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毒的治疗方法浅析
2012-04-09刘怀军
刘怀军
(河北省隆化县医院药剂科,河北 隆化 068150)
中药材中毒的治疗方法浅析
刘怀军
(河北省隆化县医院药剂科,河北 隆化 068150)
中草药;中毒
有些中药材本身含有有毒或重金属成分,有些因为炮制不当、煎煮不当、服用不当造成毒性,或者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有害元素蓄积,或外用制剂辅料引起药害,不良反应有的发生轻、缓,有的发生急、重,针对不同中药的不同有毒成分,应选用不同的药物减少毒性作用,或对抗毒性作用。笔者将临床常用解毒药物列举如下。
1 常有解毒药物
1.1 依地酸钙钠 主要用于治疗铅中毒,也可用于治疗镉、锰、铬、镍、钴和铜中毒。依地酸钙钠能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由组织释放到细胞外液,经肾排出而起到解毒作用。常用方法:依地酸钙钠0.25~0.5 g,加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 mL,每日1次深部肌肉注射;或依地酸钙钠1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时间维持在4~8 h),以3 d为1个疗程;小儿用量以25 mg/kg计算。需注意依地酸钙钠有干扰精蛋白锌胰岛素的作用,剂量过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患者酌情减量或慎用。
1.2 二巯基丙醇 主要用于砷、汞和金中毒,与依地酸钙钠联合可用于治疗儿童急性铅脑病。2个分子二巯基丙醇可与1个金属原子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使金属离子毒性减低且易排泄,并且有预防金属与细胞酶复活而解毒的作用,早期应用效果好,急性中毒效果好,由于不能恢复细胞酶活力,对慢性中毒效果不佳。常用方法:二巯基丙醇2~3 mg/kg,第1~2 d每4 h肌肉注射1次,第3 d改为每6 h肌肉注射1次,第4 d改为每12 h肌肉注射1次,小儿用法同成人。需注意二巯基丙醇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痛、唇及口腔灼热感、胸闷、流泪、流涎、肢端麻木、肌肉关节痛等,过大剂量使用(>5 mg/kg)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抽搐、昏迷、代谢性酸中毒和肾损害。故老年患者、肝脏疾患、肾功能减退患者慎用。
1.3 二巯丁二钠 主要用于治疗锑、汞、砷、铅、铜等金属中毒。二巯丁二钠作用与二巯基丙醇相似,但毒性较低。常用方法:二巯丁二钠1 g,使用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成10%的溶液,每日3次缓慢静脉注射(10~15 min内注射完毕),以5 d为1个疗程。小儿用量为20 mg/kg。需注意二巯丁二钠的水溶液不稳定,久放药效降低,毒性增加,故不可静脉滴注。使用前需要检测肝功能,肝病患者慎用。
1.4 硫代硫酸钠 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包括苦杏仁、白果、桃仁、枇杷仁、郁李仁、亚麻等)。硫代硫酸钠可使氰化物变成低毒的硫氢化合物,随尿排出体外,也可用于铅、汞、砷、铋、碘等中毒,能与之结合成为无毒产物排出。常用方法:硫代硫酸钠注射液20~25 mL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在1 h后重复注射1次。如是口服中毒,可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并在胃中适量保留。需注意硫代硫酸钠与亚硝酸钠不能混合注射,应分开并先后进行静脉注射,且先注射亚硝酸钠。
1.5 亚硝酸钠 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亚硝酸钠作为氧化剂与氰化物结合,恢复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但作用不持久,可重现氰化物的毒性,故仅起延迟毒性作用。所以使用亚硝酸钠后应立即予硫代硫酸钠解毒。常用方法:亚硝酸钠0.3~0.6 g(10~20 mL)静脉注射(注射速度2~3 mL/min),必要时1 h后予以上剂量半量或全量重复静脉注射。小儿用量为6~12 mg/kg。需注意亚硝酸钠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出冷汗、发绀、低血压、抽搐、休克等,与剂量和静脉注射速度有关,如用量过大发绀明显时用亚甲蓝还原缓解,且亚硝酸钠必须在中毒早期使用才有解毒作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慎用。
1.6 亚硝酸异戊酯 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的急救辅助用药。解毒机制和亚硝酸钠相同,但作用较弱,仅能结合少量氰化物,暂时延迟氰化物毒性,故应用后应立即注射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常用方法:亚硝酸异戊酯0.2 mL置于手帕或纱布内压碎,由鼻腔吸入,2~3 min后可重复1次。需注意亚硝酸异戊酯有迅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老年患者慎用。
1.7 亚甲蓝 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亚甲蓝为氧化剂,能减少氰离子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毒性作用,达到暂时延迟毒性的作用。亚甲蓝对亚硝酸盐、硝酸盐、苯胺、硝基苯、苯肼、苯醌等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肠源性发绀)也有解毒作用。常用方法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亚甲蓝2 mg/k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缓慢静脉推注(在10 min内推注完毕)。如1~2 h内无效可重复给药1次;氰化物中毒时使用剂量按照5~10 mg/kg计算;先天性还原型二磷酸吡啶核苷高铁血红蛋白血还原酶缺陷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予亚甲蓝0.3 g,每日1次口服,同时予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需注意亚甲蓝禁用于皮下、肌肉、鞘内注射,注射过快或用量过大时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大汗淋漓、意识障碍等,口服后尿液呈蓝色。排尿时尿道口疼痛。小儿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患者大剂量使用亚甲蓝时可引起贫血,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2 一般处理方法
2.1 尽快清除毒物 可使用催吐法、洗胃法、导泻法,如是皮肤吸收(外用药中毒)要立即停药,脱离接触,用清水洗净皮肤。
2.2 增加肾脏排泄 多数毒物由肾脏排泄,在维持足够血容量和维持正常肾功能的前提下,引用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或改变尿液酸碱度(维生素C可使尿液酸化,乳酸钠可使尿液碱化),以增加肾脏排泄,利于药物排出。
2.3 透析 可使用腹膜透析或人工肾使毒素经透析排出。
2.4 支持疗法 保持液体静脉输注以稀释毒素,促进排泄;如患者烦躁、惊厥、抽搐,可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如呼吸困难、发绀,予吸氧,呼吸衰竭时予呼吸兴奋剂,血压降低时予升压药物或使用激素治疗。
R28
A
1002-2619(2012)07-1056-02
刘怀军(1974—),男,副主任中药师。从事药剂科中药调剂工作。
201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