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观察

2012-04-10孙清娟

河北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切口

孙清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孕产妇在生活方式上已认识到母子安全是第一位,剖宫产手术近年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手术属于非无菌性手术,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已不容忽视。切口渗出液异常引起切口愈合不良或不愈合,导致晚期产后出血、休克等不良后果,所以对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超声观察尤其重要[1]。我院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超声监测剖宫产患者100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剖宫产患者,年龄21~38岁。其中术后第2天发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发热3 d以上14例,占14%,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分类中性>80%以上25例,占25%。100例产妇在产后第3天常规行超声监测子宫、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的情况。

1.2 仪器 采用GE200超声诊断仪和ALOKA a5彩色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3.5~5 MHz,经阴道探头频率4~9 MHz。

1.3 方法 经腹检查时患者须膀胱充盈,仰卧位行超声检查,通过纵切、横切及谢、斜切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子宫下段切口有无异常声像,腹部切口浅表有无异常回声,重点观察子宫下段切口愈合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记录存图建档,并与临床医师联系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后超声随访3~7 d复查超声,直至切口回声无异常。

1.4 疗效 子宫切口愈合判断标准按照古自修两种声像图的诊断标准:子宫切口声像图呈平或弧状强回声光带确定为愈合良好;子宫切口呈实质非均质团块,子宫切口呈低或无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团块确定为愈合不良。

2 结果

依据古子修子宫切口愈合的诊断标准100例患者中愈合良好的92例,占92%,愈合不良的5例,占5%,3例子宫复旧异常,占3%。5例愈合不良者,3例经抗炎治疗7 d后,体温正常,超声检查子宫切口处低回声消失。2例愈合不良者行经阴道超声穿刺抽液,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最后注入庆大霉素+甲硝唑5~10 ml治疗,术后抗炎治疗,5 d后体温正常,超声检查子宫下段切口处低回声缩小或消失。产后42 d 5例愈合不良者,超声检查子宫切口处回声无异常回声。

3 讨论

子宫切口超声表现:(1)愈合良好,其浆膜面光滑、连续,肌层均匀回声,无其他异常表现,切口缝合线未吸收完全时,可见强回声光斑,CDFI子宫下段切口处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2)愈合欠佳,浆膜表面欠光滑,向膀胱内突出,肌壁呈不均匀回声,CDFI低回声区可见血流信号,局部有出血及渗出。要了解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切口愈合情况,B超检查是可以直接了解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和切口愈合的惟一手段,并可用于晚期出血监测。

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1)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减少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预;(2)减少切口撕裂,切口可先横行切开2 cm,再做钝性分离或向两角斜向上剪开做切口呈弧形,长10~12 cm为宜,切口缝合易紧密适中;(3)重视切口愈合不良,尤其是排除其他原因发热。子宫局限性压痛及异常阴道出血时,应考虑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及子宫复旧异常。应立即行B超检查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纠正产妇一般情况,提高其机体抵抗力,及时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以达到预期疗效[2]。

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是否合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2)切口部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部各类切口,但如在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开,也妨碍切口愈合;(3)操作:应轻柔、迅速、准确、缝合的松紧及疏密应适度;(4)缝合方式;(5)手术时机:手术过早子宫下段过厚,过晚子宫下段则过薄;(6)瘢痕子宫,切口处血液循环不良,影响愈合。总之,任何干扰子宫瘢痕肌肉的因素均可导致瘢痕发生不同程度的缺陷,重度缺损可使切口裂开、发生晚期产后出血。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超声显示切口区低回声或无回声直径大于2 cm以上,过小以免穿刺失败,继发感染[3,4]。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有技术熟练的医师操作,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积液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有害细菌的生长,局部注药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切口愈合,抽出液进行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指导临床用药,尽快控制病情发展促进切口愈合。

1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及展望.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 259.

2 古自修.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监测与分析.中国医刊,2002,39:41.

3 焦彤.陈静婴.超声对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与双层缝合切口愈合情况对比观察.中国实用超声医学杂志,1997,13:57-59.

4 杨春梅,王志荣,孙美华,等.B型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的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7,17:284-285.

猜你喜欢

剖宫产产后切口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