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2012-04-09王间萍
王间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1]。MDS多见于老年患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正常造血受限,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差,外科手术干预风险较大,术中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感染以及伤口难以愈合等情况,2012年4月,本院成功为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3岁。曾发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低10余年,患有脑梗塞、糖尿病、高血压病3年余,自2011年8月起反复出现左髋关节进行性疼痛,翻身、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曾辗转于当地多家大医院就诊,但都限于病情复杂,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于2012年2月8日以“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股骨头坏死”入住我院。入院时体温37℃,脉搏78次/min,血压150/85 mmHg,血常规示细胞计数:Hb 71 g/L,WBC 2.0 ×109/L,血小板45 ×1012/L,血沉 20 mm/h,血糖9.16 mmol/L。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检查后补充诊断: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股骨头坏死,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胸腰椎多发性转移瘤。当即组织血液内科、检验科、ICU和麻醉科全院大会诊以及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拟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及成分输血等治疗,以纠正贫血及血象异常。复查血象:WBC 8.9×109/L,血小板86×1012/L,Hb 94 g/L。于2012年3月8日在插管全麻下行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2500 ml,输红细胞6 U。术后24~36 h内,患肢肿胀,切口渗血较多,引流出暗红色液1650 ml,患者出现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低蛋白血症,血常规示细胞计数:Hb 65 g/L,RBC 2.27 ×1012/L,WBC5.2 × 109/L,血小板 25 ×1012/L,继续予输红细胞21.5 U,血浆1800 ml,冷沉淀20 U,血小板12 U。经治疗切口愈合良好,于4月11日出院。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手术室护士参加术前会诊讨论,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病情,了解手术治疗方案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到病房访视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及相关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方案。(2)心理护理。MDS高龄患者行外科手术干预,风险较大,患者易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讲解手术的主要步骤、手术体位、麻醉的相关准备、人员安排及医师的技术水平等,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2 手术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 (1)患者入室后,护士热情接待,作自我介绍并陪伴其身边 ;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三方共同进行安全核查。(2)采用大号静脉留置针在健侧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气管插管麻醉,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颈内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保持3路连续静脉输液。(3)留置尿管,准确记录尿量、出血量,为麻醉医师提供补液的依据。(4)安置手术体位,患侧在上的正侧位,并用体位架进行固定,腋下垫腋垫,防止腋神经、血管受压。(5)在健侧大腿上安放好负极板,调节高频电刀功率,避免灼伤患者。(6)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进程,不得擅自离开手术间,积极主动提供手术所需物品,协助麻醉医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病情需要调节输血、输液速度。一旦发生意外,立即配合医师进行抢救治疗。
2.2.2 器械护士配合 (1)提前15 min洗手,检查物品准备是否齐全、正确,检查器械的性能,并按使用顺序整理器械,与巡回护士清点用物。(2)协助铺巾,常规后外侧入路。递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髋关节囊。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头,脱位髋关节,递电锯行股骨截骨,递取头器取下股骨头。清理髋臼,递髋臼锉修整髋臼,植入型号合适的髋臼假体。递髓腔锉由小到大一次扩髓。冲洗髓腔,打入股骨头假体手柄。将股骨头复位至髋臼,检查活动度满意,备大量无菌生理盐水高压水枪冲洗切口。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物品无误后放置引流,逐层缝合。
3 讨论
3.1 术前准备充分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根本。护士需经过专业培训,能熟练配合不同假体类型的安装与使用,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手术方式,制定周密的手术配合计划,充分考虑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到配合默契[3],避免出现由于护理准备不充分而造成手术时间延误。
3.2 预防感染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无菌要求非常严格,而MDS的特点是贫血、出血、感染。故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控制人员流动,切口使用含碘抗菌皮肤保护膜,术者戴双重手套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3.3 缩短手术时间 术中配合熟练、敏捷,精力高度集中,有预见性安装好备用物品,准确传递所需器械,巡回护士及时供应台上所需器械、物品,及时调节好灯光,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痛苦。
[1]韩 萍,殷晓明,石 磊,等.46例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J].安徽医药,2011,15(12):1609 -1610.
[2]李美清,梁敏妮,王晓丹,等.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后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83-284.
[3]范桂荣.高龄髋关节置换46例手术配合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3):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