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

2012-04-09冯晖

哈尔滨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节段椎间盘选择性

冯晖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0)

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

冯晖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0)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68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为88.24%,且术后VAS评分(3.23±1.93)明显低于术前(6.82±2.3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创伤较小,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分析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

CT引导;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在临床上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纤维环内髓核组织膨出、突出或脱出,从而压迫和刺激神经根、血管及脊髓等组织,引起一系列腰腿痛症状和体征,已成为引起患者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1]。据统计,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已达30多种[2],我院选用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效果,现对治疗结果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择期行神经根阻滞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患者年龄在19~73岁,平均年龄(40.12± 3.25)岁,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8例,所有患者病程都在6个月~15年,平均病程(6.56±4.12)年,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腰痛者25例,下肢疼痛、麻木者43例(双下肢麻木者21例,腰及一侧下肢麻木疼痛者2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进行确诊,其中L3~L4节段突出患者19例,L4~L5节段突出患者14例,L5~S1节段突出患者16例,L4~L5、L5~S1两节段突出患者8例。伴有椎管狭窄患者11例。

1.2 治疗方法:引导介入治疗使用螺旋CT机,患者取俯卧位,经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穿刺点局部进行消毒、局麻。用9号穿刺针按照测定的角度及深度穿刺,再经CT扫描确定穿刺针针尖到达神经根周边(即椎间盘突出一侧的椎间孔),若穿刺成功,无回血,即可快速注入新配制的混合液(2%利多卡因10 mL、确炎舒松A 5 mL、维生素B121 mg、生理盐水10 mL),注射过程中时刻观察病人状况,拔针后再次进行CT扫描,观察药液在神经根周边的分布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跟踪随访[3]。

1.3 疗效评价: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4]记录疼痛感受。VAS标准,0分为完全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为剧痛,难以忍受。

治疗效果评定[5]: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可从事较轻工作,患者较为满意为有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没有改善,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其中显效38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24%。

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后VAS评分,并对突出部位、突出程度、阻滞节段VAS评分结果进行分析。其中侧后方突出患者手术后VAS评分下降(4.98±1.93)分,与后方正中突出患者VAS下降评分(2.76±2.19)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突出与中度突出患者术后评分分别下降(5.00±1.01)和(3.32±1.56)分,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椎间盘后正中突出患者分别进行双节段阻滞与单节段阻滞,术后VAS评分分别下降(5.78± 1.44)和(2.78±1.01)分,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下肢麻木、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腰椎间盘的退变或外伤以致纤维环部分松弛、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向外膨出、突出或脱出,从而挤压或刺激神经根、血管及脊髓等组织,引起腰腿疼痛。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是从硬膜外间隙进行阻滞治疗,在靶神经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种微创介入的治疗方法。CT导引能够确定穿刺平面、穿刺点、穿刺深度及角度,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穿刺引起的出血和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神经根粘连[6]。本研究通过CT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分析,得出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临床可根据患者椎间盘突出情况,合理选择阻滞节段进行治疗。

[1]崔树平,张明华,任立军.非手术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63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8,20(2):49.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62.

[3]王立新,方立挺.CT导引下神经根阻滞疗法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11): 43.

[4]王春晓,季文进.镇静评分是术后椎管内吗啡镇痛呼吸抑制的可靠指标[J].中国疼痛学杂志,1999,5(2):74.

[5]张风霞.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护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4):313-314.

[6]沈克菲.外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1579.

R681.5

B学科分类代码32027

1001-8131(2012)04-0283-01

2012-04-24

猜你喜欢

节段椎间盘选择性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选择性听力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
铈基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