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螺钉种植支抗压低伸长磨牙并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研究

2012-04-10张超任素峰王宏伟

河北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种植义齿牙根上颌

张超 任素峰 王宏伟

临床工作中常见上、下颌个别磨牙,特别是第一磨牙因多种原因过早拔除或脱落,造成同侧对合磨牙伸长,增加了义齿种植修复的难度。患者配合困难,个别患者无法进行常规矫治。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出现,为成人竖直、压低磨牙及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1],本研究通过五例微螺钉种植体压低伸长磨牙并种植义齿修复的治疗,为正畸,修复、种植综合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由于严重的龋坏等原因过早拔除下颌第一、二磨牙,因缺牙时间较长造成对颌牙伸长,男2例,女3例;年龄19~31岁,平均年龄24.5岁;伸长磨牙平均高出牙合平面2.8 mm。

1.2 方法 (1)治疗前后均拍摄口腔全景片和颅脑侧位定位片。术前所有患者均被告知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治疗的主要程序,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在伸长磨牙颊侧的近远中及腭侧各植入一枚微螺钉种植支抗,使用0.12%氯己定漱口1周左右。观察2周,如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分别在伸长磨牙的颊舌侧粘接舌侧扣或托槽,与种植体之间挂橡皮链施以1.47 N的根向压低力,并且要根据伸长磨牙的倾斜方向及时调整压力方向,每4周复诊1次,复诊时注意观察被压低磨牙的松动度,X线片观察根尖及牙槽骨有无吸收,并记录每次压入的深度,同时嘱患者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待磨牙压低满意后,粘接带环、上半口托槽。排齐整平上牙列,疗程3个月。随后进行患侧下颌种植义齿修复,继而拆除固定矫治器、种植体支抗,上颌应用压模保持器保持。

1.3 疗效评价 以腭平面为基准,测量矫治前后伸长磨牙至腭平面的垂直距离,用以评价伸长磨牙的压低效果;并记录每颗伸长磨牙的压低时间、伸长磨牙压低后的牙根、牙周健康情况。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伸长磨牙矫治前后至腭平面垂直距离分别为(30.9±1.5)mm和(28.2 ±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矫治前后变化(2.6 ±0.4)mm,压低平均时间为(3.6 ±0.7)个月,每月压低0.77 mm。压低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口腔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常见修复缺失牙时对牙合牙伸长情况,由于颌间距不足可能效果欠佳,甚至无法修复;既往将过度伸长的牙齿拔除或杀髓后磨短,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将伸长牙压低,增加上下颌间的垂直距离,是理想的修复方案[2]。随着成人错牙合畸形要求矫治的患者日益增加[3]。在各种各样的用作支抗的种植体中,为微种植体支抗使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研究[4,5]报道利用种植体作支抗成功地压低磨牙。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后牙颊侧一般植入在龈膜联合处的角化龈上,上颌颊侧区域最佳的根间植入位置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距牙槽嵴顶5~8 mm。种植支抗在加载过程中会发生微小的位移,平均移动0.74 mm。所以为避免加载过程中种植支抗钉移位影响磨牙的压低,在植入种植体时在保证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支抗钉植入位置应尽可能的远离牙槽嵴顶。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取决于颌骨的密度、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种植体支抗的设计、种植技术和负载的力量。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植入后不需要骨性结合,其初始稳定性—机械结合既能满足临床正畸支抗的需要,且有利于治疗结束时种植体的取出。所以临床工作中治疗初期即利用种植体移动牙齿,可加快治疗速度,缩短疗程。

上颌磨牙在种植体支抗加力时要格外注意,防止牙根的损伤及种植体脱落。对于压低磨牙的力值大小,国内外的研究没有一致意见,本病例使用压低上颌磨牙力值在1.47 N,压低效果明显,并且牙根没有明显的吸收,是较为合适的力值。在压入的过程中,邻牙之间的摩擦力也会影响牙齿压低的效果,必要时需要对压低的磨牙加力前进行分牙以减小压低的阻力。一般在植入微螺钉种植体2周后再开始加力有利于软组织的愈合。在植入种植体之前,要确定种植体的数目、位置、与牙根的关系,可利用根尖片和全景片。在正畸压低磨牙治疗过程中只要对合牙修复间隙允许应尽早植入修复种植体,修复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行烤瓷修复恢复咬合功能,被压低的磨牙终止保持治疗结束。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是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宣教和培训,使其明白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需要压低的磨牙的牙槽骨高度,与邻牙的关系,牙周状况都要考虑周全。

综上所述,微种植体支抗对患者依从性要求低,手术方法简单易操作、微创治疗,疗效确切,为经过正畸、修复、种植综合性治疗在正畸科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1 Park HS,Kwon OW,Sung JH.Uprighting second molars with micro-implant anchorage.J Clin Orthod,2004,38:100-103.

2 欧阳莉,周彦恒,傅民魁,等.种植体支抗对高角拔牙病例垂直向控制的颌合面改变.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09,16:13-18.

3 梅玉新,段银钟,毕慧贤.正畸与种植义齿在个别牙缺失修复中的联合应用.上海口腔医学,2003,12:479-480.

4 Higuchi KW,Slack JM.The use of titanium fixtures for intraoral anchorage to facilitate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 lants,1991,6:338-344.

5 Roberts WE,Marshall KJ,Mozsary PG.Rigid endosseous implant utilized as anchorage to protractmolars and close an atrophic extraction site.Angle Orthod,1990,60:135-152.

猜你喜欢

种植义齿牙根上颌
种植义齿邻接触丧失的研究现状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老年种植义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根管治疗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无牙颌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应用研究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
正畸性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