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改”搭舞台 个个皆精彩
2012-04-10ArticlePictures韩国强
文 Article/图 Pictures_韩国强
7月1日,当正阳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完工并通过县级验收后,正阳县电业局弘新电力修试公司经理李涛终于松了一口气。
“知道工程不好干,但没想到会这么难。”李涛说,自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以来,他和同事每时每刻都在与工程规划、供货、进度等难题较量。
但在正阳县电业局局长李旭盛看来,困难多一点并非坏事,不仅可以提高员工战斗素质,而且还积累了管理经验,祛除了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场施工管理陋习。“更为难得的是,在施工工程中涌现了一批‘能人’和‘强人’,正是这些人促进了工程顺利施工。”李旭盛自豪地说。
能人老熊
“老熊真行,这条线路通过合理规划,真正解决了‘四湾一魏'的用电难题。”正阳县电业局农网改造办公室主任王双喜说。
老熊名叫熊利民,是该局农网改造办公室规划专责。他技术过硬、爱钻研,是个实干家。“也没啥,我只是把规划出来一条线路的利弊多做了几次论证,找出一个最佳结合点 。”面对夸奖,熊利民十分谦虚。
正阳县陡沟镇沿淮河而下的隗湾、张湾、代湾、祝湾和魏庄这5个行政村俗称“四湾一魏”,供电线路是1999年农网改造后的线路,已有10多年未改造。随着村庄的扩建和村民用电量的剧增,变压器小、供电半径大等导致这一区域“小马拉大车”现象凸现,电压偏低且不稳。
去年,正阳县电业局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时,把“四湾一魏”列入电网改造范围。熊利民接到改造线路测绘规划任务后,觉得压力很大。若改造这一区域的电网,必须缩短供电半径,而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改变供电线路位置。
经过多次实地调查,熊利民有了个大胆的设想。原来,该区域的供电线路是从35千伏兰青变电站出线供往陡沟镇的分支线路。最佳方案就是截断陡沟镇通往“四湾一魏”的分支,再从新建的110千伏彭桥变电站出线,直接T接到魏庄,专供该区域。这样不仅解决了用电质量不高问题,也提高了陡沟镇街上的供电质量,方案很快得到局领导的认可。
为尽快破解技术难题,老熊与施工人员白天在现场勘察、计算,晚上回家反复分析、论证。他还会同生产技术、安全监察等部门人员,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优化粮食主产区、蓄禽水产养殖区的电网改造方案,不仅使施工内容、工艺要求、人员安排和安全措施一目了然,而且还为标准化施工提供了鲜活样本。
这样一来,“四湾一魏”的供电瓶颈得到了彻底解决,乡亲们再也不用为电压不稳而发愁了。自此,老熊获得了一个“能人”的雅号,这是同事对老熊业务技能的一致褒奖。
老皮很强
与熊利民不同,正阳县电业局物资专责皮运岚则被大家冠以“强人”称号,起因是他在物资供应方面的突出表现。
40岁出头的老皮是该局物资部门负责人,已从事此项工作4年有余。自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以来,老皮一直负责最为棘手的物资供应任务。2010年和2011年,正阳县电业局10千伏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总投资1721万元。10千伏线路新建(改造)104.9千米,配变台区新建改造112个,容量22475千伏安。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大批的物资,而物资招标的厂家有限,物资供应不足成为工程进度“绊脚石”。
谈及物资供应工作,王双喜说,物资跟不上,所有施工计划都得搁浅。只要公司一开工程协调会,首要议题就是物资催货,当时真为老皮捏把汗,担心他完不成任务。
让王双喜意外的是,关键时刻,老皮展现出了一种敢攻坚、不服输的强人特性。
“绝不会因物资紧缺拖工程施工的‘后腿’,咱丢不起那人。我现在就带人前往设备厂家驻厂催货。货到,人回;货不到,我就在那里跟他们‘死磕’!”在一次物资催货办公会上,皮运岚信誓旦旦地向公司领导请缨。
“老皮,这一大早的,你咋来了?”“实在等不急了。今天这20多台变压器你们要是不给我,我就不走了。”3月1日清晨,皮运岚在上班路上“堵”住了郑州一家电力设备设厂的负责人。
这一招还真管用,没过两天,老皮就押运着29台不同型号的变压器回到了正阳。今年以来,老皮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生产厂家催货,确保了10千伏及以下工程物资到货率达到100%,为工程按期完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个个皆精英
“嗨哟!嗨哟……”5月26日,虽然天空飘着小雨,正阳县大林镇蔡庄村农网改造升级现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确保稻区插秧灌溉用电,公司5个工作组、60多名施工人员全部奋战在农网改造升级一线。”正在现场协调指挥的修试公司经理李涛介绍说。
“在稻区施工,最大的障碍是材料运送。”外线一班班长杨美红说。他们正在改造的是为阮庄村民小组供电的一条800多米长的线路,并且要将一台50千伏安配变增容为200千伏安。“800米线路不算长,可要在水稻田埂上立10多基电杆就难了。”李涛实话实说。
按照新的农网改造标准,这些水泥电杆,一般都有12米长、一吨多重。如果是在公路边立电杆很好办,汽车运过来一吊装就成了,但田埂上就难了。
为及时将电杆运送到位,李涛把现场施工的10多名工人全部召集过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行走在稻田里如同踏入沼泽地,用传统的抬杠方式显然是不太可能,大伙一合计,决定用垫木滚杆的方式把电杆往前拖。大家分头行动,准备工作全部就绪,随着李涛一声口令,电杆开始缓缓滚动着一点一点往前移。
临近中午,天气闷热,每个人的工作服都被汗水湿透。浑身疲惫的李涛一屁股坐在茅草上,手拿安全帽使劲上下扇风。他拍了拍眼前的电线杆说:“像这样的电线杆,用吊车的话一天可立30多基,但用人工,不说抬,仅仅是立,一天立10基都有些困难。”
“一二三,加油……”和着嘹亮的号子,一根根电线杆缓缓地运到杆坑前。李涛介绍说,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两天内就可以完成该台区所有的改造任务。
看着员工挥汗如雨的攻坚场面,李旭盛更加坚定了当初的认识:“事实证明,我们的员工队伍是经得起考验的队伍。有他们在,再艰难的任务也能顺利完成,我们不用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