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庞赞襄主任医师治疗上睑下垂的经验*

2012-04-09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贾海波董素亭石家庄050051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睑下垂上睑风池

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 张 彬 庞 荣 贾海波 董素亭 (石家庄 050051)

上睑下垂是指上胞不能自行提起,遮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物者。中医称为“目睑垂缓”、“睑废”。有先天后天之分,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庞赞襄教授认为:本病为气虚不能上提,血虚不能养筋。先天稟赋不足,肝肾两虚,肌腠空疏,风邪客于胞睑,阻滞经络,气血不和;脾虚气弱,中气不足,筋肉失养,经筋弛缓,以致胞睑无力而下垂。

例1,熊某,女,56岁,工人,于1986年9月6日初诊。主诉:左眼上睑不能抬举,视物困难1个月。检查:右眼远视力1.0,左眼远视力1.0,外眼检查:左眼上睑垂落,不能向上抬举,呈闭合状态,眼球向上、下、内、外均不能转动。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舌质淡薄白苔,脉沉细。诊断:左眼睑废合并视一为二症 (左眼上睑下垂合并麻痹性斜视)。方药:培土健肌汤加减(《中医眼科临床实践》)。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黄芪、银柴胡、陈皮、附子、肉桂各10 g,升麻5 g,甘草3 g。水煎服,每日1剂。前方服10剂,配合针刺治疗 (穴位:承泣、攒竹、太阳、风池、丝竹空、上星、百会),左眼上睑稍能睁开,继服30剂,左眼上睑下垂已愈,但眼球转动不能自如,前方去附子、肉桂、加羌活、防风各10 g,再服15剂,左眼上睑举睑有力,睑裂大小恢复正常,眼球转动自如而停药。追踪观察6年上睑举睑及眼球运动正常。

按:本病多由于脾胃虚弱,阳气下陷,外受风邪,肌腠疏开,脉络失畅,风邪客于胞睑,则胞睑不能上举,眼球活动受限。治宜健脾和胃,升阳益气,散风疏络。方中党参补中益气;白术补脾燥湿,利水止汗;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当归补血活血;黄芪补气升阳,利水退肿;银柴胡疏肝解郁,益阴举阳;陈皮行气除胀,燥湿化痰,健脾和中;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甘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配合针刺治疗,以达内外合治之效。

例2,高某,男,49岁,干部,于1987年7月3日初诊。主诉:双眼睑不能睁开伴视物成双,右眼球内转失灵2个月。检查:右眼远视力0.5,左眼远视力0.7,外眼检查:双眼上睑举睑无力,以右眼为重,右眼球向内运动受限。复像检查为右眼内直肌麻痹。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弦细。诊断:双眼睑废合并右眼目偏视 (双眼上睑下垂和右眼内直肌麻痹)。方药:育阴潜阳熄风汤(《中医眼科临床实践》)。处方:生地黄、石决明、白芍、枸杞子各12 g,麦冬、天冬、知母、黄柏、龙骨、牡蛎、牛膝各15 g,全蝎、钩藤、菊花、黄芩、防风各10 g,枳壳6 g,甘草3 g。水煎服,每日1剂。前方服药16剂,双眼上睑举睑恢复正常,右眼球向各个方向活动正常,复视完全消失。

按语:本例为肾阴不足,津液短少,阴虚亏损,肝阳易于上亢,风邪外侵,内有郁热,脉络失畅,以致上睑下垂,眼肌麻痹。故以育阴潜阳熄风汤治疗,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生津;石决明平肝熄风,潜阳除热;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麦冬清心润肺,养胃生津;天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知母清热泻火,滋肾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牛膝祛瘀通经;全蝎息风解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钩藤清热平肝,息风镇痉;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防风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枳壳理气宽中;甘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

例3,王某,女,66岁,干部,于1989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左眼不欲睁眼伴头痛9天,素有糖尿病。检查:右眼远视力0.6,左眼远视力0.2,检查:左眼上睑不能抬举,眼球向上、下、内方向运动均受限。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舌苔薄白,脉弦数。诊断:左眼睑废合并目偏视 (左眼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方药:桂附地黄汤加减(《医宗金鉴》)。处方:黄芪30 g,熟地黄24 g,白术15 g,肉桂、附子各6 g,黒仙茅、山药、山茱萸各12 g,丹皮、茯苓、泽泻各10 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12月6日检查左眼情况基本同前,处方:熟地黄、枸杞子、茯苓、白术、黒仙茅各12 g,黄芪、山药各30 g,泽泻、丹皮、附子、羌活、陈皮、牛膝各10 g,肉桂、川芎各5 g。配合针刺治疗 (穴位:太阳、风池、上星、百会、丝竹空、攒竹、承泣),每日1次,每次30 min。1990年1月5日,前方去牛膝,加秦艽12 g继服。1月16日,左眼上睑睁合自如,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自如而停药。

按:本病可见有患者伴有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且病情比较严重,大多为久病或重病患者,又患上睑下垂、眼肌麻痹,久病之人多损及元阴真阳,故此多采用温补肾阳、疏通脉络、散风祛邪之法,以桂附地黄汤为基础,选入温化通络、开郁启闭、佐以散风之品,既改善全身症状,又治愈眼部疾病。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利水退肿;白术补脾燥湿,利水止汗;黒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熟地黄补血滋阴;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山药补益脾胃;山茱萸补益肝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泽泻利水渗湿。从整体出发,审因辨证,精选用药,嘱患者耐心服药治疗,及时加减药物剂量,配合针刺治疗,实为重要。应用桂附地黄汤意为补阴中之阳,也谓阴中求阳。另外,在补肾阴阳的基础上,选加宣通玄府,疏肝解郁,疏通脉络之品。

针刺疗法:取穴:透眉 (即丝竹空穴透攒竹穴),下睛明、承泣、球后、太阳、风池。手法:太阳、风池针3~5分,其他穴可针1寸。如内斜可选透眉、球后、太阳、风池;外斜可选透眉、下睛明、太阳、风池;上斜选透眉、承泣、太阳、风池;下斜选透眉、太阳、风池。针刺得气后,留针30~45 min,每日针刺1次,12次为1个疗程。

(2012-04-19 收稿)

猜你喜欢

睑下垂上睑风池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睑黄瘤切除联合上睑松弛成型术修复睑黄瘤的效果观察
墨风池诗词选
风池穴风池一穴锁头颅 内风外风一并除
试论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