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2012-04-10邵凤娣萧海怡蓝芬芳
邵凤娣 萧海怡 蓝芬芳
急诊护理中总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护理风险就是指检查、治疗、护理中或者护理方式上存在着一定风险性,在治疗和护理病人中医护工作者将承担着一定风险。护理风险的管理就是指护理前后或者过程中存在的或者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处理,从而降低风险事项的产生以及减少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多年来,我国不断进行医疗改革,医疗观念逐渐与国际接轨,发现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渐渐完善了医疗风险管理机制。本文通过对2010~2011年在我院急诊科实施急诊护理操作风险管理及效果观察来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希望能为今后的急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1 风险管理方法
根据国务院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急诊护理操作风险管理规范。此制度以保护医护患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将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病人及家属,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达到配合的目的,满足病人及家属知情权的需求,降低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具体方法如下:
1.1 风险因素评估 急诊风险因素评估是急诊风险管理的第一步[1,2],其中首先是识别风险因素,从平时的工作中总结出可能的风险事件,并从中寻找风险发生中与医护人员有关的因素。急诊风险因素中医护人员常见因素包括:护士急诊工作马虎,服务意识不强,对病人服务中不能做到诚心、细心、耐心,或态度冷漠,对护理规范意识淡薄,自作主张削减操作程序;对护理业务技术不熟练,影响治疗措施的落实;应急能力差,没有完全掌握急救技术,遇到实际抢救工作,不知所措,无法熟练实施治疗措施,影响危重病人的及时救治,医护沟通不畅;由于医师口头医嘱较多,护士执行时,易因没听清楚而用错药或重复用药。
1.2 风险管理制度制定与实施
1.2.1 建立风险防范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根据我院急诊科自身特点,成立了由护士长负责、护理骨干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实现多层次的风险管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每月召开护理安全工作会议,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2.2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组织学习风险管理制度,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教育全体护士提高对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以考核的形式测评,做到人人熟练掌握风险管理制度中的内容。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对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把护理风险与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和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结合起来,使每个护士对护理风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在抓好继续教育的同时,通过专业培训班、护理研讨沙龙、参加讲座、自学考试等不同形式,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护理技能。通过开会、查房、讲座等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2.3 风险高发环节高度重视 对新毕业、实习护士及试用期护士加强管理,做好岗前培训工作,规范护士行为。对新入院、危重病人及特殊心理状况的病人以及有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加强巡视,重点护理。根据急诊科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的工作特点,护士长按“新老搭配、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的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排班。重视对年轻护士急救技能的培训和阶段考核,从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到使用后仪器的清洁、消毒、保养、检查等逐一培训,并模拟病例考核。
加强急救仪器和急救药品的管理,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抢救室内的急救仪器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每日检查急救仪器的性能,清洁保养仪器并记录,使之处于备用状态。护士长每日随机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出防范措施;科质控组每周检查1次,并记录;院质控组每月检查1次,并将结果反馈给科室,以确保急救仪器和急救药品合格。
1.2.4 风险管理再评价 在风险管理方法实施后,每个月对科室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与病人沟通情况、药物管理情况、监督管理机制、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等,并积极寻找其中的不足,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2 结果
我院2010~2011年急诊护理操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受理投诉2例(其中药物设施管理1例,医护沟通1例),较2009~2010年管理制度实施前受理投诉15例(其中护理操作3例,药物设施管理2例,医护沟通4例,监督管理6例)明显降低,取得了护患双方互利的效果,护士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病人在获得护士传授风险管理的知识后,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了解,如告知病人及家属急诊结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配合,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讨论
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评价及处理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以减少有关机构和部门的经济损失[3]。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能够从各个环节上采取预防纠纷发生的措施,有力地保证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4-6]。
风险管理方法从对风险的评估入手,由于急诊科室是一所医院的特殊科室,其承担急危重症病人的紧急抢救,病人病情危重程度不一,对护理工作要求迫切,如不能给予优质护理,容易造成风险高发[7]。因此,风险评估可以更好地分析出造成风险高发的医护人员因素,使医护人员可以有清晰的认识,并针对性地给予规避。
科室进行风险管理,我们主要从建立风险防范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高度重视风险高发环节和风险管理再评价4个方面入手。其中风险防范制度,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并从科室本身做到对风险的防范。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能够使医护人员本身,提高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意识到风险发生对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建立其对风险的积极预防心理。重视风险发生环节,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科室相对薄弱处给予管理,防止各种风险的发生。风险管理再评价,有助于我们完善风险管理措施。
在我院急诊科急诊护理操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制度1年以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受理投诉情况明显减少,进一步说明了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1] 林小红.眼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8-69.
[2] 顾志莉,聂明卿.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应用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83-84.
[3] 陈明凤.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67-68.
[4] 陈晋利,李淑君,云 洁,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6):103-104.
[5] 王素玉,贾利平,李 玉,等.持续护理风险管理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1,25(8A):2040-2041.
[6] 赖开兰,钟美声,陆 青,等.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73-74.
[7] 王亚勤,王莲英,袁根英,等.护理风险管理防范老年病房给药差错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A):64-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