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共生理论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2012-04-10刁叔钧
刁叔钧
摘 要:产学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产学合作教育的实施需要产学双方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盟合作关系。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分析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形成机制,从共生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关系,为高校产学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联盟;共生关系;共生系统
基于共生理论的方法是近几年来教育理论研究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研究产学合作教育及其联盟,能为产学合作教育研究提供新视野和实施途径,也为产学合作教育机制的构建提供新的分析范式。
一、共生环境下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1. 共生视角下的产学合作
“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 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提出。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首先提出共生的概念, 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即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之后,出现布克纳的“内共生”概念、科瑞勒和刘威斯的“寄生、互惠共生、同住现象”概念以及斯哥特关于“共生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和生理上彼此平衡的状态”的观点[1],共生思想得到扩展与丰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共生理论逐步引起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甚至政治学家的关注, 并将其应用到诸多领域且初步取得成效。[2]
共生既是生物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而且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3]同样,它也可以用于分析产学合作教育问题。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活动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为主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正因如此,产业界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产学合作共生单元之一。高校与产业界建立更加密切的共生合作伙伴关系,是当今国际社会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
2.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当今社会,高校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受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社会需要的是既懂高深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大学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界进行合作,形成产学合作教育联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与要求的,也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何谓共生环境下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文献对此作相关论述。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不是简单的集体主义,而是在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基础上的相互合作。《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第17条指出:“有关各方——国家的和学校的决策者、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和学生及高等院校的行政与技术人员、职业界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与联盟是进行改革的一支强大力量。以共同利益、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合作与联盟,应成为改革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这里指出高校与产业界建立产学合作教育联盟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认为共生环境下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就是高校和产业界的“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约束条件”构成的产学合作共生关系[4],该共生关系中的各主体构成了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中,主体要素是高等学校、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等。共生关系以资源为纽带,资源在共生联盟中具有核心地位,各个主体主要围绕资源而结成各种共生关系。资源是个包罗内容极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技术、人才、精神、物质、劳务、关系等内容。高校和产业界的稀缺资源就是产学合作共生关系的主要纽带。合作联盟的共生关系都是相对的,必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一旦失去这些约束条件,这组共生关系就无法继续生效。约束条件主要包括社会层面的约束,如法律、政策、规定、道德和理念等,也包括共生主体之间的合同、协议等。
3.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借助于稀缺资源的互补性将高等学校、产业界连接起来,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而组成合作教育联盟是一种双边共赢的策略。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中,高校和企业必须彼此选择自己的合作对象,双方围绕资源进行谈判、协商,在利益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共生关系,形成有序的合作教育联盟。
高校与产业界的内在性质存在差异,双方在教育联盟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绝对的共生利益分配很难做到。尽管对称性互惠共生是产学合作教育最理想的类型,但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中,绝对对称的互惠共生非常少见,非对称互惠共生才是长期的和经常的状态。在资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为维持一种共生关系,必须让约束条件能够有效地发挥约束作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为满足联盟各主体的需求,要经常评估合作共生关系的运行状况,不断调整约束条件,使合作教育共生关系朝着双赢的方向运行,形成校企双方的多样化合作与协调关系,保证合作联盟的有序性和整体运行效果。[5]联盟各主体在各自优势领域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实现共生。对高等学校而言,产学合作教育联盟打破了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产业界而言,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紧密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了急需的人才,并通过职员培训、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工作,解决了产业界未来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需求问题。
二、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特征
1.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理念
任何社会共生系统都具有适应性,即该系统维持与环境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如何制定产学合作教育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在制定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营造产学合作的共生理念。如政府与教育界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合作教育;学校要增强服务意识;企业要增强发展意识。对于共生主体的高校来说,高校的发展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高校的开拓进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依赖于社会各组织的共生意识和共生能力。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懂技术、懂生产,了解实际的社会生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共生主体的企业来说,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做支撑。人才是企业财富和创新的关键,人才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因此共生主体的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上具有共同的愿望。
2.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稳定
共生主体之间是关联的,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在资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维持产学合作教育共生关系,约束条件必须能够有效地发挥约束作用。一旦约束条件失效,共生双方的行为无相应的规范,共生关系无法维持,共生系统将会向机械化或集中化两种相反趋势进行演化,导致产学合作教育联盟解体。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中,必须注重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稳定。
社会共生关系具有多维性与层次性。所谓多维性,是指主体之间通过多种资源形成多种共生关系;所谓层次性,是指主体之间的多维共生关系可分为不同层次。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服务的层次、类型具有多样性,其“产品”具有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针对性。由于各高校学科专业特点不同,高校要善于把握时机,研究不同的共生主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与产业界开展多样性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职员培训、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高等院校通过创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
3.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进化
进化是共生关系演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产学合作教育联盟把学校和企业组合成了一个具有独立性质与结构的共生体。平等互惠双赢的共生关系保证产学双方在合作教育联盟中既获得各自的利益,又维护了自身的独立。在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 高校应与产业界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高校可以通过教育联盟整合教学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获得单纯通过内部无法享有的收益。合作过程中,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产学合作联盟获得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有力支持而解决。此外,共生主体的结盟使得校企之间“共享”部分专业人员成为可能,提高了联盟人力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通过校企双方共生合作,产学合作教育联盟能够持久进行并取得实效,不断推动合作共生关系向前进化,使联盟共生主体共同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惠平.论和谐高职教育的构建:基于共生机理的新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3):46-48.
[2][3]王海光.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36-137.
[4]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10.
[5]季银泉.共生:教育管理的新理念[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57-60.
(责任编辑 于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