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2012-04-09李旭忠唐亮

神州·校长 2012年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学校

李旭忠 唐亮

前言:再议师生关系

不知从何时起,成功的学校,不一定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了。

此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今天的成功学校不再以师生关系为考量;二是相较于师生关系,与上级的关系,与学术界的关系,与银行行长的关系等等,似乎更加重要、务实。成功的学校如此,更何况那些普通的学校、边缘的学校。记者曾采访过一位成功学校的校长。所谓成功,便是学校升学率稳步上升,居于前列;校长著书立说,身兼要职。采访后,记者从职业角度也认为,这所学校确实不错。

但是,当走进校园随意与几位学生攀谈,却发现问题严峻。记者问学校好不好,校长好不好。学生答学校不错,校长很牛。记者问学校怎么好,校长怎么牛。学生答考试成绩好,校长功劳大。记者又问了几句,结果在这样言而无物的对话中尴尬地发现,也许对这位校长,记者要比他的学生更加了解他:学生一学期只见校长两次,开学典礼一次,散学典礼一次;学生不知校长写过什么书,兼过什么职;学生不晓得校长办公室在何处,校长什么时候在学校……

确切地说,这位校长与他的学生只有关联,却没有关系。在一个功利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是教育人实现政绩的工具,教育人是学生获取功名的工具。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否成功,这样的学校是否成功,这样的生态是否符合教育的本原,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所以,今天再议师生关系,绝非老生常谈,而是迫在眉睫——这涉及教育人与求学者的信仰、尊严以及未来。

从孔子到现况

从春秋战国时兴起的尊师重道,到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再到今日功利化的师生关系,教育人需要反思与进步。

被发扬与误读的孔子

中国人谈师生关系,起点总是单方面的:尊师。自古以来,中国的学生奉教师为长辈,所谓“师徒为父子”,就是对中国古代师生关系最好的阐释。

这样的师生关系,与被视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有着密切关系。孔子将“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礼仪教化。孔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意思是说,通过文化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开来,就会影响政治。

随后,荀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将天、地、君、亲、师并列起来,提到同样尊贵的地位,即尊师隆礼。荀子提出:教师就是礼的化身,主要职责就是“正礼”。从荀子起,师与道结合,尊师重道风行华夏。

尊师固然无错,但儒家思想的传播,不可避免地附着了统冶者的利益:那些有利于统治阶层的思想被放大,那些不利于统治阶层的思想被缩小。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充斥着压迫、盲从等糟粕,与现代社会中民主、自由、开放的思想相违背,最核心的矛盾就是师生关系不平等。

但是,将此完全归罪于孔子及儒家思想,则是误读。事实上,孔子经营师生关系最为成功,在今日看来也是值得借鉴与提炼的。

其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作为一位伟大老师的基本品质。他要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强调虚心好学,孜孜以求。譬如向老子问礼,向师襄问乐,直到晚年亦发愤忘食,培育出各类专门人才。

其二是“夫子教人,必因其才”,重视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孔子对学生有着深入了解,当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孝”时,他都能针对学生不同情况作出恰当回答。比如,冉求与仲由向他提出“闻思行诸”,即做事情,是否听到了就做。孔子根据冉求与仲由不同性格,作出迥然不同的回答与要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胆小怕事,需要鼓励他“进之”;子路敢闯敢冲,容易冲动,需要“退之”。

其三是“有教无类”。孔子收生不计较学生出身,有单身瓢饮身居陋巷的颜回,有身穿衰衣为其父推车的闵子键……孔子对待学生与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皆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论语·述而》中,孔子自白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意思是说:一点不隐瞒,一切向学生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其四是“教学相长”。孔子经常与学生谈心,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每当学生有所得,总是大声鼓励。孔子还要求学生“当仁不让于师”,提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淮南子·人问训》中,孔子说,子路“勇人也,丘弗如也”;子贡“辩人也,丘弗如也。”自谦如此,孔子可谓对学生寄予无限信赖与希望。

应该说,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都是符合现代民主平等精神的师生关系。更确切的说,那些显而易见的、自古至今被奉为经典的师生关系真理,亦蕴含于孔子的思想之中。

显而易见的真理

那么,什么是显而易见正确的师生关系?

在近现代中国,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探索成果,主要以教育名家数十年的教学经验为依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师生势不两立,多半是教师用强迫手段所致。“整个的旧教育,就是为帝王造顺民,为统治者造奴隶的工具。这种教育束缚儿童们的纯真意志,摧残他们的蓬勃生机,桎梏他们的伟大生命。”

陶行知为科学合理的师生关系找到了某种“度”。1918年,陶行知指出“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1919年,又指出“学校是施教的地方,教员负施教的责任,学生应向教师学习,接受教师的指导,作为教师应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总结而言,陶行知认为:“从前的学校一味盲目地压制,后来的学校一味盲目地放任,都是不应该走的错路。”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意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合理的师生关系的“度”,是在集体生活上共学,学生受先生的教育,先生也要受学生的教育。

教育家陈垣对师生关系的经验理解,则体现在他赠送给他的学生、另一位教育家启功的九句箴言中:

一、要爱学生。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二、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

三、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四、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无效,又怎么收场?所谓为人师表,不是压学生,而是要取得学生的佩暇。

五、好好备课。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

六、批改作文不要多改。要改在关键之处。

七、要有教课日记。记下自己和学生的缺点。

八、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课堂上表扬。

九、要疏通课堂空气。你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要多下来走走,多问问学生,多让学生说说。

大道至简。这些显而易见的师生关系真理貌似简单,实际却蕴含极深,不容质疑。启功先生可谓终其一生地探索,终有所成。

在西方,师生关系被学术界归纳为教育思想观念模式的一个子模式:提出一种师生关系,必须先阐明相应的教育教学思想。

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莫过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代表人物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模式。杜威认为,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依照儿童兴趣组织各种活动。教师与学生越不觉得谁在那里教、谁在那里学,那么所得结果越好。应该说,杜威将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一跃跃到另一个极端“儿童中心论”,虽有革命性,但对教师作用有贬低和否定的倾向。

有“学生中心”模式,也就有“教师中心”模式。法国教育家阿兰指出,不要心慈手软地哄儿童游戏,而要铁面无情地对儿童下命令。他的信条是:只有经过严格方法的管理才有希望,拒绝严格方法的人永远不会有所成就。

事实上,西方学术界对以上两种极端模式的弊端心知肚明。

在现代西方国家,师生关系既不主张“教师中心”,也不主张“学生中心”,而是着眼于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与方式,并根据有关理论建立师生关系模式。比较流行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相互作用模式,另一种是社会体系模式。相互作用模式中有代表性的有李威特的“小团体沟通模式”、贝尔斯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模式”、佛兰德斯的“师生交互作用模式”;社会体系模式又可分为“班级师生社会体系”和“班级师生关系模式”。

显而易见,中西方对师生关系的探索方法、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是所揭示的主流思想却是趋同的:只要承认师生关系属于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那么无论处于何种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都符合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那些显而易见的真理。

迷失的师生关系

不过,道理自古至今都显而易见,今天我们的师生关系似乎迷失了。

2011年2月,浙江某校初一学生陈某被该校老师胡某杀害。

2011年11月,安徽某高校一女教师被另一高校三年级学生杀害。

2011年11月,陕西某幼儿园10名幼儿因背不出课文,被园长用火钳烫伤……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师生犹鱼,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令人遗憾的是,大半个世纪过去,师生关系不仅仍是“奏技者”与“看客”的关系,更到了短兵相接、拔刀相向的地步。

今日的师生关系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这样的困局,并非始终如此的。更确切地说,师生关系有一个从好变糟的过程。

——当那些显而易见的真理被渐渐忘记,或只被人说却无人在做,或从丰富、重要变成贫乏、被忽视,或从旧背景下的广为应用到新背景下的创新缺乏、发扬乏力——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与我们渐行渐远。

近30年来,我们的社会形态急剧变迁,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原本纯净和谐的校园,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师生关系之紧张、淡薄、冲突,无须赘言。

一个急速变迁的社会,常显现出两种特征,其一为文化失调,其二为规范脱序。这两种特征直接或间接影响学校,使传统学校的功能逐渐式微。过去,学校伦理成功地传递了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效地维系着学校秩序;现在,社会价值观常常混淆不清,学校面对民主与公平的新需求亦如木板一块,改革甚小。功利主义的盛行,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由不良教育从业人员造成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使学校两大主体学生与老师双双面临自我调试的问题。

如何拯救我们的师生关系,需要今天的教育人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霍懋征:大爱师者

案例一:任何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具备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要素:为人师表,以身立教。那些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长期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无不以此确立根基。

2010年2月11日零时,一位伟大的小学老师,霍懋征,走了。

霍懋征的一生,做的都是小事,但连接起她长达66年的教育生涯,则颇为不凡。人们不仅追思着霍老师留下的教学技巧与成就,也在追忆她的为人,尤其是她对学生的好。

大学者

霍懋征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这位北师大高材生落户小学,在几十年前还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但是霍懋征不仅能够扎根,还终其一生研究教学方法,终成小学教育中的大学者,与南京的斯霞并称“南斯北霍”。

孩子们是最喜欢上霍懋征的课的,因为有趣。霍懋征抓住孩子们的喜好,经常给他们讲故事、讲儿歌、猜谜语。比如,教“聪明”两个字。霍懋征让学生猜谜语《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孩子们很快猜出是眼睛;“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西,”这是耳朵;“红门楼,白门坎儿,里面一个嘻嘻孩儿,”这是嘴巴;“小白孩儿,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太阳一出来可不得了,”这是脑子。接着,霍懋征让孩子们看她怎么写“聪”字:左边一个耳朵,是用来听课的;右边点两点是眼睛,用来看黑板的;中间一个口,是用来说话的;下面一个心,是用来用心、用脑的。再写“明”字,一个日,一个月,因为脑子天天用,月月用。

这样有趣的教学,遍布在霍懋征的课堂上。她总是不计时间地研究这些,不时与学生交流,以学生兴趣与孩子的认知角度为教学突破口,并耐心地付出实践。简言之,霍懋征希望她的孩子不把学习视作痛苦的事情,而痛苦的学习也恰恰总是师生疏离的根源。

霍懋征从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而是课上精讲多练,合理组织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她也喊出一个口号:把课外时间还给孩子。有一次,霍懋征到外地考察,一位家长告诉她,自己的孩子在作业上把逗号点错了,老师就罚他写了一千遍逗号。霍懋征感到莫名其妙:“逗号是在句子里使用的,单独拿出来点了一千遍有什么用?加重学生负担的行为都毫无意义!”

在霍懋征的班里,孩子们可以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有写作组、故事组、阅读组、板报组,象棋组、美工组、小足球队等,还有饲养组养小鸡、小兔,学生喜欢哪项活动就参加哪个组。事实上,霍懋征的孩子不仅学得轻松,也学得很棒——1981年北京最后一次小学毕业升学统考中,霍懋征的班级不仅全北京市最优,而且试卷上没有出现一个错别字。教育界将此称为“霍懋征放卫星”。

回忆起霍懋征几十年前即开启实践的“轻负担、重兴趣”的教育,不免让今天的人们唏嘘不已。

为师者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

众所周知,霍懋征最先是一位数学老师。文革期间,霍懋征之子被迫害致死,她悲痛之余,想到那些思想畸形,行为扭曲的红卫兵学生,不由感慨教育之责任。复课后,霍懋征便以“教好迷失的一代”为志向,改教语文,这便是霍懋征所演绎的现代版“文以载道”。1978年,霍懋征回到北京实验二小,被组织安排任校长,霍懋征坚决不当,执意在一线教书育人,后来执拗不过任副校长,仍兼语文老师。

许多老师将教师当做职业,霍懋征认为这远远不够,60多年来,她未放弃过一个学生。

有一年,霍懋征接手了一个“差班”。第一堂上课铃声响过,只见教室的门半开半掩,学生们一个侧身而入。霍老师走到门口,抬起头,伸手从门上取下一把笤帚。她走上讲台,微笑着说:“这是谁的主意?这个同学很聪明。如果他以后能把这种聪明用在学习上,一定是个好学生。然后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发现门上有‘鬼的吗?我是从大家进门的姿势里发现的,这叫擅于观察。”在学生的啧啧叹服声中,霍老师又说:“其实,现在我已经观察出来是谁干的了,他现在正后悔呢。”

当天下午,那个同学找到霍老师,承认了错误。霍懋征说:“小学老师是孩子们的蒙师。要让蒙童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逐渐学会不犯错误。”

有个学生爱下象棋,经常旷课去找人下棋,一争高下。一天,霍懋征对他说:“听说你爱下象棋,放学后咱俩下一盘好吗?”他惊讶地说:“您行吗老师?”霍老师说:“不如你的话,就向你学呀。”第一盘她故意输给他,孩子挺高兴。第二盘他输了,但是不服气。等到第三盘、第四盘、第五盘都输了,他服气了:“老师,您可真棒啊!”霍老师趁机教育他:“我虽然下得比你好,但你看到我到处找人下棋了吗?我不能因为爱下棋就不上课呀。以后我们在课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样?”从此,这个孩子有所收敛,渐渐地不逃课了。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霍懋征从未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从未体罚过学生,从未向家长告过状。她把学生的错视为成长的插曲,将耐心视为感化学生的利器。对霍懋征而言,人生最大的光荣,莫过于亲眼看到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才过程,并且亲身参与这样的过程并影响它。

1985年从学校退休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霍懋征奔波于中国西部农村送教上门,足迹遍布50多个地区,且分文不取。

霍懋征的女儿赵萱说,母亲去的地方条件都很艰苦,“但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她就像孩子一样快活,能一口气儿说三四个钟头”。

2009年12月,霍懋征已重病卧床,昏迷不醒。她的两个学生前来探望恩师,在她耳边轻声呼唤。霍懋征的眼睛竟然突然一亮,说不出话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师生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们也写下这样的对联,以慰恩师:懋德干丈奉献大爱倾毕生心血树园丁楷模,征迹万里躬身小教以纯青师艺育桃李天下。未想,不久后霍老便与世长辞。

这位学生的好老师、老朋友,为今天的教育人树立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榜样。2010年2月19日,追悼会现场,温家宝总理亲自送别了这位“把爱献给教育的人”。

赵桂霞:从领导到引导

案例二:课堂中师生的教与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最基础内容。改变传统课堂中灌输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往往需要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全新教学思想。

山东,孔子与传统教学的发源地,如今却以杜郎口中学与广文中学为中心,掀起了一场“学生自主课堂”教学改革,与之对应的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本刊记者曾在广文中学,随机观摩了一节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下的数学课:学生四人一组,在活动案及教师引导下完成各种课题;教师一改传统传授角色,发挥引导作用,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补充、发散。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种前卫的解题方法,老师一时看不懂,在全班师生反复讨论,肯定,否定,又肯定之后得到一个结论:解题正确,但考试时最好不用此法。

这样的课堂师生关系呈现,正是校长赵桂霞的改革目标。

改变老师

现在看来,赵桂霞属于“建构主义”的追随者。

建构主义认为:有能力的教师会深入到学生的头脑里,看他们是如何构建信息的,并把丰富的知识与创造的灵活性联结起来,以多种方式构建和重新构建教材,传授知识,深入孩子们的头脑,倾听他们的解释和回答,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语时刻保持注意。

这样的教育思想将顺推出传统教学的三个弊端:没有向课堂要质量的能力;假设学生自己不会学习;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追求。第一点的代表是满堂灌与题海战术,第二点是忽视学生个性与潜力,第三点则忽略了科学教学的实质。

赵桂霞推行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则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四大部分:自主学习、交流互助、展示点拨、巩固提升。整个过程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领导地位,将师生关系从“领导一接受领导”化变为“引导一自主学习”。

应该说,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所希望达到的师生关系效果,接近于“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但问题在于:如何让老师放下领导架子,将课堂主动权交予学生?毕竟,整个变化中,学生的天性与潜力始终在那里,只需承认,无需改变,真正需要改变的恰是教师。

让教师改变的关键,是改变评课体系:怎样的课堂组织,怎样的教学方式,怎样的课堂效果是应该提倡的。赵桂霞设计了一套“课堂教学流程效益网格图”,为教师课堂教学划定了新标准。以前,是教师多讲、巧讲,多练、巧练最被提倡。现在,则以学生为主体:读到某件事,记住10%;听到某件事,记住20%;看到某件事,记住30%;边看边听某件事,记住50%;说某件事,记住70%;做某件事,记住90%——配合参与率与有效时间换算,学生自主性越强,教师引导效果越好,课堂效益则越高。

比如,在“导入新课”环节,耗用时间5分钟。参与说的学生1人,有效时间为5,换算学生效能则为5×70%,即3.5;参与同时听同时看的学生55人,有效时间275,换算学生效能为275×70%,即192.5。显而易见,最被提倡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多做、辅导他人,效能分别高达90%和80%。

不过,要改变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教师中心”课堂模式,广文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变革先锋都任重而道远。但是,这场变革至少让我们开始探索传统师生关系中“教与学”的新思路。

师生新知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将带来课堂师生关系的改变,其影响也将蔓延至整个校园。

在潍坊采访期间,除接待记者采访,赵桂霞的事务非常繁忙,但赵桂霞一天中几乎一半的时间都投入到直接或间接的学生工作中。比如,在完成与记者两个小时的采访后,她抽出两小时赴市里开会,接着回校旁听年级组会议,又与一位问题学生谈心。晚上从七点到十一点,又组织老师学习,核心内容正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在这样的“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关系构建中,校长、教师也可谓全程参与,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记者粗浅地认为:这样的引导也是一种积极的领导。

不过,赵桂霞在具体工作中也面临很多挑战。

郭老师是广文中学一位十分负责的教师,对教育一腔热情,对孩子也是全身心关爱,无微不至。但是,越在孩子身上付出,郭老师就越希望孩子有好的表现,一旦表现与预期距离较远,她就容易焦虑,最常说的就是“真搞不懂,怎么又犯了呢?”最常做的就是“边拍胸脯,边喘粗气”,边说“太气人了。这样的现

象,实际上是大多数学校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老师心力憔悴,学生提心吊胆。

处理这类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赵桂霞引入了心理学中的“元认知”。简单说,就是反审认知,即指导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就是一套监控系统,能够随时监控、调整、改变自己的有意识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符合规律。“元认知”需要培养,其载体是自我反思。

在赵桂霞的鼓励下,郭老师走进了“元认知”,她开始了与学生的共同反思历程,“每天,想一想目标达到没有,有什么进步,存在什么不足,对问题或收获进行反思,从自身寻找改变。”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孩子们开始真实地面对自己,郭老师则抓住机会,适时在班里点评,对孩子哪怕是小小的改变也及时鼓励。对问题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寻找改变途径。

面对山东教育界的这些创新与变革,我们尚无法从科学层面进行全面、最终的评价,这需要长时间的检验与认证。但是我们认可广文中学等学校所提倡的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地位,无疑也是教育经典的现实演绎。

冯凝:把孩子放在心底回欣宇

案例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亦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别人的老师,但可以是朋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大家搞应试教育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位管着80个学生的班主任,毅然给本班一个7岁的孩子开绿灯,放他回去练琴,并且允许他少完成作业。

一个小姑娘被认定为不完成作业,经常拽着塑料口袋在操场上当风筝放的“疯丫头”。还是这位班主任,却认为小姑娘学有余力,创意颇佳,将她细心培育。

今天,小伙子是著名的钢琴家,他是朗朗;小姑娘是数学天才,获“美国总统奖”,她是赵雨会。那位班主任,今天是沈阳市浑南一小校长冯凝。

很多人认为冯凝擅于“扬长”,教育人称之为“因材施教”。对冯凝而言,她只是把孩子放在了心底,与他们做了一个游戏:找朋友。

第一要素

毫无疑问,冯凝做教育,是最职业的。她曾阅读过一本书,了解到红色与橙色能带给孩子快乐。从此,冯凝一年四季几乎都是一裘红衣,不但自己穿,也号召教师尽量穿。

浑南一小最独特的风景线是:冯凝一身火红,准是被孩子们簇拥着的。孩子们望见她,一边叫着校长,一边张开双臂抢着扑进她的怀抱。孩子们抬起脸来,注视着她。然后慢慢踮起脚尖,搂着她的脖子,脸贴着脸,小声而得意地向她诉说自己的“秘密”。

冯凝还喜欢给孩子们起外号,有“博士”、“作家”、“院士”、“神童”。在一小,冯凝和她的老师们费尽心机,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素质、生活环境、接受智力等多维度研究儿童。然后在强调学生基础学科学习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为不同智力和潜能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类型。一小相继开设了20多门“一小课程”,并把基于根据儿童学习心理与兴趣特长的系列研究列为“班本”和“组本”课程。

在这样的学校,教师不会去“评价”学生,而是去“发现”学生;一个孩子不是以分数进行“衡量”,而是以个性作为“发展”。从评价到发现,从衡量到发展,冯凝所缔造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同于其他应试学校。

事实上,师生关系已经被冯凝视为治校的第一要素。她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二者必须建立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础。教师热爱、信任、关怀学生;学生热爱、信任、尊重教师。二者情感融洽,心心相印。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增进师生情感的亲密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笑脸,甚至比他的学问和专业修养更加重要。

不是所有人都能当教师。这句话所指更多的,可能正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是否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冯凝说:“老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儿,关乎孩子的慧命;如果没有爱,根本做不成好老师。”

此话言之不过。

案例:青鸟中队

“青鸟中队”,是浑南一小闻名的快乐中队。孩子们身穿暗红色的校服,脸上都绽放着快乐、热情的笑容。他们不见得都是学习顶呱呱,但是都拥有一颗争先的心,都保持着孩子们最本真的天性。

这一切,青鸟中队班主任王永利老师功不可没。王老师相信: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模式,在增进师生关系实效性方面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就是激励主体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激励。相信学生是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条件。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然后给予应有的信任。从教育实践来看,信任能够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年来,王老师从未情绪失控地对待学生,她真心地尊重孩子。

程恣行同学是个电脑高手,尤其是打字方面,连班里的作业都是他帮忙打的。站在教室电脑前,程恣行现场就演示起来,果然,一阵急剧的噼里啪啦过后,电脑上就出现了一段古文,老师们都惊呼他可以去做专业打字员了!

郭勇岐同学是摄影高手,他成为浑南一小的摄影记者,为校运会拍了开幕式,抓拍了一系列“瞬间照片”:老师茫然的表情、学生们搞怪的表情、奔跑的表情……同学们围在他中间,议论道:“抓拍得可帅了!”

魏小润同学是一位孤儿,他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就在余震不断中,他被赶去的冯凝校长接到了沈阳,在浑南一小展开了新生活。学校的一对老师夫妻收养了这位勇敢上进的孩子。焦俊博同学说:“我们班的魏小润同学三年级从四川来到我们沈阳,他刚来的时候,普通话说得不太好,四川口音很重。我们都帮助他,帮他讲一些他不会的题。两年过去了,他进步特别大,普通话也好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在他过生日时,我们班全体同学都很热情,高年级的同学都喊:‘魏小润生日快乐!”现在,在青鸟中队,魏小润已经找到了家的感觉,他从一个从没喝过可乐的灾区孩子转变成了一个乐观向上的青鸟中队队员,还有了自己的爱好:捏泥塑……

看着这些各美其美的孩子,我们可以高兴地说,浑南一小的学生们是幸福的。

张建平:校长不是官

案例四:班级文化的提出者、美国学者华勒认为:当以为教师为当权者,师生关系将置于“暂时平衡之专制组织”下考虑,师生关系为制度化的“支配从属”关系。这样的情况下,师生潜在对立,冲突是难免的。

求实中学的张建平校长,可能是开封市最受欢迎的校长。

对学生而言,张校长宛若慈母;对家长而言,她又宛若好大姐。考虑到民办校的资质,加之收取的学费是全开封市最高的,一些人以此认为张建平没有官威,源于为“客户”服务——但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

张建平曾经发过这样的感慨:学生、家长

都对着我们微笑,我们得到极大尊重,事实上那是对我们所担任的职务微笑。一旦没有这个职务,一切就很难说了。真正让我们得到尊重的东西,只有内涵、只有魅力。所以,教师惟有成为爱的使者。

没架子的教师

张建平很没官架子。

2010年10月,本刊记者曾赴开封采访张建平。众所周知,求实修了公寓楼,给教师配了笔记本,工资也开得全开封最高。但是,张建平的办公室只是6平方米的半问,桌子、沙发都是二手货。经常可以显示校长权威的会议室,也根本不具“级别”。

如此简单,连张建平的女儿也有些“看不惯”。张建平是没有秘密的,电子信箱和博客的密码,全校老师都知道;和张建平打交道根本不用拐弯抹角,她的思维完全透明;张建平也很少请客吃饭,说个事办公室解决,交际应酬没时间!

不但校长没有官威,老师也没有。求实一直奉行校长直接管理制,不设专职的中层领导。比如南校区,几十个班,只有校长一人专职,中层领导全在一线教书育人。

相比教师官威甚小,学生的权力却是不小。

从2003年起,张建平允许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不听课,自主学习。随后又保证孩子们对老师的课堂有评价权,对老师行为具有监督权。再然后,学生可以在班级的活动上拥有自主权,每个班级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策划。校长和老师只做引导补充,其余概不干预。

求实中学从未因班级升学率不高或中考考砸,而处罚过任何一位老师。但是如果老师拖堂,自习课讲课,不按时放学,那么将遭遇第一次通报全校批评,第二次扣发当月奖金!在张建平眼里,拖堂就是折磨学生,不仅不是奉献,还是“责任事故”。

很多学校的校长要检查教师教案,张建平却只检查课堂氛围、学生情绪。学生不满意,那么课就糟糕,一目了然。

但是,如果你认为张建平没有架子,就意味着对学生的低要求,那就错了。

求实的学生,分数可以不高,但一定要成为道德的建设者、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求实的学生,可以不争第一,但一定要争精气神、好态度,理解人生的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是张建平最敬仰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做一名好校长,就一天也不能脱离学生与教学。而这样的前提,自然是学生不怕校长,校长没有官威。否则,我们不一定是在探讨师生关系,而是在探讨“官民关系”。

案例:开除一位学生

张建平没有官架子,使她与学生、家长没有隔阂,也没有实质利益冲突。但是,张建平也曾遇到30年从教生涯中最困难的师生关系处理案例。

几年前,张建平遇到一个问题棘手的学生小z。小z不想学习,毫无进取心,对所在班级也有消极影响,校长信箱里全是对她的“控诉”。小z也宛若一个“异类”,成了孤独的、可怕的、游离于集体之外的人。

张建平还是对孩子充满信心,相信情感的力量,爱的魅力,尽全力帮助小z,也号召班主任、同学对她感召。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小z屡教不改。在学生及家长强烈要求下,学校只有选择开除小z。

但是,张建平想到,怎样做才能不伤害小z呢?随便找个错误,让她离开,这很容易,但是不人道。让家长领走自己的孩子也合情合理,但也不负责任,会加重小z的逆反心理,对她今后的成长不利。

张建平定了一个目标:即使小z不得不离开,也要让求实成为她成长中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

于是,张建平加大了对小z的关注。小z病了,张建平专门派老师陪她看医生,晚上为了照顾她,也随时亲自去看望,问寒问暖。小z找理由逃课,张建平每次听说,便找小z谈心,让她克制。小z说班级的同学躲避她,让她很烦恼,张建平就在全校大会上宣布,要求学生学会与自己性格不合、不同的人合作、共处。校会结束后,张建平找到小z,告诉她:虽然没点名,但是这个校会也是为你开的,但是你为班级的纪律考虑过吗?

无论小z做过什么,张建平都制止老师向家长告状。小z的确感动了,也经常回家给母亲说学校待她很好,只是还是未有任何进步。

张建平始终不“撵”小z,撵不是责任教育。就这样,一直到学期末,小z的母亲终于来到学校,但家长一见面就是一阵自夸。张建平打断了家长的话,让生活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一一与她见面,把孩子的过激行为和担心一一坦白……谈了很多,谈了很久。

最终,家长与小z含着热泪,与张建平握手,选择了离开。

——如果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你就必须付出同样大的努力与代价。只有你真诚的努力和惩罚平衡时,才可能不激化矛盾,使矛盾平稳过渡。

吕静锋:给学生获取幸福的能力

案例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换作今天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追分数,追幸福。

吕静锋曾自嘲:我在深圳,人见人怕。

这位成功的职业学校校长,所招收的学生,基本是各个普通中学应试教育下的失败者、淘汰者。这些“差生”有哪些底细,吕静锋一清二楚,最终大多数人也在他的学校成才,顺利地步入社会。深圳的一些普通中学校长可以公开宣称自己的学校有多么成功,高考获得了何等成就,可一见到吕静锋,便哑口无言了。

这位有时表情严肃、对学生严厉著称的校长,实际上正在践行一份走入学生心底的运动:给学生幸福的教育。

下面正是吕静锋的一段幸福教育告白:

去年年初,我奉命调任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做校长。在此之前,我和我的同事曾经用整整10年的时间,把深圳宝安职业学校打造成了中国职业教育的一所品牌校。在宝安职校10年,最令我自豪的是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能手,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长为行业精英。

在履新之前,我特意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在宝安职校工作10年的得与失。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宝安职校是一所名校,我的学生在这里究竟得到了什么?学校又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是知识技术,还是品行素养?是幸福快乐,还是梦想希望?

去年四月的一天,我以家长身份参加了一所在当地小有名气初中校的家长会。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老师除了喋喋不休地强调怎样保住高分、争取考上重点高中外,没有谈到一句关于学生品行的话。我越听心里越感到不安,疑惑也更大。难道所谓名校的成功,就是一味地追逐高分,让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永远都要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出校门,开始没有幸福感也没有获取幸福能力的人生?

从普通中学到职业学校,我做了18年校长。我开始深刻反思,衡量一所学校成功与否,不该是一时耀眼的分数、升学率或大赛奖牌,而应是10年之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度与生活质量。如果从学校走出的每个人都缺少幸福感和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这个社会的和谐度就会大打折扣。

教会学生生存本领,教会他们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学校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在这方面的养成和教育。可是谁去触动现行的这个评价标

准?

我决定在职校学生——这些被认为最不幸福的群体中开始实施幸福人生教育,让他们在学校获取成功的因子和能力,更加自信地走出校门,服务社会。

在深圳二职,我提出了“快乐校园,幸福人生”的口号和塑造“身心特别健康,品德特别高尚,技能特别过硬”幸福公民的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公民行为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目标,道理很简单,教育的第一要义是教会做人,其次才是教会做事。如果到职业学校就是学习技能,那么职业学校跟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又有什么区别?

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怎样做事,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心态,要解决心灵在场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深圳的夏天很热,中午的时候,户外温度高达40多度,但很多男生不愿午休,宁愿顶着烈日打篮球。在常人看来,在空调房里午休肯定比在太阳底下打球要舒服,但学生们却不这么想。这是因为他们的心思在球场上,再热再累他们都心甘情愿。再比如,学生们上专业实操课都很来劲,一到上文化基础课的时候,要么打瞌睡,要么玩手机,老师再怎么说也不管用。

我们都把这种现象归罪于生源质量,其实,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心灵不在场。有的学生的数学水平可能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你给他上高中的数学课,他能听懂吗?他的心思能放在课堂上吗?要想解决学生心灵在场的问题,需要反省的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乃至教学大纲和教材。

我在深圳二职专门开设了“幸福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感;同时把开展幸福教育的阵地从学校推广到社会、家庭和企业,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体验生活、感悟幸福。我还通过鼓励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养成阳光、快乐的职业状态,并以良好的心态和形象去感染学生。

也许有人会问,幸福能够通过教育来获取吗?教育能给人带来幸福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倡导的“幸福教育”,重点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幸福的三种能力”,即认识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使其具备幸福人生所必须拥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基。

天才总是极少数,我们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普通人的教育,使其成为一个具备获取幸福生活能力的人。假如,一所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像马云、马化腾这样的精英,但另外一些学生进入社会后连获取基本生活保障都难以实现,我想,这样的学校就是失败的,至少是失职的。

一个失败的案例

案例六:我们提倡师生交心,但“老师也要有老师样,学生也要有学生样”。否则,我们以何为师?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但考虑到当事人隐私,我们决定采用化名,并略去学校名称。

十年前,小L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学校任初中语文教师。小L非常有才华,讲文言文或诗歌时,他能配合古曲当堂演唱,也能自己填词、谱曲。小L反感应试,他很少布置作业,即便布置也不要求上交。学生非常喜欢这位多才多艺,并奉行“轻负担”的老师,年轻的小L也乐于与学生打成一片。

相比学校年纪较大的老师,小L的思想比较前卫。他经常在课堂上,讲述他与女友在高中阶段相知相识相爱的故事。这引起学校领导的注意,老教师提醒小L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发生早恋问题,不宜讲述这些。但是小L反认为学校干预个人恋爱自由,是古板的表现,学生自会分清楚该不该早恋的问题。但是,当学生已经发生早恋,小L在已经知情的情况下,他却并未向学校反映,客观上还为其提供“掩护”。

相比其他教师,小L与学生的关系确实非常密切。每逢周末的晚上,学生们便去小L的出租房聚会。一开始,参与学生人数只有几人,后来发展到几十人。在聚会过程中,一些学生抽烟、喝酒,小L并未制止,只是表示“适可而止”。一些问题学生由此发现,小L的住所是一个不错的“活动场所”,逐渐发展到晚自习一下课就去聚会,常常持续到后半夜。

不久,学校领导注意到了小L住所的反常,找小L了解情况。小L也表示确实存在问题,愿意改正。但是,学校领导认为小L经验尚浅,为排除更坏影响,决定削减小L一个班级的授课。

在“最后一节课”上,小L情绪低落,不断唱歌发泄忧郁。他的一些言辞抨击了学校政策,并发泄了一些对应试教育的不满,认为学校此举有清洗“素质教育老师”之嫌。学生们由此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老师遭到了学校当权者的压迫,加之本身对繁重学业的不满,学生当即决定罢课,以示抗议。

学生罢课的名义是“新任教师系校长亲属”,罢课持续近一个小时。小L全程并未解释,也未出现。幸得班主任老师劝服,罢课停歇。

之后,小L被学校开除处理。

案例解析

很多年轻教师都更易与学生靠近,但亦存在许多误区。在这个案例中,小L获得学生青睐,有自身魅力的因素,也有放纵学生的因素。小L的本意可能是好的,希望师生平等,师生为友,但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他的学生所处的年龄及具备的生理、心理特点。如果孩子是一个心智发育成熟的成人,那么他们确实具备明辨是非、自我管理的能力,无需教师的领导或引导。但是,他们不是。

值得欣慰的是,经历此遭,小L迅速成熟,现任某初中校校长。

从底线到伟大: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先做独裁者

是的,没有错!

尽管我们耗费大量笔墨,试图证明仁慈的教育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但是,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必须确立一些底线,这需要一位强而有力的校长,在某些方面毫无同情心,不听取任何其他意见。

这听上去难以理解,实际上却显而易见。

2011年11月,广州荔湾区芳村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两名五年级学生,因迟到,被一位谢姓老师惩罚互相扇耳光长达3分钟,其中老师还“补扇”……

如果不是同车学生拍下视频,考虑到学生的弱势地位,谢姓老师可能将逃脱惩罚。所幸,在知晓此事后,谢姓老师被学校辞退。

但是,我们注意到,辞退谢某,学校也做了思想挣扎:一方面是谢某年纪尚轻,刚刚入职,也主动诚恳认错,似有原谅地步;另一方面,由于事态严重,学校1000多师生及家长强烈要求辞退谢某。

我们完全可以猜测:学校辞退谢某,是因为无法向师生及家长交代的情况下所为的。

事实上,这件事情根本不容考虑,因为它触及底线。

所谓“底线”,在师生关系的探讨中,就是伦理学术语。当底线被破,师生关系将面临崩坏边缘。捍卫底线的原则,就是铁面无私地处理。事实上,底线管理不但适合构建师生关系,也存在于学校其他的管理方面。

对于底线建设,民办校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颇有心得。他对教师有三条高压线,全部涉及师生关系中的对家长的交往:不接受家长宴请,不收受家长礼物,不利用家长办事。

事实上,底线也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中,那些依靠自身克制便可做到的部分。我们罗列了以下底线:

对教师的底线:

1.不接受家长宴请,不收受家长礼物,不利用家长办事;

2.不能对学生施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不得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

4.不得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及其他商品;

5.不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不得超量布置作业:

6.不得有偿家教,不得在校外兼职兼课;

7.其他失职、渎职等。

教育部曾公布过类似教师专业标准,划定了诸多底线。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很多人认为,将这些天经地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划定为硬性规定,是一种讽刺。不过,我们更愿意将教育部此举视为“底线管理”——道德与底线不同,道德存在同情,怜悯之心可能使我们放过“罪犯”;底线则不存在任何人情世故,一犯必究。

对学生的底线:

1.不得校内斗殴及参与攻击性行为;

2.不得逃学、逃课、作弊等;

3.不得做辱骂老师等不尊重老师行为;

4.不得偷盗、撒谎、妨害公共秩序及安全等;

5.不得携带武器、毒品等。

毫无疑问,以上行为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制止这样的行为,不仅是拯救孩子,也是拯救学校。

我们的一线教师总是纠结于“什么样的学生错误应该告诉家长”。这里有三个经验:1.向家长告知学生情况,不应“告状”而应“洽谈”;2.对于素养不高的家长,告知孩子的问题,家长难免动粗,教育效果可能更糟糕;3.孩子的大多数错误都可以通过耐心的学校教育解决。

对家长的底线:

1.不得挑选或聘用老师;

2.不得挑选班级;

3.不得干预纪律惩戒方式;

4.不得嘱托校长、教师办事;

5.不得干预教学、公共活动组织等。

很遗憾,今天的学校对家长的底线往往执行得最为模棱两可。南京某重点中学教导主任曾苦恼地对记者说,有一些孩子不上进,经常违反纪律,但一犯事或成绩没有长进,其位高权重的家长就会嘱托校长换班。记者问,那么孩子知不知道这些呢?教导主任答:“其实老师收没收好处,怕不怕权贵,孩子都知道。”——我们可以试想,当应该为人师表的教师不再以身作则,不再具有基本的威信,学生将如何对待他所受到的教育呢?必然是不齿的。

尽管存在矛盾,但置身于今日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的校长必须承认,某些方面的独裁是通向仁慈教育的路径,和谐的师生关系背后,必然存在不可触及的底线。

面对冲突

即便树立了底线,我们还必须面对现实:处理已有冲突与矛盾。

由于行政体制原因,我国公办校校长、教师处于行政体系之下。但学校作为教育机构,面向大众招生,又具有社会民间机构特性。如班级文化提出者、美国学者华勒所言,“暂时平衡之专制组织”下,师生矛盾是潜伏的。即便是民办校,如求实中学校长张建平根本没有校长架子,但师生有别,亦存有代沟。

根据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的理论,潜伏的师生冲突将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挫折期。班级内成员之间,由于年龄、学历、认知目标、人际沟通、工作特性、法令僵化等等因素,造成挫折和沮丧的感受,引发师生问题前奏。

第二阶段为认知期。双方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会根据主观意识,界定问题性质。在此时期,如果双方都以负面想法来解释对方行为,则会加速冲突发生。

第三阶段为行为期。一旦情绪不定,愤怒加深,双方会选择和执行问题的解决方式,以期稳定局面或满足彼此双方的需求。

第四阶段为结果期。双方评估前一阶段产生的效果,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和目标。双方需求的满意程度高,可以加强彼此信任和合作;而某一方的满意程度低,则可能埋下日后更大问题的根源。

了解师生冲突的四个阶段,有助于我们预防冲突的升级与裂变。基本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和谐、开放的班级气氛。

2.了解学生次级文化。广文中学一位教师曾告诉记者,自己班上的一位学生沉迷网游,自己苦劝未果。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听不进教师劝告,可能源于教师根本不了解网游。当教师对《魔兽世界》这款最知名的网游毫不知晓,却又要去与学生交流适度游戏,双方无疑是有代沟的。

3.畅通沟通渠道,与学生平等立场协商。

4.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

当师生冲突已经发展到第三、四阶段,冲突实质已经发生,基本的处理策略包括:

1.认识并界定问题。冲突原因是价值差异,抑或解释不同?教师必须察觉师生差异,才能处理问题——切忌诉诸情绪。

2.擅于语言沟通。师生矛盾不是阶级矛盾,师生冲突不是敌我冲突。所以,应采用和蔼、亲切的口吻相互交流。

3.协调沟通,交换意见。这是建立共识的基础。

4.寻求第三方协助。一方面安抚双方情绪,一方面帮助双方合作。对于学生一般性错误行为导致的师生冲突,切忌邀请家长充当第三方。

5.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通常是在第三者(如学校行政人员)的协助下,让师生双方,坦诚沟通,然后综合双方的意见,寻求双方有利的方向,达到共赢。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活动,而人与人差别各异,师生冲突难以避免。成功的学校、老师,往往成功于处理师生冲突的妥当。就宛如霍懋征老师与学生下象棋的例子:采取一种学生喜欢、容易接受、潜移默化的方式,总会得到学生的回应与报答。

通向伟大

伟大的师生关系,必然也是由显而易见的师生关系真理、观念所指导的。

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值得反思的普遍现象。当更多地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教育人会自执一套说辞,其中也包括那些曾在历史上占据主流,但已落后于时代的旧观念;当我们的一线教师缺乏经验、引导,尤其是缺乏榜样的作用,他们往往容易焦虑、紧张,最终无计可施而诉诸于情绪,甚至暴力。

在通向伟大师生关系的路径上,我们不得不明辨是非,为新时代的师生关系立下标准。

民主与平等

对于学校里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语文特级教师、著名教育人钱梦龙曾有下面的评述:

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但教师是“首席”,那就意味着“平等”中的“不相等”。世界上只要有教育存在,只要有教师和学生这两种不同的角色存在,师生间这种“平等”而“不相等”的关系就不会改变。

但是,尽管今天的教育人都明白民主与平等,但还是经常不自觉地受到“师道尊严”的影响,由“不相等”反推出“不平等”。下面便是一个例子:

有两位教师谈起现在学生的修养问题,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问:你何以见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答:我与学生在街上相遇,他居然不跟我打招呼。

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呢?

答:我是老师,哪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

我们的教育人应扪心自问,作为老师,面对学生自己有无哪怕一点身份上、权限上的优越感。在“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度下,的确没

有“老师主动找学生打招呼的道理”。甚至于,老师打骂学生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平等的公民社会,教师与学生就是交往中的平等主体,根本不存在“谁先打招呼”的问题。

当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低低在下,以往尚且奏效的教育行为,今天将面对学生极大的抵触。很多老师困惑于学生为何不听教导,实际上却与自己采用并不平等的沟通方式有关。比如,我们经常见到老师命令学生“到办公室来一趟”,老师认为平常的语言,却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

理解民主与平等,也要赋予学生在学校中的权利。

比如,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我们组织教学的基础,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喜欢站在“教的角度设计课堂,安排进度,确定学校任务。事实上更为妥当的做法,应该是把“教”暂时剥离出来,设身处地弄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起承转合,再去设计教师环节。

李希贵还发现一个现象:一节课上,讲五言绝句,老师仅仅让学生读了两遍,其他都是老师剖析与师生问答,偏偏把只需要三、五分钟的背诵安排在课后作业——许多老师从内心深处认为,课堂是老师的时间,课后才是学生的。

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与平等?卢志文这样要求老师:要让学生坚持遇人打招呼,一个热情得体的人也总是积极乐观的人;但是,老师同样要主动,奉行身体力行,不准像以前那样等着学生来打招呼!

尊重与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对于信任,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要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但是,今天我们并不需要师道尊严下的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业缘关系使师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师生之间的尊卑缩小,亲疏也有淡化。宛若明代杨继盛所言:“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意思是说,教师不可凭借权势、地位使学生屈服于自己的尊严。

当尊重忽视“业缘性”,则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

一个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信:“近两周来,我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害怕与同学们交流,甚至害怕与他们目光接触。我这个号称品学兼优、活泼开朗、性格刚强的人,如今变得非常渺小、孤独、怯懦。令我改变的正是我不愿意接受的那份贫困学生资助款。你们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把我列为资助对象,并在全校大会上,让我接受那份捐款。这份“爱”太苦涩了。我确实需要钱,但我更需要尊重……

——摘自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

这个案例问题的本质就在于,我们试图以“类血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以“父母”的角色对待学生的贫困,但学生却并不一定将教师视为父母。当双方的定位发生错乱,本来的好意将带来学生自尊的伤害。

相比尊重,信任学生则更为复杂。相信很多老师都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已经与学生心平气和地、地位平等地进行了交流,阐述了道理,但孩子就是不听劝,甚至表面一套,背地一套。防范信任过度,关键在于始终给予学生关注,注意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从而评估自己的信任是否奏效。同时,也要切勿因学生一时不能改正错误,而不再信任学生。

热爱与宽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学生。

但是,宽容的确很难做到。

四川绵阳一位普通教师的自白:我也希望宽容学生,但控制不住情绪。课堂上,有的孩子不论怎样安抚,他就是要调皮捣蛋,还影响周围同学,教师不可能置之不理吧,有时一顿臭骂,他会收敛一些……

——鉴于与多位教师的交流,我们甚至认为,宽容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学问”。

陈垣教导启功不可迁怒学生,赵桂霞指导郭老师“元认知”……只要有学校,似乎就有焦虑的老师。其实,老师有多苦,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老师的情绪失控,可能源于政策利益的分配不均,可能源于社会环境的更迭变迁,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可怜的学生。

做到宽容,有三件事是需要做的:

第一件事,是阅读经典,积累教育智慧与经验。

很多教师都曾有这样的疑惑,难道那些教育大师,就不曾遇到难缠的学生,就不曾对学生动过怒吗?

事实上,任何教育家、教育学家,都经历了由青涩到成熟的历变。几十年的教学经历,使他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学生,遭遇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之所以陶行知、张伯岑、叶圣陶等能成为一代大师,正是源于他们总结并发扬了自己的教育智慧与经验,尤其是那些处理师生关系的宝贵案例,而这些东西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

第二件事,是培养自身情绪管理的能力。

蒙童一定犯错。一线教育人也一定会遇到令人头疼的学生。

我们走进一所学校,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主要是为学生服务的,有些干脆就叫“学生心理咨询室”。问题在于,老师就不需要心理咨询吗?就不需要调节情绪吗?考虑到教师的工作复杂性,我们甚至认为教师比学生更有必要进行心理调试。

毫无疑问,和蔼可亲的教师也需要发泄情绪。我们欣喜地发现,早在几年前,郑州39中校长宋奇捐出了自己的画像,绑在沙袋上,专门在学校开辟了一处发泄室,供教师挥拳发泄。

这类情绪管理的方式还有很多,其原理与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基本一致。

第三件事,是以集体智慧、经验应对教育难题。

一方面,我们不能奢求每一位教师都像教育家那样思考问题;另一方面,真正令教师头疼的孩子,永远只是极小众的一拨,但是企图以一位老师,或几位老师的教导,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事实证明总是失败的。

所以,对问题学生的教导,应以项目组形式,整合全校乃至社会资源,找寻适合的教育智慧,对他们进行有效并长期的教导。一个问题学生,便是一个教育课题,需要教育人“啃骨头”、“下力气”。所谓“长期”,需要教师的极大耐心:张建平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去感化小z,便是一个佐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比如,我们让小学生坐40分钟一堂课,“不能说话不能动”,是为了组织教学方便,但这并不一定符合孩子的天性,确实可能出现“不论怎么安抚,就要调皮”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再对学生动怒,无疑伤害了学生自尊,忽略了教育规律。

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热爱与宽容,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是一所伟大、成功学校的必由之路。处理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人也应为学生作出表率,擅于与学生交朋友,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总之,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谨记: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

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前面的评价,我们都能看到.但后句话则未必能说出来。老师不仅能发现学生的长处.老师还给了学生人生发展的强烈暗示和无限激励。

——程红兵(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校长走进教师,教师走进学生,是十中的常态,这种理念渗透在每一个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细节之中。校园里有一条百米长廊,百年来所有的教职员工,在世的、去世的、调走的、在校的,无论职位高低.他们的名字都镌刻在这个长廊中。教师,是“传道”者.但更是“行道”者;学生也不仅仅是“学道者,更是“受道”者。我们认为.诗性教育应该体现着人类诸关系之中最为特殊、最为别致的一种关系——师生关系的平等、亲近和典雅。在诗性教育下,重建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提倡“学生推着老师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某个环节、某个方面.让学生推着老师走.哪怕只是一瞬,那也意味着教育境界的陡然提升。我们语文学科组的师生讨论式教学,作文教学教师的“下水作文”,师生相互批阅、评点,可以看作是“师生平等”理念下的具体教学改革实践。

——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

教师的角色.就是方向的引导者,探究的合作者.情感的激发者.方法的指导者。打个比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应不是《焦点访谈》式的独白.用一个个材料证明主持人一个个观点.让你接受;而是(《实话实说》式的对话,话题选定以确立目标.问题引动以产生体语,对话交流来呈现思想.点拨归理而渗透观点!

——唐江澎(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第23条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亲情如父子母女,友情如同伴朋友.严而有格,爱而不纵。

第24条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就已经结束了。

第25条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在教师,教师必须主动承担起推动和改善良好师生关系的责任。

第26条良好的关系形成需要一定的相处时间,只有在师生相处中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

第27条热爱是境界,热爱是胸怀,热爱也是有技巧和技能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必须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你的。

——北京十一中师生关系条例

编辑舒畅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学校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学校推介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如何关爱学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