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平台在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2-04-09任爱玲刘春格李素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

任爱玲 刘春格 李素红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入。近几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信息化的发展,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医院的数字化建设不断深化,使医院管理日益信息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其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而且也需要信息化工具进行辅助,因此,其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人力资源信息化全称为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IT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为基础,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参与服务,外联服务共享,使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电子化,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目的的过程[1]。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可以借鉴信息化比较先进的单位管理模式,但要根据自身情况,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准确、客观的统计信息,创建符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2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使用现状

近年,随着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政府职能的转变,《劳动合同法》等新法规的正式出台以及新医改方案的深入,对医疗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常规的、旧有的医院人事管理模式和手段将受到很大影响[2]。我院护理病区达35个,护理人员达692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不利于管理者管理,还影响了护理人才优势的发挥。因此,我院对护理人力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信息化管理。

2.1 人员招聘信息化 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外网,在外网开辟人才招聘板块,以及在相关大型的人才招聘网站发放招聘信息,从而使不同地域的应聘者都能了解到相关招聘信息,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招聘全国的护理人才。应聘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我院护理人才的招聘信息,通过网络填写、投递简历,方便快捷。我们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应聘者按学历、应聘要求等进行人员分类,更方便地采集、分析、汇总各个应聘者的信息,既节约了医院的招聘成本,也降低了应聘者的各项开销,实现了双赢。

2.2 网上学习信息化 对护理人员来说,学习与培训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我院充分利用局域网、卫星网等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育。

在局域网上,与中国知网共同开发,开通了网上数字图书馆,现共有藏书和中英文医学期刊数百万册供检索。通过数字图书馆,可以查找各类医学书籍,进行相关学习;也可以浏览各种医学期刊杂志,了解医学前沿知识,进行论文学习、撰写;还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工具书,辅助我们的学习。此外,我们开辟了护理天地—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专栏中,把护理讲座视频(如各种操作示范、各种讲座等)上传到内网,也可将互联网上搜索到的适应性强的全国各地护理专家的讲课课件在内网上播放[3],让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自由学习,反复学习,从而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培训。

针对一些疑难杂症、新技术、新业务,我们通过卫星网,开展了远程网络教育。此外,我们还将全国、全军护理专家的讲座视频,通过远程教育视频系统传输到视频教室,组织护理人员收看[3]。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我们在降低培训成本的同时,让大家都学习到了新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2.3 培训考核信息化 在局域网增加了护理在线考试系统。每1名护士在医院局域网的任一终端,输入自己的口令和密码随时可以登录练习。系统根据本人职称层次、年资设置不同难度的考题、考试范围、题量和分值,实现了护士分梯次培训的要求。

为检验培训结果,护理部每年组织年中、年终2次上机答题考试,试题量多而广泛,由计算机自动评分,评分标准一致,克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方便了护理部对全体护理人员的考核。

2.4 绩效管理信息化 护理绩效分配原则是要符合按劳分配的。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岗位、工作强度、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工作质量等都与护理绩效分配相关。这些细节靠人为记录是很难做到的,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细化到每一项,真正做到公平、合理。

2.5 综合管理信息化 全院护理人员基本情况通过网络信息系统都可以查询到。护理人员从应聘开始直至退休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薪资管理、档案管理、职务变更、任免升迁等,都可以由计算机存储、传输、处理、记录。而个人信息记录集合构成的全员人力资源资料库,可以使管理者便于管理,实现管理自动化。人力资源动态调配系统进行护士排班后,可查询和浏览全院当日在班人员及人数统计等,可为管理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人员在班情况,为统筹安排护理人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4]。

3 效果

3.1 降低了劳动强度 规范化的信息收集、录入、整合、输出,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公平化,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支出得到节省,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使管理者从复杂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劳动强度得到减轻[5]。

3.2 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依托计算机平台,使管理者对全院护理人员信息情况一目了然,信息整合能力也随之增强,发现问题做出相应反应也就及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当某科室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护理人员紧缺,不能维持正常工作,管理者就可通过信息化平台,查阅到人员相对宽松的科室,进行人员调配,使工作正常进行。此外,还可对工作绩效评价和工作计划制定等做出微调,使之更合理和切合实际。

3.3 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信息化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学习、工作、考核、薪酬等真正做到了公平化、合理化、公开化,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信息化管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总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给护理事业带来了全新的局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系统研发势在必行。医院管理者应该站在医院发展的战略角度,审时度势,加快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1]吉慧芳.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初探[J].中国经贸,2009,44(8):57 -58.

[2]左兴华,刘金艳,刘淑敏,等.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医院管理的作用[J].中国病案,2011,12(4):44 -45.

[3]王玲勉,任爱玲,李素红,等.数字化医院条件下护士的培训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52 -53.

[4]李素红.我院数字化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19 -22.

[5]王永芳.信息化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0:668,679.

猜你喜欢

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