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及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1例
2012-04-10白宇乾冯正果
白宇乾 谢 英 冯正果
(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医院疼痛理疗科,广东 深圳 518001)
针刀配合手法及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1例
白宇乾 谢 英 冯正果
(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医院疼痛理疗科,广东 深圳 518001)
穴位疗法;针灸疗法;中医疗法;外治法;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呈季节性或常年性。笔者运用针刀配合手法及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每获良效,现将典型病例1例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刘某,男,40岁。1997-03-04初诊。变应性鼻炎15年,加重5年。初起发病时主要表现为鼻痒,连续打喷嚏,流大量水样清涕,早、晚加重,日间及运动后好转,天气变化时尤重。在某省级三甲医院及多家市级医院耳鼻喉科诊查,除鼻黏膜炎症外,无其他阳性体征。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玉屏风颗粒、鼻炎康胶囊等药物断续治疗10年,症状无明显改善,反而发作时症状加重,继发眼结膜、外耳道奇痒,偶有咽喉部异物感,逐渐出现嗅觉减退,常鼻塞。于某市级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提示下鼻甲继发性肥大,行下鼻甲切除术,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近日天气转寒,再次复发。刻诊:鼻塞,流清涕,喷嚏频作,眼、耳奇痒。查颈椎曲度变直,上颈段压痛,尤以第1、2颈椎双侧关节突、横突压痛明显。X线提示:寰齿间隙不等宽,齿状突右偏。诊断:变应性鼻炎;颈椎病。
2 治疗方法
采用针刀配合手法及穴位埋线疗法。首先采用针刀治疗。患者俯卧位,胸部垫枕,颈部屈曲,以4号0.8 mm针刀分别刺入皮肤至第1、2颈椎横突尖部,刀口向外倾斜,沿横突边缘向下切割松解,至有突破感后,沿横突边缘作弧形切割2~3刀后出针刀。再用龙氏仰头摇正手法[1]。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医者坐于患者头侧,双手掌根举起患者后枕部,手指在患者上颈椎横突后侧触摸,发现左侧寰椎横突向后高起,提示寰椎向右旋转错位,医者以左手托其枕部,将其头上仰侧转,缓慢摇动4~5下,嘱患者深呼吸,放松颈项部,将头向左转至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听到关节复位弹响,检查患者横突高起消失,复位成功。最后用穴位埋线。取迎香(双侧)、印堂、上星、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采用一次性9号无菌穴位埋线针,放入0号羊肠线(头面部取0.5 cm,胸背部取2.0 cm),穴位常规消毒,胸背部腧穴朝脊柱方向斜刺,头面部穴平刺,得气后边退针芯,边退针管。出针后,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2]。术后患者感鼻、咽部有舒适感。10 d后二诊,患者自觉鼻塞、喷嚏症状明显减轻,咽喉部异物感消失,眼、鼻痒减轻,触诊第2、3颈椎双关节突压痛明显。患者俯卧位,以4号0.8 mm针刀松解第2、3颈椎双关节突,配以龙氏仰头摇正手法纠正上颈段小关节紊乱,采用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穴位埋线培补正气。随访6个月未复发。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我们认为,其发生除与过敏体质、外界异物刺激等有关外,还与颈椎失稳,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致病变部位组织高度敏感性有关。颈上交感神经节是颈部最大的交感神经节,其分支及交通支合成翼管神经至蝶腭神经节,节后分为鼻后上神经,分布于中鼻甲以上鼻腔外侧后部、后筛窦、蝶窦,鼻顶及中隔;腭神经穿翼腭管分布于中鼻道、下鼻甲及下鼻道。当上位颈椎周围的肌肉、筋膜、腱膜及韧带等软组织由于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发生上段颈椎错位时,常累及颈上交感节或颅底(茎乳孔)的软组织,引起交感神经纤维或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物理刺激性的神经兴奋或抑制,使所支配的器官功能发生障碍。若这种物理性刺激未能及时消除,关节错位的创伤将引起创伤性炎症而成为无菌性炎症水肿,此时神经受继发性炎症影响,将持续较长时间的功能失调。我们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查体的过程中亦发现,大部分患者第1、2颈椎可找到压痛点或者阳性反应物,部分患者病变位置累及第3、4颈椎。所以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时,应用针刀及颈椎龙氏仰头摇正手法,解除肌肉、筋膜、腱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颈椎失稳,颈部软组织动态平衡得以恢复后,变应性鼻炎亦随之而愈。考虑到变应性鼻炎患者肺气本虚,病程较长,累及脾肾,故采用穴位埋线法。通过特定而持久的穴位刺激,具有生化刺激和经络刺激双重功效,采用体穴和特定穴相互配合,既可局部开窍醒鼻,又达固本培元之妙。
[1]董成伟.龙氏正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3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2):81-82.
[2]邓志云.影响微创埋线的几个关键因素[J].中国针灸,2007,27(41):291-293.
R765.213.05;R244.9;R246.81
B
1002-2619(2012)11-1684-01
白宇乾(1977—),男,讲师,主治医师,博士。从事疼痛科临床工作。
201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