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野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关系、命题与对策

2012-04-09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质信息化

胡 钦 太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教育均衡发展都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上加以重视,并将此作为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点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局限,使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以实现,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无障碍地共享,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合作;[1]另一方面,综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先前存在的发展失衡问题依然存在,在短时间内仍无法得以有效解决,而由经济、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数字鸿沟”、“城乡错层”等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现象。[2,3]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更好更快地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无疑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信息技术变革

(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范畴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文明中人们对自身自由、平等权利追求的价值体现。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权利的公平和教育机会的公平。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具体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均等。教育公平意味着必须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平等地享用教育资源的权利。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地域、经济条件有多大的差异,都应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均等。当教育与人的价值取向的联系越密切时,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对教育公平的期盼也就越强烈。而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公平与公正的理念,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范畴。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教育公平的原则下,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资源条件,以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目前我国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水平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具体包括教育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城乡二元教育政策所伴随而来的教育投入与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失衡问题,尤为显著。以一项社会的教育投资调查为例,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拥有77%的教育投资,而占总人口60%多的农村却只有23%的教育投资。[4]这不仅造成了城市与农村教育质量的差距,还直接导致了一种新的恶性循环现象:欠发达地区散尽投入建设优质资源培养学生,但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投身于发达地区的建设,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日益扩大,进一步加重了不均衡现象。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并不仅仅只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还涉及教育的持续长远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走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就是要逐步缩小乃至消除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教育差异,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二)技术变革下的教育发展失衡现象,在较长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

教育发展失衡的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世界性的教育难题。[5-8]调查显示,有69.75%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衡,有48.72%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现象十分严重。[9]导致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除了有差别的城乡二元教育政策,还有教育资源配置地区倾斜、教育经费投入差异等。早在2005年,无锡、郑州、银川、甘肃庄浪四个地区的小学人均教育成本分别是3 721元、1 272.2元、1 503.1元和656.8元,初中人均教育成本分别是4 555元、1 559元、2 060元和858.8元。[10]由此可见,东部地区要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必然会阻碍教育条件的改善和软硬件设施的及时升级,还会导致优质师资外流,影响整个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此外,片面的学校重点、示范机制,也使得部分学校享有更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占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11]导致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共享。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先天”失衡,新技术还无法一时解决所有的教育发展难题。况且,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到教育之中,本身就存在各种影响因素,这也会制约到教育均衡发展的效果。

首先,以最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为例。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发展失衡,也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资金投入问题往往非常关键。信息化投入包括软硬件设备、信息化环境、信息化资源、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等,这些投入与一般的教育投入相比,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在发达地区,教育机构投入的建设资金多,信息化程度较高,教育改革进度快。相比之下,在欠发达地区,教育资金不足、信息化进程缓慢,使得区域间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差异逐渐拉大,造成了区域之间教育的“数字鸿沟”。

其次,理念因素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变革下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较为发达地区,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理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探究式学习理念等,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并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在一起,效果逐渐凸显。但是,在许多较为封闭的内陆城乡或山区,受制于传统的落后教育理念,纵然有了新的技术设备,在日常教学中也往往无人问津,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解决区域间、学校间的失衡问题提供支持。但是,教育发展失衡由来已久,一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二则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效果既依赖于经费的持续支持,又需要有效的应用机制来作为保障,这往往使得技术应用在还没能促进教育发展平衡的同时,反而又造成了新的差距。在教育发展“先天”失衡及技术变革背景下教育发展“后天失衡”的综合影响下,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现象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消除,它将伴随着经济、观念、理念等多种主客观原因较长时间存在。

(三)信息化视野中的教育均衡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和教育机会的均等。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的不均衡,不仅表现在地域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更为严重的是将导致公民个体信息素养的差距,继而演变成地域之间、公民之间的“数字鸿沟”。以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的均衡发展,以信息技术支持下资源的有效集成性、充分共享性、传递及时性、非时空限制性等特点,来解决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实现先进教育设施、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师资力量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均衡,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

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远程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和大众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化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观点,也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及“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等战略性政策,为利用信息化推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命题

(一)信息技术最终能够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

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传统教育中资源难以共享、机会条件不均的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上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优势,有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充分共享。以远程教育为例,它可以解决边远地区学校优质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使得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可借助网络接受教育。这些措施有利于边远地区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落后学校的快速发展,实现“在教育起点不公平条件下,有可能达到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12],从而逐步缩小地域间的教育发展鸿沟。

从教育的目标上看,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最终就是要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优质教育,培养信息时代个性丰富而有创见的“人” 。[13]信息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能够从实质上提高人的信息素养,使人人都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数字鸿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社会中,让人人都能平等地享用信息资源,人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进而在本质上实现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具有周期错位和滞后性

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促进作用,相比对其他领域的促进作用,存在着差异。信息技术对市场领域的促进作用具有响应迅速、周期短、见效相对快的特点,而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不是立竿见影的;其作用周期往往错位,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括了技术的“教育适应性”问题。众所周知,技术在市场领域中的应用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所追求的是教育效果和质量。然而,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的体现和检测,需要较长周期的实践考察,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以博客的教育应用为例,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技术,它所具有的资源共享、观点分享、跨时空讨论等功能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博客能否作为一种有效的新型学习工具,广泛引入和应用于教育领域,则需要经过严密的实验论证,并且还需要对其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后续的考察和分析。况且,当研究者对博客的教育应用研究有了一定的结论后,博客在社会上很可能已经不再是受人们青睐的最新技术,而被一些更为新颖的技术所超越取代。正是由于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适应性、周期错位和滞后性,使得教育领域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往往已不再是社会上最新的技术,这种周期滞后的错位现象难以避免,而且也将普遍存在。

(三)信息化视野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着路径依赖和多样化的特征

所谓路径依赖,是指一旦人们做出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地自我强化,让人不会轻易改变轨道。[14]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发展,明显体现出了这种路径依赖的特性。由于教育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它的发展途径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发展脉络,但是,任何发展都不可能完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超越资源的限制。先前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制度选择会使技术演变和制度变迁进入某一特定的轨道,不管该路径的绩效如何,都会对路径形成某种程度的依赖性。一旦路径选择错误,沿着错误的路径走得越远,回到更加合理路径的难度就越大。[14]在现阶段的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同样不容忽视原有路径惯性的影响。

已有研究指出,造成信息化背景下区域教育发展进程中路径依赖的因素主要包括:(1)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能力;(2)外部政策与环境压力;(3)经济水平与初始投入;(4)行政体制的制度惯性;(5)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6)现存技术的应用绩效;(7)路径变革的转轨成本。[14]当这些因素均衡互补时,区域性的教育发展路径就处于理想状态。但是,由于种种制约所致,在现实世界中这些因素都很难达到最为理想的“合力”状态,会影响着后继的发展路径。

实际上,不仅是区域层面上的教育发展存在这种特性,学校层面的发展也遵循这样的特性。此外,由于历史造成的路径依赖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影响,会导致教育发展出现多种方法和途径,进而导致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同时,影响发展路径的每一种因素的变化,或者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育均衡发展的多样化。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推进媒介素养教育,整体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英国学者F.R.Leaves和D.Thompson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人们采用适当的策略对各种媒介信息的批判性选择、理解、质疑、评价的能力,以及合理有效地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资源的广泛获取,学生对学习资源做出正确的选择、解读、使用和评价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学生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其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质量,从这个角度讲,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十分重要。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都已经具备了详细的规划和要求,并逐渐成熟。早在20世纪末,英国大部分地区就已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区别事实与虚构、了解并辨识媒体的心理影响、评估自身的媒体浏览观看行为等。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还融合到科学、艺术、语言等学科,涉及广泛的知识面,让学生无论在学习何种知识的同时,都接收到媒介素养的教育。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实践方面相对比较空缺。为确保学生能在信息资源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中养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态度,掌握新的学习技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乡村等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更必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赶上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步伐。除了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还应该加大对教师媒介素养的培训力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此外,还需引进或开发丰富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开发符合地区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

(二)建设与共享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发展之所以存在失衡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分布的不均衡所造成的。在发达地区,由于信息化水平较高、具备较多的优秀人才,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建设和共享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要远远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建设数字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实现最大范围的共享,成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关键。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搭建起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让更多的地区和学校广泛参与交流学习,互补优质资源,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在信息化水平高的地区,可以大力共建优质教育资源,并与其他地区实现资源共享,也帮助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开展资源建设,实行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帮扶。

(三)依据区域、城乡差距特征,开展分类分层分步的均衡发展策略

由于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间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存在着显著差异,区域发展失衡现象严重。而发展环境的差异,又导致了不同地域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为保证信息技术支持的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和全面发展,就应该立足区域初始条件,针对各区域的发展特征,有区别地探索适应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应用路径。也就是说,在引进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应该注重与各区域学校的发展保持同步性,采取分类分层分步的多样化建设,实现区域教育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的均衡发展。

由于各区域的经济基础不同,其信息化的软件及硬件基础设施也不同步。要做到分层、分类、分步发展,就是要根据区域教育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将软硬件进行分类建设,逐步克服路径依赖所带来的制约和影响。例如,采取各区域依据各自实际情况逐层进行信息化建设等手段,使率先完成硬件建设的区域和学校,先进行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搭建共享平台,而硬件等基础建设较为缓慢的区域和学校,可待建设完成后,借鉴先发展的区域学校的经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习平台,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消除区域之间的“数字鸿沟”。

(四)深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应用,探索符合各自实际的应用模式与途径

鉴于现实政策的惯性与体制的路径依赖特性,现阶段很难从限制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学校政策出发去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实中可采用措施除了政府改变过去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偏向发达地区和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使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能够从政府获得比重点学校更多的资源外,最为实际但又经常被忽视的做法是,在信息化视野下,立足当地、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发展可能,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潜力,探索出符合区域、学校具体情况的应用途径和策略,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17]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信息化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加之我国当前各地域教育发展情况尤为复杂,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果以整齐划一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去落实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量体裁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还需加强深化与创新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应用,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应用模式与途径。

首先,从区域整体发展的宏观层面上讲,深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应用,就是要立足当地经济水平、基础条件、城乡差异、学校差距等整体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实事求是地寻找符合地域特色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和途径,切忌盲目行动和生搬硬套“优秀经验”。

其次,从学校发展的中观层面上讲,深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应用,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重建设轻应用、重考试训练轻能力培养的理念,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探究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促进不同学生的均衡发展。

再次,从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上讲,深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应用,就是要转变师生角色,改变以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源“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技术支持的新型教学方法,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构建自身的知识,从而促进不同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个体能力结构的均衡发展。

(五)构建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评估

科学合理的评价措施,在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政府部门的决策依据,也是信息化建设战略调整的重要参考,更是区域整体、学校个体开展行动的观测指标。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各区域、各学校更积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与应用。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改变以往传统的“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单一评价指标导向,构建面向区域教育整体、区域内学校个体的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在区域层面上,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确立和实施、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等是否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否有效为教育均衡发展服务,应该成为衡量信息化工作成败的重要评价指标。[18]在学校层面上,除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装备数量、质量、使用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评价外,还需要将教学资源数量、资源的共享使用情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的媒介素养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以尽可能的覆盖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内容。

其次,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有助于为评价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执行提供必要保障。建立健全的评估操作和激励机制,可以对区域层面上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评估,对部分建设思路清晰、落实到位、效果良好、方法创新的区域和学校给予奖励,并基于评估结果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师资队伍的培育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等。

此外,还可将区域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绩效纳入到校长、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人员的“政绩”考核范畴,以评促建,将其直接与“政绩”挂钩,以推动各级部门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总之,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实现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尽管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失衡现象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消除,但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动力。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滞后性和路径依赖的特性,但通过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分类分层分步发展、深化创新应用模式、开展科学的评价激励等对策,信息技术必将能够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M.Juana Sancho.DigitalTechnologiesandEducationalChange.Springer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Education, 2009(23):433-444.

[2] 薛伟贤,王涛峰.“数字鸿沟”研究述评.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90-193.

[3] 布琳达·葛利,陈丽.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鸿沟.中国远程教育,2004(21):49-54、74.

[4] 国家统计局.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5] Yan Zhou,Nirvikar Singh, P.D.Kaushik.TheDigitalDivideinRuralSouthAsia:SurveyEvidencefromBangladesh,NepalandSriLanka.IIMB Management Review,2011(23):15-29.

[6] Patrick McAndrew.LearningtoBridgetheDigitalDivide:CentreforEducationalResearchandInnovationandNationalCenteronAdultLiteracy(NCAL). Computers & Education,2002(39):201-205.

[7] Robert Tinker, Philip Vahey.CILT2000:UbiquitousComputing-SpanningtheDigitalDivid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and Technology,2002,3(11):301-304.

[8] 林君芬,张静然.以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访广东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中国电化教育,2010(10):28-32.

[9] 郝双才.关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的思考.齐鲁学刊,2005(6):158-160.

[10]李德,李丰春.反思、借鉴与探索——国外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9(6):172-176.

[11]秦洁.教育公平视阈下的教育均衡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56-158.

[12]赵兴龙,何克抗. e-Learning时代教育公平观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10(1):18-24.

[13]彭红光,林君芬.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中国电化教育,2010(10):33-39.

[14]胡小勇.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8(11):1-5.

[15]段云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述评.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6):59-61.

[16]马小强.以《规划纲要》为契机 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综.中国电化教育,2010(4):1-4.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优质信息化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月“睹”教育信息化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