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的具身性:概念与实验*
2012-04-09游旭群
游旭群 申 莎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 710062)
一、具身与具身性
具身即具(体)身(体),同离身的区别在于它肯定了身体同认知之间的关系。具身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詹姆斯、杜威的机能主义,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都包含着丰富的具身思想(叶浩生,2010)。杜威提出“身体经验是我们可以思考、交流等一切活动的基础”;梅洛-庞蒂提出“世界之肉身”,用肉身来表达我们最初的具身经验,提出作为世界中的个体,我们是通过身体同世界相连并通过身体来感受世界的(李恒威,肖家燕,2008)。Damasio(1998)也对身心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提出躯体标记假说,这个假说提出在个体进行决策过程中身体的反馈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理论为具身研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传统认知科学将认知视为类似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按照这种观点,作为“软件”的思维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作为“硬件”的身体和大脑。那些高水平的认知(比如推理、分类、记忆等)被认为是建立在抽象的符号基础上,它们同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种观点近年来备受争议(Niedenthal et al.,2005;Barsalou,2008),哲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认知的表征和操作是以物理环境为基础的,这种认识直接促进了具身认知的产生。这些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是,人类所有认知(包含那些高级知觉过程)都建立在大脑的特定模式系统中。相关知觉加工过程、脑成像、以及大脑器质性病变的研究都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观点(Barsalou,2008)。具身认知主张对心智和认知的研究应当回归于人的身体及经验,并代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取向。
对于具身的概念,目前尚无比较统一的说法,有些甚至是冲突的(Wilson,2002)。但是,大多学者主张我们的身体构造、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知觉及我们的思维方式(叶浩生,2011)。即我们如何感知世界是被我们的身体结构、身体活动方式和体验所决定的,也即一种体验性(李其维,2008)。对具身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认知依赖于个体的经验,而个体经验来源于个体具有感觉运动能力的具(体)身(体),这说明认知并非独立于我们的身体。镜像模仿理论的提出也认为我们对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经验知识受到各种各样镜像神经元匹配系统的协调,而这种经验知识是和我们的具(体)身(体)紧密相连的。第二,个体的认知、身体和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统一体,即认知并非仅仅是一个个体内部的隐喻活动,而是一种以个体具(体)身(体)为基础的与环境互动的交互活动。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具身性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Niedenthal & Maringer,2009)。相关研究证明具身性影响社会信息加工过程(Niedenthal,2009)。同时,一些研究也证实了社会概念的具身化(van Beest,2006)。这些研究都指出身体反馈在社会概念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讲,自我概念作为社会认知的一种,也应该具有具身性,这一观点即自我概念具身性,它为自我概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二、自我概念的具身性
1.传统自我概念研究的困境:传统认知研究下的无源之水
传统自我概念研究在传统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形成,遵循认知科学的“客观性”,即将自我概念的心理表征和表征的主体相分离。忽略了个体心理表征和个体大脑、身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没有依附根基的离身的心理表征。另外,传统自我概念研究忽视和自我概念形成有关的个体的“活动形式“。这样便导致离身认知指导下的自我概念研究成了无源之水。
2.自我概念研究的回归:自我概念的具身性
若要对自我概念的本质进行探索必须要回归于认知的主体-具(体)身(体)。回归具身,才能探知心理表征实际上来源于我们的身体。就自我概念而言,个体的知觉、运动系统和自我概念形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即同自我概念相关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存在不同层级模块的网络,各个层级相互分工和合作,形成统一的整体。自我概念的具身性,使自我概念的研究回归我们的身体,并提供一种主客体结合的视野研究自我概念同身体、环境的关系。
3.自我概念的具身性理论
詹姆斯最早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包含个体怎样知觉自身及个体所有的意识过程;客我则包含与个体有关的所有事物及想法。詹姆斯认为人的心理和身体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自我意识一定不可能以一种脱离结构的抽象形式存在着。他还指出自我概念对个体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个体怎样适应及对环境作出反应,不仅仅是由环境决定的,大脑和身体也成为决策者,使得个体通过自己的身体以合适的方式同周围世界相联系。后来,罗杰斯发展了詹姆斯的自我理论,认为自我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特质,决定着个体对环境的知觉及反应,这样主我和客我被有效地整合起来,再次说明了身体同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
奥尔波特等人指出自我中最原始的形态是身体自我,其中包括对身体的占有感、支配感及爱护感,这些认识能使个体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是寄托在自己的身躯上。尽管不同学者对自我概念提出不同概念,但是基本上都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各方面的知觉,这种知觉是通过个体同客体之间的交互形成的,即自我概念并非独立于我们的身体。
4.自我概念具身观的基本假设及相关研究
自我概念理论强调了身体和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尽管它没有明确指出自我概念具有具身性,但是却蕴含着具身性的思想。所以,可以把这些理论观点视为自我概念具身性的先河。
一些研究结果给自我概念的具身性提供了实证依据,最早涉及自我概念具身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身体结构和活动图示对自我评价的影响方面。Brinol 等人(2009)为了考察身体姿态给对自我评价的影响,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71 名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坐在计算机面前并被告知整个实验过程由计算机呈现。然后实验者告诉他们将参加两组不同的实验,一组是研究工作满意度及绩效的实验,一组是研究演戏能力的实验。整个试验中,被试被要求一边摆出计算机描述的动作,一边按照要求完成另一个任务,最后让被试完成测量态度的量表。结果发现,相比起那些站立不笔直的被试来说,那些站立笔直的被试在评价自我的时候更自信,即身体姿势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了显著影响,笔直站立的身体活动增强了自我评价,而不笔直站立的身体活动强化了消极的自我评价,结果和自我概念具身性的假设一致。
另外,有关身体锻炼和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也为自我概念的具身性提供了依据。McAuley 等人(2000)通过研究那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发现体育锻炼对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概念的提高有很大作用。Leanne 等人(2009)选取了171 名专业运动员和216 名学生,让他们完成评估他们自尊、自我概念、运动卷入度、身体锻炼活动等状况的问卷。然后将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运动员组相比起非运动员组表现出更高的自尊和自我概念。Blomfield 等人(2010)通过对来自26 所高中的1504 名高中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但经常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相比起那些同样来自低收入家庭但很少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表现出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课外活动对自我概念有着较强的预测度。这些研究表明身体锻炼促进了个体自我概念的提高,个体在身体锻炼中,感觉运动系统给自我概念提供了结构,同时个体身体同环境的交互作用界定了自我概念的内容。此外,这些实验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奥尔波特对自我概念的解释,支持了自我概念是主、客体作用的结果这个假设。
理论上来说,自我概念也包含个体对自身控制力的认知,所以来自这方面的研究也能给自我概念的具身性提供依据。Hung 等人(2010)为了考察身体运动对自我控制的影响,进行了五个实验。实验1 选取54 名被试并随机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被试被引导用拳头握住一根笔,控制组的被试被引导用手指夹住一支笔。实验对象需要保持这样的姿态到实验结束,然后被告知接到一份捐款呼吁,他们可以捐任何数量的款并装入自己面前的信封。研究结果发现,92%实验组的被试选择捐款,而控制组只有72.4%的被试选择捐款。实验2选取53 名被试并随机分为三组:左手肌肉紧缩组,左手肌肉放松组和控制组。实验者告诉被试他们要参加一项身体运动的试验,要他们尽可能长的将右手沉浸在冰块里,并告知他们这个时间是反映长寿的指标。然后实验者让肌肉紧缩组的被试在塞进冰块的同时用手紧握一根笔,肌肉放松组的被试很放松的用手指夹着一根笔,控制组的被试不拿笔,一旦被试开始将手塞进冰块实验者便开始计时。结果显示左手紧缩组的被试在冰块中的时间显著长于其他两组。实验3 选择91 名被试并安排他们一对一坐着,告诉被试他们将要参加一个身体运动的实验。实验者用1∶10 的白醋和水混合,告诉被试这是最近引进到市场上的健康品,尽管对身体很好却味道不佳,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喝多少。然后让被试在喝这些健康品时维持一定身体姿势,肌肉紧缩组被试要提起双脚紧缩小腿肌肉,控制组的被试双脚保持在地面上。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相比控制组的被试饮用更多的饮品。实验4 选择了66 名被试,先让他们完成一份健康问卷,然后让他们去小吃店购买想要的食品,但是在购买的同时身体保持一定的姿势。实验组的被试要使用非利手转动一支笔,而控制组的被试只需要轻松地用手指夹住一支笔。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相比起控制组的被试购买了更多健康的食物。实验5 选择了98 名在节食的被试,当被试进入实验室后被告知这是一个知觉运动技能的实验,实验组的被试需要紧缩利手相反面的胳膊,控制组被试需要下垂放松他们的胳膊。然后实验者引导被试阅读两组场景故事,第一组场景非常枯燥但是很重要,因为这个场景的内容需要被测试;第二个场景的内容有关选择,被试需要想象他是正在节食的主人公,他的朋友给他了一块可口的派,看完这些后被试要回答他们是否会吃这块派。结果显示,当被试在阅读节食情境的时候紧缩肌肉,吃掉派的可能性会减少,而当这一行为在节食情境前的阅读中进行,被试吃派的可能性会上升。可见,紧缩肌肉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只在个体试图自我控制的情况下起作用。这五个实验揭示了身体运动对个体自我控制的影响,握紧手的身体运动强化了个体的自我控制,放松手的身体运动削弱了个体的自我控制,结果同自我概念的具身性一致。
最新的一些研究也验证了自我概念的具身性,Landau 等人(2011)进行了这样两个实验:实验1 选取32 名本科生为被试,实验者告诉被试实验是用来测量知觉技能和人格,让被试坐在计算机面前进行实验,然后告诉他们当计算机显示的是一个单词的时候按下“Z”键,当计算机出现非单词的时候按下“/”键。所有被试接受随机呈现的25 个非单词和25 个中性单词。不同刺激呈现之间会出现五个持续250 毫秒的方块序列,这些方块尺寸大小分别是20 ×20,80 ×80,140 ×140,200 ×200,260 ×260(像素)。整个实验分为“膨胀组”,“紧缩组”。膨胀组中方块按从小到大顺序呈现,紧缩组中方块按从大到小顺序呈现。实验结束后,被试填写自我概念问卷。结果显示膨胀情境下的被试相比起紧缩状态下的被试,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更高的满意度以及更佳的自我实现感,即膨胀情境通过和个体身体的互动诱发了被试内部积极自我概念图示的启动。为了更好理解自我概念的具身性,他们又进行了下一个实验,实验2中,研究者选取53 名本科生为被试,被试完成类似实验1 的词汇任务,只是反应键换为了1和2。整个实验分为三组:“膨胀组”,“静止组“以及“碎片组”。膨胀组方块按从小到大顺序呈现,静止组被试观看五个最大尺寸的方块,碎片组的被试观看一个红色方块逐渐变为五个小方块。每个被试完成200 个字符测试(100 个字母,100 个非字母),100 个字母中有10 个和“膨胀”相关,实验结束后,被试填写自我实现问卷。结果发现膨胀情境下的被试相比静止和碎片状态下的被试,报告出更佳的自我实现感。结果证明了个体身体及运动图示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即膨胀的刺激诱发了个体曾经经历过的体验,强化了自我概念。同时,和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这个研究通过隐喻的身体运动,即通过和身体运动图示相关的词汇诱发个体自我概念图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研究深化了自我概念具身性的研究,不仅为自我概念的具身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在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
三、研究展望
自我概念具身观的提出,使得学者们开始重视身体构造及身体活动在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这既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自我概念的观念,也为有效提升个体自我概念提供了实践依据。
首先,自我概念具身观将自我概念视为个体大脑、身体及环境的产物,身体结构不仅会影响个体对自身的知觉,还会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以往有关自我概念的相关理论大多认为自我概念建立在对个体有关的抽象的符号的表征基础上。比如,Sedikides 等人(1997,p.83)将自我概念定义为一种通过语言形成的抽象的认知表征,将它称为是一种符号的自我(symbolic self),认为自我概念主要作为一种独立于身体的语言结构存在。后来的联想网络模型提出自我概念是个体认知所组成的网络结构中的一部分(Bargh & Tota,1988),自我被认为是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从它开始激活扩散至别的结点,联想网络模型对于自我概念有着重要的解释意义(Kihlstrom et al.,2003)。尽管这些理论对自我概念的解释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他们都认为自我概念是离身的。而自我概念的具身观则强调了个体身体结构及身体活动在自我概念中的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理论家对于感觉运动系统在自我概念中的作用一直有所忽视,但是,身体对自我概念的重要影响在詹姆斯对自我的讨论中已经提及,身体不只可用来解释自我概念,还对自我体验和知觉产生重要影响。最近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比较经验的自我系统之间的区别提出了自我概念知觉经验的重要性。自我概念具身观的提出,是自我概念理论的一种突破,标志着身体构造及其活动图示在自我概念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其次,以身体为媒介感知别人眼中的自我是自我概念形成和改变的基础。个体通过自身的身体活动感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获取对自我各个方面的知觉。同时,个体通过观察那些“理想自我”的榜样,通过自身活动进行模仿,进而内化成自我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这样的学习使个体不需要亲历学习就可以获得自我概念的完善,同时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最后,自我概念具身观为自我概念神经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观察个体的身体姿态(弯腰、驼背等)或者诱导个体进行一些身体姿态(握拳、紧缩肌肉等)就能引发个体相关自我概念的变化。这不仅仅说明了自我概念启动范式效应的存在,也为自我概念神经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有利于自我概念神经机制研究的深入进行。
尽管自我概念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它仍可以被表征为包含个体感觉运动系统以及个体同环境交互的具身概念。通过自我在不同情境中的体验,个体可以得到关于自我的情境概念,这种概念日益变得根深蒂固,当个体再次经历这些身体状态时可以通过已经形成的动作图示再次激活自身不同的情境概念。若是从离身的、抽象的、非模态的自我概念观点来看,很难有一个模型可以整合知觉经验的自我和认知表征的自我。自我概念具身观克服了传统自我概念离身性的缺陷,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自我概念具身观的提出,明确了身体和自我概念之间的重要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与身体有关的运动改善个体的自我概念。比如通过改变人们的身体姿态和呼吸模式从而提高自我概念,研究发现这些身体运动有效地激发了自我概念的具身化(Brown,Ryan,& Creswell,2007)。由此可见,自我概念具身观为自我概念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给自我概念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叶浩生.(2010).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18(5),705–710.
李恒威,肖家燕.(2008).认知的具身观.自然辩证法通讯,161(5),29-34.
叶浩生.(2011).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心理学报,43(5),589–598.
李其维.(2008).“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心理学报,40(12),1306-1327.
Bargh,J.A.& Tota,M.E.(1988).Context-dependent automatic processing in depression:Accessibility of negative constructs with regard to self but not oth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4,925-939.
Barsalou,L.W.(2008).Grounded cognit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9,617-645.
Blomfield,C.J.& Barber,B.L.(2010).Developmental Experiences dur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Australian Adolescents’Self-Concept: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Youth from Disadvantaged Schools.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40,582-594.
Briñol,P.,Petty,R.E.,& Wagner,B.(2009).Body posture effects on self-evaluation:A self-validation approach.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39,1053-1064.
Brown,K.W.,Ryan,R.M.,& Creswell,J.D.(2007).Mindfulness: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vidence for its salutary effects.Psychological Inquiry,18,211-237.
Damasio,A.R.(1998).Emo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an integrated nervous system.Brain Research Reviews,26,83–86.
Dijkstra,K.,Kaschak,M.P.,& Zwaan,R.A.(2005).Body posture facilitates retrieval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Cognition,102,139-149.
Goni,A.,& Zulaika,L.(2000).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fifth grade pupils’self-concept.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91(1),246-250.
Hung,I.W.,&Labroo,A.A.(2011).From firm muscles to firm willpower: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mbodied cognition in self-regul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37,1046–1064.
Landau,M.J.,Vess,M.,Arnd,J.,Zachary,K.,Rothschild.,Sullivan,D.,& Atchley,R.A.(2011).Embodied metaphor and the true self:Priming entity expansion and protection influences intrinsic self-expressions in self-perceptions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7(1),79-87.
Leanne,C.,Findlay,& Anne,B.(2009).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Self-concept in Early Adolescence:A Consideration of Gender and Sport Orientation.Youth Adolescence,38,29-40.
McAuley,E.,Blissrner,B.,Katula,J.,Duncan,T.E.,& Mihalko,S.L.,(2000).Physical activity,self-esteem,and self-efficacy relationships in older adults:A randomnized controlled trial.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2(2),131-139.
Niedenthal,P.M.,Barsalou,L.W.,Winkielamn,P.,Krauth-Gruber,S.,& Ric,F.(2005).Embodiment in attitudes,social perception,and emo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9,184–211.
Niedenthal,P.M.,& Maringer,M.(2009).Embodied emotion considered.Emotion Review,1,122–128.
Schubert,T.W.(2004).The power in your hand:Gender differences in bodily feedback from making a fist.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0,757-769.
Sedikides,C.& Skowronski,J.J.(1997).The symbolic self in evolutionary context.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80-102.
Schubert,T.W.,& Koole,S.L.(2009).The embodied self:Making a fist enhances men's power-related self-concept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5,828-834.
van Prooijen,F.W.,Karremans,J.C.,& van Beest,I.(2006).Procedural justice and the hedonic principle:How approach versus avoidance motivation influences the psychology of voi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1,686-697.
Wilson,M.(2002).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9(4),62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