部控制事后评价工作的效果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帮助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使存在的缺陷得以不断改善。
(三)企业内部控制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不明显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为的是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活动在制度、流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过程、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的形式是内部控制对完善企业管理提出必要的建议和具体的措施。随着内部控制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的发展,通过不断的修正和提高,其已深刻的进入到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阶段,其对企业的监管和制约效力已不再局限于财务核查和纠错防弊,已经发展到如何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阶段。
企业建立内控制度为的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自我修正能力,使企业处于长期竞争优势地位。内部控制体系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它需要网络、计算机、信息系统、人力资源配置、完善的组织架构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国集团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管理工具、管理手段以及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与国际先进公司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在相关人才的引进、培养方面,还是部门间联动协调机制的优化方面,或是内控规范的制定和改善,都没有实现与企业具体实践操作相融合,没有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合理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不能做到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治理结构、财务控制、业务控制的推进作用,也就很难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提升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三、完善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在外部环境方面,首先应解决相关体制机制的问题,并完善和建立企业规章制度体系,明确监管机构及其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责;在资产管理方面继续加强。尽快实现执行、决策和监督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在内部环境方面,如今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企业文化特色的建设问题、管理层的合理建设问题和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问题。解决具体问题,完善企业相关制度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在企业内部高效运行。
第一,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自身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先进企业的“人格魅力”成为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企业内部,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对基层人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其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得到相应的补充。
第二,合理设置管理层级。在企业集团管理层内部设置中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做好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切实考虑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控性,通过投资决策制度准确设置子公司经营管理权限和经营范围,制定授权管理制度保证企业集团的管理权和决策权的有效运行,主动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保证经济大局的稳步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
第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企业应遵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不断实现自我修正和完善,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针对在治理结构方面的普遍性问题,首先应分析和研究企业集团股权单一、一股独大的问题。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资本运营效率,分析采取一股独大和多元化经营对企业集团的价值贡献和长远发展战略布局的可行性,选择优势方案主动变化,实现利益最大化。采取股权多元化的前提是要保证资产安全,不仅能使企业资本盘活,还能利用市场资金资源,有助于促进资金周转效率,有效提高内控决策效果。其次是有关权力制衡机制难以形成的问题,以股权多元化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行。不论采取混合所有制还是绝对控股的投资模式,多元化的股权都能促进监事会成员和董事会的多元化,迫使企业在制定内部治理结构过程中引入外部监事和外部董事制度,这样可以更加有力的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防止目前存在的“监督和管理不分家”的现状。
企业自身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先进企业的“人格魅力”成为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企业内部,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对基层人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其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得到相应的补充。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提高执行力度
1.完善制度建设
一个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在遵守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和内部结构建立具体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理论依据,企业提前判断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制定和完善企业的风险评估和防范系统,对业务中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结合自身制度体系及时进行修正,并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2.提高执行力度
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加以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使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得以落实。在建立独立的内部监审部门的基础上应保证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并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和检查工作,使各部门各层级的内部控制状况可以及时的被了解,并作出应对措施。
(三)提高内部控制对管理水平的作用
母公司对其子公司应当以股权为纽带,避免对子公司日常运营干预过多,通过资产控制、财务控制、重大事项决策的权控制和人事控制等方式依照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实现股东权利。正确处理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可以在商场竞争中可以进行充分的资源配置,充分提高企业集团的运行效率,从而提升企业集团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形成可靠健全的管理机制,促使企业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并健康的发展下去。
在管理制度方面,首先应当重点完善财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业务制度,重新制定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使劳动市场中的优秀人才得以充分利用的同时企业可以进一步培养自身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处罚制度确保奖罚分明制度的贯彻于落实。并建立管理人员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约束机制,使企业在发挥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挺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四)新形势下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1.适应高度自由化市场竞争趋势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是逐渐走向市场化的道路。我国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这就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政府隐性的手宏观调控之下使市场上的资源可以得到有效配置、利用,然而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政府只是辅助性进行调控与监督,维护市场秩序,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市场,这样可以满足市场运行的规律,弥补市场体系存在的漏洞,减少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要想从根本上进行市场化改革,必须大力削弱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权利,而是据市场规则、价格、竞争实现效率最大化。
2.适应国际化趋势
跨国公司比较注重内部控制,一般采用coso内部控制体系,这是国际上比较认可的一种内控体系,然而我国的内控与之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必须进一步规范,将我国的与国际的相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内控方面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实施相关解决的措施,从而使我国企业集团与国际化趋同,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缩小我国与国际间存在的差距。
四、结论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相对来说有一定进展,由原来简单的财务理论发展为内控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阶段,提高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企业风险。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起步比较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法人管理结构不平衡,管理层岗位设置比较多,管理效率比较低,有效沟通存在障碍。
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在逐渐深化,我国的企业集团也在响应党的号召,将深化市场改革作为主要目标,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完善法人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加强企业上下层的有效沟通与信息交流,发挥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春兰.案例分析: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J].魅力中国,2010(5).
[2]华家.中国移动吉林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4]罗怀敬.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
(作者单位:内蒙古华电新能源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