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神经表达及交互作用刍议*

2012-04-09黎建斌聂衍刚曾敏霞

关键词:杏仁核前额皮层

黎建斌 聂衍刚 曾敏霞 窦 凯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510006)

一、引 言

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人类一种主动控制不合理思想、情绪和行为,以使内在心理和外显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有助于实现长期目标的重要心理机能。尽管自我控制十分重要,但人们却常常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自我控制失败,如不能抑制自动化的消极的念头(Gailliot,Schmeichel,& Baumeister,2006)、过量吸烟和饮酒(Leeman,O'Malley,White,& McKee,2010;Muraven,Collins,& Nienhaus,2002)和暴力行为(Dewall,Baumeister,Stillman,& Gailliot,2007)等。中国社会目前一些严重伤害人民群众的社会现象无一不与自我控制失败息息相关,如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治安与社会稳定问题、道德冷漠、贪污腐败等。

自我控制失败是研究自我控制的一个独特视角。在心理层面上,自我控制成功和自我控制失败可能是同一连续体的两端,但在神经层面上两者并非这样。研究表明当成功进行情绪控制时,大脑中的“前额叶—纹状体”回路被激活;当情绪控制失败时,其“前额叶—杏仁核”回路被激活(Wager,Davidson,Hughes,Lindguist,& Ochsner,2008)。自我控制成功和自我控制失败在大脑中存在不同的反映,而非某个脑区被激活则表示成功,没有被激活则表示失败。这说明了自我控制成功和自我控制失败在神经机制上并非同一连续体的两端,把两者区分开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以往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解释自我控制的形成和作用,却甚少关注自我控制失败。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系统梳理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和神经表达,提出几个可用于解释和研究自我控制失败的交互作用视角以及指明自我控制失败几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期促进对自我控制失败的研究。

二、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

1.自我控制资源

自我控制资源模型是解释自我控制失败的重要模型(Baumeister,Vohs,&Tice,2007)。该模型认为自我控制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个体在前一阶段进行自我控制后会消耗一定的资源,这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处于暂时的损耗状态(即自我损耗),因此接下来的自我控制任务表现较差(Baumeister,Bratslavsky,Muraven,&Tice,1998)。例如,先让被试看一段诱发悲伤情绪的短片,并要求实验组进行情绪控制,对控制组则没有任何情绪控制的要求,所有被试随后完成一个考察自我控制的握力坚持性任务。结果发现,实验组在握力任务上的坚持时间显著小于控制组,并且排除了心境、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挫折和唤醒程度等无关变量的影响(Baumeister et al.,1998)。这证实即使前后两种任务并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却占用同一种自我控制资源,表明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是自我控制失败的主要原因。

2.特质性自我控制

早期的研究者认为个体对公我和私我的关注是造成自我控制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Carver和Scheier(1990)认为高私我意识的个体关注自己的内心并专注于自己的感受、愿望和标准,因而更容易忽略照顾他人的感受,使其在人际关系情景下表现出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自我控制失败行为。近期研究者把自我控制看成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根据特质的跨情景一致性,他们认为高特质自我控制的人在任何场合都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而低特质自我控制的人进行自我控制的频率更低;而且,低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比高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更倾向于寻求那些引发冲动的信息和情景,因而又进一步表现出自我控制失败(Friese&Hofmann,2009;Schemeichel& Zell,2007;Tangney,Baumeister,& Boone,2004)。总括而言,低特质自我控制水平是造成自我控制失败的另一种内在心理原因。

3.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是产生自我控制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个体处于消极的心境状态时,由于心境一致性的作用,个体更容易产生负面的认知模式,从而更倾向于追求即时性的满足而忽视长远目标,目标动机作用的削弱进一步导致自我控制失败行为(Heatherton&Baumeister,1991)。研究发现,当处于消极情绪时,个体会作出更多自我控制失败的行为,如产生攻击行为、冲动性购买、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以及药物成瘾等(Heatherton&Wagner,2011)。

4.线索激活

自我控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对冲动的控制,而冲动往往是由外在环境线索引起的。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诱惑的信息,如香烟、佳酿、美色等。当人们暴露于这些信息之中时,内心的冲动就容易被激起。研究表明,给被试提供药物情景会增加他们摄取药物的倾向性(Jansen,1998)。尽管人们意识到这些线索的存在,但却意识不到线索对他们行为的影响。人们的内隐认知受到外在线索的激活从而激发起内心的冲动,如果冲动强度过大,那么个体就容易产生自我控制失败(Rooke,Hine,&Thorsteinsson,2008)。

三、自我控制失败的神经表达

1.自我控制失败与前扣带回皮层激活

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是自我控制的监控系统的神经基础(Inzlicht&Gutsell,2007)。当个体预料并识别到冲突后,ACC就会产生较强的错误相关负波(error-related negative,ERN)信号,进而指导个体进行自我控制。如果个体没有识别或预料到冲突将要发生,就意味着大脑中ACC激活受限致使ERN信号较弱,这时个体就缺乏进行自我控制的意识并产生自我控制失败(van Veen&Carter,2002;Nieuwenhuis,Ridderinkhof,Blom,Band,&Kok,2001)。近期一项研究假设自我控制失败主要与监控系统有关,他们首先让实验组进行情绪抑制任务,要求被试在观看情绪诱发影片时压抑悲伤的情绪体验,而对控制组则不作情绪表达的限制。接着让两组被试完成Stroop任务,并采用EGG进行记录。研究结果显示,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的Stroop任务成绩更差且他们的ERN信号更弱;该研究还发现ERN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任务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Inzlicht&Gutsell,2007)。这表明,前扣带回皮层激活不足是自我控制失败的神经表达之一。

2.自我控制失败与前额叶皮层激活

当ACC监测到冲突后,就会把冲突传送到由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负责的调节系统进行调节。Heatherton和Wagner(2011)提出的自我控制失败的“前额叶皮层—皮层下组织结构”平衡模型(prefrontal-subcortical balance model)认为,自我控制失败是由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失衡而致的,其中自上而下控制路径与执行功能有关,该路径由PFC负责。研究表明,社会性以及风险性决策领域的自我控制主要与大脑的右侧前额叶有关(Knoch,Pascual-Leone,Meyer,Treyer,& Fehr,2006);而跨期选择领域的自我控制则与左侧前额叶有关,如果左侧前额叶激活不足,那么被试则倾向选择即时性的较小的获益,忽视长远的更大的收益(Finger et al.,2010)。这些研究共同表明,当PFC激活不足时,个体就会出现自我控制失败;不同领域自我控制失败表达于不同的PFC部位上。

3.自我控制失败与杏仁核激活

“前额叶皮层—皮层下组织结构”平衡模型认为,一些皮层下的神经回路过度激活与自我控制失败有关,如杏仁核(amygdala)。在负性情绪自我控制领域,研究发现成功控制负性情绪表达的被试,其大脑的“前额叶—纹状体”回路被激活;而对负性情绪控制失败的被试,其大脑的“前额叶—杏仁核”回路被激活(Wager et al.,2008)。还有研究显示,在控制种族偏见失败时,被试的杏仁核同样受到过度激活(Wheeler&Fiske,2005)。Goleman(1995)认为在进行情绪控制时,杏仁核(情感)往往先于前额叶皮层(理性)激活,如果杏仁核过度激活,个体就会容易产生自我控制失败。

四、交互作用视角下的自我控制失败

以往关于自我控制失败的研究多从某一种因素着手,目前较少从交互作用视角解释自我控制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对自我控制失败的认识。有鉴于此,我们尝试从交互作用视角来理解自我控制失败。

1.“状态—特质”的交互作用

我们认为,尽管自我控制资源的状态性损耗或低特质自我控制水平都可能导致自我控制失败,但这种效应是存在交互作用的:对于那些高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来说,低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可能对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更为敏感,从而表现出更多或更严重的自我控制失败行为;而同等水平的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对高特质自我控制水平的人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所引发的自我控制失败也较少。例如,有研究指出自我控制资源受到损耗后,个体更难摆脱死亡意念的焦虑,并报告更多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但这种自我损耗效应对高特质自我控制个体的影响较少,对低特质自我控制个体的影响较大(Gailliot et al.,2006)。状态与特质的交互作用也适用于情绪状态与特质自我控制,如个体处于负性情绪状态时可能会更容易产生自我控制失败行为,但当高特质自我控制个体处于负性情绪状态时发生自我控制失败行为的几率理论上应该比低特质自我控制个体要小。

关于状态与特质的交互作用观点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状态与特质只是一种统称。造成自我控制失败的状态既有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状态也有负性心境状态等,同时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尚未发掘的引发自我控制失败的状态。特质也并非特指特质性自我控制,而是包括了其他稳定的人格特质,如大五人格特质等。其次,由特质和状态诱发的自我控制失败是不同的。由于特质是一种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由特质造成的自我控制失败可能更具跨情景和跨时间的一致性;而由资源的状态性损耗或负性心境状态引起的自我控制失败可能随着资源的恢复或心境的好转而消失。

2.“意识—资源”的交互作用

自我控制的过程是一个个体先意识到动机冲突(冲动)的产生,然后进行控制的过程。如果个体没有意识到冲动的存在(即个体不知道眼前的思想、情绪或行为需要进行自我控制),或意识到冲动的存在但没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或自控资源进行控制,那么个体就会产生自我控制失败。目前,考察自我控制的实验范式(如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实验范式)多为单盲或双盲实验,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不清楚具体的实验任务是什么,因而很可能由于缺乏自我控制意识而导致自我控制失败。正如Inzlicht和Gutsell(2007)的研究表示,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作时,个体可能由于无法意识到冲突的存在而出现自我控制失败。因此,从自我控制资源研究自我控制失败是从调节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缺乏考虑监控系统在其中的作用。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自我控制意识的高低与自我控制资源的高低对自我控制失败的影响很可能存在交互作用:高自我控制意识的个体会产生更多的自我控制行为,但自我控制的成功或失败则与其自控能力或资源有关;而低自我控制意识的个体由于不知道要进行自我控制,因而较少调动自控资源进行自我控制,从而表现出更多的自我控制失败行为。即是说,自我控制意识和自控资源都较高的个体,最不容易表现出自我控制失败行为;两者都较低的个体最容易表现出自我控制失败行为。

3.“心理—神经”的交互作用

自我控制失败并非仅仅体现在外显行为上,而且还在大脑皮层上得到反映。我们认为自我控制失败遵循“心理/行为—大脑皮层激活—心理/行为”的影响路径。具体来说,个体首先在某一个任务上进行了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资源因此受到损耗并在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反映,大脑皮层激活的变化进而导致后一阶段任务的自我控制失败。例如,研究证实自我控制资源损耗降低了PFC和ACC的激活(Heatherton&Wagner,2011;Inzlicht&Gutsell,2007),而PFC和ACC激活下降进而产生自我控制失败行为。最近一项研究指出,如果自我控制任务没有超过个体的自我控制阈限,即个体完成自我控制任务后没有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时,那么其在之后就较少表现出自我控制失败行为(van Dellen,Hoyle,&Miller,2012)。换句话说,如果前一阶段的行为没有引起大脑皮层激活的变化,那么随后的自我控制表现也就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如果第一阶段的任务改变了大脑皮层的激活水平,那么个体接下来可能就容易表现出各种自我控制失败行为。

在研究心理与神经交互作用的时候,有一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就是行为心理和神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自我控制失败神经表达研究尽管发现某些脑区的过度激活或激活不足会导致自我控制失败行为,然而这种关系只是现象学上的联系,甚少有研究考察心理和行为是如何影响神经表达的,以及PFC与ACC的激活水平在多种心理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从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和神经交互作用视角深入考察这一问题,有助于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影响自我控制失败的心身交互作用。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

1.进一步探索影响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

虽然研究者对影响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已取得较丰富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深入探索,例如,可以从上述几个交互作用视角系统考察自我控制失败。另外,未来关于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研究还需要阐明一些理论性的问题,例如,通过考察自我控制资源与特质性自我控制的相互关系,探索自我控制资源是否作为特质性自我控制的一个重要成分;又如,借鉴自我控制失败的“前额叶皮层—皮层下组织结构”平衡模型(Heatherton&Wagner,2011),考察某些心理因素(例如特质性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资源等)是否作为引发自我控制失败的一般心理因素,而另一些因素(如线索暴露等)是否作为引发自我控制失败的特定心理因素。

2.探寻自我控制失败的一般神经表达和特定领域的神经表达

尽管“前额叶—皮层下组织结构”平衡模型为自我控制失败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Heatherton&Wagner,2011),但该模型对一些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第一,研究者只依据少数领域自我控制失败的研究结果构建此模型,缺乏考虑该模型在其他领域(尤其是社会适应行为领域)的适用性;第二,此模型主要强调PFC作为自我控制失败一般神经机制,但却没有阐述ACC在其中的作用;第三,此模型没有完全囊括除杏仁核和奖赏系统以外的其他皮层下组织结构在自我控制失败中的作用。我们认为自我控制是一个由监控冲突到调节冲突的过程,因此除了PFC外,ACC也可能是自我控制失败的一般性神经机制。另外,自我控制失败可能还存在除杏仁核以外的特定领域神经表达,如脑岛在对厌恶情绪的控制中就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的研究可采用不同刺激类型的研究任务,考察自我控制失败的一般性神经表达和在特定领域上的神经表达。

3.自我控制失败干预的神经表达研究

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够通过日记监控、财务监控以及力量训练等方法得到提高(Oaten&Cheng,2006a;2006b;2007)。目前,研究者主要从心理行为层面上探讨干预对自我控制失败的影响,暂未见研究探讨这种行为上的变化是否由于大脑上的变化而致的。例如,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或能力的提高是否使大脑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进而预测个体之后自我控制的效果?大脑的可塑性研究表明,个体对认知任务进行练习,不仅在行为层面上发生改变,而且其大脑的灰质也会产生有选择性的结构改变,而具体哪个结构的改变需要根据特定的任务而定,如进行视觉训练时,那些与复杂视觉运动相关的灰质就会发生改变(Draganski,Gaser,Busch,Schuierer,Bogdahn,&May,2004)。最近的研究还证实,只要2小时的视觉空间任务训练就能使大脑的海马体结构产生改变,从而影响之后的视觉任务成绩(Sagi,Tavor,Hofstet-ter,Tzur-Moryosef,Blumenfeld-Katzir,& Assaf,2012)。这些证据都表明,个体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时,其大脑结构或功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预测个体之后的自我控制水平。因此,对自我控制失败干预的神经表达研究是关于自我控制失败神经表达研究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4.揭示自我控制失败的发展规律

自我控制失败可能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例如,幼儿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而老年人的大脑功能出现退化,他们可能只需要受到较少刺激就会出现自我控制失败;而对于大脑发育成熟的成年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较大的刺激才会产生自我控制失败。执行控制与自我控制是密切关联的,如果个体的执行控制不能正常发挥,那么就容易出现自我控制失败(Baumeister,2002)。执行功能的发展研究表明,儿童和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均差于成年人,其中的原因主要与大脑生理,尤其是与前额叶脑区的发展和衰退存在紧密的联系(Brocki&Gunilla,2004;Cohn,Dustman,&Bradford,1984)。前额叶皮层和执行控制是自我控制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Baumeister,2002;Heatherton&Wagner,2011),由于儿童和老年人的前额叶皮层和执行控制功能显著差于成年人,因此有理由推断儿童群体和老年人群体很有可能比成年人更容易产生自我控制失败行为,使自我控制失败在人生发展中呈现“U”字型的发展规律。

六、结 语

研究自我控制失败对教育、成瘾临床治疗、社会文化建设、人际交往、消费行为以及司法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外关于自我控制失败心理因素和神经表达的研究,并提出几个解释自我控制失败的交互作用视角,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应在完善自我控制失败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实践性研究,使对自我控制失败的研究真正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

Baumeister,B.F.,Bratslavsky,E.,Muraven,M.,& Tice,D.M.(1998).Ego depletion: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1252-1265.

Baumeister,B.F.,Vohs,K.D.,& Tice,D.M.(2007).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6,351-356.

Baumeister,R.F.(2002).Ego depletion and self-control failure:An energy model of the self’s executive function.Self and I-dentity,1,129-136.

Brocki,K.C.,& Gunilla,B.(2004).Executive functions in children aged 6 to 13:A dimensional and developmental study.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26,571-593.

Carver,C.S.,& Scheier,M.F.(1990).Origins and func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A control-process view.Psychological Review,97,19-35.

Cohn,N.B.,Dustman,R.E.,& Bradford,D.C.(1984).Age-related decrements in Stroop color-word test performance.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40,1244-1250.

DeWall,C.N.,Baumeister,R.F.,Stillman,T.F.,& Gailliot,M.T.(2007).Violence restrained:Effects of self-regulation and its depletion on aggress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3,62-76.

Draganski,B.,Gaser,C.,Busch,V.,Schuierer,G.,Bogdahn,U.,& May,A.(2004).Neuroplasticity:Changes in grey matter induced by training.Nature,427,311-312.

Finger,B.,Knoch,D.,Johnson,E.J.,Krosch,A.R.,Lisanby,S.H.,& Fehr,E.,et al.(2010).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self-control in intertemporal choice.Nature Neuroscience,13,538-539.

Friese,M.,& Hofmann,W.(2009).Control me or I will control you:Impulses,trait self-control,and the guidance of behav-,43,795-805.

Galliot,M.T.,Schemeichel,B.J.,& Baumeister,R.F.(2006).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defend against the threat of death:Effects of self-control depletion and trait self-control on thoughts and fears of dy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1,49-62.

Goleman,D.(1995).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Bantam Books.

Heatherton,T.F.,& Baumeister,R.F.(1991).Binge eating as escape from self-awareness.Psychological Bulletin,110,86-108.

Heatherton,T.F.,& Wagner,D.D.(2011).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elf-regulation failur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5,132-139.

Inzlicht,M.,& Gutsell,J.N.(2007).Running on empty:Neural signals for self-control failure.Psychological Science,18,933-937.

Jansen,A.(1998).A learning model of binge eating:cue reactivity and cue exposure.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36,257-272.

Knoch,D.,Pascual-Leone,A.,Meyer,K.,Treyer,V.,& Fehr,E.(2006).Diminishing reciprocal fairness by disrupting the right prefrontal cortex.Science,314,829-832.

Leeman,R.F.,O'Malley,S.S.,White,M.A.,& McKee,S.A.(2010).Nicotine and food deprivation decrease the ability to resist smoking.Psychopharmacology,212,25-32.

Muraven,M.,Collins,R.L.,& Nienhaus,K.(2002).Self-control and alcohol restraint:An initial application of the selfcontrol strength model.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16,113-120.

Nieuwenhuis,S.,Ridderinkhof,K.R.,Blom,J.,Band,G.P.H.,& Kok,A.(2001).Error-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are differentially related to awareness of response errors:Evidence from an antisaccade task.Psychophysiology,38,752-760.

Oaten,M.,& Cheng,K.(2006a).Improved self-control:The benefits of a regular program of academic study.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8,1-16.

Oaten,M.,& Cheng,K.(2006b).Longitudinal gains in self-regulation from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11,717-733.

Oaten,M.,& Cheng,K.(2007).Improvements in self-control from financial monitoring.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8,487-501.

Rooke,S.E.,Hine,D.W.,& Thorsteinsson,E.B.(2008).Implicit cognition and substance use:a meta-analysis.Addict Behavior,33,1324-1328.

Sagi,Y.,Tavor,I.,Hofstetter,S.,Tzur-Moryosef,S.,Blumenfeld-Katzir,T.,& Assaf,Y.(2012)Learning in the fast lane:New insights into neuroplasticity.Neuron,73,1195-1203.

Schmeichel,B.J.,& Zell,A.(2007).Trait self-control predicts performance on behavioral tests of self-control.Journal of Personality,75,743-755.

Tangney,J.P.,Baumeister,R.F.,& Boone,A.L.(2004).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less pathology,better grades,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72,271-322.

van Dellen,M.R.,Hoyle,R.H.,& Miller,R.(2012).The regulatory easy street:Self-regulation below the self-control threshold does not consume regulatory resource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2,898-902.

van Veen,V.,& Carter,C.S.(2002).The anterior cingulated as a conflict monitor:fMRI and ERP studies.Physiology& Behavior,77,477-482.

Wager,T.D.,Davidson,M.L.,Hughes,B.L.,Lindguist,M.A.,& Ochsner,K.N.(2008).Prefrontal-subcortical pathways mediating successful emotion regulation.Neuron,25,1037-1050.

Wheeler,M.E.,& Fiske,S.T.(2005).Controlling racial prejudice:Social-cognitive goals affect amygdale and stereotype activa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16,56-63.

猜你喜欢

杏仁核前额皮层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杏仁核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MRI测量中国健康成人脑杏仁核体积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简单搓搓可养生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老年人杏仁核三维形心的坐标界定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甲状腺素和多奈哌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前额叶synaptotagmin-1表达的影响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