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国文教科书的中华民国想象——基于课文数据库统计的分析
2012-04-09王明建
王明建
(聊城大学语文教学论研究所,聊城 252000)
辛亥革命后的五年中,共编辑出版了小学阶段的综合、政治、国文、外语、历史等17 个学科和中学阶段的综合、哲学、伦理学(逻辑)、政治、国文、外语等28 个学科的若干种教科书、教授法和教学参考书。①所有这些教材都隐含着对辛亥革命所开创的新制度的想象,但较之于其他学科教科书的专一,国文教科书的涉及面更为广泛。如蔡元培所言:“国语国文之形式,其依准文法者属于实利,而依准美词学者,属于美感。其内容则军国主义当占百分之十,实利主义当占其四十,德育占其二十,美育当占其二十五,而世界观则占其五。”②又如商务印书馆《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编辑大意》所述:本书“包含理科及天文、地理、历史等科之常识。”“注重实业,……凡国民生活上必须之知识,无不详备。”“注重国民科材料。如政治、法律、军事、国耻等,俱择要编入。”③国文教科书的百科全书性由此可见一斑,其想象空间则更为广阔。
五年间,在辛亥革命的胜利、教育宗旨的改革和实用主义思潮流行的氛围中,出版发行中小学国文教科书63 套,435 册。其中,仅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就出版发行39 套,且部分教科书多次重版。如商务印书馆《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春)》的第三册自1912年4月初版至1927年11月已印刷2306 次。正如陆费逵所言:“文科教科书,至今犹以《共和》及《新式》为巨擘。”④基于此,同时又考虑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虽然也隐含着想象,但相对于以课文学习为主的高等小学和中学国文教科书,它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超阶级的文字。本文主要以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高等小学和中学国文教科书为统计样本和阐释文本。
国文教科书是课文的集合。应该说国文教科书的任何一篇课文都在反应和表达着一种想象,但如果某篇课文在多数教科书中出现,其想象就应更具普遍性。以商务和中华两大书局在这五年间出版的国文教科书为主,建造了容纳14 套(高小8 套,中学6 套)67 册3665 篇课文的数据库。对课文的筛选遵循大于或等于总教科书套数一半的原则,即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作为本文阐释文本的课文应在8 套教科书中至少在4 套中出现;中学则应在6 套教科书中至少被3 套选用。此外,对于高等小学还采取相似筛选法,即内容相似的课文被认为是同一篇。对于中学还考察课文的作者和出处状况。经由对筛选结果(以下统称“基本篇目”)的分析,可见其对中华民国的想象及特点如下。
一、独立、开放与民主、共和
随着西学东渐的逐步加深,独立、民主、共和等西方话语更加被当时的知识分子接受,从而也就促使了教科书对它们的吸收。辛亥革命的胜利为把这些话语转变为现实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民初国文教科书秉承这一“可能”,力图把中华民国意识植入辛亥革命后的民众内心,使他们知道中华民国已走出封建社会,进入了独立、开放、民主的共和政权,也使他们能够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同时还使他们具备适应各民族和谐共存的能力。
基本篇目中的《民国成立始末》或《中华民国成立记》几乎均排列在所属教科书的第一课。⑤这两篇课文讲授清廷退位和建设共和政治的过程,高呼中华民国成立了!⑥《释中华民国》一文开门见山地强调中华民国的性质为“中华者,吾国之旧名也。系以民者表明政体,谓民主立宪耳。”⑥《独立》则宣扬中华民国应“诚以受保护为耻,被幽禁为苦,盖速务独立之道。”⑦所以,《领土与领海》一课要求国家独立:“惟为一国所领有者,则有一定之主权焉。如陆上不许外国军队之通过,海港不许外国军舰之停泊。以一区域内不能容两主权也。”⑧当然,对国家独立的诉求并不是回到明清以降的闭关锁国,恰恰相反,中华民国是开放于世界的独立自主的国度。民初国文教科书的基本篇目除选用了介绍英国、美国、日本、埃及、波兰、俄罗斯等国和喜马拉雅山、白雷登海口、南北极、卜来敦、巴黎等地的文章外,还选用描述如何致以富强的《南洋诸岛致富强说》、《西洋诸国导民生财说》等文章,以及介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关于博物院的文章,如《博览会及劝业场》、《博览会及商品陈列所》、《博物院》等。这些都旨在让国人开阔视野,了解他者。而《我国之今昔》、《我国地图》、《我国矿业》、《我国之交通》、《元之强盛》和《名山大川》、《嵩山》、《济南三胜》等则意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对于政治而言,即民主共和政权的创设。具体到国家就是要“去专制,行共和,维持而发达之,有要素焉。要素为何?曰平等,曰自由,曰博爱。”⑨“以人民为国家主体,一切政务,人民自行处理之。故亦谓之民主国……。共和国以总统组织政府,以议员组织国会,总统议员由人民公举,其职权任期,皆有限制。”⑩具体到国民则既强调其自由的权利也强调其应尽的义务。基本篇目的《共和国民之责任》、《义务权利说》、《人民之权利义务》等都有此讲授。如《共和国民之责任》一课就讲授到:“政府对于国民,受非常之寄托,国民对于政府,有应尽之义务,计其所入,依法轮纳,是曰纳税,执役卫国,任期有定,是曰当兵……”⑪《自由之祖》和《地方自治》两篇课文则想象了充满自由、自治精神的中华民国。前者盛赞“其胸中无限块垒抑塞,其身体无限自由自在,其襟怀无限光明俊伟,殆所谓本来无一物者,而其一片独立之精神,遂以胚胎孕育今日之新世界”⑫的华盛顿;后者规划了民众之事民众办的愿景,如认为地方是国家立足的基础,它的发达、健全与否关乎国家巩固和人民的安全,而地方的发展皆有地方自治所决定。“所谓地方自治者,以地方之人办理地方公众之事。”⑬再具体到民族就是要实现民族团结和平等。《民族分合之原因》认为中华各民族本同出一祖,只是由于分封转徙之故散处四方。⑭《民族》一课则直接指出:“夫民族之不能混合者,推其原因实由于专制,……若夫共和国则不然,人人平等,……无种族之区别,故能萃多数之民众而翕然无间也。”⑮与此相关的课文还有《合群之利》、《和睦》等。所有这些课文的教学在“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方面功不可没,同样也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观念的传播贡献了力量。
二、现代农工商齐驱并进
对现代农工商的追求自洋务运动就列入了国家想象之中,但即使作为封建社会所崇之本的农业,除少数蒙学教材外,在20世纪之前未曾被纳入教科书之中。清末新政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之后,发展现代农工商业的愿景被全面地反映在教科书中。这一愿景除了想象辛亥革命后的社会交通便利、实业昌盛、农工商发达外,以往被认为是奇技淫巧的手工工艺也被看作是中华民国应有的存在物。
民初国文教科书的基本篇目既有关于飞机、飞艇、汽车的具体介绍,也有如《交通之关系》、《铁路之关系》、《农工商之关系》等课文对实业重要性的理论辩护。其中,《交通之关系》就强调了交通事业关乎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之有交通犹人之有血脉神经也,……国家之于交通,其关系固有甚重者。”⑯《农工商之关系》讲授农工商并无贵贱之分,认为“人之职业中,为衣食居室所从出者,曰农,曰工,曰商,三者谓之实业,……人之贵贱,在品格,不在职业,苟能自立,则人品自高。无论所执何业,举世自无不尊敬之也。”⑰农、工、商唇齿相依、环环相扣,“农利民之业也,……其所需器具无不赖工。收获既毕,则转轮各地,贩运为业,又非商人不为功。故农也工也商也,其关系至大,吾辈不可歧视也。”⑱也有课文强调实业关乎兴国,认为“无财不足以立国,有材而不能辟生财之源,则仍不足以立国。实业者,即以辟生财之源者也。诚使入其境,人非游荡田不能荒芜,山林矿产无弃业,置工厂艺术无停废。如此,则其国必兴。”⑲也就由此,民初国文教科书充斥着讲授工农商知识的课文,如《工业》、《开矿》、《农事》、《种植》和《公债》、《股份》、《资本》、《保险》等。所有这些,都在表达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理想。
此外,民初国文教科书基本篇目中还有《杨斯盛》、《卖油翁》、《阿留传》、《柳敬亭传》、《核工记》或《核舟》等,它们赞扬了“引车卖浆”的下层民众,认为他们凭借勤劳和智慧拥有一技之长,这呼应了民主、平等的社会愿望。基本篇目中《分业》、《分工》等所讲授的职业不分贵贱,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职业想象。同时从民初国文教科书对这些篇章的看重也可推断出,它们想象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机械化的关系并不是你兴我亡,而是和谐共存。
三、现代文明容纳且革新传统文化
上述国文教科书的现代化科普行动在革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完全抛弃,而是在批判传统生活陋习的基础上容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基本篇目中既有对《孔子》、《上古创造之圣人》、《圣迹》等儒家圣贤的继续推崇,也有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具体篇章,如《武训》、《慎微》、《俭训》、《咏荆轲》、《廉耻》、《爱莲说》等,还有作为反面教材以作警示的《伶官传序》等。有的甚至采用了“鸟言兽语”的生动形式,如《义虎记》、《义马》、《义犬》等,以便于儒家伦理的教育从娃娃抓起。再如,6 套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仅韩愈的文章就选用82 篇,柳宗元的69 篇,苏轼的53 篇,欧阳修的44 篇,《左传》43 篇,王安石39 篇,《史记》26 篇,《战国策》24 篇。也就是说,每套教科书约平均选用韩愈文章14 篇,柳宗元12 篇,苏轼9 篇,欧阳修8 篇,《左传》8 篇,王安石7 篇,《史记》5 篇,《战国策》4 篇。此外,文言作为民初国文教科书的绝对语言形式自不待言,基本篇目的文体主要是文言散文和论说文。
由于中华民国初建及其先天不足,加上与民主共和相比,传统文化中的明君圣王思想更是深入人心,再加上对西方发达国家均由英雄人物的诞生才得以实现的片面宣传,民初国文教科书想象辛亥革命创造的新社会的实现也必借助英雄人物的操作。基本篇目中涉及的英雄人物中外兼有:中国的侧重侠义之大者,如花木兰、秦良玉、沈云英、荆轲、张骞、张良、张巡、郑成功、郑和、林则徐、韩信、田横、郭子仪、黄琼、田单、史可法、周亚夫、关羽、班超、晏子、唐且、韩世忠、李愬、夫差、岳飞等;外国的偏重国家创始者和大实业家,如卑斯麦、华盛顿,福泽喻吉、哥仑布、哥白尼、洛克菲兰、爱提森等。同时,基于当时的内忧外患,想象的中华民国是改革或革命的国度。在基本篇目中既有关于中国改革家如商鞅、西门豹、管仲的文章,也有关于外国经由革命实现强盛的课文,如《法兰西之革命》、《墨西哥之革命》、《葡萄牙之革命》等,还有以别国战败事例映射中国的,如《俄土战记叙》。该课文讲授了土耳其受俄国等一辱再辱,却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发出了“其与今日中国之情实何相类也”、“呜呼,与土同病者,其类可知矣”⑳的感叹,表达出了对土耳其和中国政府消极反抗的批评,似乎在推崇对侵略者必须睚眦必报。然而,基本篇目《文明国之战例》却设想国家之间矛盾的解决并不应是兵刃相见,而较多地渗透着以和为贵或行正义之师的儒家战争观。如该文部分内容如下:
故既为国民,必不容一日忘战,以自取危亡。虽然战凶事也,战役一开,则必肝脑涂地,血肉横飞,……苟非万不得已,文明各国不忍轻言战也。
近世制造进步、武备修明,岂曰糜烂其民而战之哉? 不过先声夺人,使役无轻启,为共保和平计耳。当稽国际公法,凡两国失和,其先必以双方之意见提出条件,互相磋商以求解决。迨磋商无效,势将决裂,而中立之友邦,尚可征集两国所争之点,曲于调停,或付诸万国和平会,公平判断。必至各不想让,局外人亦难为力。于是下哀的迈敦书约战时,划战线,操兵刃以从事。凡此慎之又慎。盖不欲轻戎首而侥幸以一逞也。
其战也堂堂正正之师,类以实力为胜负,而诈谋毒药皆所不用,否则中立各国咸不直之,以为有背人道主义也……㉑
可见,虽然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就备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我们也有如《俄土战记叙》的呼声,但“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㉒的“治国以礼”的观念依然渗透在民初国人的血脉之中。
但是,也应看到辛亥革命的胜利毕竟促成了社会的转型。民初对传统文化的容纳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接受,而是在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比照下进行了扬弃。比如《祛迷信》、《葬论》、《戒赌博》、《戒酗酒》、《缠足之害》等课文均对传统生活陋习进行了批判。其中,《缠足之害》不仅讲授了缠足对女子身心的摧残,而且把缠足与否提到关乎人种强弱的认识:“人之生也,禀母体为多,未有母弱而子不弱者,欲人种强,安可得?”㉓
四、余 论
综合上述民初国文教科书关于中华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想象,易于看出这一想象的新旧杂陈特点。民初国文教科书的基本篇目绝大部分选自古代典籍,特别是中学国文教科书,其在1919年之前“与《古文观止》没什么区别”,㉔但还是有少部分课文是对新时代的反映。前者或有意或出于惯性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规范日常行为;后者则意在普及科学知识,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这也正如前文所论述的,民初国文教科书一方面容纳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以科普的形式,传播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宣扬封建愚昧的危害,想象未来的民众是具有科学素养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公民。如基本篇目的《科学之应用》认为欧美文明程度之高的缘由在于其“广用机械而已,科学进步而已”㉕。所以民初国文教科书就把讲授自然科学知识的《流星及陨石》、《细菌》、《植物之繁殖》等,介绍现代科学发明的《显微镜》、《电话》等,和关于社会科学的《国体与政体》、《外交》、《司法》、《宪法》等课文均纳入了基本篇目之中。这一传统与现代的新旧杂陈可以具体概括为:现代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各取所用。此其一。
其二,民主共和与英雄崇拜矛盾统一。民初国文教科书一方面把英雄人物或内圣外王的降临作为其关于中华民国的想象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又宣扬民主、共和,强调“以人民为国家主体,一切政务,人民自行处理之。”⑩这看似矛盾,但考虑到民初的“初”,这也是实事求是之举。
其三,崇洋羡外与国家自豪纠结缠绕。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晚清留学的开展,西方的富强与文明使封闭已久的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自豪跌落为刀俎下鱼肉的无奈自卑。辛亥革命的成功,又给了找回自尊的机会。面对西方列强的依然强势,中华民族既要以此为动力,放眼看世界,也要培育出民众的国家自豪感。民初国文教科书想象了中华民国既要走向世界,与发达国家接轨,也要开放于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但从关于“走向世界”的基本篇目中,或隐或显地充斥着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崇拜和羡慕。如巴黎“实为世界第一焉”㉖的措辞,和西洋在很多客观方面不如中国却是“西洋富而中国贫”㉗的感叹,夹杂着崇拜、羡慕甚至自卑。然而在关于“开放于世界”的基本篇目中又可以感觉到国家自豪的抒发,如《元之强盛》一课直接讲授我国曾经的辉煌,似乎在表达将来我们也会如此:“上下五千年,环球七万里,建立国家者数以万计,而兵力之强盛,幅员之广大,则无有能及元者。”㉘文中还附有前所未有之广阔的《元代疆域图》。
这种新旧杂陈的社会想象与民初的社会转型特点密切相关。面对今天所处的社会转型时代及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新旧杂陈的社会想象是传统文化延续的强有力方式,同时也奠定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不可分离。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后,传统文化为什么还能延续至今?在对现代性的追求中,我们为什么还能怀念传统,还能想起传统?为什么在白话文一统天下的当今,语文课程还要学习文言文?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是:民初国文教科书新旧杂陈的或无意或有意的安排,成为了国文教科书编纂的公理。由此也就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即现代语文课程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传统是国文教科书的孜孜诉求。近年有学者依据对清末民初教科书内容的梳理,提出了“现代性:清末民初教科书启蒙诉求”㉙的观点。该观点所研究的对象如果是除国文以外的教科书,还是合理的。但只要把国文教科书包括在内,依据我们上面的分析,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民初国文教科书的诉求之一。因为,较之以语言文字的内容为学习对象的数理化、政史地等其他学科,以语言文字的形式为学习对象的语文课程,必然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基因,甚至其本身就是传统文化。
注 释:
①本文对学科数量、教科书套数及册数的统计主要依据民间收藏和《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小学教材》(北京图书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②蔡元培:《蔡学民先生言行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2 页。
③庄俞、沈颐编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春季始业)》(第1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1年8月出版,1913年12月106 版。
④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第2 册),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325 页。
⑤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秋季始业)》第1 册的第2 课,其第1 课是《国体与政体》(樊炳清、庄俞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1月初版,1921年9月第55 版);《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用》第1 册的第1 课(郭成爽、汪涛、何振武编纂,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1月初版,1913年7月12 版);《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高小·春季始业)》第4 册的第1 课(沈颐、杨喆编纂,范源廉校阅,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12月出版,1915年6月第5 版);《中华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5 册的第1 课(汪渤,何振武编辑,上海:中华书局,1912年1月初版,1912年10月第9 版)。
⑥沈颐、杨喆编纂,范源廉校阅:《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高小·春季始业)》(第4 册),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12月初版,1915年6月第5 版。
⑦樊炳清、庄俞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秋季始业)》(第2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1月初版,1913年4月第5 版,第7 页。
⑧北京教育图书社编纂,邓庆澜等校订:《实用国文教科书》(第6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12月第8 版,第10 页。
⑨樊炳清、庄俞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秋季始业)》(第1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1月初版,1921年9月第55 版。
⑩庄俞、沈颐编著:《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等小学春季始业)》(第7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初版,1913年第122 版,第2 页。
⑪⑫㉖郭成爽、汪涛、何振武编纂:《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2 册),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1月初版,1913年12月13 版,第21、1-2、6-7 页。
⑬㉓郭成爽、汪涛、何振武编纂:《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5 册),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1月初版,1913年11月9 版,第3-4、22 页。
⑭樊炳清、庄俞编纂,高凤廉、张元济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秋季始业)》(第6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1月初版,1913年4月第6 版。
⑮庄俞、沈颐编纂,高凤廉、张元济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春季始业)》(第2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1年7月初版,1913年12月第99 版。
⑯汪渤、何振武编辑:《中华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6 册),上海:中华书局,1912年1月初版,1912年9月第6版。
⑰樊炳清、庄俞、沈颐编纂,高凤廉、张元济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秋季始业)》(第5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1月初版,1913年4月6 版。
⑱庄适、郑朝熙编纂:《单级国文教科书》(第7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4月初版,1914年5月再版,第17-18页。
⑲沈颐、范源廉、杨喆编纂:《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第五册),上海:中华书局,1914年8月初版,1915年4月第2 版,第6 页。
⑳郭成爽、汪涛、何振武编纂:《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7 册),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1月初版,1913年5月再版。
㉑沈颐、杨喆编纂,范源廉校阅:《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高小·春季始业)》(第6 册),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12月初版,1915年6月第5 版。
㉒《论语·颜渊》。
㉔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2 页。
㉕北京教育图书社编撰:《高等小学实用国文教科书》(第6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12月初版。
㉗郭成爽、汪涛、何振武、缪徽麟编:《新制中华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5 册),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初版。部分原文是“西洋富而中国贫,以中国患人满也。然综欧洲诸国通计,每一方里居九十四人,中国每一方里居四十八人,是欧洲人数,实倍于中国,而其地之膏肤,又多不逮,以逊于中国之地,养倍于中国之人,非但不如我之民穷财尽,而英法诸国,多以饶富称,何也,为能?其生财之源也。”
㉘庄俞、沈颐编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春季始业)》(第1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6月初版,1913年12月第103 版,第58-59 页。
㉙吴小鸥:《现代性: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